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3304U - 一种整流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23304U
CN206323304U CN201621244077.4U CN201621244077U CN206323304U CN 206323304 U CN206323304 U CN 206323304U CN 201621244077 U CN201621244077 U CN 201621244077U CN 206323304 U CN206323304 U CN 206323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iode
semiconductor
oxide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440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汉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2440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23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23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23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流电路,包括有第一整流模块、第二整流模块、用于触发第一整流模块工作的第一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第二整流模块工作的第二触发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模块与第二触发模块工作的启动模块以及线圈T1;所述线圈T1包括有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以及第二次级绕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次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能够通过调整各绕组的线圈比,可以调整各路输出的电压幅值,从而得到不一致的直流电;同时通过MOS管作为触发模块的触发开关管,有利于减少开关电源的触发损耗,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前利用二极管作为触发开关管而造成的触发损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整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整流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是,目前用于触发整流模块工作的触发模块是通过由二极管作为触发开关管,而二极管作为触发开关管容易造成的触发损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同时目前的整流电路只有一个输出端,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整流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整流电路,包括有第一整流模块、第二整流模块、用于触发第一整流模块工作的第一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第二整流模块工作的第二触发模块、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模块与第二触发模块工作的启动模块以及线圈T1;
所述线圈T1包括有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以及第二次级绕组;
第一整流模块与第一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模块与第一次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模块与第二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模块与第二次级绕组连接;所述启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初级绕组连接,启动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电压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动模块包括极性电容C1、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MOS管Q1 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整流模块包括有由二极管D41、二极管D51、二极管D61、二极管D71组成的第一桥式模块;还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51以及电阻R61;所述第一桥式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桥式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容C51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整流模块包括有由二极管D42、二极管D52、二极管D62、二极管D72组成的第二桥式模块;还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52以及电阻R62;所述第二桥式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触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桥式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容C52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OS管Q1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MOS管Q2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次级绕组与第二次级绕组,能够通过调整各绕组的线圈比,可以调整各路输出的电压幅值,从而得到不一致的直流电;同时通过MOS管作为触发模块的触发开关管,有利于减少开关电源的触发损耗,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前利用二极管作为触发开关管而造成的触发损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启动模块;21-第一触发模块;22-第二触发模块;31-第一整流模块;32-第二整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包括有第一整流模块31、第二整流模块32、用于触发第一整流模块31工作的第一触发模块21、用于触发第二整流模块32工作的第二触发模块22、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模块21与第二触发模块22工作的启动模块1以及线圈T1;所述线圈T1包括有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以及第二次级绕组;第一整流模块31与第一触发模块21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模块21与第一次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模块32与第二触发模块22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模块22与第二次级绕组连接;所述启动模块1的输出端与初级绕组连接,启动模块1的输入端与输入电压连接。具体地,所述启动模块1用于为变压器T1的励磁电流提供回路,以反馈回输入电源中;所述第一整流模块31以及第二整流模块32用于将电流整流成直流输出;通过调整各绕组的线圈比,可以调整各路输出的电压幅值,从而得到不一致的直流电;所述变压器T1与第一触发模块21配合第一整流模块31工作;当变压器T1的电压上负下正时,触发MOS管Q31进而触发第一整流模块31工作;利用MOS管Q31作为第一触发模块21的触发开关管,MOS管Q31的阻抗小;第二触发模块22的原理与第一触发模块21的原理一致,故不再累述;有利于减少开关电源的触发损耗,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以前利用二极管作为触发开关管而造成的触发损耗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所述启动模块1包括极性电容C1、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MOS管Q1 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具体地,所述MOS管Q1和二极管D3、MOS管Q2和二极管D2形成双管正激变换器,双管正激变换器不需要额外的变压器磁复位电路,相对于半桥变换器或全桥变换器而言,双管正激变换器的每一个桥臂均由一个开关管和一个二极管串联组成,不存在桥臂直通现象,可靠性高;与MOS管Q1、MOS管Q2串联的二极管将MOS管Q1、MOS管Q2的电压钳位在输入电压,同时为变压器的励磁电流提供回路,以反馈回输入电源中。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所述第一整流模块31包括有由二极管D41、二极管D51、二极管D61、二极管D71组成的第一桥式模块;还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51以及电阻R61;所述第一桥式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触发模块21连接;所述第一桥式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容C51连接。通过在第一整流模块31中设置第一桥式模块,有利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所述第二整流模块32包括有由二极管D42、二极管D52、二极管D62、二极管D72组成的第二桥式模块;还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52以及电阻R62;所述第二桥式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触发模块22连接;所述第二桥式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容C52连接。通过在第二整流模块32中设置第二桥式模块,有利于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所述MOS管Q1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所述MOS管Q2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整流模块(31)、第二整流模块(32)、用于触发第一整流模块(31)工作的第一触发模块(21)、用于触发第二整流模块(32)工作的第二触发模块(22)、用于控制第一触发模块(21)与第二触发模块(22)工作的启动模块(1)以及线圈T1;
所述线圈T1包括有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以及第二次级绕组;
第一整流模块(31)与第一触发模块(21)连接;所述第一触发模块(21)与第一次级绕组连接;所述第二整流模块(32)与第二触发模块(22)连接;所述第二触发模块(22)与第二次级绕组连接;所述启动模块(1)的输出端与初级绕组连接,启动模块(1)的输入端与输入电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模块(1)包括极性电容C1、MOS管Q1、MOS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MOS管Q1 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与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与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漏极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模块(31)包括有由二极管D41、二极管D51、二极管D61、二极管D71组成的第一桥式模块;还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51以及电阻R61;所述第一桥式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触发模块(21)连接;所述第一桥式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容C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模块(31)包括有由二极管D42、二极管D52、二极管D62、二极管D72组成的第二桥式模块;还包括有相互并联的电容C52以及电阻R62;所述第二桥式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触发模块(22)连接;所述第二桥式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容C5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2为N沟道耗尽型场效应管。
CN201621244077.4U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整流电路 Active CN206323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4077.4U CN206323304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整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44077.4U CN206323304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整流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23304U true CN206323304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265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44077.4U Active CN206323304U (zh) 2016-11-21 2016-11-21 一种整流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23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0817A (zh) 一种boost电路的pfc软开关电路
WO2013083033A1 (zh) 无需额外电源的自举驱动电路
CN203522525U (zh) 一种基于无源无损吸收电路的x射线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202906730U (zh) 一种用于led反激驱动电源的自关断启动控制电路
CN206323304U (zh) 一种整流电路
CN203590550U (zh) 一种采用电压隔离型反激式控制器实现的大功率led灯
CN205986627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102810986A (zh) 一种串联拓扑led开关电源电路
CN204794738U (zh) 一种具有apfc功能的准对称开关电源电路
CN203827184U (zh) 一种新型的隔离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CN203851319U (zh) Led驱动电路结构
CN203181262U (zh) 一种高频电焊台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CN207573259U (zh) 小功率高频双向ac-dc单管变换器
CN203219185U (zh) 用于驱动磁致伸缩换能器的超声波电源
CN105451391B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CN207083023U (zh) 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高功率因数桥式同步整流电路
CN204794744U (zh) 一种直流开关型电流源
CN105024567A (zh) 一种直流开关型电流源
CN205195566U (zh) 无损缓冲双管钳位正激隔离变换器
CN205232026U (zh) 基于耦合电感的新型高增益升压变换电路
CN204497988U (zh) 一种开关电源驱动电路
CN217216354U (zh) 一种逆变式交直流氩弧焊电源的二次驱动电路
CN204377187U (zh) 一种带单级pfc控制电路的led模组式路灯
CN203733548U (zh) 电磁铁控制装置
CN204512593U (zh) 感应水龙头的控制电路以及应用其的感应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