CN206350398U - 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50398U CN206350398U CN201621266883.1U CN201621266883U CN206350398U CN 206350398 U CN206350398 U CN 206350398U CN 201621266883 U CN201621266883 U CN 201621266883U CN 206350398 U CN206350398 U CN 2063503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ssue culture
- framework
- groove
- frame
- culture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及的组培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组培框,组培框包括框体和密封框体的盖体,框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向上凹陷的隔离部和向下凹陷的组培槽,且隔离部和组培槽交错设置;相邻框体中,上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相对,上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相对;框体内设有组培网,组培网上设有多个与组培槽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组培瓶,组培瓶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支耳,支耳搭设于组培网的通孔外围。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培养操作方便、运送效率高且避免幼苗损伤浪费的白及的组培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的种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背景技术
白及,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白及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及的繁殖方式通常包括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分株繁殖是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 但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 而且耗种量大,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播种繁殖是由于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 因此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因此,目前可采用组培的方式培养白及的幼苗,再移栽进行种植。
现有的组培是采用组培箱或者组培瓶的方式进行培养,组培箱适用于大批量的直至培养,但是现有的组培箱是指带有种植槽的框体,在框体上培养白及成为幼苗时,通常需要将其运送,而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组培箱平行放置于放置架上运送,这种运送方式占地较大,运送的效率较低;另一种是将组培箱叠加后运输,但是叠加后的组培箱,往往因为组培箱的高度限制导致幼苗的上端被上部的组培箱挤压,造成幼苗压弯或者折断,造成幼苗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培养操作方便、运送效率高且避免幼苗损伤浪费的白及的组培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及的组培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组培框,组培框包括框体和密封框体的盖体,框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向上凹陷的隔离部和向下凹陷的组培槽,且隔离部和组培槽交错设置,上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相对,上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相对;框体内设有组培网,组培网上设有多个与组培槽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组培瓶,组培瓶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支耳,支耳搭设于组培网的通孔外围。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白及的组培架,组培箱层叠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运送效率。盖体用于培养时调节组培箱内的温度和湿度条件。隔离部、组培槽的设置,且两者交错设置,隔离部用于将组培槽隔离为单个的组培单元,组培槽可用于培养白及组织,生长为幼苗。相邻框体的隔离部与组培槽相对设置,及两者位于同一垂线上,向上凹陷的隔离部与向下凹陷的组培槽可形成组培槽的延伸,作为幼苗上部的容纳部,此时,当两框体叠放时,才可避免幼苗的上部被上方的框体挤压损伤。组培瓶的设置,也可用于培养白及组织,使用组培槽时,可将组培瓶和组培网取下,直接在组培槽中培养。组培网上的通孔用于放置组培瓶,支耳用于将组培瓶架设于组培网上,既可通过拿取组培网将组培框中的组培瓶全部拿起,也可通过拿取单个的组培瓶,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采用层叠设置的组培箱,可有效利用空间,一次运送多个框体,提高运送的效率;第二:采用相对设置向上凹陷的隔离部和向下凹陷的组培槽,使得组培槽的竖向空间延伸,用于容纳白及幼苗,从而避免在框体叠加时,幼苗受到上方框体的挤压损伤;第三:组培瓶与组培槽的设置,选择性强,可在组培瓶中培养,也可在组培槽中培养;第四:组培网的设置,使得在拿取时,既可一次拿取框体中的全部组培瓶,又可拿取单个组培瓶,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的框体的上端外围设有凸台,所述框体的下端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凸起,凸起设置于凸台的内侧。凸台与凸起配合,使得框体叠加,凸起设置于凸台的内侧,避免框体向外侧滑动,框体叠加后更稳定。
进一步,所述的框体的上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框体的下端滑动嵌设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卡台,且环形卡台与框体之间设有弹簧。环形卡台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伸缩,环形卡台可插入至环形凹槽内,相比凸台和凸起的配合,具有弹性的环形卡台仅需要滑动框体,上部的框体给予环形卡台压力,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动框体,即可使得环形卡台位于环形凹槽,此时,弹簧恢复弹性,将环形卡台插于环形凹槽内,操作更方便,不需要直上直下操作。
进一步,所述的框体的外壁设有加料通道,且加料通道上设有密封盖。加料通道便于向框体内加入培养液,在组培槽进行组培时,可直接从加料通道加入培养液,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的框体的底部设有液流通道,其液流通道与组培槽连通。流液通道可使得加入的培养液流至组培槽内,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的支耳上设有拉钩。便于手持。
进一步,所述的组培槽的内壁设有缓冲层。可在运送的过程中缓冲组培瓶,避免其与组培槽之间产生碰撞,损坏组培槽。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部的底部呈弧形。弧形使得幼苗的顶部容纳更充分。
进一步,所述的隔离部的底部也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可给予幼苗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的框体为透明框体。透明框体便于观察幼苗的生长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白及的组培架实施例一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框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框体叠加后连接处的断面示意图。
框体1、盖体2、隔离部3、组培槽4、组培网5、通孔6、组培瓶7、支耳8、凸台9、凸起10、环形凹槽11、环形卡台12、弹簧13、加料通道14、液流通道15、拉钩16、缓冲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及的组培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组培框,组培框包括透明的框体1和密封框体1的盖体2,框体1的上端外围设有凸台9,所述框体1的下端设有与凸台9配合的凸起10,凸起10设置于凸台9的内侧,框体1的外壁设有加料通道14,且加料通道14上设有密封盖,框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向上凹陷的隔离部3和向下凹陷的组培槽4,且隔离部3和组培槽4交错设置,组培槽4的内壁设有缓冲层17,缓冲层17即为海绵垫,隔离部3的底部呈弧形,且隔离部3的底部也设有海绵垫缓冲层17;相邻框体1中,上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3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4相对,上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4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3相对;框体1的底部设有液流通道15,其液流通道15与组培槽4连通,框体1内设有组培网5,框体1内四周设有放置组培网5的放置台,组培网5放置于放置台上,组培网5上设有多个与组培槽4对应的通孔6,通孔6内设有组培瓶7,组培瓶7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支耳8,支耳8上设有拉钩16,支耳8搭设于组培网5的通孔6外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时,将组培网5放置于框体1上的放置台上,将组织培养于组培瓶7中,再将组培瓶7放置于组培网5对应的通孔6内,组培槽4内壁的缓冲层17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组培瓶7与组培槽4碰撞,支耳8则架设于组培网5的通孔6外围,多个组培瓶7在框体1中同时培养,同时设置环境温度和湿度,再将盖体2盖于框体1的上端,透明的框体1便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在生长至幼苗时,需要将其移栽时,将多个框体1叠放,叠放时,上方框体1下端的凸起10放置于下方框体1上端的凸台9内侧,框体1的下端卡于凸台9之间,此时,幼苗的上部位于上方框体1的向上凹陷的隔离部3形成的下端凹槽内,作为容纳幼苗的空间,隔离部3底部的缓冲层17也可进行缓冲,避免幼苗压伤,当拿取移栽时,可直接拿取组培网5将全部组培瓶7拿取,也可拿取组培瓶7的支耳8将单个组培瓶7拿取。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在使用时,将组培网5和组培瓶7取下,去掉密封盖,在加料通道14内加入培养液,培养液通过液流通道15进入框体1底部的每一个组培槽4内,白及直接在组培槽4中培养;运动时,直接将框体1叠加即可,叠加的方式与实施例一一致,拿取时,在组培槽4中直接拿取白及幼苗即可。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框体1的上端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的框体1的下端滑动嵌设有与环形凹槽11配合的环形卡台12,且环形卡台12与框体1之间设有弹簧13。在移栽叠加框体1时,从侧面直接将上方的框体1在下方的框体1上端滑动,直至滑动至环形卡台12进入环形凹槽11内即可,其余均与实施例一一致。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点在于:在使用时,将组培网5和组培瓶7取下,在加料通道14内加入培养液,培养液通过液流通道15进入框体1底部的每一个组培槽4内,白及直接在组培槽4中培养;运动时,直接将框体1叠加即可,叠加的方式与实施例三一致,拿取时,在组培槽4中直接拿取白及幼苗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组培框,组培框包括框体和密封框体的盖体,框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向上凹陷的隔离部和向下凹陷的组培槽,且隔离部和组培槽交错设置;相邻框体中,上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相对,上层组培框底部的组培槽与下层组培框底部的隔离部相对;框体内设有组培网,组培网上设有多个与组培槽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有组培瓶,组培瓶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支耳,支耳搭设于组培网的通孔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的上端外围设有凸台,所述框体的下端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凸起,凸起设置于凸台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的上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框体的下端滑动嵌设有与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卡台,且环形卡台与框体之间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的外壁设有加料通道,且加料通道上设有密封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的底部设有液流通道,其液流通道与组培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耳上设有拉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培槽的内壁设有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部的底部呈弧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部的底部也设有缓冲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白及的组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为透明框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66883.1U CN206350398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66883.1U CN206350398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50398U true CN206350398U (zh) | 2017-07-25 |
Family
ID=5934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66883.1U Active CN206350398U (zh) | 2016-11-24 | 2016-11-24 | 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50398U (zh) |
-
2016
- 2016-11-24 CN CN201621266883.1U patent/CN2063503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40093A (zh) | 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 | |
CN106416751B (zh) | 羊肚菌单孢菌株采用“人工授粉”进行栽培的方法 | |
CN106818207B (zh) | 一种金针菇的袋栽直生法 | |
CN103907478A (zh) | 平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平菇的培养基 | |
CN103250573B (zh) | 一种克服梨自交不亲和性的育苗方法 | |
CN104396659A (zh) | 北方温室枇杷种植方法 | |
CN104541938A (zh) | 一种灵芝融合培养方法 | |
CN102283090A (zh) | 红盖鳞毛蕨孢子繁殖方法 | |
CN103081745B (zh) | 一种蕨类植物育苗装置 | |
CN106613936A (zh) | 一种白芨组培育苗的方法 | |
CN104982178A (zh) | 甘蔗地套种猪肚菇的方法 | |
CN105210824A (zh) | 雾培草莓匍匐茎子苗的设备及其雾培方法 | |
CN105238699A (zh) | 一种茶树菇工厂化栽培液体发酵菌种的制备方法 | |
CN108207513A (zh) | 一种可移动火龙果种质保存栽培箱及保存方法 | |
CN110089407B (zh) | 一种金线莲种质资源的套袋种植保存方法 | |
CN206350398U (zh) | 一种白及的组培架 | |
CN105532398B (zh) | 一种玉簪组培苗轻基质可降解无纺布瓶外生根育苗法 | |
CN206274855U (zh) | 一种白芨栽培箱 | |
CN205922211U (zh) | 一种党参育苗移栽培育架 | |
CN101810119B (zh) | 直播建园株间密植幼龄枣树的拉枝方法 | |
CN204335448U (zh) | 育苗盘 | |
CN203446320U (zh) | 甘薯茎尖培养盒 | |
CN107177514A (zh) | 一种纯度为100%的羊肚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 |
CN203120554U (zh) | 蕨类植物育苗装置 | |
CN102630484A (zh) | 一种金针菇免套袋整床韭菜式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