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8126U -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8126U
CN206308126U CN201621308528.6U CN201621308528U CN206308126U CN 206308126 U CN206308126 U CN 206308126U CN 201621308528 U CN201621308528 U CN 201621308528U CN 206308126 U CN206308126 U CN 206308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oidal frame
cross
hole
frame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85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new sea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黄鑫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黄鑫 filed Critical 黄鑫
Priority to CN2016213085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8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8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8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包括顶层环形架、中层环形架和底层环形架,所述顶层环形架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环形架,所述顶层环形架与底层环形架之间设置有中层环形架,所述顶层环形架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一十字架,所述顶层环形架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插设有第一种植钵,本实用新型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三层环形架,分别用来依次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在有限的水面面积下,通过立体式的布局,可以更大的种植多层水生植物,使得此生态浮床系统能够更高效的完成水体的净化处理,本结构合理的利用水下垂直方向的空间,使得资源利用率更高,水体处理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具有经济实用、治污效果明显,也可以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再造自然生态平衡,可用于鱼塘水体种植无公害蔬菜,消波护岸作用,保护水利设施等等优点。
而现有的生态浮床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都是只在浮床表面种植有表层水生植物,这种单一水生植物种植的生态浮床并不能在有限的水面面积下使得浮床系统处理水的效率低下,导致使用效果较差,十分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包括顶层环形架、中层环形架和底层环形架,所述顶层环形架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环形架,所述顶层环形架与底层环形架之间设置有中层环形架,所述顶层环形架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一十字架,所述第一十字架的四角固定连接于顶层环形架内侧壁,所述顶层环形架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插设有第一种植钵;
所述中层环形架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二十字架,所述第二十字架的四角固定连接于中层环形架内侧壁,所述中层环形架中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插设有第二种植钵;
所述底层环形架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三十字架,所述第三十字架的四角固定连接于底层环形架内侧壁,所述底层环形架中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插设有第三种植钵;
所述顶层环形架与中层环形架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十字架和第二十字架上,所述中层环形架与底层环形架之间通过若干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上;
所述第一十字架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基柱,所述基柱的上方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基柱与卡位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浮块。
优选的,所述顶层环形架、中层环形架和底层环形架的圆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设置有不少于五组,所述基柱也设置有不少于五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设置有不少于四组,且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中层环形架与第二十字架围成的空心区域上方,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底层环形架与第三十字架围成的空心区域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三层环形架,分别用来依次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在有限的水面面积下,通过立体式的布局,可以更大的种植多层水生植物,使得此生态浮床系统能够更高效的完成水体的净化处理,本结构合理的利用水下垂直方向的空间,使得资源利用率更高,水体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顶层环形架、11第一十字架、12第一种植钵、13第一通孔、2中层环形架、21第二十字架、22第二种植钵、23第二通孔、3底层环形架、31第三十字架、32第三种植钵、33第三通孔、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基柱、7卡位块、8连接杆、9浮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包括顶层环形架1、中层环形架2和底层环形架3,所述顶层环形架1、中层环形架2和底层环形架3的圆心重合,使得三层环形架结构之间能够更加稳定,所述顶层环形架1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环形架3,所述顶层环形架1与底层环形架3之间设置有中层环形架2,所述顶层环形架1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一十字架11,所述第一十字架11的四角固定连接于顶层环形架1内侧壁,所述顶层环形架1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中插设有第一种植钵12,第一种植钵12设置于水面上,第一种植钵12用来种植挺水植物,实现浮床系统的水处理效果。
所述中层环形架2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二十字架21,所述第二十字架21的四角固定连接于中层环形架2内侧壁,所述中层环形架2中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中插设有第二种植钵22第二种植钵22设置于水体中部,第二种植钵22用来种植浮叶植物,也可以完成浮床系统的水处理效果。
所述底层环形架3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三十字架31,所述第三十字架31的四角固定连接于底层环形架3内侧壁,所述底层环形架3中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33,所述第三通孔33中插设有第三种植钵32,第三种植钵32设置于水体最下方,用来种植沉水植物,更好的完成水体的净化,所述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23和第三通孔33均设置有不少于四组,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23和第三通孔33均以环形架圆心为中心呈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一通孔13开设于中层环形架2与第二十字架21围成的空心区域上方,方便第一种植钵12中的植物栽种于水底的土壤中,不会阻挡植物根部,所述第二通孔23开设于底层环形架3与第三十字架31围成的空心区域上方,方便第二种植钵22中的植物栽种于水底的土壤中,也不会阻挡植物根部。
所述顶层环形架1与中层环形架2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弹簧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十字架11和第二十字架21上,起到支撑和连接第一十字架11和第二十字架21的作用,所述中层环形架2与底层环形架3之间通过若干第二弹簧5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十字架21和第三十字架31上,起到支撑和连接第二十字架21和第三十字架31的作用,所述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5均设置有不少于五组,且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5之间均以环形架圆心为中心呈均匀分布,使得弹簧的连接和支撑效果更好,所述基柱6也设置有不少于五组,使得整体浮床系统能够具有该有的浮力,使得整体漂浮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十字架11远离第一弹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基柱6,所述基柱6的上方设置有卡位块7,卡位块7用来阻挡浮块9发生位移和脱离,所述基柱6与卡位块7之间通过连接杆8相连,所述连接杆8上套接有浮块9,很好的将浮块9固定在连接杆8上,很好的发挥其浮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包括顶层环形架(1)、中层环形架(2)和底层环形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环形架(1)的下方设置有底层环形架(3),所述顶层环形架(1)与底层环形架(3)之间设置有中层环形架(2),所述顶层环形架(1)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一十字架(11),所述第一十字架(11)的四角固定连接于顶层环形架(1)内侧壁,所述顶层环形架(1)中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中插设有第一种植钵(12);
所述中层环形架(2)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二十字架(21),所述第二十字架(21)的四角固定连接于中层环形架(2)内侧壁,所述中层环形架(2)中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中插设有第二种植钵(22);
所述底层环形架(3)的中空部分设置有第三十字架(31),所述第三十字架(31)的四角固定连接于底层环形架(3)内侧壁,所述底层环形架(3)中开设有若干第三通孔(33),所述第三通孔(33)中插设有第三种植钵(32);
所述顶层环形架(1)与中层环形架(2)之间通过若干第一弹簧(4)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十字架(11)和第二十字架(21)上,所述中层环形架(2)与底层环形架(3)之间通过若干第二弹簧(5)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十字架(21)和第三十字架(31)上;
所述第一十字架(11)远离第一弹簧(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基柱(6),所述基柱(6)的上方设置有卡位块(7),所述基柱(6)与卡位块(7)之间通过连接杆(8)相连,所述连接杆(8)上套接有浮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环形架(1)、中层环形架(2)和底层环形架(3)的圆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5)均设置有不少于五组,所述基柱(6)也设置有不少于五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23)和第三通孔(33)均设置有不少于四组,且所述第一通孔(13)开设于中层环形架(2)与第二十字架(21)围成的空心区域上方,所述第二通孔(23)开设于底层环形架(3)与第三十字架(31)围成的空心区域上方。
CN201621308528.6U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Active CN206308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8528.6U CN206308126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8528.6U CN206308126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8126U true CN206308126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8528.6U Active CN206308126U (zh) 2016-12-01 2016-12-01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8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2735A (zh) * 2022-03-17 2022-07-22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2735A (zh) * 2022-03-17 2022-07-22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CN114772735B (zh) * 2022-03-17 2023-05-09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62323U (zh) 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套养浮筏
CN203530027U (zh) 节杆支撑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205603319U (zh) 一种用于修复河湖与景观水体污染的生态浮床装置
CN202026704U (zh) 一种利用水生植物和em菌净化养殖水的养殖系统
CN209497990U (zh) 一种沉水植物种植装置
CN203938528U (zh) 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
CN206244512U (zh) 太阳能动力型生态位镶嵌式浮岛
CN2773062Y (zh) 生物浮岛框架
CN206791406U (zh) 一种鱼菜共生装置
CN109179669A (zh) 一种设置有微生物框架层的复合生态浮床
CN105794481B (zh) 一种水生禾草浮体式繁殖方法及其应用
CN206308126U (zh) 一种悬浮式多层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系统
CN202785809U (zh) 一种立体生态净化浮床
CN202425451U (zh) 蟹、贝、藻立体养殖生物固碳装置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203775859U (zh) 生态浮床组件
CN211580791U (zh) 一种适合陆生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岛
CN20467589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CN204325066U (zh) 植物与微生物结合净化循环养殖系统
CN201144175Y (zh) 立体微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203860258U (zh) 一种大鲵工厂化养殖池
CN205892878U (zh) 一种浅水型水体净化装置
CN206165520U (zh) 单体牡蛎稚贝循环水培育装置
CN201541511U (zh) 水面种植基
CN108751416A (zh) 一种新型立体生态浮床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6

Address after: 230000 Jinzhai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Anhui, northwest corner of Wangjiang West Road

Patentee after: Anhui new seas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31 room 702, unit 2, yuyujin court, international flower capital, Shitai Road, Shushan, Anhui, Hefei, Shitai, China

Patentee before: Huang 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