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4193U -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4193U
CN206314193U CN201621278374.0U CN201621278374U CN206314193U CN 206314193 U CN206314193 U CN 206314193U CN 201621278374 U CN201621278374 U CN 201621278374U CN 206314193 U CN206314193 U CN 206314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arm
loop bar
seedling
hollow loop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783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孟波
何俊杰
王鑫
蒋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F University ZAFU
Priority to CN2016212783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4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4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419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包括栽植臂壳体,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拨叉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拨叉和扣扳机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扣扳机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伤秧苗,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并在一定高度将秧苗弹射入土,能有效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机械种植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播、插秧和抛秧。其中直播是一种无序种植方式且生长期长,插秧有5~7天缓苗期,两种方法均会延长生长期;然而抛秧没有缓苗期,对于普通秧苗,抛秧可以提高10-15%产量。此外抛秧具有移植速度快,不伤根部的优点,被水稻种植专家推荐为增产比率最高的种植农艺。然而无序抛秧作业不利于后期田间管理,而且影响水稻通风、均匀吸收阳光和土壤养分,容易引发病虫害,不适合我国小田块种植的国情从而影响抛秧机的推广。因此有序抛秧机构的研发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80年代初,日本已生产出有序抛秧机械,并进入市场;由于其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诸多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只占水稻种植面积的0.5%以下。
目前国内大部分抛秧机采用人力背负式抛秧机,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稻钵体吹出,并利用重力落地,与传统人力抛秧的方式如出一辙,虽然节省人工成本,但仍不能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国内也开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有序抛秧机构,典型的有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2ZPY-H530型水稻钵苗行栽机,沈阳农业大学研制的气吸式小型手扶式水稻钵苗有序移栽机,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设计的顶杆推出式有序抛秧机构,此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大学都对钵苗输送排序式抛秧机构进行了研究。这些机构由于工作效率或结构上原因,未能得到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包括栽植臂壳体,所述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所述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所述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所述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所述拨叉和扣扳机同轴,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和扣扳机的一端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所述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Z形扣和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铰接在空心套杆上,所述Z形扣的一端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的另一端与扣槽开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轮廓线凸轮上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圆心角范围α为75-85度,第二环形凹槽的圆心角范围β为345-350度,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在的对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250度。
进一步的,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的第一环形凹槽抵接,所述扣扳机的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的第二环形凹槽抵接,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扣扳机拉伸弹簧,扣扳机的另一端与Z形扣配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取秧机构包括秧针,所述秧针对称铰接在空心套杆的外端上,所述秧针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有秧针夹紧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导向块,所述梯形导向块位于两个秧针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目前国内大部分抛秧机采用人力背负式抛秧机,其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稻钵体吹出,并利用重力落地,与传统人力抛秧的方式如出一辙,虽然节省人工成本,但仍不能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本设计基于现有的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对抛秧机构的栽植臂做创新设计,钵苗的夹持和弹射过程分二个步骤实现,采用双凸轮廓线机构及可以分离的推秧杆装置,改变传统抛秧机构的工作顺序,增加水稻钵苗的弹射环节,本设计可以达到不伤秧苗,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并在一定高度将秧苗弹射入土,能有效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本次设计旨在解决水稻抛秧机构工作时秧苗漂浮、分布不均相关问题,用机械取代人工抛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轮廓线凸轮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扣扳机和拨叉的转配轴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的圆心角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凹槽的圆心角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心套杆5个运动过程在双轮廓线凸轮上体现的示意图;
图中,套杆弹簧1、推杆聚能弹簧2、空心套杆3、实心推杆4、拨叉5、Z形扣6、Z形扣压缩弹簧7、扣扳机8、扣扳机拉伸弹簧9、双轮廓线凸轮10、栽植臂壳体11、秧针12、秧针夹紧弹簧13、梯形导向块14、秧针固定架15、第一限位板16、扣槽17、第二限位板18、第一环形凹槽101、第二环形凹槽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次设计旨在解决水稻抛秧机构工作时秧苗漂浮、分布不均相关问题,用机械取代人工抛秧。本设计基于现有的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对抛秧机构的栽植臂做创新设计。钵苗的夹持和弹射过程分二个步骤实现,采用双凸轮廓线机构及可以分离的推秧杆装置,改变传统抛秧机构的工作顺序,增加水稻钵苗的弹射环节,本设计可以达到不伤秧苗,提高秧苗的存活率,设计的抛秧机构继承齿轮系传动平稳的优点,并达到水稻钵苗有序抛秧机构作业时所需的工作轨迹要求。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包括栽植臂壳体11,所述栽植臂壳体11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3,所述空心套杆3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4,所述空心套杆3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1,所述实心推杆4和和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2;所述空心套杆3上设有第一限位板16、第二限位板18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4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17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11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10、拨叉5和扣扳机8,拨叉5和扣扳机8同轴,如图5所示,所述拨叉5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18之间,所述拨叉5的另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10抵接,所述扣扳机8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8与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9;所述空心套杆3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
如图3所示,所述开合机构包括Z形扣6和Z形扣压缩弹簧7,所述Z形扣6铰接在空心套杆3上,所述Z形扣6的一端与空心套杆3之间设置Z形扣压缩弹簧7,所述Z形扣6的另一端卡扣在与扣槽17上。
如图4、图6-8所示,所述双轮廓线凸轮10上具有两道环形凹槽,即第一环形凹槽101和第二环形凹槽102,第一环形凹槽101的圆心角范围α为75-85度,第二环形凹槽102的圆心角范围β为345-350度,第一环形凹槽101和第二环形凹槽102所在的对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250度。双轮廓线凸轮10对比普通凸轮其特点在于只需要一个动力源,并且在相同的旋转周期内,可完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工作,且做到不互干扰。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片拨叉5,两片拨叉5的中间夹住扣扳机8,这三个铰接在同一个转动轴上,如图5所示,所述拨叉5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18之间,拨叉5的一端在双轮廓线凸轮10的驱动下,绕其拨叉5的铰接点旋转,由于拨叉5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18之间以及空心套杆3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1,使得拨叉5的一端始终抵住第一限位板16;当空心套杆3向外移动时,第二限位板18则限制空心套杆3的轴向行程;所述拨叉5的另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10的第一环形凹槽101抵接,所述扣扳机8的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10的第二环形凹槽102抵接,所述扣扳机8的另一端与Z形扣6配合传动,用来拨动Z形扣6,扣扳机8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11之间设置扣扳机拉伸弹簧9。
同轴双杆弹射机构是本设计的主要机构之一,其以空心套杆3套实心推杆4的设计,使双杆始终工作在同一轴线。图1中Z型扣6铰链在空心套杆3上,Z型扣6只能绕铰接处旋转运动或者跟随空心套杆3沿空心套杆3的轴线轴向运动,实心推杆4内有扣槽17,通过Z形扣6扣住实心推杆4(如图3所示)可以使双杆一起运动,依靠此种机构配合双轮廓线凸轮10在同一轴线上完成取秧和弹射两种特点动作。
如图2所示,所述取秧机构包括秧针固定架15和秧针12,所述秧针固定架15固定在空心套杆3的外端,所述秧针12对称铰接在秧针固定架15上,所述秧针12与秧针固定架15之间设置有秧针夹紧弹簧13。所述实心推杆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导向块14,所述梯形导向块14位于两个秧针12之间。取秧机构属于本栽植臂的末端执行机构,其中的梯形导向块14与实心推杆4的外端刚性连接,随实心推杆4轴向运动的同时与秧针12的内侧导向面配合实现秧针的开合。与现有的插秧机的秧针作比较,因其采用秧针夹紧弹簧13提供夹紧的力,所以在夹持坚硬物体时不会损坏秧针、不易伤害秧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取秧动作通过取秧机构实现,如图2所示,空心套杆3与整个秧针12固定架刚性连接实现两者同时运动;
如图9所示,空心套杆3由双轮廓线凸轮10、拨叉5和弹簧(包括Z形扣压缩弹簧7和扣扳机拉伸弹簧9)控制,整个运动过程包括近休、推程、回程、远休、弹射5个运动过程,详细如下:
(1)近休:秧针12处于起始状态,在该区段秧针12的绝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完全相同,此时实心推杆4和梯形导向块14处于弹出状态,Z形扣6的另一端未卡扣在与扣槽17上,第二限位板18抵住栽植臂壳体11,使空心套杆3不进行轴向运动。
(2)推程:实现秧针12的取秧过程,拨叉5的另一端滑入双轮廓线凸轮10的第一环形凹槽101内,通过双轮廓线凸轮10上的第一环形凹槽101使得空心套杆3、秧针固定架15和秧针12沿轴向向外伸出运动,此时实心推杆4和梯形导向块14仍然静止,则秧针12相对梯形导向块14向前运动,秧针12内侧与梯形导向块14相接触,使得秧针12在秧针夹紧弹簧13压力和梯形导向块14的共同作用下夹住钵体,Z形扣6的另一端卡扣在与扣槽17上。
(3)回程:拨叉5的另一端在双轮廓线凸轮10的第一环形凹槽101内完成滑动后,双轮廓线凸轮10继续转动,拨叉5的另一端开始滑出第一环形凹槽101,使得拨叉5推动第一限位板16,从而压缩套杆弹簧1,在此过程中Z形扣6已经扣住实心推杆4的扣槽17上并跟随空心套杆3一起向套杆弹簧1压缩的方向运动,同时钵体跟随空心套杆3一起运动。
(4)远休:整体处于图1状态,秧针12上面夹取着钵体,套杆弹簧1、推杆聚能弹簧2都处于压缩状态;期间秧针12尖点到抛秧机构行星轮系的行星轮旋转中心的距离保持不变。
(5)弹射:双轮廓线凸轮10的第二环形凹槽102控制扣扳机8的一端的运动,当扣扳机8的一端滑出第二环形凹槽102时,扣扳机8的另一端拨动Z型扣6的一端,Z型扣6利用杠杆原理,使得Z形扣6的另一端脱开与扣槽17的连接,此时被压缩的推杆聚能弹簧2释放弹性势能,使实心推杆带动导向块14快速运动,秧针12夹持的钵体被快速弹出,射入土地。之后状态保持,为下一次取秧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在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基础上研发,此传动机构技术成熟,使得本实用新型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有以下优点:
1)与现有的使用行星齿轮不等速传动机构插秧机栽植臂可进行互换,有较强的可互换性。
2)采用全机械传动结构比电控结构相对更稳定。
3)比人工抛洒更节省人力资源。
4)解决秧苗漂浮、秧苗分布不均等问题,将无序的抛秧工作有序化。

Claims (7)

1.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栽植臂壳体,所述栽植臂壳体内滑动设置有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中滑动设置有实心推杆,所述空心套杆的末端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套杆弹簧,所述实心推杆和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推杆聚能弹簧;所述空心套杆上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开合机构;所述实心推杆上开有扣槽,所述开合机构与扣槽开合连接;所述栽植臂壳体内铰接有双轮廓线凸轮、拨叉和扣扳机,所述拨叉和扣扳机同轴,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和扣扳机的一端均与双轮廓线凸轮抵接,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开合机构配合传动,所述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有扣扳机拉伸弹簧;所述空心套杆的外端部设置有取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Z形扣和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铰接在空心套杆上,所述Z形扣的一端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Z形扣压缩弹簧,所述Z形扣的另一端与扣槽开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廓线凸轮上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圆心角范围α为75-85度,第二环形凹槽的圆心角范围β为345-350度,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在的对称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2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的一端架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拨叉的另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的第一环形凹槽抵接,所述扣扳机的一端与双轮廓线凸轮的第二环形凹槽抵接,扣扳机的另一端与栽植臂壳体之间设置扣扳机拉伸弹簧,扣扳机的另一端与Z形扣配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秧机构包括秧针,所述秧针对称铰接在空心套杆的外端上,所述秧针与空心套杆之间设置有秧针夹紧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导向块,所述梯形导向块位于两个秧针之间。
CN201621278374.0U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14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8374.0U CN206314193U (zh)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78374.0U CN206314193U (zh)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4193U true CN206314193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264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78374.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314193U (zh) 2016-11-26 2016-11-26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41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385A (zh) * 2016-11-26 2017-03-15 浙江农林大学 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385A (zh) * 2016-11-26 2017-03-15 浙江农林大学 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9287A (zh) 单向离合器式播种补种一体化马铃薯种植机
CN206314193U (zh)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CN204681864U (zh) 一种移栽机及其双曲柄鸭嘴栽植装置
CN206314192U (zh)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CN104885665A (zh) 一种用于半自动移栽机的钵苗自动喂苗机构
CN106717364A (zh) 同轴双杆弹射式椭圆‑不完全非圆与圆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CN206314196U (zh)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变性卵形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CN206314197U (zh)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椭圆—不完全非圆与圆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CN206314194U (zh)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偏心齿轮‑非圆锥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CN201450794U (zh) 一种蔬菜菜苗移栽机
CN209897582U (zh) 一种烟苗造井注水移栽一体机
CN106489385B (zh) 同轴双杆弹射式栽植臂
CN206314195U (zh) 一种同轴双杆弹射式圆柱齿轮‑椭圆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CN106717365A (zh) 同轴双杆弹射式变性卵形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CN108207222A (zh) 一种穴盘苗移栽手爪
CN106717366B (zh) 同轴双杆弹射式圆柱和椭圆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CN208091743U (zh) 一种土壤采样装置
CN204392815U (zh) 园林绿化专用播种机
CN106576536A (zh) 同轴双杆弹射式偏心齿轮‑非圆齿轮行星系抛秧机构
CN208143767U (zh) 一种硒砂瓜刨窝机
CN101861774B (zh) 栽植、覆土一体化栽植器
CN107006188B (zh) 一种移栽机的送苗机构
CN205357356U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营养种坨成型压缩装置
CN205052138U (zh) 一种移栽机钵苗喂苗机构
CN106489386A (zh) 同轴双杆弹射式偏心齿轮‑非圆锥锥齿轮行星系宽窄行抛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