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0085U - 一种透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30085U CN206330085U CN201621468253.2U CN201621468253U CN206330085U CN 206330085 U CN206330085 U CN 206330085U CN 201621468253 U CN201621468253 U CN 201621468253U CN 206330085 U CN206330085 U CN 2063300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iting
- lens
- incidence
- exiting surfac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包括底表面、内表面、外表面、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的第一收容腔,第一收容腔的壁面为透镜的内表面,其中,内表面为锯齿状,包含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外表面包含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其中由第一入光面进入透镜的光线一部分经第一出光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光面并且被第二出光面折射后出射,另一部分经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由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进入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三出光面并被该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该透镜,综合利用内反射和折射的叠加效果来实现出射光线更大角度的分布,满足高均匀度的要求,同时可通过更少数量的透镜,实现更大体积的灯具的均匀照射面积,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镜。
背景技术
在电视背光、吸顶灯及广告灯箱等显示或照明领域已经普遍应用的透镜,需要兼具大角度出光及均匀出光的双重特性。然而,现有的透镜受其本身形状及材料属性的限制,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的二次配光后,出光角度较小,且均匀度不佳,不能有效形成大角度范围出光及高均匀度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角度范围且均匀出光的透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包括底表面、内表面、外表面、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壁面为透镜的内表面,其中,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含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在内的至少三种入光面,
所述外表面包含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在内的至少三种出光面,
其中,由所述第一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光面并且被第二出光面折射后出射,另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
由所述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三出光面并被该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为轴对称结构,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括一个向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及延伸进入第一收容腔的至少两对齿角,其中第一对齿角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对齿角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
所述外表面包括两个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出光面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相交的第二出光面、及由第二出光面延伸至底表面的第三出光面,两个所述第一出光面构成V形结构,所述第三出光面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对齿角的尖端比第一对齿角的尖端更接近所述底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对齿角还包括作为第三入光面相邻面的底壁面,所述内表面还包括一对与所述底壁面相邻的侧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面和所述侧壁面围成一个收容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还包括一对立柱,所述立柱由侧壁面、侧壁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的部分、及底表面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面为反射面,由所述第三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反射面,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三出光面并被所述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
进一步的,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面为曲面且为全内反射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为第一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为曲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为曲面,第二出光面为平面,第三出光面为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为直线型或曲线型的轴对称结构,其延伸方向为纵向、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其中心轴与该横向和纵向正交,透镜在该纵向上每一点的横截面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为轴旋转对称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透镜,包括底表面、内表面、外表面、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的第一收容腔,其中,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含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均为曲面,
所述外表面包含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与第三出光面,
其中,由所述第一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光面并且被第二出光面折射后出射,另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
由所述第二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三出光面并被该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为轴对称结构,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括一个向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及延伸进入第一收容腔的一对齿角,所述一对齿角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
所述外表面包括两个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出光面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相交的第二出光面、及由第二出光面延伸至底表面的第三出光面,两个所述第一出光面构成V形结构,所述第三出光面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为第一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为曲面。
进一步的,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通过设置锯齿状的内表面,综合利用内反射和折射的叠加效果来实现出射光线更大角度的分布,并且满足高均匀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照明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2内所示底盘和光源模组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内的光源模组的分解图。
图5为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为图5内的光源模组的放大图。
图7为基于图6的一部分光路图。
图8为图7的部分放大图。
图9为基于图6的透镜的另一部分光路图。
图10为基于图6的透镜的再一部分光路图。
图11为基于图6的又一部分光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透镜的截面图。
图13为基于图12的透镜的光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透镜的截面图。
图15为图14的透镜的光路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透镜的立体视图。
图17为图16的剖面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透镜的立体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另一种透镜的立体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透镜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至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照明装置100,包括底盘6、与底盘6连接的面罩7、及固定在底盘6上的光源模组50。其中,面罩7和底盘6连接后形成一个第二收容腔8,光源模组50收容在第二收容腔8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源模组50可单独应用于吸顶灯或广告灯箱等灯具内。
以下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各个元件及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作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底盘6大致呈长方体状,具有平板状底板61及自底板61四周垂直延伸形成的侧壁62。底盘6的宽度大于550mm,其可采用金属材料、塑料、导热塑料等。底盘6可安装在天花板等安装基础上。
面罩7罩在底盘6的一侧,其外表面具有一定的弧度,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面罩7的外表面也可以为平面。面罩7采用透光的材料制成,如亚克力等,其具有匀光的作用。面罩7与底盘6的连接可采用插接、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100内也可以不包括面罩7。
如图4至图6所示,光源模组50包括安装基座5、安装在安装基座5上的透镜1、安装在透镜1两端的挡板4、及收容在透镜1内的发光组件3,其中,透镜1完全覆盖安装基座5,因此发光组件3夹置于透镜1与安装基座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组50设置为一组,且其两端位于底盘6横向侧壁的中部位置处,并沿底盘6纵向侧壁的纵向方向延伸,光源模组50的长度等于底盘6的纵向长度。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光源模组50的长度还可以为底盘6的1/2、2/3等其它长度。
安装基座5呈长条形,其底面贴合在底盘6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基座5为铝型材,或由其它散热性好的材料制成。安装基座5具有呈长方形的平板状基部51及自基部51的长边的两侧向透镜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用于安装透镜1的一对安装部52,安装部52向彼此延伸并与基部52部分重叠。安装部51包括自侧边垂直延伸的连接部521及自连接部521倾斜延伸形成的夹置部522,夹置部522向基部51延伸形成若干间隔设置的肋部523,基部51和安装部52形成用于透镜1卡接固定的安装区域524,基部51位于安装区域524的部分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511。在其它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安装基座5,直接将透镜1安装在底盘6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基座5内安装有若干个直条型的透镜1,若干个透镜1首尾抵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只安装一个直条型的透镜1。
发光组件3固定在安装基座5的基部51上,其包括长条形一体的光源板31和沿纵长方向排布于光源板31的若干发光单元32。光源板31为长条形,在光源板31的两侧设有若干个用于与透镜1卡扣连接的凹槽311,若干个发光单元32沿着光源板31的纵向排列成一排。光源板31未设置发光单元32的一侧表面贴设于安装基座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板31为一体式的,发光单元32为LED光源。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光源板31也可以是分段式的,发光单元32也可以是TL光源或其它光源。驱动电源组件(未图示)可与发光组件3分体设置,或是一体式设置。
透镜1呈直线型,一体拉伸而成,透镜1具有沿纵长方向拉伸形成的主体部14,主体部14的宽度小于32mm,主体部14内设置有第一收容腔2。在透镜1的主体部14最下端两侧沿纵长方向间隔向外凸出设置有若干个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51的连接部15。透镜1沿纵长方向可抽取式地组装于安装基座5,连接部15可抽取式地收容于夹置部522内,进一步通过螺钉(未图示)穿过底盘6、安装基座5上的第一安装孔511、及连接部15上的第二安装孔151,将透镜1连同安装基座5一起固定在底盘6上。挡板4封闭透镜1的第一收容腔2并组设于安装基座5,挡板4贴设于透镜1的端面,挡板4朝向透镜1和安装基座5的一侧自其端面垂直延伸设有若干个弹性卡持部41,弹性卡持部41同时与透镜1及安装基座5的安装部52卡接,其中一对弹性卡持部41卡接于透镜1的第一收容腔2。挡板4采用不透光材质,其设置于透镜1的两端以避免发光组件3由透镜1的两端出射造成光损。
透镜1为轴对称结构,其延伸方向为纵向30,与纵向30垂直的方向为横向20,中心轴10与该横向20和纵向30正交。透镜1在纵向30上的横截面均相同。
如图6所示,透镜1具有内表面11、外表面12、底表面13、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3的第一收容腔2,该第一收容腔2的壁面由透镜1的内表面11和安装基座5的底面围设形成。
内表面11的横截面呈锯齿状,包括向第一收容腔2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111、位于延伸进入第一收容腔2的一对第一齿角110及一对第二齿角110’,一对第一齿角110及一对第二齿角110’分别根据中心轴10对称设置,第二齿角110’的尖端比第一齿角110的尖端更接近底表面13。一对第一齿角110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112和相对设置的底面115,一对第二齿角110’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113及两个反射面114,第二入光面112为第一入光面111的相邻面,反射面114的相邻面分别为第三入光面113及侧壁面116,反射面114为第一收容腔2的底壁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光面111为曲面,第二入光面112和第二入光面113为平面,反射面114为曲面且向外凸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这三种入光面可以均为曲面,也可以均为平面。反射面114可以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且反射面114为全内反射面。
如图7和图8所示,外表面12包括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21、位于两个第一出光面121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121相交的第二出光面122、及由第二出光面122延伸至底表面13的第三出光面123,两个第一出光面121以中心轴10对称且呈V形结构,两个第一出光面121的相交处形成有圆弧倒角,即R角。第一出光面121可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二出光面122为平面,可以与中心轴10平行,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斜度。第三出光面123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2方向凸出的曲面。
第一收容腔2包括第一收容区域21和第二收容区域22,第一收容区域21由第一入光面111、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112、底面115及第三入光面113围设形成,第二收容区域22由反射面114和侧壁面116围设形成。第一收容区域21收容发光单元32,第二收容区域22收容光源板3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将发光组件3都置于第一收容区域21内。第二齿角110’比第一齿角110更靠近光源板。
透镜1还包括一对立柱131结构,其由侧壁面116、侧壁面116所对应的外表面的部分、及底表面13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5由立柱131下端垂直向外延伸而出。
如图9所示,准直入射在R角上的光线经R角折射后出射;入射到第一出光面121的光线大部分被反射,小部分被折射或直接透射,具体的,直接入射在第一入光面111上的一部分光经第一出光面121反射到第二出光面122并且被第二出光面122折射后出射,另一部分光线经第一出光面121直接出光。第一出光面121的外表面可进行轻磨砂处理,使得经第一出光面121直接出光的这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如图10所示,直接入射在第二入光面112的光线折射到第二出光面123并被该第二出光面123折射后出射。如图11所示,准直入射到第三入光面113的光线经反射面114反射到第二出光面123折射后出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其内的透镜的内表面锯齿状的入射结构的设计,外表面以折反面与折射面结合的出射方式的设计,使得照明装置出射的光线覆盖角度大,且利用这种光路分段式的设计,使得不同阶段能量分别打在目标位置,通过叠加从而达到增大出光均匀度的效果。宽度不足32mm的透镜1,就能使宽度大于550mm的照明装置100均匀出光,也就是说,在透镜1与底盘6的宽度比小于0.06的条件下,透镜1的出光角度都足使整个照明装置100均匀出光,通过更少数量的透镜,实现更大体积的灯具的均匀照射面积,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2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一种透镜1a,该透镜1a与实施例1的透镜1的结构类似,也呈直线型,且其横截面也根据中心轴10呈轴对称结构。该透镜1a具有内表面11、外表面12、底表面13、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的第一收容腔2,该第一收容腔2的壁面为透镜1a的内表面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腔2包括第一收容区域21和第二收容区域22,第一收容区域21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第二收容区域22收容光源板(未图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将发光组件(未图示)都置于第一收容区域21内。
内表面11的横截面呈锯齿状,包括向第一收容腔2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111、位于延伸进入第一收容腔2的一对第一齿角110及一对第二齿角110’,一对第一齿角110及一对第二齿角110’分别根据中心轴10对称设置。一对第一齿角110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112,一对第二齿角110’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113,第二入光面112为第一入光面111的相邻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光面111为曲面且向第一收容腔21凸出,第二入光面112和第二入光面113为平面。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这三种入光面可以均为曲面,也可以均为平面。
外表面12为轴对称结构,包括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21、位于两个第一出光面121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121相交的第二出光面122、及由第二出光面122延伸至底表面13的第三出光面123,两个第一出光面121以中心轴10对称且呈V形结构。第一出光面121可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二出光面122为平面,可以与中心轴10平行,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斜度。第三出光面123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2方向凸出的曲面。
参见图13所示,透镜1内收容有发光组件3,发光组件3上设置有发光单元32。直接入射在第一入光面111上的光线经第一出光面121反射到第二出光面122并且被第二出光面122折射后出射;直接入射在第二入光面112的光线折射到第二出光面123并被该第二出光面123折射后出射;准直入射到第三入光面113的光线折射到第二出光面123折射后出射。在透镜1的中间顶部区域需要出光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出光面121进行处理,使得入射到第一出光面121上的光线部分反射,部分折射,部分直接透射出光。比如,在两个第一出光面121的相交处形成R角,且在第一出光面121外表面进行轻磨砂处理,使得经第一出光面121直接出光的这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在第一出光面121的上方区域也被光线覆盖(未图示)。
实施例3
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一种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一种透镜1b,该透镜1b与实施例1的透镜1的结构类似,也呈直线型,且其横截面也以中心轴10呈对称结构。该透镜1b具有内表面11、外表面12、底表面13、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的第一收容腔2,该第一收容腔2的壁面为透镜1b的内表面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腔2包括第一收容区域21和第二收容区域22,第一收容区域21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第二收容区域22收容光源板(未图示),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将发光组件都置于第一收容区域21内。
内表面11包括向第一收容腔2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111、位于中心区域两侧且根据中心轴10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齿角110。一对第一齿角110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112,第二入光面112为第一入光面111的相邻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光面111为曲面且向外凸出,第二入光面112为曲面且向内凹,第二入光面112的凹设使得经该入光面112折射后的光线能向斜上方聚光。
外表面12为轴对称结构,包括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121、位于两个第一出光面121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121相交的第二出光面122、及由第二出光面122延伸至底表面13的第三出光面123,两个第一出光面121以中心轴10对称且呈V形结构。第一出光面121可为曲面,也可以为平面。第二出光面122为平面,可以与中心轴10平行,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斜度。第三出光面123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2方向凸出的曲面。
参见图15所示,透镜1内收容有发光组件3,发光组件3上设置有发光单元32。直接入射在第一入光面111上的光线经第一出光面121反射到第二出光面122并且被第二出光面122折射后出射;直接入射在第二入光面112的光线折射到第二出光面123并被该第二出光面123折射后出射。在透镜1的中间顶部区域需要出光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出光面121进行处理,使得入射到第一出光面121上的光线部分反射,部分折射,部分直接透射出光。比如,在两个第一出光面121的相交处形成R角,且在第一出光面121外表面进行轻磨砂处理,使得经第一出光面121直接出光的这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在第一出光面121的上方区域也被光线覆盖(未图示)。
实施例4
参见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一种透镜1c,该透镜1c呈圆形罩状,且其根据中心轴10呈轴旋转对称结构。该透镜1c具有用于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的第一收容腔2,该第一收容腔2的壁面为透镜1的内表面11。
其内表面11的形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种形状。
实施例5
参见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一种呈圆环形的透镜1d,及参见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一种呈半圆环形的透镜1e。该透镜1d、1e均具有用于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的第一收容腔(未标示),其壁面分别为透镜1d、1e的内表面(未标示)。
其内表面的形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种形状。
实施例6
参见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照明装置100内的一种透镜1f,呈曲线形。该透镜1f具有用于收容发光组件(未图示)的第一收容腔(未标示),其壁面为透镜1f的内表面(未标示)。
其内表面的形状可以为上述实施例1至3中任意一种形状。
上述6个实施例中的透镜,内表面锯齿状的入射面结构设计,外表面的反射面与折射面结合的出射面的结构设计,使得出射的光线覆盖角度大,且利用这种光路分段式的设计,使得不同阶段能量分别打在目标位置,通过叠加从而达到增大出光均匀度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透镜,包括底表面、内表面、外表面、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壁面为透镜的内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含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在内的至少三种入光面,
所述外表面包含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和第三出光面在内的至少三种出光面,
其中,由所述第一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光面并且被第二出光面折射后出射,另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
由所述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三出光面并被该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轴对称结构,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括一个向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及延伸进入第一收容腔的至少两对齿角,其中第一对齿角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第二对齿角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三入光面,
所述外表面包括两个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出光面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相交的第二出光面、及由第二出光面延伸至底表面的第三出光面,两个所述第一出光面构成V形结构,所述第三出光面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齿角的尖端比第一对齿角的尖端更接近所述底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齿角还包括作为第三入光面相邻面的底壁面,所述内表面还包括一对与所述底壁面相邻的侧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面和所述侧壁面围成一个收容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还包括一对立柱,所述立柱由侧壁面、侧壁面所对应的外表面的部分、及底表面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面为反射面,由所述第三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折射到所述反射面,经过所述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三出光面并被所述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
9.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面为曲面且为全内反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为第一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第一入光面为曲面,所述第二入光面和第三入光面为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为曲面,第二出光面为平面,第三出光面为曲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直线型或曲线型的轴对称结构,其延伸方向为纵向、与纵向垂直的方向为横向,其中心轴与该横向和纵向正交,透镜在该纵向上每一点的横截面均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轴旋转对称结构。
14.一种透镜,包括底表面、内表面、外表面、及用于收容发光组件的第一收容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含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面和第二入光面均为曲面,
所述外表面包含第一出光面、第二出光面与第三出光面,
其中,由所述第一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反射到所述第二出光面并且被第二出光面折射后出射,另一部分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
由所述第二入光面进入所述透镜的光线折射到第三出光面并被该第三出光面折射后出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轴对称结构,
所述内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状,包括一个向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第一入光面及延伸进入第一收容腔的一对齿角,所述一对齿角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二入光面,
所述外表面包括两个位于中间顶部区域并彼此相对的第一出光面、位于所述两个第一出光面两侧并分别与相邻第一出光面相交的第二出光面、及由第二出光面延伸至底表面的第三出光面,两个所述第一出光面构成V形结构,所述第三出光面为沿远离第一收容腔方向凸出的曲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为第一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为曲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其特征在于,经所述第一出光面直接出光的另一部分光线折射后出光或直接透射出光。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68253.2U CN206330085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透镜 |
EP17886357.7A EP3511613A4 (en) | 2016-12-29 | 2017-12-28 | LENS,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
PCT/CN2017/119294 WO2018121654A1 (zh) | 2016-12-29 | 2017-12-28 | 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US16/439,310 US11047548B2 (en) | 2016-12-29 | 2019-06-12 | Lens,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68253.2U CN206330085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透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30085U true CN206330085U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9293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68253.2U Active CN206330085U (zh) | 2016-12-29 | 2016-12-29 | 一种透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3008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1654A1 (zh) * | 2016-12-29 | 2018-07-05 |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 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WO2018121273A1 (zh) * | 2016-12-29 | 2018-07-05 |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WO2018145569A1 (zh) * | 2017-02-07 | 2018-08-16 |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2016
- 2016-12-29 CN CN201621468253.2U patent/CN2063300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21654A1 (zh) * | 2016-12-29 | 2018-07-05 |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 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WO2018121273A1 (zh) * | 2016-12-29 | 2018-07-05 |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US11047548B2 (en) | 2016-12-29 | 2021-06-29 | Opple Lighting Co., Ltd. | Lens,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
WO2018145569A1 (zh) * | 2017-02-07 | 2018-08-16 |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US10948159B2 (en) | 2017-02-07 | 2021-03-16 | Opple Lighting Co., Ltd. | Lens,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00012A (zh) |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CN206478514U (zh) | 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CN206291098U (zh)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TWI471615B (zh) | Backlight module and its optical lens | |
CN206330085U (zh) | 一种透镜 | |
WO2018121654A1 (zh) | 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US9739921B2 (en) |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6095890B2 (ja) | 非対称な光分布のための光学要素 | |
CN103939791A (zh) | 照明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3168194A (zh) | 背光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透镜 | |
JP2012529737A (ja) | 照明装置 | |
WO2012159861A1 (en) | A lens, a lighting module having the lens and an indoor wall washer | |
US6788470B2 (en) | Light collimating system | |
CN207034987U (zh) | 一种配光元件、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设备 | |
CN205048201U (zh) | 一种偏光透镜及led条形灯 | |
CN206682702U (zh)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JPH02257188A (ja) | 光拡散装置 | |
CN209229640U (zh) | 一种led灯透镜结构及led黑板灯 | |
CN107044598A (zh) | 一种透镜、光源模组和照明装置 | |
WO2021063146A1 (zh) | 配光组件及照明灯具 | |
EP3816498B1 (en) | Strip light used in showcase | |
TWM446344U (zh) | 背光模組及其光學透鏡 | |
CN208535649U (zh) | 一种照明灯具及照明模组及透镜 | |
WO2019187462A1 (ja) | 面状照明装置 | |
CN104776355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