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8561U - 袖侧车缝机构 - Google Patents

袖侧车缝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28561U
CN206328561U CN201621274290.XU CN201621274290U CN206328561U CN 206328561 U CN206328561 U CN 206328561U CN 201621274290 U CN201621274290 U CN 201621274290U CN 206328561 U CN206328561 U CN 206328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vel
folding
board
driver part
sid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42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延荣
张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Guilin Esquel Texti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squel Texti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742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28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28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2856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袖侧车缝机构。该袖侧车缝机构包括机台、压料装置、折料装置、移料装置以及车缝装置。机台上的底板上设有置料槽;压料装置用于压住置料槽内的大侧裁片;折料装置具有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折叠压板、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第二铲折驱动部件、第三铲折驱动部件以及压板驱动部件;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第二铲折驱动部件以及第三铲折驱动部件能够分别驱动第一铲板、第二铲板以及第三铲板以实现大侧裁片的折叠;压板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折叠压板压住重叠放在折叠后大侧裁片的袖侧裁片。移料装置用于驱动底板移动;车缝装置用于合缝移料装置送来的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以及袖侧裁片。该袖侧车缝机构生产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袖侧车缝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缝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袖侧车缝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服装制造业中,每件长袖衬衫的袖侧是必需的,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制作直角平头型袖侧时,所需材料为大侧裁片一块、细袖裁片一块,目前普遍封直角平头袖侧方法是:人手将大侧裁片两边3分止口折平180度后车缝,再将细袖裁片端部约半寸位置反折180度,两边成两角平直后再与大侧裁片车缝。手工做法效率低尺寸难控制,稳定性差,操作技术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的袖侧车缝机构。
一种袖侧车缝机构,包括:
机台,所述机台的工作台面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供部分大侧裁片放置的置料槽;
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用于压住所述置料槽内的所述大侧裁片;
折料装置,所述折料装置具有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折叠压板、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第二铲折驱动部件、第三铲折驱动部件以及压板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铲折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铲折驱动部件以及所述第三铲折驱动部件均设在所述底板上且能够分别对应驱动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以及所述第三铲板;所述第一铲板与所述第二铲板分别位于所述置料槽相对的两侧以用于铲折所述大侧裁片突出于所述置料槽的两侧部分,第三铲板位于所述置料槽的一端以用于铲折所述大侧裁片突出于所述置料槽的一端;所述压板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底板上且连接于所述折叠压板以用于驱动所述折叠压板压住重叠放在折叠后所述大侧裁片上的袖侧裁片;
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底板以用于驱动所述底板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以及
车缝装置,所述车缝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合缝所述移料装置送来的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以及所述袖侧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料装置具有移料板以及移料驱动部件,所述移料板设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底板设在所述移料板上,所述移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移料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移料板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装置具有压料板以及压料驱动部件;所述压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压料板,所述压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移动至所述置料槽内以压住所述大侧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板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置料槽的形状、尺寸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驱动部件具有第一压料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压料驱动元件,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压料板以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压料驱动元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与所述压料板横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装置还具有导轨,所述导轨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以及所述第三铲板均紧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上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在机台的工作台面上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用于供部分大侧裁片放置的置料槽;当大侧裁片的中部放在置料槽内时,大侧裁片的两侧均突出于置料槽,此时通过压料装置压住所述置料槽内的大侧裁片时,能够使得大侧裁片的四侧翘起,以便于铲板的铲折。设置了折料装置,折料装置具有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折叠压板、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第二铲折驱动部件、第三铲折驱动部件以及压板驱动部件;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第二铲折驱动部件以及第三铲折驱动部件能够分别对应驱动第一铲板、第二铲板以及第三铲板;第一铲板与第二铲板分别位于置料槽相对的两侧以用于铲折大侧裁片突出于置料槽的两侧部分,第三铲板位于置料槽的一端以用于铲折大侧裁片突出于置料槽的一端;以上通过第一铲板、第二铲板以及第三铲板即可实现大侧裁片的三个边缘的折叠,此时再将袖侧裁片置于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上,再通过压板驱动部件驱动折叠压板压住重叠的大侧裁片以及袖侧裁片,第一铲板、第二铲板以及第三铲板抽出,即可用于车缝;移料装置用于驱动底板沿着工作台面移动到车缝装置处;车缝装置用于合缝移料装置送来的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以及袖侧裁片,以上即可完成一次大侧裁片的折叠并与袖侧裁片的合缝,节时节力,生产稳定性和效率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袖侧车缝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袖侧车缝机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袖侧车缝机构;100、机台;110、工作台面;120、底板;121、置料槽;200、压料装置;210、压料板;220、导轨;230、压料驱动部件;231、第一压料驱动元件;232、第二压料驱动元件;300、折料装置;310、第一铲板;320、第二铲板;330、第三铲板;340、折叠压板;350、第一铲折驱动部件;360、第二铲折驱动部件;370、第三铲折驱动部件;380、压板驱动部件;400、移料装置;410、移料板;420、移料驱动部件;500、车缝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袖侧车缝机构10。该袖侧车缝机构10包括机台100、压料装置200、折料装置300、移料装置400、车缝装置500以及控制装置。
参见图2所示,所述机台100的工作台面110上设有底板120,所述底板120上设有用于供部分大侧裁片放置的置料槽121。
所述压料装置200用于压住所述置料槽121内的所述大侧裁片。
参见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装置200具有压料板210以及压料驱动部件230。所述压料驱动部件230设在所述机台100上且连接于所述压料板210。所述压料驱动部件230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210移动至所述置料槽121内以压住所述大侧裁片。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压料驱动部件230。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所述压料板210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置料槽121的形状、尺寸一致。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料驱动部件230具有第一压料驱动元件231以及第二压料驱动元件232。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232连接于所述压料板210以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210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压料驱动元件231设在所述机台100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232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232与所述压料板210横向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一压料驱动元件231以及第二压料驱动元件232。
参见图1所示,所述压料装置200还具有导轨220,所述导轨220设在所述机台100上,所述导轨220与所述底板120平行。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232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220上。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所述折料装置300具有第一铲板310、第二铲板320、第三铲板330、折叠压板340、第一铲折驱动部件350、第二铲折驱动部件360、第三铲折驱动部件370以及压板驱动部件380。所述第一铲板310、所述第二铲板320以及所述第三铲板330均紧贴所述底板120的上表面。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一铲折驱动部件350、第二铲折驱动部件360、第三铲折驱动部件370以及压板驱动部件380。
所述第一铲折驱动部件350、所述第二铲折驱动部件360以及所述第三铲折驱动部件370均设在所述底板120上且能够分别对应驱动所述第一铲板310、所述第二铲板320以及所述第三铲板330。
参见图2所示,所述第一铲板310与所述第二铲板320分别位于所述置料槽121相对的两侧以用于铲折所述大侧裁片突出于所述置料槽121的两侧部分。第三铲板330位于所述置料槽121的一端以用于铲折所述大侧裁片突出于所述置料槽121的一端。所述压板驱动部件380设在所述底板120上且连接于所述折叠压板340以用于驱动所述折叠压板340压住重叠放在折叠后所述大侧裁片的袖侧裁片。
所述移料装置400设在所述机台100上且连接于所述底板120以用于驱动所述底板120沿着所述工作台面110移动。
参见图2所示,所述移料装置400具有移料板410以及移料驱动部件420。所述移料板410设在所述工作台面110上,所述底板120设在所述移料板410上。所述移料驱动部件420设在所述机台100上且连接于所述移料板410以用于驱动所述移料板410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上述的移料驱动部件420。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所述车缝装置500设在所述机台100上以用于合缝所述移料装置400送来的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以及所述袖侧裁片。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车缝装置500。
上述的袖侧车缝机构10,在机台100的工作台面110上设有底板120,底板120上设有用于供部分大侧裁片放置的置料槽121;当大侧裁片的中部放在置料槽121内时,大侧裁片的两侧均突出于置料槽121,此时通过压料装置200压住所述置料槽121内的大侧裁片时,能够使得大侧裁片的四侧翘起,以便于铲板的铲折。设置了折料装置300,折料装置300具有第一铲板310、第二铲板320、第三铲板330、折叠压板340、第一铲折驱动部件350、第二铲折驱动部件360、第三铲折驱动部件370以及压板驱动部件380;第一铲折驱动部件350、第二铲折驱动部件360以及第三铲折驱动部件370能够分别对应驱动第一铲板310、第二铲板320以及第三铲板330;第一铲板310与第二铲板320分别位于置料槽121相对的两侧以用于铲折大侧裁片突出于置料槽121的两侧部分,第三铲板330位于置料槽121的一端以用于铲折大侧裁片突出于置料槽121的一端;以上通过第一铲板310、第二铲板320以及第三铲板330即可实现大侧裁片的三个边缘的折叠,此时再将袖侧裁片置于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上,再通过压板驱动部件380驱动折叠压板340压住重叠的大侧裁片以及袖侧裁片,第一铲板310、第二铲板320以及第三铲板330抽出,即可用于车缝;移料装置400用于驱动底板12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到车缝装置500处;车缝装置500用于合缝移料装置400送来的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以及袖侧裁片,以上即可完成一次大侧裁片的折叠并与袖侧裁片的合缝,节时节力,生产稳定性和效率均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所述机台的工作台面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供部分大侧裁片放置的置料槽;
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用于压住所述置料槽内的所述大侧裁片;
折料装置,所述折料装置具有第一铲板、第二铲板、第三铲板、折叠压板、第一铲折驱动部件、第二铲折驱动部件、第三铲折驱动部件以及压板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铲折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铲折驱动部件以及所述第三铲折驱动部件均设在所述底板上且能够分别对应驱动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以及所述第三铲板;所述第一铲板与所述第二铲板分别位于所述置料槽相对的两侧以用于铲折所述大侧裁片突出于所述置料槽的两侧部分,第三铲板位于所述置料槽的一端以用于铲折所述大侧裁片突出于所述置料槽的一端;所述压板驱动部件设在所述底板上且连接于所述折叠压板以用于驱动所述折叠压板压住重叠放在折叠后所述大侧裁片上的袖侧裁片;
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底板以用于驱动所述底板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以及
车缝装置,所述车缝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合缝所述移料装置送来的折叠后的大侧裁片以及所述袖侧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装置具有移料板以及移料驱动部件,所述移料板设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底板设在所述移料板上,所述移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移料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移料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装置具有压料板以及压料驱动部件;所述压料驱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压料板,所述压料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移动至所述置料槽内以压住所述大侧裁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置料槽的形状、尺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驱动部件具有第一压料驱动元件以及第二压料驱动元件,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压料板以用于驱动所述压料板纵向移动;所述第一压料驱动元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与所述压料板横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装置还具有导轨,所述导轨设在所述机台上,所述第二压料驱动元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袖侧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铲板、所述第二铲板以及所述第三铲板均紧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CN201621274290.XU 2016-11-24 2016-11-24 袖侧车缝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28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4290.XU CN206328561U (zh) 2016-11-24 2016-11-24 袖侧车缝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4290.XU CN206328561U (zh) 2016-11-24 2016-11-24 袖侧车缝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8561U true CN206328561U (zh) 2017-07-14

Family

ID=5928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429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28561U (zh) 2016-11-24 2016-11-24 袖侧车缝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285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047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袖侧车缝机构
CN109853153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东莞市宝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
CN110284272A (zh) * 2019-07-17 2019-09-27 东莞乾清自动化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叉缝制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047A (zh) * 2016-11-24 2017-02-22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袖侧车缝机构
CN109853153A (zh) * 2019-03-12 2019-06-07 东莞市宝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
CN109853153B (zh) * 2019-03-12 2024-03-15 东莞市宝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
CN110284272A (zh) * 2019-07-17 2019-09-27 东莞乾清自动化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叉缝制机
CN110284272B (zh) * 2019-07-17 2023-10-24 东莞乾清自动化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叉缝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6047A (zh) 袖侧车缝机构
CN206328561U (zh) 袖侧车缝机构
CN205934345U (zh) 服装袖侧折叠车缝机构
CN105714482B (zh) 自动车缝袋口系统
CN103863871B (zh) 一种标识垫连续生产装置
CA2730792A1 (en) Plastic bag making apparatus
CN105970497B (zh) 裁片折叠车缝机构及裁片折叠车缝方法
CN106436066A (zh) 裁片自动折角机构
CN106012328A (zh) 服装袖侧折叠车缝机构及服装袖侧折叠车缝方法
CN106436035A (zh) 包边机
CN205060148U (zh) 一种手表盒半自动包装设备
CN206256254U (zh) 裁片自动折角机构
CN206256253U (zh) 自动缝担干机构
CN108691102A (zh) 有朴袖侧加工机构及其方法
CN205711301U (zh) 吹风送朴装置
CN207604645U (zh) 一种多功能工业设计专用台板
CN202163950U (zh) 自动黏贴胶带机
CN108638584B (zh) 一种环保型纸质提手机
CN205966725U (zh) 废旧纸箱折叠机
CN211713367U (zh) 一种三针五线贴鼠袋模板及使用该模板的缝纫机
CN205928913U (zh) 木料切断机的堆料装置
CN104109950B (zh) 双唇拉链口袋成型夹具与成型方法
CN203450934U (zh) 双线塑料袋折叠机的提手折叠装置
CN209024738U (zh) 有朴袖侧加工机构
CN202781922U (zh) 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22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