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40152U -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40152U
CN206340152U CN201621023244.2U CN201621023244U CN206340152U CN 206340152 U CN206340152 U CN 206340152U CN 201621023244 U CN201621023244 U CN 201621023244U CN 206340152 U CN206340152 U CN 206340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unit
control unit
mobile vehicl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32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健
李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chu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32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40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40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40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和移动载体,监测单元,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和移动载体,第一信号传输单元,信号处理装置,第二信号传输单元,操作单元以及,监测单元,所述操作单元还包括显示平台、控制按键和操作手柄,所述移动载体为遥控移动设备,优选无人机或遥控汽车,且所述移动载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监测单元的固定架。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人工测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以及多数场合测试不便的困难,同时其方便及时找出故障点,以便及时维护,并且设备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检测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现场测量操作中可以移动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多数都是在户外使用,尤其在现场测量过程中有些操作设备体积较大,很难移动,这些设备就很难甚至无法操作,尤其是在需要即时分析现场测量数据给出测试报告,及时诊断问题并解决故障和隐患的时候;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太阳能的使用越来越多,目前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多,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其中部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多晶硅会慢慢的损坏,这样就会影响发电站的工作效率,根据对多晶硅表面温度的测量,发现在损坏的多晶硅表面的温度明显高于正常发电位置且没有损坏的多晶硅,因此可用设备对电站进行测量和分析,定位故障点,分析现场测量数据,并给出测试报告,更换故障电池板,但是目前在大型发电站多数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测量,工作量非常大,不能做到即时、高效率的测量,以及即时的更换电池板,而且因为人工因素,有检测不准,漏检等问题,另外由于多数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在荒野、山地、沙漠、池塘、房屋顶部等,很多场合不方便人工测量,又由于测量设备不便携带,无法测量的问题,从而影响发电站的发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和现有智能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检测系统,通过无线传输远程监测来对电站进行整体测量和分析,定位故障点,即时分析现场测量数据,并给出测试报告,及时更换故障电池板,克服了人工检测的短处,既可以台式操作,也可以手持终端测量,便于携带和操作,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同时可通过远程终端进行登录,能够对处理过后的信号及时浏览、分析给出报告,迅速的给出解决方案,实现实时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和移动载体,所述操作单元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的运动,所述操作单元内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还包括,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控制单元,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能够对所述操作单元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远程终端单元,设置有远程终端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信号进行登录服务器,能够对所述控制单元处理过后的信号进行浏览查看,还能够对控制单元进行实时监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独立于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并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内部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以及,信号分析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将输入的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后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将分析处理好的信号通过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有线信息传递,对电站进行整体测量和分析,定位故障点,即时分析现场测量数据,并给出测试报告,及时更换故障电池板,克服了人工检测的短处,既可以台式操作,也可以手持终端测量,便于携带和操作,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和移动载体,所述操作单元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的运动,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一端与第一信号传输单元相连接,能够对信号处理装置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且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连接有远程终端单元的第三信号传输单元连接,所述远程终端单元设置有远程终端处理器,能够对控制单元进行实时监控;第三信号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远程终端单元,能够将控制单元处理后的信号在远程终端单元上浏览;第一信号传输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将信号在控制单元和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之间传输;信号处理装置,将传输的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单元,并且能够将所述控制单元的指令信号传输至移动载体;第二信号传输单元,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和所述操作单元相连接,将信号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和所述操作单元之间传输;操作单元,其内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装置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以及,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单元还包括显示平台、控制按键和操作手柄,所述显示平台将所述信号采集装置收集的信息进行显示,所述控制按键和操作手柄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对所述所述移动载体进行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载体为遥控移动设备,优选无人机或遥控汽车,且所述移动载体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监测单元的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测单元为监控测试设备,优选红外摄像仪或超声波测试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单元和第二传输单元为输送电磁能的设备,优选双线传输线或微带传输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信号分析模块,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模拟信号处理芯片,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二者之间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检测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通过移动载体和监测单元的结合,能够解决人工测试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以及多数场合测试不便的困难;二是通过监测单元、操作单元和信号处理装置之间的信号的接收、处理和报告,能够实现即时数据处理并给出测试报告;三是通过操作单元、控制单元和移动测量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实现台式操作与手持操作分合自如,方便及时找出故障点,以便及时维护,并且设备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系统的通过无线连接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实施例一种智能检测系统的运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系统的通过无线连接传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实施例一种智能检测系统的运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智能检测系统的通过有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验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实验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验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验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验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验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验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验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验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智能检测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该系统各单元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形成完整的系统。其中,包括操作单元500和移动载体600,操作单元5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移动载体600的运动,且远程终端单元8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与控制单元100连接;在此所述的“无线传输信号”,可以采用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可以在任何一种介质中传播。参见图2,操作单元500内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501,信号采集装置501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还包括,设置于移动载体600上的监测单元700,其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操作单元500;所述控制单元100,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300,能够对操作单元500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所述设置有远程终端处理器的远程终端单元 800,远程终端处理器是利用服务器安装的终端服务端口,安装远程控制工具,能够登录服务器,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终端服务的工作原理是客户机和服务器通过TCP/IP协议和标准的局域网构架联系;通过客户端终端,客户机的鼠标、键盘的输入传递到终端服务器上,再把服务器上的显示传递回客户端;客户端不需要具有计算能力,至多只需提供一定的缓存能力,登录过后能够对所述控制单元100处理过后的信号进行浏览查看。
如图3所示,在此实施方式中,信号处理装置300独立于控制单元100设置并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远程终端单元800依然通过无线连接控制单元100;无线信号连接可以选择无线电波,无线电波可以在任何一种介质中传播,频率从几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长从几十Mm到0.1mm左右)频谱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电波旅行不依靠电线,也不象声波那样,必须依靠空气媒介帮它传播,有些电波能够在地球表面传播,有些波能够在空间直线传播,也能够从大气层上空反射传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气层,飞向遥远的宇宙空间,发信天线或自然辐射源所辐射的无线电波,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媒质到达收信天线的过程,就称为无线电波的传播;无线电波的频谱,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划分为数个波段。根据频谱和需要,可以进行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和探测等,但不同波段电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别;电波主要传播方式:任何一种无线电信号传输系统均由发信部分、收信部分和传输媒质三部分组成。传输无线电信号的媒质主要有地表、对流层和电离层等,这些媒质的电特性对不同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媒质及不同媒质分界面对电波传播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将电波传播方式分成下列几种:地表传播、天波传播、视距传播、散射传播及波导模传播。
参见图4,信号处理装置300内部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301、信号输出模块302以及,信号分析模块303,信号输入模块301将输入的信号发送至信号分析模块303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后信号分析模块303将分析处理好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模块302输送至控制单元100。
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智能检测系统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了操作单元500和移动载体600,所述操作单元 5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600的运动,还包括,控制单元100,其与第一信号传输单元200相连接,能够对信号处理装置300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远程终端单元800通过第三信号传输单元900与所述控制单元100连接;该控制单元100内包含有智能芯片,以提供动态计算机,通过连接智能芯片的CPU架构及其所安装的操作系统来完成该装置的操作,该控制单元100包括壳体和智能芯片插槽,智能芯片位于显示器之后,且芯片连接器位于智能芯片插槽的内壁上,用于与所插入的智能芯片的兼容连接器互相连接,控制单元通过该连接器所承载的信号与该智能芯片完成信息数据的通信,将数据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可将监测单元700测量收集的信号分析处理、计算及显示,同时通过芯片与控制单元连接器数据的互通,从而可以控制测量载体600和监测单元700,与信号处理装置300之间完成数据的交流,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携带。
第一信号传输单元200,连接控制单元100和信号处理装置300,将信号在控制单元100和信号处理装置300之间传输;传输线缆是一种输送电磁能的线状结构的设备,它是电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把载有信息的电磁波,沿着传输线规定的路由自一点输送到另一点,该信号传输线缆可以是双线传输线、微带传输线、波导传输线、表面波传输线和光导纤维,且第一信号传输单元200的一端与控制单元100连接,另一端与信号处理装置300连接,将信号数据在控制单元100和与信号处理装置300之间传输。
信号处理装置300,将传输的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并提供给控制单元100,并且能够将控制单元100的指令信号传输至移动载体600;信号处理是对各种类型的电信号,按各种预期的目的及要求进行加工过程的统称,所谓的信号处理就是要把记录在某种媒体上的信号进行处理,它是对信号进行提取、变换、分析、综合等处理过程的统称,将监测单元700收集到的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并且进行转换处理,之后提供给控制单元100,反过来信号处理装置300将控制单元100的处理过后的信号传输给移动载体600,实现信号数据的互通,对即时数据的处理并给出测试报告,解决了人工测试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反馈数据的问题;
第二信号传输单元400,与信号处理装置300和操作单元500相连接,将信号在信号处理装置300和操作单元500之间传输;其一端与信号处理装置300 连接,另一端与操作单元500连接,将收集到的信号在信号处理装置300和操作单元500之间传输,实现数据的互通;第三传输信号单元900,一端连接在控制单元100上,另一端连接在远程终端单元800上,实现远程终端单元800 对控制单元100的实时监控;
操作单元500,其内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501,所述信号采集装置501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其内设有处理装置,将触摸或者按键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变换、分析,通过第二信号传输单元400与信号处理装置300连接,实现与信号处理装置300之间的数据互通,可手持并能单独操作移动载体600,通过并显示部分原始数据或者图像,使得台式操作与手持操作分合自如,便于携带和操作;以及,
监测单元700,设置于移动载体600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操作单元500,所述监测单元700通过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并将其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输的方式与操作单元500实现数据的互通,且移动载体600和监测单元700的配合工作,由操作单元500或控制单元100控制,既避免了人工测量效率的低下,还解决了很多场合不方便人工测量的问题。
操作单元500还包括信号采集装置501、操作显示单元502、控制摁扭503、操作手柄504,通过手持端触摸屏或按键的方式产生电波,由内部的处理器对产生的信号进行分析、整理和变换,将产生的电信号变成无线电波通过信号采集装置501发射传播,从而可直接控制移动载体600和监测单元700,简单方便。
移动载体600可以是无人机、遥控移动设备,且移动载体600上设有无线接收装置和固定监测单元700的支架,无线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由操作单元500 发射出的无线电波,之后由移动载体600内的处理器进行无线电波的分析及处理,最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动作,承载监测单元700,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传播方式,可将其送到不同区域进行测量,解决测量困难的问题。
监测单元700是监控测试设备,优选红外摄像仪、超声波测试仪;如:红外摄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超声波测试仪则是通过超声波的发送和接收,然后由单片机控制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对你分析,进而可以检测出问题的所在,监测单元700与操作单元 500和控制单元100之间通过无线电信号交流的方式,方便及时找出故障点,以便及时维护。
信号分析模块303,还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模拟信号处理芯片,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二者之间的转换。数字信号处理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是把数字或符号表示的序列,通过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用数字方式去处理这些序列,以达到更符合人们要求的信号形式。例如对信号的滤波、信号有用分量的提取和增强、无用分量的削弱以及对信号某些特征参数的估计。总之,凡是用数字方式对信号进行滤波、变换、增强、压缩、估计、识别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对象。时域信号到频域信号的转换是进行超声波频谱分析的基础。频谱分析是对信号在频率域内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以频率为坐标的相关物理量的谱线或曲线。以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系统为例,此系统先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用数字技术进行处理,最后再还原成模拟信号。
工作原理:需要测量时,使用智能检测系统,将设备通电后,将操作单元 500连接第二信号传输单元400,同时将监测单元700固定在移动载体600上,打开监测单元700,通过控制单元100来控制移动载体600的移动,从而将监测单元700带到需要测量检测的地方,通过其测量收集的数据,信号处理装置 300对信号进行及时的分析,数据的处理并且给出测试的报告,并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单元800浏览测量数据和分析报告,及时找出故障点,并及时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500)和移动载体(600),所述操作单元(5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600)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500)内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501),所述信号采集装置(501)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还包括,
监测单元(700),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600)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500);控制单元(100),设置有信号处理装置(300),能够对所述操作单元(500)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
远程终端单元(800),设置有远程终端处理器,通过无线传输信号进行登录服务器,能够对所述控制单元(100)处理过后的信号进行浏览查看,还能够对控制单元(100)进行实时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300)独立于所述控制单元(100)设置并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300)内部设置有信号输入模块(301)、信号输出模块(302)以及,信号分析模块(303),
所述信号输入模块(301)将输入的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分析模块(303)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而后所述信号分析模块(303)将分析处理好的信号通过所述信号输出模块(302)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分析模块(303),包括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模拟信号处理芯片,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二者之间的转换。
4.一种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操作单元(500)和移动载体(600),所述操作单元(500)通过无线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移动载体(600)的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100),所述控制单元(100)的一端与第一信号传输单元(200)相连接,能够对信号处理装置(300)反馈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及显示,并能够完成指令控制操作;且所述控制单元(100)的另一端与连接有远程终端单元(800)的第三信号传输单元(900)连接,所述远程终端单元(800)设置有远程终端处理器,能够对控制单元(100)进行实时监控;
第三信号传输单元(90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0)和所述远程终端单元(800),能够将控制单元(100)处理后的信号在远程终端单元(800)上浏览;
第一信号传输单元(20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00)和所述信号处理装置(300),将信号在控制单元(100)和所述信号处理装置(300)之间传输;
信号处理装置(300),将传输的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并提供给所述控制单元(100),并且能够将所述控制单元(100)的指令信号传输至移动载体(600);
第二信号传输单元(400),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300)和所述操作单元(500)相连接,将信号在所述信号处理装置(300)和所述操作单元(500)之间传输;
操作单元(500),其内设置有信号采集装置(501),所述信号采集装置(501)能够完成信号的接收和反馈;以及,
监测单元(700),设置于所述移动载体(600)上,能够测量被测物体相关参数,将其数据进行收集并反馈至所述操作单元(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500)还包括显示平台(502)、控制按键(503)和操作手柄(504),所述显示平台(502)将所述信号采集装置(501)收集的信息进行显示,所述控制按键(503)和操作手柄(504)通过所述信号采集装置(501)对所述移动载体(600)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载体(600)为遥控移动设备,且所述移动载体(600)上设置有固定所述监测单元(700)的固定架。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单元(700)为监控测试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单元(200)和第二传输单元(400)为输送电磁能的设备。
CN201621023244.2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Active CN206340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3244.2U CN206340152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3244.2U CN206340152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40152U true CN206340152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0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3244.2U Active CN206340152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401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266A (zh) * 2018-11-29 2019-04-19 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通信工程监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266A (zh) * 2018-11-29 2019-04-19 河北宏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通信工程监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42191B (zh) 真空隔离断路器在线测温系统
CN103499776A (zh) 基于超声波和红外热像的输变电设备故障巡检核心系统
US9043161B2 (en) Modular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AU2001231981A1 (en) Material analysis
CN205193221U (zh) 一种用于远距离超声波局放检测的装置
CN206340152U (zh) 一种智能检测系统
CN103335676A (zh) 一种基于红外声波混合测距的新型电缆检测信息采集系统
CN208847348U (zh) 热电发电机集电环温度在线监测装置
CN104515616A (zh) 变电站一次设备温度监测巡检系统
CN203657918U (zh) 基于ZigBee的工业现场测温系统
JP2008236071A (ja) 電波センサ及び電波強度分布測定システム
CN206683763U (zh) 一种红外线测温仪
CN108755784A (zh) 结合3D打印与无线Flex传感的桩体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05982152U (zh) 一种便携智能系统
CN106197683B (zh) 一种便携智能红外测温系统
CN207662524U (zh) 一种红外成像测温系统
JP5527335B2 (ja) 電波強度分布測定システム、及び電波強度分布測定方法
CN103630800A (zh) 绝缘子带电检测系统及绝缘子带电检测仪、手持接收终端
CN206060685U (zh) 一种光伏板热斑效应检测系统
CN213149145U (zh) 高压设备紫外、红外检测一体化监测系统
CN105157747B (zh) 一种各部件分离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KR101745818B1 (ko) 유무선 통신망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통합시스템
CN210603615U (zh) 一种电力系统温度检测装置
CN203455444U (zh) 基于超声波和红外热像的输变电设备故障巡检核心系统
CN106227080A (zh) 一种粉尘自动化采样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43030 No. 68, Fucang Road, Yantan District,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gchu Centu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43030 No. 68, Fucang Road, Yantan District,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gchu Century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43030 No. 68, Fucang Road, Yantan District, Zigo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gchu Centu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lock E3, Yuanchenxin Building, No. 12 Yumi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Patentee before: ZONER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