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3520U - 不间断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不间断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3520U
CN206313520U CN201621354680.8U CN201621354680U CN206313520U CN 206313520 U CN206313520 U CN 206313520U CN 201621354680 U CN201621354680 U CN 201621354680U CN 206313520 U CN206313520 U CN 206313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ups
bypass
loa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46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超
赵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22nd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46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3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3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3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包括:多组UPS供电单元,每组UPS供电单元分别接入电源和负载,各组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连接并按照设定的比例共同为负载供电;其中,各组UPS供电单元中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出现故障时,由剩余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继续为负载供电;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在一组UPS出现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另一组UPS供电单元为负载继续供电,保证供电不会断开,避免对生产造成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套UPS进行供电时,如果UPS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造成燃气锅炉房断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不间断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酿酒生产过程中,采用燃气锅炉房进行供汽。现有的燃气锅炉房采用单电源市电进行供电,经常因为瞬时失电压导致锅炉停止运行,给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瞬时失电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晃电”,也就是由于雷击、短路或相邻故障造成电网短时电压波动或短时断电的现象,通常在1.5秒以内。目前,常用的防“晃电”措施主要有:常规继电器组合单元、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单元、群起群控装置、分散自起动模块单元。目前,防晃电措施最可靠的就是采用UPS不间断电源进行供电。
然而采用单套UPS进行供电,在UPS电源出现故障时,便会直接切换到市电进行单电源供电,一旦市电发生断电就会造成供电中断,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套UPS进行供电时,如果UPS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造成燃气锅炉房断电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包括:多组UPS供电单元,每组UPS供电单元分别接入电源和负载,各组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连接并按照设定的比例共同为负载供电;其中,各组UPS供电单元中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出现故障时,由剩余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继续为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UPS供电单元包括:UPS供电线路,UPS供电线路的一端与电源连接,UPS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负载连接,用于为负载供电;旁路供电线路,旁路供电线路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旁路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负载连接,用于为负载供电;其中,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不同时启动为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UPS供电单元还包括:控制器,与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均连接,用于控制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为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控制器为DSP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UPS供电线路包括:整流器,与电源连接,用于将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预设电压值的直流电;逆变器,与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整流器转换后的直流电转换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蓄能电池,与整流器的输出端和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正常供电时,通过整流器为蓄能电池充电,电源断电时,蓄能电池通过逆变器为负载供电以及为控制器供电。
进一步地,整流器中设置有谐波滤波器,谐波滤波器用于将来自电源的交流电中的谐波滤除。
进一步地,逆变器中设置有升压隔离变压器,升压隔离变压器用于将经过逆变器转换后的交流电进行升压以达到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
进一步地,UPS供电线路还包括:电池开关,蓄能电池通过电池开关与整流器的输出端和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蓄能电池的电压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时断开向负载供电,以及在蓄能电池的电压下降至第二预设电压时断开向控制电路供电;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
进一步地,UPS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一静态开关,设置在UPS供电线路上,用于启动或断开UPS供电线路;第二静态开关,设置在旁路供电线路上,用于启动或断开旁路供电线路;其中,第一静态开关和第二静态开关不同时开启或断开。
进一步地,UPS供电单元包括: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负载连接,用于在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均断开时为负载供电。
进一步地,维修旁路供电线路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UPS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UPS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与负载之前设置有第四控制开关。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不间断供电系统,通过设置多组UPS供电单元,每组UPS供电单元分别接入电源和负载,各组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连接并按照设定的比例共同为负载供电;其中,各组UPS供电单元中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出现故障时,由剩余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继续为负载供电,从而在一组UPS出现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另一组UPS供电单元为负载继续供电,保证供电不会断开,避免对生产造成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套UPS进行供电时,如果UPS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造成燃气锅炉房断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中一个UPS供电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的蓄能电池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整体控制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整流器;20、逆变器;30、蓄能电池;40、电池开关;50、第一静态开关;60、第二静态开关;70、第一控制开关;80、第二控制开关;90、第三控制开关;100、第四控制开关;110、服务器;1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多组UPS供电单元,每组UPS供电单元分别接入电源和负载,各组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连接并按照设定的比例共同为负载供电;其中,各组UPS供电单元中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出现故障时,由剩余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继续为负载供电。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不间断供电系统,通过设置多组UPS供电单元,每组UPS供电单元分别接入电源和负载,各组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连接并按照设定的比例共同为负载供电;其中,各组UPS供电单元中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出现故障时,由剩余的若干组UPS供电单元继续为负载供电,从而在一组UPS出现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另一组UPS供电单元为负载继续供电,保证供电不会断开,避免对生产造成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套UPS进行供电时,如果UPS故障和市电断电同时发生时造成燃气锅炉房断电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采用两组UPS供电单元为负载进行供电,两组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相互连接,负载主要为双电源服务器110设备和少量单电源设备。
本不间断供电系统在DSP全数字控制、谐波治理、并机应用及双总线控制技术上等有较大优势。它采用真在线双变换工作原理,正弦脉宽调制及全数字化技术,可向负载提供连续、稳定、纯净的正弦波电源。
UPS供电单元包括: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一端均与电源连接,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另一端均与负载连接,用于共同为负载供电;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不同时启动为负载供电,正正常工作情况下,通过UPS供电线路为负载供电,在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切换至旁路供电线路为负载供电。
两组UPS供电单元平时可由服务器设定各带50%负载,或者由UPS供电单元自动判断各带多少负载。当一组UPS供电单元因为故障切换至旁路供电线路运行时,负载仍能保证一路为UPS供电线路供电,一路为旁路供电线路采用市电的双路电源供电,只要两组UPS供电单元不同时完全失去,就可保证负载供电安全。当一组UPS供电单元完全退出运行后(含旁路供电线路退出),另一组UPS供电单元仍可带100%负载继续供电,此时仍能保证负载由UPS供电线路进行供电。
整个不间断供电系统消除了可能出现在UPS供电单元的输出端与最终负载端之间的“单点瓶颈”和故障隐患,提高了输出电源供电系统的“容错”功能,可实现系统在保证负载不停电的情况下在线维护、在线扩容和在线升级。
UPS供电线路包括:整流器10、逆变器20和蓄能电池30,整流器10与配电电源连接,用于将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预设电压值的直流电,整流器10中设置有谐波滤波器,谐波滤波器能够将来自配电电源的交流电中的谐波滤除。
具体地,整流器10采用12脉冲全控桥整流器,该全控桥整流器由2组6脉冲SCR可控硅和30度移相变压器组成,其作用是将配电电源输入的交流AC380V整流为直流DC432V左右,经过整流后的直流DC432V分别分为两路,一路经过逆变器20为负载供电,一路为蓄能电池30进行充电。其控制特点为“斜坡”启动,即整流器10输出电压在10秒钟内由0V至432V逐渐上升,对电网无冲击。同时可实现多组UPS供电单元延时启动,延时启动时间5-300秒可调,减小多组UPS供电单元同时启动对电网或油机的冲击。谐波滤波器采用专用11次输入谐波滤波器,可将输入电流的谐波含量减小至4.5%以下。12脉冲全控桥整流器还可以有效降低直流母线纹波,延长电池寿命。
逆变器20与整流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整流器10转换后的直流电转换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逆变器20中设置有升压隔离变压器,升压隔离变压器能够将经过逆变器20转换后的交流电进行升压以达到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逆变器20与负载连接,用于为负载直接进行供电。
具体地,逆变器20由6只IBGT大功率管组成的SPWM(正弦脉冲调制)全控桥组成。其作用是将经过整流器10整流后的直流DC432V转换成交流AC208V,升压隔离变压器采用△/Z零相移锯齿型升压隔离变压器,升压隔离变压器将交流AC208V转换为负载所需的交流AC380V;另外,该升压隔离变压器具有消除来自如计算机类的非线性负载所反射的三倍次谐波电流的能力。控制特点采用“慢降栅压”保护技术,可大大减少逆变器20的扰动关断(逆变器与静态开关的相互切换),并提高UPS供电单元的过载能力,使其抗短路和抗过载能力优于一般机型。
蓄能电池30与整流器10的输出端和逆变器20的输入端连接,配电电源正常供电时,通过整流器10为蓄能电池30充电,电源断电时,即市电停电时,蓄能电池30中储存的电能通过逆变器20变为交流电为负载进行供电。同时蓄能电池30中储存的电能还用于为控制电路进行供电。
为了对蓄能电池30的工作控制,从而在蓄能电池30的电压下降至一定值,将蓄能电池30断开以对蓄能电池30进行保护,还设置有电池开关40,蓄能电池30通过电池开关40与整流器10的输出端和逆变器20的输入端连接。
如图3所示,电池开关40采用专用“三位”开关,电池开关40在蓄能电池30的电压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时断开向负载供电,在蓄能电池30的电压下降至第二预设电压时断开向控制电路供电;其中,第二预设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即UPS供电线路正常工作时电池开关40为手动闭合状态,当蓄能电池30放电至下限保护电压值时,UPS供电线路停止运行,但控制电路仍由蓄能电池30供电,当蓄能电池30电压下降到另一个保护点时,电池开关40自动由闭合状态跳为“0”位置,断开蓄能电池30供电,防止蓄能电池30以“涓流”小电流放电对控制电路提供电能而影响蓄能电池30的实际使用寿命,确保蓄能电池30的使用年限。
另一方面,电池开关40可以避免由于误操作,即在整流器10未启动(无DC电压)时,闭合两位形式的电池开关,而造成蓄能电池30正极直流经滤波电容对负端短路烧断蓄能电池30保险,以及造成滤波电容或逆变器功率器件的损坏。“三位”形式的电池开关40能够很好地解决“两位”电池开关所造成的以上两个问题。
为了实现每组UPS供电单元中的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不间断切换,在UPS供电线路上设置有第一静态开关50,第一静态开关50用于启动或断开UPS供电线路;在旁路供电线路上设置有第二静态开关60,第二静态开关60用于启动或断开旁路供电线路;第一静态开关50和第二静态开关60不同时开启或断开,从而使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只有一个处于工作状态。
第一静态开关50和第二静态开关60均由12只SCR(可控硅)组成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双路无触点电子式静态开关。其作用是确保UPS供电线路供电与旁路供电线路供电间的无间断切换,并确保输出电压波形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第一静态开关50和第二静态开关60的控制电路采用“过零点”切换技术,保证了UPS供电单元在同步锁相时切换时间为0ms,在与电网不同步时,切换时间小于4ms,即电网频率无论怎样变化,均可确保UPS供电单元输出电压、频率的稳定与不间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正常情况下,负载通过第一静态开关50由UPS供电线路供电,然而在过载或逆变器20出现故障时,负载通过控制器120自动切换到旁路供电线路进行供电。要实现UPS供电线路与旁路供电线路之间的无中断切换,控制器120首先控制第二静态开关60闭合,由旁路供电线路开始向负载供电,然后再断开第一静态开关50将UPS供电线路断开;而当负载从旁路供电线路切换回UPS供电线路进行供电时,控制器120首先要闭合第一静态开关50,由UPS供电线路开始向负载供电,然后再断开第二静态开关60。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上述操作的实现必须是UPS供电线路输出与旁路供电线路完全同步。当旁路供电线路频率在同步窗口内,UPS供电线路的控制电路总是跟踪旁路供电线路的频率。同步窗口设定为工作频率的2%,即±1Hz。当UPS供电线路的输出频率与旁路供电线路不同步时,操作显示面板上显示告警信息。
为了在应急情况下实现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手动控制,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UPS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70,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80。为了在UPS供电单元因维护而需要关机时,保证对负载的不间断供电,UPS供电单元还设置有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的一端与电源连接,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负载连接,维修旁路供电线路与配电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90,在UPS供电单元需要停机维护时由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直接给负载供电。
另外,为了对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出进行有效控制,UPS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与负载之前设置有第四控制开关100。
为了实现对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的实时控制,如图4所示,UPS供电单元还包括:控制器120以及与控制器120连接的服务器110,可选地,控制器120为32位40MHzDSP控制芯片。
每组UPS供电单元均设置有一个DSP控制芯片。每组UPS供电单元中的控制器120与UPS供电线路中和旁路供电线路中的整流器10、逆变器20、电池开关40、第一静态开关50和第二静态开关均连接,对各个器件进行控制。DSP控制芯片的高速和精确控制性能使UPS供电单元的控制精度大大提高,可靠性进一步得以加强。
本实施例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具体以下功能特点和性能优势:
(1)双DSP全数字控制
采用双DSP全数字控制技术,确保整流器10、逆变器20、电池开关40、第一静态开关50和第二静态开关的实时控制,以及各功率部分的协调,其特点是控制时效增加,精度提高,可靠性加强,最终使不间断供电系统整机效率提高,各项输出技术指标均优于一般同容量设备。
本实施例的UPS供电单元采用AC-DC-AC变换器,第一级变换(由AC-DC)采用三相全控SCR桥式整流器10,把三相输入电源变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直流母线电压同时为蓄能电池30充电和逆变器20提供电源。蓄能电池30充电采用温度补偿充电系统,以延长蓄能电池30寿命。在正常运行时,整流器10和逆变器20都工作,同时给负载和蓄能电池30浮充供电。当市电断电时,整流器10停止工作,由蓄能电池30经逆变器20向负载供电;若蓄能电池30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而市电还未恢复供电,UPS供电单元将关机。蓄能电池30放电终止电压已预先设定(例如:对380VAC供电体制,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为320VDC)。市电断电,蓄能电池30维持UPS供电单元工作,直至蓄能电池30电压降到蓄能电池30放电终止电压UPS供电单元关机的时间,被称作“后备时间”。后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蓄能电池30的容量和所带负载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在重要场合,市电断电后,由发电机为UPS供电单元提供输入电源。一旦发电机为UPS供电单元供电后,整流器10启动为蓄能电池30充电及逆变器20供电。通常发电机在市电停电后,能自动启动,并很快向负载供电从而使得蓄能电池30的放电时间很短,相应缩短了蓄能电池30的充电时间。
(2)UPS双输入检测窗口(电压、频率)
大功率UPS供电单元均有两路输入,即主输入、旁路输入。UPS供电单元正常工作时由主输入即UPS供电线路给整流器10提供能量,当UPS供电线路的逆变器20出现故障或负载出现浪涌电流时,UPS供电单元会切换到旁路供电线路向负载供电。
大部分UPS供电单元只有主输入电压、频率检测电路,而旁路同主输入检测窗口相同。一般该窗口检测指标为:电压380V 20%,频率50HZ 5%。这种单检测窗口设置的UPS供电单元对负载的供电会产生一定的问题。如果市电电压在456V时,UPS供电单元由于输出浪涌电流的冲击而转旁路对负载供电,此时市电456V就会直接供给负载,此电压值会造成负载过电压保护,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负载因过压而烧坏。这种情况在其它单输入检测窗口机型中出现过。本实施例的UPS供电单元采用双输入检测窗口,主输入检测窗口为:电压380V15%~25%,频率50HZ 10%;旁路输入检测窗口:380V 10%~15%,频率50HZ 2%。从以上电压检测指标可以看出,此指标不是一个恒定值,是可以根据UPS供电单元使用电网情况而做适应调整。所以,此功能的设置可以完全解决对负载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输出功率因数高达0.9
目前新一代服务器具有输入PFC功能,其输入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这就要求UPS供电单元与之有相匹配的更高的输出功率因数。本实施例的UPS供电单元的输出功率因数提升到0.9(滞后),使得其带负载的能力大大加强,能与新一代的服务器等IT设备更好的相匹配。
(4)具有优异的带三相不平衡负载的能力
本实施例的每组UPS供电单元内置独特的△/Z型隔离变压器,实现输出完全电气隔离,并提高了输出三相不平衡能力。△/Z型隔离变压器与传统△/Y型变压器不同,变压器副边线圈和原边线圈不是一一对应,而是交错缠绕,也就是说,副边a相的一半线圈和c相的一半线圈(反相)与原边A相线圈对应。因此,当负载100%不平衡时,对应到原边只有50%不平衡。得益于此项技术,可使用户配电更加灵活,并有效防止输出电压的不对称性,零线电流过大等故障的发生。
带100%不平衡负载时,其三相相电压间的不对称度小于2%,三相相位移不对称度小于120 1%。有的机型虽然可以带三相不平衡负载,但并未给出不对称度的指标,或不对称度较大。这种机型在长期带三相不平衡负载时,可能会因电压对称度飘移而造成负载电源故障。
(5)可自动执行同步切换/不同步切换操作
当UPS供电单元执行UPS供电线路和旁路供电线路供电切换时,可视市电电网频率波动状况,自动执行同步切换/不同步切换操作,并且在切换时采用了“过零点”切换技术,即在电压、电流为“0”时切换,从而减少了因切换时造成的对逆变器20的反向电流冲击,保证了逆变器20的高可靠性。由于逆变器20与市电的同步范围较宽,并可根据用户要求可调,即0.5-2HZ;可减少设备的不同步运行,减少不同步切换。不同步切换往往会造成UPS供电单元输出大于10ms的间断,而造成负载供电间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UPS供电单元,每组所述UPS供电单元分别接入电源和负载,各组所述UPS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并机电缆连接并按照设定的比例共同为所述负载供电;
其中,各组所述UPS供电单元中的若干组所述UPS供电单元出现故障时,由剩余的若干组所述UPS供电单元继续为所述负载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单元包括:
UPS供电线路,所述UPS供电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UPS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
旁路供电线路,所述旁路供电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旁路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为所述负载供电;
其中,所述UPS供电线路和所述旁路供电线路不同时启动为所述负载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单元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UPS供电线路和所述旁路供电线路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UPS供电线路和所述旁路供电线路为所述负载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DSP控制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线路包括:
整流器(10),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预设电压值的直流电;
逆变器(20),与所述整流器(1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整流器(10)转换后的直流电转换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
蓄能电池(30),与所述整流器(10)的输出端和所述逆变器(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正常供电时,通过所述整流器(10)为所述蓄能电池(30)充电,所述电源断电时,所述蓄能电池(30)通过所述逆变器(20)为所述负载供电以及为所述控制器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10)中设置有谐波滤波器,所述谐波滤波器用于将来自所述电源的交流电中的谐波滤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20)中设置有升压隔离变压器,所述升压隔离变压器用于将经过所述逆变器(20)转换后的交流电进行升压以达到预设电压值的交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线路还包括:
电池开关(40),所述蓄能电池(30)通过所述电池开关(40)与所述整流器(10)的输出端和所述逆变器(2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在所述蓄能电池(30)的电压下降至第一预设电压时断开向所述负载供电,以及在所述蓄能电池(30)的电压下降至第二预设电压时断开向控制电路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电压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单元还包括:
第一静态开关(50),设置在所述UPS供电线路上,用于启动或断开所述UPS供电线路;
第二静态开关(60),设置在所述旁路供电线路上,用于启动或断开所述旁路供电线路;
其中,所述第一静态开关(50)和所述第二静态开关(60)不同时开启或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单元包括:
维修旁路供电线路,所述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维修旁路供电线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连接,用于在所述UPS供电线路和所述旁路供电线路均断开时为所述负载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旁路供电线路与所述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开关(90)。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70)。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80)。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PS供电线路的输出端和所述旁路供电线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之前设置有第四控制开关(100)。
CN201621354680.8U 2016-12-09 2016-12-09 不间断供电系统 Active CN206313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4680.8U CN206313520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不间断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4680.8U CN206313520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不间断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3520U true CN206313520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0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4680.8U Active CN206313520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不间断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352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92A (zh) * 2017-09-21 2018-01-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0417302A (zh) * 2019-07-23 2019-11-05 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电机启动电源装置
CN113394873A (zh) * 2021-06-10 2021-09-14 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4874A (zh) * 2021-06-10 2021-09-14 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供电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1299A (zh) * 2021-06-30 2021-10-22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负载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及不间断电源并机冗余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9592A (zh) * 2017-09-21 2018-01-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10417302A (zh) * 2019-07-23 2019-11-05 福建侨龙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电机启动电源装置
CN113394873A (zh) * 2021-06-10 2021-09-14 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4874A (zh) * 2021-06-10 2021-09-14 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供电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41299A (zh) * 2021-06-30 2021-10-22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负载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及不间断电源并机冗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3520U (zh) 不间断供电系统
CN101807799B (zh) 超级电容储能型电能质量补偿器
EP2896109B1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fast transfer for undervoltage source line failures
CN107017696A (zh) 储能ups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023344B (zh) 一种通用的智能电网电力电子装置
CN100382404C (zh) 配电网综合动态补偿装置
CN104821652A (zh) 工业供电ups系统
CN203027153U (zh) 一种通用的智能电网电力电子装置
CN108347202A (zh) 一种大容量风机用变频器抗电压暂降的方法
CN106026122A (zh) 一种异步励磁综合调相机及其无功补偿与有功平衡的方法
CN106159951B (zh) 一种具有应急电源和有源滤波功能的复合电源
JPH01174223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05375800A (zh) 一种微型逆变器的拓扑电路
CN101521393A (z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装置
CN105591533B (zh) 一种pwm变流电路及包含该电路的变频器
CN209016720U (zh) 一种新型的功率单元
CN204615497U (zh) 工业供电ups系统
CN201369491Y (zh) 可用于高压变频器的通用缓冲型高压开关柜
CN205945075U (zh) 一种具有无功补偿和有源滤波功能的不间断电源
CN205791773U (zh) 不断电电源供应系统
CN202550614U (zh) 一种蓄电池组离线放电装置
CN116404679A (zh) 微电网补偿装置及微电网补偿方法
CN203466765U (zh) 一种基于低电压穿越装置的锅炉空预器变频器
CN113541212B (zh) 面向交直流混合供电方式的定制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05110U (zh) 多电源输入的变频器主电路拓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