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9458U -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29458U
CN206329458U CN201621475449.4U CN201621475449U CN206329458U CN 206329458 U CN206329458 U CN 206329458U CN 201621475449 U CN201621475449 U CN 201621475449U CN 206329458 U CN206329458 U CN 206329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cabin
cooling system
interior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754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沙
潘大志
吴立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754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29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29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29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解决了冷却系统在机舱内占有较大空间以及机舱内的空气易受外界污染等问题。该冷却系统包括主体、至少一个换热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主体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机舱外并且在主体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内循环风道和至少一个外循环风道。换热器容纳在主体中,并且内循环风道中的热风与外循环风道中的冷风在换热器处进行热交换。第一风机设置在内循环风道中。第二风机设置在外循环风道中。

Description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外界低温空气对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风力发电系统因此也成为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因此它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但是,在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机舱内的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和转换器等发热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导致发电机机舱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各种元件的正常运行,并且也有可能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输出。
为了减少功率损耗以确保风力发电机组长期安全稳定地运行,目前绝大多数的风力发电机组采用风冷式冷却系统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冷却。该风冷式冷却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上或风力发电机组外部的主体上开设暴露于外界环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构成外循环风道,并且经由风管使风力发电机的机舱与热交换器连通以构成内循环,接着借助于内循环风道与外循环风道之间的热交换对风力发电机的机舱内的热气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冷却风力发电机组的目的。
但是,在现有的风冷式冷却系统中,由于多个换热器之间串行连接,因此下游的换热器主体中的热风与冷风之间的温差较小,从而导致下游的换热器主体的冷却效率较差。此外,由于换热器主体在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中均位于风机的上游,即换热器主体在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中均处于风机的吸入侧(低压侧),此时如果外循环风道中的压力高于内循环风道中的压力,则外循环风道中的外界空气(包含海盐、砂砾等污染物)极易侵入到内循环风道,从而导致对内循环风道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能够占用更少的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内部空间,能够防止内循环风道内的空气受到外界污染,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主体,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机舱外,在该主体内形成有用于流经来自机舱的热风的至少一个内循环风道和用于流经来自外界的冷风的至少一个外循环风道;至少一个换热器,其容纳在该主体中,其中,来自机舱的热风从该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该换热器的第一进风面,流经该换热器并从该换热器的第一出风面流出,经该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返回机舱,并且来自外界的冷风从该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该换热器的第二进风面,流经该换热器并从该换热器的第二出风面流出,经该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返回外界,并且其中,该内循环风道中流动的热风与在该外循环风道中流动的冷风经由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一风机,其设置在该内循环风道中,以促进来自该机舱的热风从该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该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面;以及第二风机,其设置在该外循环风道中,以促进来自外界的冷风从该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该热交换器的第二进风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相对于该第一风机设置在该内循环风道的下游,并且相对于该第二风机设置在该外循环风道的上游。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暴露在该机舱中,并且该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该机舱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经由空气管道与该机舱内的发热元件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面对迎风方向,并且该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面对背风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冷却系统设置在该机舱外的顶部或侧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换热器是叉流式换热器或逆流式换热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该换热器的数量是多个时,该换热器彼此并行设置并且独立运行,以在该主体内形成多个对应的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能够占用更少的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内部空间,能够防止内循环风道内的空气受到外界污染,并且能够提供附加的热交换,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7示出了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均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外循环风道的示意图;
图11和图12均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内循环风道的示意图;以及
图13示出了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替换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 冷却系统
10 机舱
20 塔
30 转子
40 叶片
50 发电机
50’ 电力设备
60 冷却系统
61 主体
61a 第一进风口
61d 第一出风口
61c 第二进风口
61f 第二出风口
62、62’ 换热器
62a、62’a 第一进风面
62d、62’d 第一出风面
62c、62’c 第二进风面
62f、62’f 第二出风面
63 第一风机
64 第二风机
65 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进行冷却。该冷却系统包括:主体,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机舱外,在主体内形成有用于流经来自机舱的热风的至少一个内循环风道和用于流经来自外界的冷风的至少一个外循环风道;至少一个换热器,其容纳在主体中,其中,来自机舱的热风从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换热器的第一进风面,流经换热器并从换热器的第一出风面流出,经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返回机舱,并且,来自外界的冷风从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换热器的第二进风面,流经换热器并从换热器的第二出风面流出,经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返回外界,并且其中,内循环风道中流动的热风与在外循环风道中流动的冷风经由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第一风机,其设置在内循环风道中,以促进来自机舱的热风从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面;以及第二风机,其设置在外循环风道中,以促进来自外界的冷风从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热交换器的第二进风面。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创意。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风力发电机100包括机舱10、塔20、转子30、叶片40、发电机50和冷却系统60等。机舱10设置在塔20的顶部,并由塔20支撑。转子30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到机舱10的一端,并且叶片40固定到转子30。发电机50容纳在机舱10内。风力发电机100借助于叶片40将风的动能转化成转子30的机械能,接着转子30将其机械能传递到发电机50,最后由发电机50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由于发电机50位于机舱10内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附加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可能会导致发电机50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将这些附加热量散发到大气中。此外,机舱10还可能容纳有齿轮箱、变频器和转换器等发热元件(图中未示出),而这些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将会使机舱10内的温度急剧升高,由此可能会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机100的功率输出。因此,很有必要设置冷却系统60对机舱10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60设置在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顶部。
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4来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体的立体结构图,并且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原理示意图。
如图2所示,冷却系统60包括主体61、容纳在主体61中的换热器62(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用于促进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内的热风进入换热器62的第一风机63和用于促进外界环境中的冷风进入换热器62的第二风机64。由此,借助于第一风机63从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流入到换热器62的热风与借助于第二风机64从外界环境进入到换热器62的冷风可以在换热器62内进行热交换。通过该热交换,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得以冷却,然后被冷却的热风返回到机舱10来使机舱10降温或冷却。
如图2和图3所示,主体61具有用于使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内的热风流经的第一进风口61a和第一出风口61d,以及用于使外界环境的冷风流经的第二进风口61c和第二出风口61f。在主体61内形成有用于传递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量的内循环风道C1和用于借助于冷风将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的外循环风道C2。因此,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和第一出风口61d也分别为内循环风道C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并且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和第二出风口61f也分别为外循环风道C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62由用于内循环风道C1的管道和用于外循环风道C2的管道(未示出)交替堆叠而成,并且用于内循环风道C1的管道和用于外循环风道C2的管道彼此密封。具体而言,在换热器62内,任意两个相邻的管道分别流经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由此,热量经由这些管道的管道壁进行传递,从而使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在此进行热交换。
如图2至图4所示,换热器62具有与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连通的第一进风面62a和与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连通的第一出风面62d,由此在换热器62内形成了内循环风道C1的一部分。换热器62的第一出风面62d与第一进风面62a相对设置。而且,换热器62具有与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连通的第二进风面62c和与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连通的第二出风面62f,由此在换热器62内形成了外循环风道C2的一部分。换热器62的第二出风面62f与第二进风面62c相对设置。
换热器62是所谓的逆流式换热器。如图3所示,在逆流式换热器62中,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并行设置,但内循环风道C1内的介质(例如,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的流动方向与外循环风道C2内的介质(例如,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的流动方向相反。换言之,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与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逆向流动。
具体而言,在第一实施例的逆流式换热器62中,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与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分别从换热器62的相对两端(第一进风面62a和第二进风面62c)进入换热器62,接着沿相反的方向流动,并从换热器62的相对两端(第一出风面62d和第二出风面62f)离开换热器62。
更具体而言,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从换热器62的第一进风面62a流入换热器62,并且从换热器62的第一出风面62d离开换热器62。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从换热器62的第二进风面62c流入换热器62,并且从换热器62的第二出风面62f离开换热器62。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换热器62采用了逆流式设计,因此换热器62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上呈六边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换热器62的横截面可以使用其他形状,只要其满足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并行设置并且内循环风道C1内的介质与外循环风道C2内的介质逆向流动的条件即可。
如图2所示,第一风机63设置在内循环风道C1中,并且第二风机设置在外循环风道C2中。由此,在整个冷却系统60中,在内循环风道C1流动的热风在第一风机63的作用下,从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进入换热器62的第一进风面62a,流经换热器主体62并从换热器62的第一出风面62d流出,接着经由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返回到机舱10内。在外循环风道C2中流动的冷风在第二风机64的作用下,从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进入换热器62的第二进风面62c,流经换热器主体62并从换热器62的第二出风面62f流出,接着经由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返回到外界环境中。由此,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在换热器62内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流经内循环风道C1的热风在流经内循环风道C1时得以冷却,并且当从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返回到机舱10时变为已经经过冷却的空气,并且使得冷风流经外循环风道C2从而将热量从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散发到外界环境中。
继续参考图2,换热器62相对于第一风机63设置在内循环风道C1的下游,并且相对于第二风机64设置在外循环风道C2的上游。具体而言,第一风机63在内循环风道C1中设置在换热器62的上游,例如,在内循环风道C1中,第一风机63设置在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处并且换热器62设置在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处。第二风机64在外循环风道C2中设置在换热器62的下游,例如,在外循环风道C2中,换热器62设置在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处并且第二风机64设置在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处。
换言之,换热器62相对于第一风机63设置在内循环风道C1的下游,即换热器62在内循环风道C1中设置在第一风机63的高压侧,并且换热器62相对于第二风机64设置在外循环风道C2的上游,即换热器62在外循环风道C2中设置在第二风机64的低压侧。由此,在换热器62内,内循环风道C1比外循环风道C2具有更高的压力。因此,与换热器均设置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上游或换热器均设置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下游的情形相比,外循环风道C2中的外界空气(包含海盐、砂砾等污染物)不易侵入到内循环风道C1,从而防止内循环风道C1内的空气受到外界污染。
如图2所示,冷却系统6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外。例如,冷却系统60的主体61、换热器62和用于外循环风道C2的第二风机64等均设置在机舱10外,并且只有冷却系统60的用于内循环风道C1的第一风机63设置在机舱10内。根据该配置,冷却系统在机舱内部可以占用较少的空间,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来设置机舱内的其他部件。此外,根据该配置,冷却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由于外界环境的温度通常低于机舱内部,由此可以经由换热器的主体进行附加的热交换,从而进一步增加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
如图2所示,内循环风道C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和第一出风口61d)设置在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内以与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连通。具体而言,内循环风道C1的进风口经由空气管道65与机舱10连通,且内循环风道C1的出风口直接暴露在机舱10中。应理解,依据实际需求,内循环风道C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以分别经由空气管道均与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连通,或者均直接暴露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中,以对整个机舱进行冷却降温。
如图2所示,外循环风道C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即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和第二出风口61f)设置在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外,且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其中,外循环风道C2的进风口面对迎风方向,并且外循环风道C2的出风口面对背风方向。根据该配置,可以利用风力将外界环境的冷空气引入到冷却系统的外循环风道,由此可以提供附加的主动冷却,从而进一步增加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
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6来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并且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原理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大体上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换热器62’采用叉流式换热器,而第一实施例的换热器62采用逆流式换热器。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在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如图5和图6所示,换热器62’具有与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连通的第一进风面62’a和与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连通的第一出风面62’d,由此在换热器62’内形成了内循环风道C1的一部分。第一出风面62’d与第一进风面62’a相对设置。而且,换热器62’具有与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连通的第二进风面62’c和与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连通的第二出风面62’f,由此在换热器62’内形成了外循环风道C2的一部分。第二出风面62’f与第二进风面62’c相对设置。
换热器62’是所谓的叉流式换热器。如图6所示,在叉流式换热器62’中,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彼此交叉(例如,垂直交叉)设置。由此,内循环风道C1内的介质(例如,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的流动方向和外循环风道C2内的介质(例如,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的流动方向也彼此交叉(例如,垂直交叉)。
具体而言,在叉流式换热器62’中,来自风力发电机100的机舱10的热风从换热器62’的第一进风面62’a流入换热器62’,并且从换热器62’的第一出风面62’d离开换热器62’。来自外界环境的冷风从换热器62’的第二进风面62’c流入换热器62’,并且从换热器62’的第二出风面62’f离开换热器62’。
如图5和图6所示,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彼此垂直交叉。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可以彼此倾斜地交叉,即内循环风道C1与外循环风道C2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如图5和图6所示,由于换热器62’采用了叉流式设计,因此换热器62’的横截面形状大致上呈四边形。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换热器62’的横截面可以使用其他形状,只要其满足内循环风道C1内的介质的流动方向与外循环风道C2内的介质的流动方向彼此交叉的条件即可。
由此,在整个冷却系统60中,内循环风道C1在第一风机63的作用下,从主体61的第一进风口61a进入换热器62’的第一进风面62’a,流经换热器主体62’并从换热器62’的第一出风面62’d流出,接着经由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返回到机舱10内。外循环风道C2在第二风机64的作用下,从主体61的第二进风口61c进入换热器62’的第二进风面62’c,流经换热器主体62’并从换热器62的第二出风面62’f流出,接着经由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返回到外界环境中。由此,内循环风道C1和外循环风道C2在换热器62’内产生热交换,从而使得流经内循环风道C1的热风在流经内循环风道C1时得以冷却,并且当从主体61的第一出风口61d返回到机舱10时变为已经经过冷却的空气,并且使得冷风流经外循环风道C2从而将热量从主体61的第二出风口61f散发到外界环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系统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顶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冷却系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侧部,例如,如图7至图12所示,其中,图7示出了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9和图10均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外循环风道的示意图,并且图11和图12均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冷却系统的内循环风道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系统仅设有一个换热器,例如,第一实施例的冷却系统仅设有一个逆流式换热器,第二实施例的冷却系统仅设有一个叉流式换热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一个冷却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换热器,每个换热器之间彼此并行设置并且独立运行,从而在主体内形成多个对应的内循环风道和外循环风道,由此能够增加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另外,多个换热器中的每一者可以采用逆流式换热器,也可以采用叉流式换热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顶部或侧部仅设有一个冷却系统。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沿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外周设有多个冷却系统,并且多个冷却系统彼此独立运行。根据该配置,当多个换热器中的一者出现故障或效率降低时,其余的冷却系统仍然继续工作,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对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进行冷却。
在上述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与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连通,由此对整个机舱环境进行降温。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将冷却系统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直接连接到特定的发热部件(例如,机舱内的发电机、齿轮箱、变频器和转换器)以对该特定部件进行局部降温。例如,如图13所示,冷却系统的进风口直接连接到机舱内的电力设备50’,从而借助于冷却系统的热交换对该电力设备进行冷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风机设置在机舱内。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将第一风机设置在主体内,以进一步减小冷却系统占用的机舱内部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换热器采用了逆流式设计和叉流式设计。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换热器在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设计,例如顺流式、并流式等,
但是,需要明确,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结构作为示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
“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用于对风力发电机的机舱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
主体,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机舱外,在所述主体内形成有用于流经来自机舱的热风的至少一个内循环风道和用于流经来自外界的冷风的至少一个外循环风道;
至少一个换热器,其容纳在所述主体中,其中,来自机舱的热风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一进风面,流经所述换热器并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出风面流出,经所述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返回机舱,并且,来自外界的冷风从所述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第二进风面,流经所述换热器并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出风面流出,经所述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返回外界,并且其中,所述内循环风道中流动的热风与在所述外循环风道中流动的冷风经由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第一风机,其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中,以促进来自所述机舱的热风从所述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一进风面;以及
第二风机,其设置在所述外循环风道中,以促进来自外界的冷风从所述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进入所述热交换器的第二进风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换热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内循环风道的下游,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外循环风道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暴露在所述机舱中,并且所述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舱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内循环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经由空气管道与所述机舱内的发热元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外循环风道的进风口面对迎风方向,并且所述外循环风道的出风口面对背风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机舱外的顶部或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器是叉流式换热器或逆流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当所述换热器的数量是多个时,所述换热器彼此并行设置并且独立运行,以在所述主体内形成多个对应的外循环风道和内循环风道。
CN201621475449.4U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206329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5449.4U CN206329458U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75449.4U CN206329458U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9458U true CN206329458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94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75449.4U Active CN206329458U (zh) 2016-12-29 2016-12-29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294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456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冷却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冷却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456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冷却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冷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2702B (zh) 风能涡轮机
CN103732035B (zh) 一种换热板、热交换器及通信基站的机柜
CN110191619B (zh) 适用于数据中心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的模块化送风空调系统
WO2022037139A1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
CN204025168U (zh) 一种水冷静叶压气机
US10233839B2 (en) Composite heat exchanger
CN206329458U (zh) 用于冷却风力发电机的机舱的冷却系统
CN202630276U (zh) 高效节能的水电空调末端机组
CN203798006U (zh) 一种多联机
CN207118215U (zh) 大容量svg闭式风冷系统
CN102900532A (zh) 间冷回热母管式分体压气机燃气轮机组
CN202153041U (zh) 机房节能系统
EP4015789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4514109U (zh) 多层冷却扇区的间接空冷塔
CN109404076B (zh) 一种联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3518304U (zh) 电力电子器件冷却系统及分布式发电系统
CN113266442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17952533U (zh) 一种离心引风式防护工程电站专用冷却装置
CN204761212U (zh) 一种带机座水冷的空水混合冷却发电机
CN104101239A (zh) 一种超临界微小尺度紧凑快速换热器
KR102116815B1 (ko) 초임계 사이클 시스템
CN105438192B (zh) 一种机车用换热模块
CN204902317U (zh) 热泵发电再生系统
CN203522505U (zh) 一种带辅助冷却装置的高压变频冷却循环系统
CN205227632U (zh) 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