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7900U - 推拉锁 - Google Patents

推拉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37900U
CN206337900U CN201621045736.1U CN201621045736U CN206337900U CN 206337900 U CN206337900 U CN 206337900U CN 201621045736 U CN201621045736 U CN 201621045736U CN 206337900 U CN206337900 U CN 206337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spacing hole
connector
pu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57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念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ada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57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37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37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379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锁。上述的推拉锁,包括锁本体和推拉机构,推拉机构设置于锁本体上,推拉机构包括壳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齿轮组件、活动杆、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壳体上,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纳腔,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均与容纳腔连通,壳体用于固定于锁本体上;第一连接件,至少部分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一限位孔内,且第一连接件能够在第一限位孔内滑动;上述的推拉锁,推拉机构的通用性较好,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Description

推拉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推拉锁。
背景技术
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用于将使用者的动力传递至卡锁机构上,以实现推拉锁的开锁动作。一般的推拉锁的推拉机构仅能满足“左推”或“左拉”或“右推”或“右拉”中的一种开锁方式,因此,安装前需得知门与门框的位置关系,并根据预设的开门的方式,以选择相应的推拉锁;尽管如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出现由于人为误判的原因,导致推拉锁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需要多次调换才将合适的推拉锁安装至门窗上。所以上述的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通用性较差,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推拉锁。
一种推拉锁,包括锁本体和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设置于锁本体上,所述推拉机构包括:
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锁本体上;
第一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滑动;
第二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滑动;
第三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孔内,且所述第 三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三限位孔内滑动;
第四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四连接件位于所述第四限位孔内,且所述第四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四限位孔内滑动;
齿轮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齿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活动杆,至少部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
第一齿条,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于所述齿轮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齿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以及
第二齿条,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于所述齿轮组件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
安装时,卸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齿条,且卸下所述第二连接件或所述第三连接件;或卸下所述第四连接件和所述第二齿条,且卸下所述第二连接件或所述第三连接件。
上述的推拉锁,壳体固定于锁本体上,如可以将第二壳体固定于锁本体上;齿轮组件可以连接于卡锁机构上,齿轮组件带动卡锁机构活动,以实现推拉杆的开锁动作;安装时,可以根据“左(此处的“左”及下文的“右”分别指当推拉锁安装于门上时,沿推拉锁的正面方向,在活动杆的宽度方向上的左侧和右侧)推”或“左拉”或“右推”或“右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选择性地组装推拉机构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当需要“左推”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齿条,且卸下第二连接件,此时活动杆能够带动第二齿条活动,第二齿条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直至第三连接件抵接于第三限位孔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当需要“左拉”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齿条,且卸下第三连接件,此时活动杆能够带动第二齿条活动,第二齿条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直至第四连接件抵接于第四限位孔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
当需要“右推”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四连接件和第二齿条, 且卸下第二连接件,此时活动杆能够带动第一齿条活动,第一齿条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直至第二连接件抵接于第二限位孔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当需要“右拉”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四连接件和第二齿条,且卸下第三连接件,此时活动杆能够带动第一齿条活动,第一齿条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直至第一连接件抵接于第一限位孔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使用者可以将卸下的零件存放起来,当想改变目前的开锁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组装推拉机构,从而无需重新购买或调换新的推拉锁;另外,由于推拉机构可以避免由于人为误判的原因导致推拉锁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而需多次调换合适的推拉锁的问题,即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通用性较好,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的内壁上均设有耐磨层,可以减少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的磨损,提高推拉锁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拉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套筒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套筒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套筒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内壁,可以减少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齿轮上开设有第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导轨,所述活动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上,使所述活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机构还包括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上设有凸起;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卡孔,所述推拉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上;当所述推拉把手转动时,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所述第一卡台能够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台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当所述推拉把手沿正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直至所述第一卡台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当所述推拉把手沿反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直至所述第二卡台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锁还包括防盗机构,所述防盗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卡接块,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上,所述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卡接块上,且所述滑动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卡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三齿轮开设有卡槽,至少部分所述卡接块能够滑入所述卡槽内;当所述卡接块滑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三齿轮被卡死,可以避免人为从门的外侧打开推拉锁,起到防盗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推拉锁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推拉锁的立体图(部分锁本体被隐藏);
图3为图2所示推拉锁的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爆炸图(不包括推拉把手);
图5为图1所示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立体图(不包括第一壳体);及
图6为图1所示推拉锁的推拉机构的另一爆炸图(不包括推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推拉锁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推拉锁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推拉锁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推拉锁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推拉锁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推拉锁10包括锁本体100和推拉机构200。在本实施例中,推拉锁10用于设置于门(图中未示出)上。推拉锁1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推拉锁10分别设置于门的外侧和门的内侧(门的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于门所密封的房间的室内而言,位于房间的室内一侧为门的内侧,位于房间的室外一侧为门的外侧)。下面以位于门的内侧的推拉锁10为例进行叙述。如图2所示,推拉机构200用于设置于锁本体100上。推拉机构200包括壳体210、第一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30、第三连接件240、第四连接件250、齿轮组件260、活动杆270、第一齿条280以及第二齿条290。
同时参见图3,壳体210包括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3,第二壳体213盖设于第一壳体211上,第一壳体211上开设有容纳腔2111,第二壳体213开设有第一限位孔2131、第二限位孔2132、第三限位孔2133和第四限位孔2134,第一限位孔2131、第二限位孔2132、第三限位孔2133和第四限位孔2134均与容纳腔2111连通,壳体210用于固定于锁本体1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1固定于锁本体100上。具体地,第一壳体211上开设有螺钉孔2112,螺钉300通过螺钉孔2112将第一壳体211固定于锁本体100上。可以理解,不一 定是将第一壳体211固定于锁本体100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壳体213固定于锁本体100上。
如图4所示,至少部分第一连接件220位于第一限位孔2131内,且第一连接件220能够在第一限位孔2131内滑动。至少部分第二连接件230位于第二限位孔2132内,且第二连接件230能够在第二限位孔2132内滑动。至少部分第三连接件240位于第三限位孔2133内,且第三连接件240能够在第三限位孔2133内滑动。至少部分第四连接件250位于第四限位孔2134内,且第四连接件250能够在第四限位孔2134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30、第三连接件240、第四连接件250均为螺钉。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2131和第四限位孔2134均为腰形孔。第二限位孔2132和第三限位孔2133均为方形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孔2132与第三限位孔2133连通,可以减轻第二壳体213的重量。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杆270上设有第一凸台271和第二凸台272,第一连接件220设置于第一凸台271上,第四连接件250设置于第二凸台272上。第一凸台271位于第一限位孔2131内,且能够在第一限位孔2131内滑动。第二凸台272位于第四限位孔2134内,且能够在第四限位孔2134内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2131、第二限位孔2132、第三限位孔2133和第四限位孔2134的内壁上均设有耐磨层(图中未示出),可以减少第一限位孔2131、第二限位孔2132、第三限位孔2133和第四限位孔2134的磨损,提高推拉锁1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耐磨层由耐磨材料制造而成,耐磨材料可以是高锰钢或耐磨陶瓷等。
再次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机构200还包括第一套筒310和第二套筒320,活动杆27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73和第二通孔274。第一套筒310位于第一通孔273内,且第一套筒310套接于第二连接件230上,第一套筒310能够抵接于第二限位孔2132的内壁。第二套筒320位于第二通孔274内,且第二套筒320套接于第三连接件240上,第二套筒320能够抵接于第三限位孔2133的内壁,可以减少第二连接件230和第三连接件240的磨损。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套筒310和第二套筒320均为塑胶套筒,第一套筒310和第二套筒320均具有弹性,起到减震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小推拉锁10在推拉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如图2所示,齿轮组件260位于容纳腔2111内,且齿轮组件260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211上。至少部分活动杆270位于容纳腔2111内,活动杆270滑动设置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上。第一齿条280位于容纳腔2111内,第一齿条280啮合于齿轮组件260的一侧,且第一齿条280通过第一连接件220固定于活动杆270上。第二齿条290位于容纳腔2111内,第二齿条290啮合于齿轮组件260的另一侧,且第二齿条290通过第四连接件250固定于活动杆27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280和第二齿条290平行设置于活动杆270的同一底面,且第一齿条280和第二齿条290均固定于邻近活动杆270的端部。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齿轮组件260包括第一齿轮262和第二齿轮264,第一齿轮262固定于第二齿轮264上,第一齿轮262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211上。第一齿条280和第二齿条290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262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62为圆形齿轮,第二齿轮264为扇形齿轮。第一齿轮262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211上,且第一齿轮262的侧面与第二齿轮264的侧面焊接,使第一齿轮262和第二齿轮264同步转动。第一齿轮262位于第一齿条280与第二齿条290之间,且第一齿条280和第二齿条290分别啮合于第一齿轮262的两侧。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齿轮组件260还包括第三齿轮266,第三齿轮266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211上,且第三齿轮266啮合于第二齿轮264。再次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机构200还包括连接杆330,第三齿轮266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662,至少部分连接杆330位于第三通孔266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齿轮266为扇形齿轮。第三齿轮266转动连接于第一壳体211上,且第三齿轮266啮合于第二齿轮264上。连接杆330为方钢。连接杆330的两端分别位于门两侧的两个推拉锁10的推拉机构200的第三齿轮266的第三通孔2662内,以使门两侧的两个推拉锁10的实现联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机构200还包括弹簧332,弹簧332位于第三通孔2662内。弹簧332的一端抵接于连接杆330上,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壳体211上。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2111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导轨2113,活动杆27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导轨2113上,使活动杆270滑动设置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2111的内壁上还设有四个第二导轨2114,第一齿条280滑动连接于其中两个第二导轨2114上,第二齿条290滑动连接于另外两个第二导轨2114上。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二导轨2114的顶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第一个第二导轨2114设置于容纳腔2111的一内侧壁上,第二个第二导轨2114设置于容纳腔2111的另一内侧壁上,第三个第二导轨2114和第四个第二导轨2114平行设置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的中间位置处。第一齿条280滑动连接于第一个第二导轨2114和第三个第二导轨2114上。第二齿条290滑动连接于第二个第二导轨2114和第四个第二导轨2114上。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推拉机构200还包括推拉把手340,推拉把手340上设有凸起342。活动杆270上开设有卡孔275,凸起342卡入卡孔275,推拉把手340用于转动连接于锁本体100上。当推拉把手340转动时,活动杆270相对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推拉把手340包括把手本体344和转轴(图中未示出),把手本体344与转轴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转轴转动连接于锁本体100上,使推拉把手340转动连接于锁本体100上。把手本体344的端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凸轮边3442,锁本体100上设有与凸轮边3442相适应的弧形面(图中未示出),两个凸轮边3442的边缘均抵接于弧形面上,使推拉把手340转动时更加省力。
再次参见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杆27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台276和第二卡台277,第一卡台276能够抵接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上,第二卡台277能够抵接于第一壳体211的外壁上。当推拉把手340沿正方向转动时,活动杆270相对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滑动,直至第一卡台276抵接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上。当推拉把手340沿反方向转动时,活动杆270相对于容纳腔2111的内壁滑动,直至第二卡台277抵接于第一壳体211的外壁上。
如图2所示,推拉锁10还包括防盗机构400,防盗机构400用于滑动设置于锁本体100上,使推拉锁10处于锁闭状态,避免人为从门的外侧打开推拉锁10,起到防盗的功能。如图3所示,防盗机构400包括滑动组件410和卡接块 430,滑动组件410滑动连接于锁本体100上,且滑动组件410连接于卡接块430上。滑动组件410穿设于第一壳体211上。卡接块430滑动连接于第二壳体213上。第三齿轮266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2664,至少部分卡接块430能够滑入卡槽2664内。当卡接块430滑入卡槽2664内时,第三齿轮266被卡死而不能转动。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10包括滑动开关412和连接块414,滑动开关412滑动设置于锁本体100上,且滑动开关412上开设有凹槽4122。如图6所示,连接块414的第一侧上设有第三凸台4142,连接块414的第二侧上开设有导向槽4144(如图3所示),第三凸台4142位于凹槽4122内,使滑动开关412连接于连接块414上。卡接块430的一侧设有第一滑台432,另一侧设有第二滑台434(如图4所示)。第一滑台432滑动连接于导向槽4144内。第二壳体213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135,第二滑台434位于第一滑槽2135内,且第二滑台434能够在第一滑槽2135内滑动。如图3所示,卡接块430的底部设有第四凸台436,至少部分第四凸台436能够滑入卡槽2664内。当拨动滑动开关412时,滑动开关412带动连接块414水平运动,连接块414带动卡接块430相对于第一滑槽2135的内壁作升降运动,第四凸台436滑离或滑入卡槽2664。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122和第三凸台4142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凹槽4122沿滑动开关412的长度方向上并排开设。两个第三凸台4142一一对应位于两个凹槽4122内,使滑动开关412更好地连接于连接块414上。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1上开设有与容纳腔2111相连通的滑孔2115,连接块414穿设于滑孔2115内,且连接块414滑动连接于滑孔2115的内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块414上设有台阶4145,滑孔2115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滑槽2116,台阶414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116的内壁上,使连接块414滑动连接于滑孔2115的内壁上。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动组件410还包括弹性件416,弹性件416包括卡接部4162和弯折部4164,卡接部4162与弯折部4164连接。连接块414的第二侧开设有容弹槽4146,卡接部4162位于容弹槽4146内。如图4所示,第二滑槽2116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抵接槽2117和第二抵接槽2118,弯折部4164能够抵接于第一抵接 槽2117或第二抵接槽2118的内壁上。当连接块414相对于滑孔2115的内壁沿第一方向滑动时,直至弯折部4164抵接于第一抵接槽2117的内壁上,第四凸台436滑入卡槽2664,第三齿轮266被卡死而不能相对于第一壳体211转动。当连接块414相对于滑孔2115的内壁沿第二方向滑动时,直至弯折部4164抵接于第二抵接槽2118的内壁上,第四凸台436滑离卡槽2664,第三齿轮266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211转动。
安装时,根据推拉锁10的开锁方式进行选择,可以卸下第一连接件220和第一齿条280,且卸下第二连接件230或第三连接件240。也可以卸下第四连接件250和第二齿条290,且卸下第二连接件230或第三连接件240。
上述的推拉锁10,壳体210固定于锁本体100上,例如,可以将第二壳体213固定于锁本体100上。齿轮组件260可以连接于卡锁机构(图中未示出)上,齿轮组件260带动卡锁机构活动,以实现推拉杆的开锁动作。安装时,可以根据“左推”或“左拉”或“右推”或“右拉”中的任意一种方式选择性地组装推拉机构200的第一连接件220、第二连接件230、第三连接件240、第四连接件250、第一齿条280和第二齿条290。当需要“左推”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一连接件220和第一齿条280,且卸下第二连接件230,此时活动杆270能够带动第二齿条290活动,第二齿条290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260,直至第三连接件240抵接于第三限位孔2133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当需要“左拉”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一连接件220和第一齿条280,且卸下第三连接件240,此时活动杆270能够带动第二齿条290活动,第二齿条290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260,直至第四连接件250抵接于第四限位孔2134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
当需要“右推”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四连接件250和第二齿条290,且卸下第二连接件230,此时活动杆270能够带动第一齿条280活动,第一齿条280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260,直至第二连接件230抵接于第二限位孔2132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当需要“右拉”的开锁方式时,使用者可以卸下第四连接件250和第二齿条290,且卸下第三连接件240,此时活动杆270能够带动第一齿条280活动,第一齿条280将动力传递至齿轮组件260,直 至第一连接件220抵接于第一限位孔2131的内壁的端部,开锁动作停止。使用者可以将卸下的零件存放起来,当想改变目前的开锁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组装推拉机构200,从而无需重新购买或调换新的推拉锁10。另外,由于推拉机构200可以避免由于人为误判的原因导致推拉锁10不能满足预定的要求而需多次调换合适的推拉锁10的问题,即推拉锁10的推拉机构200的通用性较好,从而可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推拉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本体和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设置于锁本体上,所述推拉机构包括:
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和第四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锁本体上;
第一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滑动;
第二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滑动;
第三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三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限位孔内,且所述第三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三限位孔内滑动;
第四连接件,至少部分所述第四连接件位于所述第四限位孔内,且所述第四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四限位孔内滑动;
齿轮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齿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
活动杆,至少部分所述活动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活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
第一齿条,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齿条啮合于所述齿轮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齿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以及
第二齿条,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于所述齿轮组件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齿条通过所述第四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活动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的内壁上均设有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还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套筒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套筒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 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套筒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齿轮上开设有第三通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导轨,所述活动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上,使所述活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机构还包括推拉把手,所述推拉把手上设有凸起;所述活动杆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卡孔,所述推拉把手转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上;当所述推拉把手转动时,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卡台和第二卡台,所述第一卡台能够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卡台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当所述推拉把手沿正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直至所述第一卡台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当所述推拉把手沿反方向转动时,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滑动,直至所述第二卡台抵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推拉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盗机构,所述防盗机构包括滑动组件和卡接块,所述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锁本体上,所述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卡接块上,且所述滑动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卡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所述第三齿轮开设有卡槽,至少部分所述卡接块能够滑入所述卡槽内;当所述卡接块滑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第三齿轮被卡死。
CN201621045736.1U 2016-09-08 2016-09-08 推拉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37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5736.1U CN206337900U (zh) 2016-09-08 2016-09-08 推拉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5736.1U CN206337900U (zh) 2016-09-08 2016-09-08 推拉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37900U true CN206337900U (zh) 2017-07-18

Family

ID=5929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573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37900U (zh) 2016-09-08 2016-09-08 推拉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3790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0817A (zh) * 2016-09-08 2017-01-11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拉锁
CN107386792A (zh) * 2017-08-29 2017-11-24 深圳市小石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把手传动机构及智能门锁
CN108590369A (zh) * 2018-05-30 2018-09-28 杭州易欣安实业有限公司 推拉锁
CN109138639A (zh) * 2018-10-21 2019-01-04 深圳市优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传动距离大角度多功能推拉复位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0817A (zh) * 2016-09-08 2017-01-11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拉锁
CN106320817B (zh) * 2016-09-08 2018-06-05 深圳市凯迪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推拉锁
CN107386792A (zh) * 2017-08-29 2017-11-24 深圳市小石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把手传动机构及智能门锁
CN107386792B (zh) * 2017-08-29 2022-07-01 深圳市小石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门锁把手传动机构及智能门锁
CN108590369A (zh) * 2018-05-30 2018-09-28 杭州易欣安实业有限公司 推拉锁
CN109138639A (zh) * 2018-10-21 2019-01-04 深圳市优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短传动距离大角度多功能推拉复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0817B (zh) 推拉锁
CN206337900U (zh) 推拉锁
CN106320818B (zh) 推拉锁
CN108590430B (zh) 一种可选择打开腔体的保险柜
CN202692585U (zh) 双向开门冰箱
CN208236165U (zh) 一种智能储物柜
CN104652928A (zh) 一种工程机械侧门门锁机构
CN206458175U (zh) 推拉锁
CN101743368A (zh) 锁组件
CN110023645A (zh) 带锁定装置的气弹簧
CN201778549U (zh) 圆柱型锁体
CN201756836U (zh) 一种应急门把锁
CN200992836Y (zh) 锁体传动结构
CN207377309U (zh) 一种无需钥匙开启箱门的智能电表箱
CN201738682U (zh) 一种锁具
CN107227905A (zh) 锁具及手套箱
CN202144695U (zh) 一种门窗用外平开传动锁闭器
CN108533145B (zh) 一种智能家居自动防盗装置
CN218349031U (zh) 主副门组件、冰箱
CN206801262U (zh) 双开锁的离合器结构
CN201778550U (zh) 一种圆柱型锁体
CN209538822U (zh) 具有猫眼防盗功能的安装于防盗门内侧的执手组件
CN207332483U (zh) 一种控制人防门内闭锁用的暗锁机构
CN109681036A (zh) 智能锁双离合装置
CN214567939U (zh) 一种集装箱卷帘门用锁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