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9376U -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 Google Patents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9376U
CN206309376U CN201621289160.3U CN201621289160U CN206309376U CN 206309376 U CN206309376 U CN 206309376U CN 201621289160 U CN201621289160 U CN 201621289160U CN 206309376 U CN206309376 U CN 206309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row
spot
pattern
encry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91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俊奇
王俊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91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9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9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9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包括:在第一、第二井排之间设置的第一加密井排,该井排上设置有加密油井;在第二井排上设置有加密油井;在第二、第三井排之间设置的第二加密井排,该井排上设置有加密油井;在第三井排增设的加密注水井;在第三、第四井排之间设置的第三加密井排,该井排上设置有加密油井;在第四井排上增设的加密油井;在第四、第五井排之间设置的第四加密井排,该井排上设置有加密油井;所述第一油井变为转注水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井网结构,能够使得注水受效均匀,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从而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驱砂岩油藏的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已投入开发的油田大部分属于河流-三角洲沉积类型,而且多数为低渗透油田。低渗透油藏是指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mD)的油藏。对于相对均质的、裂缝方向不明显以及断块面积较大的低渗透油田,通常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进行注水开发,如图1所示。布置菱形反九点井网进行开发时,可以将井排方向7沿着预定方向进行部署,例如,该预定方向可以为平行于裂缝的东西方向。具体的,可以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所述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上设置有油井。所述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上的油井之间的连线能围成一个菱形6。上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对应的油水井数比为3:1,相对而言,油井数占比高,开发初期的油田产量相对较高。
随着长期注水开发的进行,低渗透油藏综合含水逐渐上升。当油田的综合含水达到60%时,菱形反九点井网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注采井距偏大,造成水驱控制程度偏低;油井的注水受效方向少,主要为东北-东南的第一受效方向61和西北-西南的第二受效方向62,造成水驱动用程度偏低;整体上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菱形反九点井网对应的油井产量会大幅降低。
为了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稳定或者提高油田和油井的产量,需要在菱形反九点井网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克服油田综合含水升高后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能够使得注水受效均匀,提高水驱动用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从而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速度和水驱采收率,进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且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井排、第二井排、第三井排、第四井排和第五井排,每个所述井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油井,所有所述第一油井之间的连线能围成菱形,所述菱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注水井,在所述第一井排和第五井排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注水井,所述改进井网结构包括:
在所述第一井排与第二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密井排,所述第一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二井排上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二井排与第三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密井排,所述第二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三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增设的加密注水井;
在所述第三井排与第四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密井排,所述第三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四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增设的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四井排和第五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加密井排,所述第四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所述第一油井变为转注水井。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L,排距为H,则井距L为排距H的3倍至4.5倍。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进井网结构的排距为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一半。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第二井排、第四井排的井距为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的三分之一。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500米至600米,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排距为150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平行于所述预定方向的第一对称线和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的第二对称线,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相交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反九点井网,在关于所述第二对称线对称的两侧形成有反七点井网和反五点井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进井网结构包括一个反九点井网,两个反五点井网,四个反七点井网。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500米至600米,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排距为150米,相应的,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反九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167米至170米;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反七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90米至100米;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反五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90米至100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第一受效方向和第二受效方向;
所述加密油井与所述第一受效方向、第二受效方向错位布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所在油藏的渗透率低于50毫达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通过将菱形反九点井网进行加密调整,把菱形反九点井网结构转变为包含反九点、反七点、反五点的多种井网结构单元,特别是通过错位于主受效方向增加采油井和注水井,降低了加密井水淹的风险,且增加油井的注水受效方向,使得平面波及更加均匀,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进而提高油田的采油速度、从而能提高水驱采收率和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改造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第五井排-5;菱形-6;第一受效方向-61;第二受效方向-62;第一加密井排-11;第二加密井排-12;第三加密井排-13;第四加密井排-14;反七点井网结构-1A;反五点井网结构-1B;反九点井网结构-1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能够使得注水受效均匀,提高水驱动用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从而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速度和水驱采收率,进而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且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每个所述井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油井,所有所述第一油井之间的连线能围成菱形6,所述菱形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注水井,在所述第一井排1和第五井排5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注水井,所述改进井网结构包括:在所述第一井排1与第二井排2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密井排11,所述第一加密井排11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在所述第二井排2上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在所述第二井排2与第三井排3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密井排12,所述第二加密井排12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在所述第三井排3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增设的加密注水井;在所述第三井排3与第四井排4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密井排13,所述第三加密井排13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在所述第四井排4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增设的加密油井;在所述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加密井排14,所述第四加密井排14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所述第一油井变为转注水井。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所在油藏的渗透率低于50毫达西。也就是说,本申请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主要是针对低渗透油藏上的井网结构进行的改进。
其中,目前开发低渗透油藏的一种典型井网结构为菱形反九点井网。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且沿着平行于裂缝的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所述每个井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油井,所有所述第一油井之间的连线能围成菱形6。所述菱形6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注水井。所述第一井排1、第二井排2、第三井排3、第四井排4和第五井排5上的第一油井总的个数为8个,分别布置在菱形6的顶点和相邻两个顶点的二等分点上。
请结合参阅图3,具体的,在针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用的菱形反九点井网进行加密改进时,可以依据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一井排和第二井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一排,即第一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一井排和第二井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米(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a、b、c、d。加密油井第一排的a号和b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一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一排的c号和d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二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二: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二井排的井间,等距离加密四口采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e、f、g、h。这一排井距缩小为167m。
步骤三: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二井排、第三井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二排,即第二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二井排和第三井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i、j、k、l。加密油井第二排的i号和j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一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二排的k号和l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二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四: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三井排的井间,等距离加密两口注水井。这一排井距缩小为250m。
步骤五: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三井排、第四井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三排,即第三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三和第四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m、n、o、p。加密油井第三排的m号和n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一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三排的o号和p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二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六: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四排的井间,等距离加密四口采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q、r、s、t。这一排井距缩小为167m。
步骤七: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四、第五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四排,即第四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四和第五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u、v、w、x。加密油井第四排的u号和v号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1号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四排的3号和4号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2号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八: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所有采油井变为转注水井。
通过上述对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改进的井网结构,该改进的井网结构包括:一个反九点井网,两个反五点井网,四个反七点井网。原则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第一受效方向61和第二受效方向62;所述加密油井与所述第一受效方向61、第二受效方向62错位布置。例如,所述预定方向即井排的延伸方向为东西方向,所述第一受效方向61和第二受效方向62分别为东南-东北和西南-西北方向,则所述加密油井与所述第一受效方向61和第二受效方向62错位布置,从而能够增加注水收效方向,使得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时受效均匀,提高水驱动用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
如图3所示,当对菱形反九点井网改造结束后,依次连接g号、f号、j号、n号、r号、s号、o号、k号至g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反九点井网结构1C单元,在沿着东西方向上,例如g号与f号加密油井之间距离为167~170m。
依次连接i号、m号、n号、j号至i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五点井网结构单元,加密油井之间距离90~100m。同样的,还可以依次连接k号、o号、p号、l号至k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反五点井网结构1B单元。
依次连接a号、e号、i号、j号、f号、b号至a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第一个反七点井网结构1A单元,在沿着东西方向上,例如b号与a号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同样的,还可以依次连接c号、g号、k号、l号、h号、d号至c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第二个反七点井网结构1A单元,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此外还可以依次连接其他加密油井组成第三、第四个反七点井网结构1A,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通过将菱形反九点井网进行加密调整,把菱形反九点井网结构1C转变为包含反九点、反七点、反五点的多种井网结构单元,特别是通过错位于主受效方向增加采油井和注水井,降低了加密井水淹的风险,且增加油井的注水受效方向,使得平面波及更加均匀,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进而提高油田的采油速度、从而能提高水驱采收率和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L,排距为H,则井距L为排距H的3倍至4.5倍。具体的,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500米至600米。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排距为150米。
一般的,在沿着井排方向7上,相邻的两口井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井网密度优化或者井距优化出来的或者计算出来。设定上述相邻两口井之间的距离为500米至600米时,既考虑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又考虑了经济效益。如果井距太小了,那么井网密度太大,投资成本高,开发油田经济效益太差;相反的,如果井距太大,控制不住地层的砂体,造成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不连通,即注入水驱替不动地层原油。一般情况下,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可以为排距的3~4.5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改进井网结构的排距为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一半。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进行加密和改造,从而将原来菱形井网的排距缩小了一半。排距由原来的150米缩小至75米。当然,所述原菱形井网的排距或者加密后的排距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作适应性地调整,本申请在此不作绝对地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第二井排2、第四井排4的井距为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的三分之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井排2或者所述第四井排4上,在两个原来的采油井之间等间距可以增加两个采油井,此时,所述第二井排2、第四井排4的井距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当然,具体的,在所述第二井排2或者第四井排4上加密的油井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地层环境等作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在此并不作具体的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平行于所述预定方向的第一对称线和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的第二对称线,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相交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反九点井网,在关于所述第二对称线对称的两侧形成有反七点井网和反五点井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相对的第一对称线和第二对称线,所述第一对称线和第二对称线具有交点,该交点的周围形成有反九点井网。具体的,该反九点井网分别由第二井排2、第四井排4上的加密油井,以及第二加密井排12、第三加密井排13上的加密油井与中心的注水井形成。所述反七点井网由加密油井和转注水井形成。所述反五点井网由加密油井和加密注水井形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500米至600米,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排距为150米,相应的,所述反九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167米至170米;所述反七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90米至100米;所述反五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90米至100米。当然,所述反九点、反七点和反五点井网结构1B的井距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作适应性地调整,本申请在此不作绝对地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下,例如对于储层渗透率为5~10mD的低渗透油藏,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开发,井网结构如图1所示。该井网共有五排井,从上至下依次为排号;井排方向为东西方向。每一排上,井间距离为500m。井排与井排之间距离为150m。一种菱形反九点井网避开主流线的井网加密结构,具体实施步骤为:
步骤一: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一井排和第二井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一排,即第一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一井排和第二井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米(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a、b、c、d。加密油井第一排的a号和b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一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一排的c号和d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二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二: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二井排的井间,等距离加密四口采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e、f、g、h。这一排井距缩小为167m。
步骤三: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二井排、第三井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二排,即第二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二井排和第三井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i、j、k、l。加密油井第二排的i号和j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一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二排的k号和l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二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四: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三井排的井间,等距离加密两口注水井。这一排井距缩小为250m。
步骤五: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三井排、第四井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三排,即第三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三和第四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m、n、o、p。加密油井第三排的m号和n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一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三排的o号和p号加密油井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原第二个油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六: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四排的井间,等距离加密四口采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q、r、s、t。这一排井距缩小为167m。
步骤七:在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四、第五排之间,加密四口采油井,形成加密油井的第四排,即第四加密井排。该井排到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第四和第五排之间距离相等,为75m。新加密的油井自左向右依次编号分别为:u、v、w、x。加密油井第四排的u号和v号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1号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加密油井第四排的3号和4号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它们与过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第二排的2号井的南北方向直线呈对称关系。
步骤八:原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所有采油井变为转注水井。
如图3所示,当对菱形反九点井网改造结束后,依次连接g号、f号、j号、n号、r号、s号、o号、k号至g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反九点井网结构单元,在沿着东西方向上,例如g号与f号加密油井之间距离为167~170m。
依次连接i号、m号、n号、j号至i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五点井网结构单元,加密油井之间距离90~100m。同样的,还可以依次连接k号、o号、p号、l号至k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五点井网结构单元。
依次连接a号、e号、i号、j号、f号、b号至a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第一个反七点井网结构单元,在沿着东西方向上,例如b号与a号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同样的,还可以依次连接c号、g号、k号、l号、h号、d号至c号加密油井,组成加密后的第二个反七点井网结构单元,加密油井之间的距离为90~100m。此外还可以依次连接其他加密油井组成第三、第四个反七点井网结构,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包括依次间隔设置且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井排、第二井排、第三井排、第四井排和第五井排,每个所述井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油井,所有所述第一油井之间的连线能围成菱形,所述菱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一注水井,在所述第一井排和第五井排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注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井网结构包括:
在所述第一井排与第二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加密井排,所述第一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二井排上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二井排与第三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加密井排,所述第二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三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增设的加密注水井;
在所述第三井排与第四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三加密井排,所述第三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四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增设的加密油井;
在所述第四井排和第五井排之间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四加密井排,所述第四加密井排上沿着所述预定方向间隔设置有加密油井;
所述第一油井变为转注水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L,排距为H,则井距L为排距H的3倍至4.5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井网结构的排距为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第二井排、第四井排的井距为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的三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500米至600米,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排距为150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平行于所述预定方向的第一对称线和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的第二对称线,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相交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反九点井网,在关于所述第二对称线对称的两侧形成有反七点井网和反五点井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井网结构包括一个反九点井网,两个反五点井网,四个反七点井网。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井距为500米至600米,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排距为150米,相应的,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反九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167米至170米;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反七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90米至100米;
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上,所述反五点井网中加密油井之间的井距为90米至100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具有第一受效方向和第二受效方向;
所述加密油井与所述第一受效方向、第二受效方向错位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所在油藏的渗透率低于50毫达西。
CN201621289160.3U 2016-11-29 2016-11-29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Active CN206309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9160.3U CN206309376U (zh) 2016-11-29 2016-11-29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9160.3U CN206309376U (zh) 2016-11-29 2016-11-29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9376U true CN206309376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9160.3U Active CN206309376U (zh) 2016-11-29 2016-11-29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9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7612B (zh) 一种适用于加密开发页岩气井的压裂工艺
CN206309375U (zh)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CN107664031B (zh) 通过确定水平井蒸汽驱井网形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CN106437674B (zh)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井网适配方法
CN105239990A (zh) 一种超低渗致密油藏拟本井侧向驱替水平井布井方法
CN107435535B (zh) 一种采用平面重力驱开采高倾角稠油油藏的方法
CN103867175A (zh) 一种蒸汽驱井网结构及其蒸汽驱开发方法
CN105672978A (zh) 一种平移式五点水平井立体井网布井方法
CN105719339A (zh) 一种页岩气储层页理缝三维建模方法
CN104373097A (zh) Sagd联合蒸汽驱提高中深层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方法
CN205532555U (zh) 一种井网结构
CN206309376U (zh) 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CN206309377U (zh) 基于菱形反九点井网的改进井网结构
CN108331558A (zh) 煤气层用水平井及该水平井的钻井和压裂方法
CN106639996B (zh) 直井体积压裂和线状注水组合开发超低渗透油藏的方法
CN105332678A (zh) 一种注气吞吐的方法
CN205532554U (zh) 一种高含水油藏反七点与反四点组合加密井网结构
CN112627797B (zh) 一种异型羽状地热井开发系统
CN204253001U (zh) 一种老油田注水开采用的水平井分层开采井网
CN206309379U (zh) 一种井网结构
CN206309378U (zh) 一种井网结构
CN110306968A (zh) 不规则井网优化方法及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6360691U (zh) 一种井网结构
CN208473830U (zh) 组合井网结构
CN205445574U (zh) 井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