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6306U -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6306U
CN206346306U CN201621448995.9U CN201621448995U CN206346306U CN 206346306 U CN206346306 U CN 206346306U CN 201621448995 U CN201621448995 U CN 201621448995U CN 206346306 U CN206346306 U CN 206346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storage pond
pipe
regulated
sto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89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习洪
周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yu Intellig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89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6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6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6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属于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包括分流井和初雨调蓄池,所述初雨调蓄池设置于水体底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顶部低于水体液面,所述初雨调蓄池的上方设置亲水平台,所述亲水平台与所述初雨调蓄池之间连有设备安装通道,所述初雨调蓄池与所述分流井通过初雨管连通,所述初雨管的入口前设置初雨闸门。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水下空间安装初雨调蓄池,解决了土地资源紧俏的问题;对初雨有一定的储蓄和分离作用,降低了初雨直接排放对自然水体的污染;初雨通过重力流进入初雨调蓄池,不需要其他外力设备;整个系统维护、检修方便。

Description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调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在受雨时,往往会增加径流量,雨水和污水常常会汇合,增加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负担,尤其是在降雨初期,形成的初雨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若初雨直接排放到天然水体,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增设初雨调蓄池等设施对不同水质的雨水进行调节处理。
国内常见的调蓄池均为地上调蓄池或地埋式调蓄池,如专利CN103061403B、CN103821222B、CN104631611A、CN104532947B等提到的雨水调蓄池,这些种类的调蓄池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空间,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渐趋紧俏,缺少在地上或地下建设调蓄池的空间。当一个城市处在多湖泊的地理环境之中,其土地资源越发稀少,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建设于水下的初雨调蓄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结构简单,可节省土地资源,利用水下空间,对初雨及雨污合流水进行调蓄,减轻多雨时污水处理系统和排水管道的负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包括分流井和初雨调蓄池,所述初雨调蓄池设置于水体底部,所述初雨调蓄池的顶部低于水体液面,所述初雨调蓄池的上方设置亲水平台,所述亲水平台与所述初雨调蓄池之间连有设备安装通道,所述初雨调蓄池与所述分流井通过初雨管连通,所述初雨管的入口前设置初雨闸门。
本实用新型1)充分利用水下空间安装初雨调蓄池,解决了土地资源紧俏的问题。2)初雨或污水由进水管进入分流井,分流井可以为弃流井或截流井,分流井达到一定的水位后初雨闸门开启,雨水流入初雨调蓄池缓冲。3)雨水通过重力流进入初雨调蓄池,不需要其他外力设备。4)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备安装通道对水下的初雨调蓄池及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启动、水位观测和设备安装;同时设备安装通道的顶部可以通气,防止初雨调蓄池内水质因缺氧变差。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井设置在上游地面下。分流井的地势高于调蓄池,方便初雨闸门打开后雨水或雨污水通过重力流经初雨管道进入初雨调蓄池。
进一步地,所述亲水平台高于水体的最高液位,所述亲水平台的两侧设有支撑底柱。亲水平台对水下的初雨调蓄池有一定的保护和定位作用,方便工作人员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安装通道下方的初雨调蓄池底部安装有智能喷射器,所述智能喷射器的管道沿池底铺设。工作人员可通过智能喷射器将池底的污泥进行冲刷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初雨调蓄池的底部形成坡度,坡度的尽头处设有凹槽。该坡度可使进入初雨调蓄池的雨水中沉淀后的污染物和污泥便于冲刷流向初雨调蓄池的底部最深处,便于后续集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初雨调蓄池内设置抽空泵和排空泵,所述排空泵的管道外接污水处理管道,所述抽空泵的管道外接水体。排空泵可设置在凹槽内,排空泵可将凹槽底部聚集的污泥及污染物泵入污水处理管道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抽空泵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位置,抽空泵可将初雨调蓄池内的雨水全部排除或排除部分上清液,方便对整个初雨调蓄池进行检修,方便冲刷池底的污泥;也可以外接管道进行农业灌溉或景观用水。
进一步地,所述初雨管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初雨管的入口连接所述分流井的侧面下端,所述初雨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初雨调蓄池的侧面上端。保证雨水可通过重力流进入初雨调蓄池。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井的底部垂直设置格栅。格栅可拦截从进水管中进入的漂浮物,减轻初雨调蓄池的污染物负荷。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的一侧为溢流管和初雨管,所述格栅的另一侧为截污管和进水管。其中污染物含量较大的初雨和污水全部经由截污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浓度较低的雨水进入雨水调蓄池,后期较为干净的雨水直接从溢流管排入到周边水体。
进一步地,所述截污管入口前设置截污闸门,所述溢流管入口前设置溢流闸门。截污闸门可根据分流井内的水位调节开合度,可控制进入截污管道的雨污水的流量保持恒定;溢流闸门在初雨调蓄池的水位达到最高时再开启,后期的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面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包括分流井1和初雨调蓄池2,分流井1可以为弃流井或截流井,初雨调蓄池2设置于水体底部并与底面相接或内嵌,初雨调蓄池2的顶部低于水体液面,初雨调蓄池2的上方设置亲水平台3,亲水平台3与初雨调蓄池2之间连有设备安装通道4,初雨调蓄池2与分流井1通过初雨管5连通,初雨管5的入口前设置初雨闸门51。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图2、图3所示,初雨调蓄池2建设在水面下,并嵌入水体底部固定;分流井1位于上游入河口地势较高处,且分流井1的下端高于初雨调蓄池2的上端;初雨调蓄池1的顶部开设设备安装通道4,横跨整个初雨调蓄池2两端设有亲水平台3,亲水平台3高于水体的最高液位,亲水平台3的两侧通过两根支撑底柱31支撑,亲水平台3的宽度大于设备安装通道4的长度,亲水平台3的宽度设置以工作人员方便通过为佳。初雨调蓄池2的底部形成1%的坡度22,坡度22的尽头处设有凹槽23,凹槽23的底部与坡度22的尽头处形成1m的高度差;设备安装通道4下方的初雨调蓄池2底部安装有智能喷射器21,智能喷射器21的管道211沿池底铺设,管嘴朝向初雨调蓄池2的底部另一端,即初雨调蓄池2底部坡度高点处;初雨调蓄池2内设置抽空泵24和排空泵25,其中排空泵25可设置在凹槽内,排空泵25的管道外接污水处理管道,抽空泵24的管道伸出水体表面;整个初雨管5连接初雨调蓄池2的侧面顶端和分流井1的侧面底端,初雨管5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分流井1的底部垂直设置格栅11,格栅11可以为水平格栅或垂直格栅,格栅11将四种管道分隔两侧,格栅11的一侧为溢流管12和初雨管5,格栅11的另一侧为截污管13和进水管14,截污管13、初雨管5、进水管14、溢流管12均设置在分流井1的井壁下侧部分,其中初雨管5和截污管13对应布置,进水管14和溢流管12在相对的井壁上;截污管13入口前设置截污闸门131,溢流管12入口前设置溢流闸门121。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方式如下:
晴天时,截污闸门131开启,初雨闸门51和溢流闸门121关闭,上游合流管道的污水从进水管14进入分流井1,从截污管13排出。
降雨时,雨水从进水管14进入分流井1,截污闸门131的开度随着分流井1液位的上升而变小,截污管13中雨污水的流量保持恒定。当分流井1的液位超过设定的水位时,初雨闸门51开启,此时溢流闸门121保持关闭,雨水将从初雨管5进入水下的初雨调蓄池2,当初雨调蓄池2达到最高液位后,初雨闸门51关闭,同时溢流闸门121开启,后期雨水排放到自然水体。
初雨调蓄池2中的雨水达到最高水位,雨停后工作人员可以由亲水平台3到达设备安装通道4的入口处,运行抽空泵24将初雨调蓄池2内的雨水上清液排入周边水体,或外接管道利用上清液进行农业灌溉及景观用水;当上清液排出后液位下降到智能喷射器21的监控液位,智能喷射器21开启,智能喷射器21可旋转喷射,也可定点喷射,智能喷射器21冲刷搅拌下部的雨水和沉淀的污泥,污泥沿1%的坡度22流入初雨调蓄池2的凹槽23内;运行排空泵25将底部聚集的污泥、污染物和污水泵入污水处理管道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最终排空的初雨调蓄池2方便检修和维护,同时可以进行下次初雨调蓄利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还可衍生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包括分流井(1)和初雨调蓄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池(2)设置于水体底部,所述初雨调蓄池(2)的顶部低于水体液面,所述初雨调蓄池(2)的上方设置亲水平台(3),所述亲水平台(3)与所述初雨调蓄池(2)之间连有设备安装通道(4),所述初雨调蓄池(2)与所述分流井(1)通过初雨管(5)连通,所述初雨管(5)的入口前设置初雨闸门(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1)设置在上游地面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平台(3)高于水体的最高液位,所述亲水平台(3)的两侧设有支撑底柱(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通道(4)下方的初雨调蓄池(2)底部安装有智能喷射器(21),所述智能喷射器(21)的管道(211)沿池底铺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池(2)的底部形成坡度(22),坡度(22)的尽头处设有凹槽(23)。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调蓄池(2)内设置抽空泵(24)和排空泵(25),所述排空泵(25)的管道外接污水处理管道,所述抽空泵(24)的管道外接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雨管(5)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初雨管(5)的入口连接所述分流井(1)的侧面下端,所述初雨管(5)的出口连接所述初雨调蓄池(2)的侧面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7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1)的底部垂直设置格栅(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1)的一侧为溢流管(12)和初雨管(5),所述格栅(11)的另一侧为截污管(13)和进水管(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管(13)入口前设置截污闸门(131),所述溢流管(12)入口前设置溢流闸门(121)。
CN201621448995.9U 2016-12-27 2016-12-27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Active CN206346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8995.9U CN206346306U (zh) 2016-12-27 2016-12-27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8995.9U CN206346306U (zh) 2016-12-27 2016-12-27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6306U true CN206346306U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23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8995.9U Active CN206346306U (zh) 2016-12-27 2016-12-27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6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35455B (zh) 一种入河污染复合生态截流系统
CN207567889U (zh) 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4631610B (zh) 一种雨水颗粒分离及调蓄系统
CN103306360A (zh) 用于分流制雨水入河污染物截控的多维生态排水系统
CN105625555B (zh) 一种合流制的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10086451U (zh) 一种多效倍增调蓄池
CN104975648A (zh) 合流制地下初期雨水调蓄池
CN207959470U (zh)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CN106760257A (zh) 一种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雨水回收系统
CN108625453A (zh) 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CN208472830U (zh) 一种坡地雨水收集就地自流灌溉装置
CN204753798U (zh) 合流制地下初期雨水调蓄池
CN207582618U (zh) 一种泵排进水系统
CN207760989U (zh) 一种泵排进水系统
CN106592748A (zh)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CN106400943A (zh) 一种景观化雨水储存池
CN106917473B (zh) 一种光伏绿化复合屋面的雨水回收方法
CN206512842U (zh) 上清液重力出流的初雨调蓄池
CN206346306U (zh) 水下初雨调蓄利用系统
CN110029721A (zh) 一种具有排污及初雨调蓄功能的管涵结合截污结构
KR101468324B1 (ko) 자동 및 반자동 겸용 저류 시스템
CN214734617U (zh) 地埋污水厂的紧凑型重力式均匀配水装置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108557988A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旱地土壤渗滤系统及方法
CN209546499U (zh)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蓄水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509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90

Patentee after: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56 Zhuany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YU DRAINAGE SYSTE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15

Address after: 9B-27K, Qiaofu Building, No. 57 Xinwen Road, Meiling Community, Lianhua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gyu Intellig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509 Weihu Road, Shamao Street, Hann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90

Patentee before: Wuhan Shengyu Smar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