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7957U -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7957U
CN206337957U CN201621351897.3U CN201621351897U CN206337957U CN 206337957 U CN206337957 U CN 206337957U CN 201621351897 U CN201621351897 U CN 201621351897U CN 206337957 U CN206337957 U CN 206337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tail gate
electric
motor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18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周定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An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18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7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7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7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包括撑杆电机,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的霍尔信号采集器,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的电机电流采集器,及与电机电流采集器连接设置的主控CPU;所述主控CPU内设置有电机行程处理单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动尾门停止状态时,人为对电动尾门进行拉拽的行为,极易造成撑杆损坏,进一步提高电动尾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的可靠性,其能判断汽车的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并能对撑杆电机的行程速度作相对的调整,使其能及时降下撑杆电机的电流,同时使车主领会到电动尾门具有自动开门和自动关闭的功能,其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业、电动尾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的电动尾门已增加了防夹功能和电机过流保护功能,这是对电动尾门在电动开或关过程中的保护,但其在实际的应用中,当电动尾门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即撑杆电机处于制动的状态下),有些车主因过于急躁或不知此尾门具有电动的功能,车主直接用手用力拉拽尾门,想使车门尽快打开或尽快关闭的目的。当车主用力过猛或拉拽时间过长时,撑杆的内部组件会超负荷转动,很容易对电动撑杆的内部结构造成损伤,有时甚至直接导致撑杆不能工作。因此,针对目前市面上的电动尾门的功能存在上述问题的不足,申请人研发了一种通过设置有主控CPU、霍尔信号采集器、电机电流采集器、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和撑杆电机,其通过主控CPU根据电机行程处理单元的数据和从电机电流采集器传送过来的数据,以获取撑杆电机的行程方向变化,主控CPU向撑杆电机发出控制指令,启动撑杆电机往行程变化的方向运转,同时获取当前电动尾门的运作速度,并对撑杆电机的转速作相应的调整,使电动尾门在撑杆电机的驱动下同步作相应的调整,及时减少撑杆电机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时电流急剧增大,以实现保护撑杆、减小其受人为拉拽力度的目的,其能让车主自主意识到电动尾门会自动操作而松开拉拽状态,使电动尾门能回复至自动开门或关门的状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的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确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电动尾门停止状态时,人为对电动尾门进行拉拽的行为,极易造成撑杆损坏,进一步提高电动尾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的可靠性,其能判断汽车的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并能对撑杆电机的行程速度作相对的调整,使其能及时降下撑杆电机的电流,同时使车主领会到电动尾门具有自动开门和自动关闭的功能,其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好的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包括撑杆电机,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的霍尔信号采集器,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采集撑杆电机电流的电机电流采集器,及与电机电流采集器连接设置的主控CPU;所述主控CPU内设置有能对撑杆电机的速度进行相应调整、能对撑杆电机起保护作用和能判断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状态的电机行程处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监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采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CPU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行程处理单元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系统方法,步骤一:首先,判断汽车尾门是否处于被人为拉拽的状态,判断汽车尾门是否处于被人为拉拽状态的方法有二种,方法一为:当汽车尾门处于停止状态时,电机行程处理单元通过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当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到撑杆电机的行程持续均在t1这段时间内改变时,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当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到撑杆电机的行程持续均在t1这段时间内无改变时,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则判断汽车尾门不是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
进一步地,方法二为:当汽车尾门处于停止状态时,电机电流采集器自动采集撑杆电机的电流变化状况,当电机电流采集器采集到撑杆电机持续在t2这段时间内的电流大于阀值I时,电机电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当电机电流采集器检测到撑杆电机的电流持续在t2这段时间内小或等于阀值I时,电机电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则判断汽车尾门不是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
进一步地,步骤二:若汽车尾门在停止的状态下被人为拉拽,主控CPU根据电机行程处理单元的数据和从电机电流采集器传送过来的数据,以获取撑杆电机的行程方向变化,主控CPU向撑杆电机发出控制指令,启动撑杆电机往行程变化的方向运转,同时获取当前电动尾门的运作速度,并对撑杆电机的转速作相应的调整,使电动尾门在撑杆电机的驱动下同步作相应的调整,及时减少撑杆电机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时电流急剧增大,以实现保护撑杆、减小其受人为拉拽力度的目的,其能让车主自主意识到电动尾门会自动操作而松开拉拽状态,使电动尾门能回复至自动开门或关门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t1的时间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00ms,所述t2时间设置为小于或等于300ms。
进一步地,电流的所述阀值I值为8A。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包括撑杆电机,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的霍尔信号采集器,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采集撑杆电机电流的电机电流采集器,及与电机电流采集器连接设置的主控CPU;所述主控CPU内设置有能对撑杆电机的速度进行相应调整、能对撑杆电机起保护作用和能判断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状态的电机行程处理单元;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监测连接,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采集连接,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所述主控CPU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电机行程处理单元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行程处理单元通过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当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到撑杆电机的行程持续均在t1这段时间内改变时,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电机电流采集器自动采集撑杆电机的电流变化状况,当电机电流采集器采集到撑杆电机持续在t2这段时间内的电流大于阀值I时,电机电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其通过判断汽车的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进而对撑杆电机的行程速度作相对的调整,使其能及时降下撑杆电机的电流,同时使车主领会到电动尾门具有自动开门和自动关闭的功能,解决电动尾门停止状态时,人为对电动尾门进行拉拽的行为,极易造成撑杆损坏,进一步提高电动尾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的可靠性,其能其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方法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包括撑杆电机,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的霍尔信号采集器,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采集撑杆电机电流的电机电流采集器,及与电机电流采集器连接设置的主控CPU;所述主控CPU内设置有能对撑杆电机的速度进行相应调整、能对撑杆电机起保护作用和能判断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状态的电机行程处理单元;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监测连接,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采集连接,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所述主控CPU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电机行程处理单元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系统方法,步骤一:首先,判断汽车尾门是否处于被人为拉拽的状态,判断汽车尾门是否处于被人为拉拽状态的方法有二种。
方法一为:当汽车尾门处于停止状态时,电机行程处理单元通过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当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到撑杆电机的行程持续均在≤200ms内发生改变时(例如:t1为100ms、120ms、150ms、180ms等),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当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到撑杆电机的行程持续均在>200m无发生改变时(例如:t1为220ms、250ms、300ms、350ms等),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则判断汽车尾门不是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
方法二为:当汽车尾门处于停止状态时,电机电流采集器自动采集撑杆电机的电流变化状况,当电机电流采集器采集到撑杆电机持续在300ms内电流>8A(例如电流为9A、12A、15A、20A等)时,电机电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当电机电流采集器检测到撑杆电机的电流持续在300ms内≤8A时(例如电流为7A、6A 、5A、4A、 2A等),电机电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则判断汽车尾门不是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二:若汽车尾门在停止的状态下被人为拉拽,主控CPU根据电机行程处理单元的数据和从电机电流采集器传送过来的数据,以获取撑杆电机的行程方向变化,主控CPU向撑杆电机发出控制指令,启动撑杆电机往行程变化的方向运转,同时获取当前电动尾门的运作速度,并对撑杆电机的转速作相应的调整,使电动尾门在撑杆电机的驱动下同步作相应的调整,及时减少撑杆电机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时电流急剧增大,以实现保护撑杆、减小其受人为拉拽力度的目的,其能让车主自主意识到电动尾门会自动操作而松开拉拽状态,使电动尾门能回复至自动开门或关门的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的控制流程为:霍尔信号采集器首先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并将监测信息传送至电机行程处理单元,电机行程处理单元接收霍尔信号采集器传送过来的信息判断汽车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行为,然后,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向撑杆电机发出控制其速度的指令,对撑杆电机启动的速度作调整。而电机电流采集器采集撑杆电机的电流变化情况,并将采集到的信号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接收从电机电流采集器传送过来的信号判断汽车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行为,然后,主控CPU通过调整撑杆电机的速度,以实现控制撑杆电机的电流,对撑杆起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包括撑杆电机,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的霍尔信号采集器,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采集撑杆电机电流的电机电流采集器,及与电机电流采集器连接设置的主控CPU;所述主控CPU内设置有能对撑杆电机的速度进行相应调整、能对撑杆电机起保护作用和能判断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状态的电机行程处理单元;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监测连接,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采集连接,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所述主控CPU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所述电机行程处理单元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行程处理单元通过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当霍尔信号采集器监测到撑杆电机的行程持续均在t1这段时间内改变时,电机行程处理单元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电机电流采集器自动采集撑杆电机的电流变化状况,当电机电流采集器采集到撑杆电机持续在t2这段时间内的电流大于阀值I时,电机电流采集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主控CPU,主控CPU则判断汽车尾门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其通过判断汽车的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的状态,进而对撑杆电机的行程速度作相对的调整,使其能及时降下撑杆电机的电流,同时使车主领会到电动尾门具有自动开门和自动关闭的功能,解决电动尾门停止状态时,人为对电动尾门进行拉拽的行为,极易造成撑杆损坏,进一步提高电动尾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的可靠性,其能其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使用效果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原理和基本结构相同或等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杆电机,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监测撑杆电机的行程变化的霍尔信号采集器,及与撑杆电机连接设置、用于采集撑杆电机电流的电机电流采集器,及与电机电流采集器连接设置的主控CPU;所述主控CPU内设置有能对撑杆电机的速度进行相应调整、能对撑杆电机起保护作用和能判断电动尾门是否处于人为拉拽状态的电机行程处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监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撑杆电机为单向采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流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信号采集器与主控CPU为单向传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CPU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行程处理单元与撑杆电机为单向输出控制连接。
CN201621351897.3U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Active CN206337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1897.3U CN206337957U (zh)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1897.3U CN206337957U (zh)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7957U true CN206337957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307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1897.3U Active CN206337957U (zh) 2016-12-10 2016-12-10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79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243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尾门撑杆电机驱动电路及尾门控制系统
CN108868425A (zh) * 2018-06-04 2018-11-23 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防碰撞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243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尾门撑杆电机驱动电路及尾门控制系统
CN107612430B (zh) * 2017-09-27 2020-06-02 湖南海博瑞德电智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尾门撑杆电机驱动电路及尾门控制系统
CN108868425A (zh) * 2018-06-04 2018-11-23 江苏吉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防碰撞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719B (zh)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系统及方法
CN206337957U (zh) 一种保护电动尾门撑杆的装置
DE102013213922A1 (de) Fahrzeugbremsensystem und Verfahren, um dieses zu betreiben
CN108790941B (zh)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实时同步网络化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5986612U (zh) 电机控制器的电源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191698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igbt智能驱动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85185B (zh) 一种风冷电机控制器冷却风扇控制系统及方法
DE112013003590T5 (de) LIN-Netzwerk-Slaveknoten-Steuersystem, LIN-Netzwerk-Slaveknoten und Verfahren
CN106788008B (zh) 一种车身闭合系统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18377A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控制方法及发动机控制器
WO2020155621A1 (zh) 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44501A (zh) 电子式电涡流缓速器驱动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58355U (zh) 一种减小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异响的控制系统
CN101456392A (zh) 汽车整车电子设备canbus网络控制系统
CN103336494B (zh) 基于WinPac控制器的机车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6314203B (zh) 交流传动控制系统
CN112459892A (zh) 一种电子节温器的控制系统
CN104832563A (zh) 双离合器电控装置
CN104391455B (zh) 一种混合动力动车组内燃动力包电控系统
CN10943592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CN101382026A (zh) 一种汽车电动滑门模块控制方法
CN109353341A (zh) 降低矿车系统油耗的方法和矿车系统
CN203796799U (zh) 一种基于amt系统低速大功率的离合操控总成
CN204631501U (zh) 基于双mpu的整车控制器
CN206753908U (zh) 新型真空泵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0

Address after: 528200 North Park, Shishan T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nd Floor B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Anji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Room 412, Block C, Baoan Zhigu Science Park, No. 4 Yintian,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nyi Creative Technology Limite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