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06860U -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06860U
CN206306860U CN201621448594.3U CN201621448594U CN206306860U CN 206306860 U CN206306860 U CN 206306860U CN 201621448594 U CN201621448594 U CN 201621448594U CN 206306860 U CN206306860 U CN 206306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ingfeder
central plug
plug axle
electric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485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红
张志斌
田利斌
韩利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eiduo Nur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eiduo Nur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eiduo Nur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eiduo Nur Electric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485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06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06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068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中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包括固定基体、连接在固定基体上的安装臂、通过伸缩机构安装于安装臂上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安全外罩,所述壳体内套设有可沿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中心塞轴;所述中心塞轴的靠近安全外罩的一侧设置为圆锥面,所述中心塞轴的圆锥面上套设有可膨胀的塞紧涨套;所述中心塞轴的中心孔内套设有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的端部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位于安全外罩内并与中心塞轴的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必将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多以插电式的电动汽车为主,通过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传统的充电桩主要为直立式充电桩,直立式充电桩设置在车位附近且从地面向上延伸;充电时,充电桩上的充电接口与车辆之间通过充电电缆连接,从而将充电桩内储存的电能充入电动汽车内,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但是,采用直立式充电桩存在倒车时易被撞坏、开挖埋设电缆工作量大、充电电缆粗重且易弄脏的缺陷。
为此,申请号为201620227705.1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用于将来自供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给车辆,充电装置设置在地面上方并与地面间隔开,充电装置具有用于向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充电接口配置成相对地面能够进行升降。由于该充电装置采用“悬空”装置,因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面充电桩固有的缺陷,极大地方便了操作者使用,降低了充电装置被撞坏而需要进行的维护成本。
上述充电装置虽能方便操作者使用。但是,由于该充电装置闲置时,充电接口通常自然垂直放置。由于该充电接口通常是直接裸露在外,极易通电误伤到操作者,致使该充电装置的安全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基体、连接在固定基体上的安装臂、通过伸缩机构安装于安装臂上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安全外罩,所述壳体内套设有可沿壳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中心塞轴;所述中心塞轴的靠近安全外罩的一侧设置为圆锥面,所述中心塞轴的圆锥面上套设有可膨胀的塞紧涨套;所述中心塞轴的中心孔内套设有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的端部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位于安全外罩内并与中心塞轴的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塞,所述螺旋塞可沿中心塞轴的轴向移动;所述中心塞轴与螺旋塞之间还设有调节弹簧。
其中,所述涨套上沿涨套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端面膨胀凹槽、右端面膨胀凹槽,所述左端面膨胀凹槽开设于涨套的左端面上并沿涨套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所述右端面膨胀凹槽开设于涨套的右端面上并沿涨套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其中,所述涨套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多组环形凹槽沿涨套的轴向均布;每组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环形弹性绳。
其中,所述安装臂上连接有接头同步装置,所述接头同步装置上通过两组伸缩机构连接有两组充电接头,且所述接头同步装置可带动两组充电接头相向或背向移动。
其中,所述接头同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臂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同步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沿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左滑块、右滑块,所述左滑块与右滑块之间设置有可使左滑块、右滑块相向或背向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左滑块或右滑块连接并驱动对应的滑块在滑动导轨上滑动。
其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板上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左连杆、右连杆,所述左连杆的另一端与左滑块铰接,所述右连杆与右滑块铰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该充电装置通过安装臂安装在地面上方,可有效避免汽车撞坏充电装置;该充电接头的一端设置安全外罩,而用于与汽车上的接口相连的充电接口就位于该安全外罩内,在充电接头闲置时,该充电接口均位于安全外罩内,从而可有效避免外部物体接触到充电接口,从而不会因外部物体接触到充电接头并通电伤及到操作者,有效避免充电装置因通电误伤到操作者,提高该充电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充电接头内设置有中心塞轴和塞紧涨套,当需要充电时,充电接头塞入汽车的充电接口处,然后向内挤压中心塞轴迫使塞紧涨套向外膨胀,使整个充电接头涨紧在汽车上的充电接口,有效避免在充电时因外力或者线缆的晃动造成的接头、接口对接出现松动,提高充电的效率与充电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内设置螺旋塞和调节弹簧,通过调节螺旋塞在壳体上的位置即可预先调整调节弹簧的形变量,从而调整涨套的膨胀情况,从而可适用于汽车上具有不同尺寸的充电接口,提高该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中,该涨套的周向开设左端面膨胀凹槽、右端面膨胀凹槽,且左端面膨胀凹槽、右端面膨胀凹槽沿涨套的周向均匀交错设置;当中心塞轴轴向移动时,在涨套上的左端面膨胀凹槽、右端面膨胀凹槽的作用下,左端面膨胀凹槽、右端面膨胀凹槽之间的间隙增大并向外扩张,涨套向外扩张,涨套的外径增大,将充电接头涨紧在汽车的充电接口内,其涨紧的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充电接头的快速涨紧与取消涨紧,提高对充电接头的涨紧效率,提高充电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在涨套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且每组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环形弹性绳;当充电完毕后,作用在中心塞轴上的作用力消失,中心塞轴回退,此时涨套在环形弹性绳的作用下将迫使向内收缩,实现解除涨紧的状态,从而便于在充电完毕后实现充电接头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相互分离。
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接头同步装置在安装臂上安装两组充电接头,从而可一次性满足两台汽车的充电需求,提高汽车的充电效率;两组充电接头通过接头同步装置进行调节其位置,提高了对充电接头的调节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中,该接头同步装置包括连接板、同步驱动装置、左滑块、右滑块和联动机构,该同步驱动装置可直接驱动左滑块或右滑块移动,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另一块滑块相向或者背向移动,两块滑块相向或者背向移动,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滑块将带动其下方的充电接头移动,从而同步调整两充电接头的位置,充电接头调整所需时间更短,提高对充电接头的位置调节的效率。
7、本实用新型中,该联动机构包括有旋转杆,旋转杆通过连接柱连接在连接板上,且旋转杆可在连接板上自由转动,该旋转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杆与左滑块、右滑块铰接连接;当同步驱动装置驱动左滑块或者右滑块移动时,移动的滑块将通过连杆带动旋转杆转动,转动的旋转杆将通过另一根连杆带动另一块滑块移动,并在该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左滑块与右滑块相向或者背向同步移动,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滑块将带动其下方的充电接头移动,从而同步调整两充电接头的位置,充电接头调整所需时间更短,提高对充电接头的位置调节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充电接头中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接头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固定基体、2-连接座、3-安装臂、4-接头同步装置、5-伸缩机构、6-充电接头、41-连接板、42-同步驱动装置、43-滑动导轨、44-左滑块、45-右滑块、46-左连杆、47-旋转杆、48-连接柱、49-右连杆、61-壳体、62-中心塞轴、63-涨套、64-调节弹簧、65-螺旋塞、66-充电电缆、67-充电接口、68-安全外罩、69-环形弹性绳、621-圆锥面、631-左端面膨胀凹槽、632-右端面膨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基体1、安装臂3和充电接头6。该安装臂3通过连接座2安装在固定基体1上,在连接座2的作用下该安装臂3可在固定基体1上进行旋转,当然在连接座2的作用下该安装臂3也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体1上。该充电接头6通过伸缩机构5连接在安装臂3上。当需要充电时,该充电接头6下移并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对接,实现充电;当充电完毕后,该充电接头6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分离,充电接头6上移。该充电接头6包括壳体61,在壳体61的一端连接有安全外罩68,通过该安全外罩68可将安全外罩68内的部件与外界分隔开。在壳体61内套设有中心塞轴62,该中心塞轴62可沿壳体61的轴线方向在壳体61内移动。该中心塞轴62的靠近安全外罩68的一侧设置为圆锥面621,并在中心塞轴62的圆锥面621上套设有可膨胀的塞紧涨套63,该塞紧涨套63可在中心塞轴62的作用下膨胀或者收缩。该中心塞轴62的中心孔内套设有充电电缆66,充电电缆66的端部连接有充电接口67,充电接口67位于安全外罩68内并与中心塞轴62的端部连接。由于该充电接口67直接与中心塞轴62连接,因而当中心塞轴62在外力作用下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时,该充电接口67可随中心塞轴62一起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从而该充电接口67可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对接实现对汽车进行充电。
该充电装置通过安装臂3安装在地面上方,可有效避免汽车撞坏充电装置;该充电接头6的一端设置安全外罩68,而用于与汽车上的接口相连的充电接口67就位于该安全外罩68内,在充电接头6闲置时,该充电接口67均位于安全外罩68内,从而可有效避免外部物体接触到充电接口67,从而不会因外部物体接触到充电接头6并通电伤及到操作者,有效避免充电装置因通电误伤到操作者,提高该充电装置的安全性能;该充电接头6内设置有中心塞轴62和塞紧涨套63,当需要充电时,充电接头6塞入汽车的充电接口67处,然后向内挤压中心塞轴62迫使塞紧涨套63向外膨胀,使整个充电接头6涨紧在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有效避免在充电时因外力或者线缆的晃动造成的接头、接口对接出现松动,提高充电的效率与充电的安全性能。
为了提高该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该壳体6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塞65,螺旋塞65可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此外,在中心塞轴62与螺旋塞65之间还设有调节弹簧64;当旋转螺旋塞65时,螺旋塞65将在中心塞轴62上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从而压缩调节弹簧64,中心塞轴62沿其轴向移动并撑开涨套63,从而可适应于汽车上具有不同尺寸的充电接口67。
在壳体61内设置螺旋塞65和调节弹簧64,通过调节螺旋塞65在壳体61上的位置即可预先调整调节弹簧64的形变量,从而调整涨套63的膨胀情况,从而可适用于汽车上具有不同尺寸的充电接口67,提高该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
为了使该涨套63更易产生膨胀,因而在涨套63上沿涨套63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且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开设于涨套63的左端面上并沿涨套63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右端面膨胀凹槽632开设于涨套63的右端面上并沿涨套63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该涨套63的周向开设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且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沿涨套63的周向均匀交错设置;当中心塞轴62轴向移动时,在涨套63上的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的作用下,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之间的间隙增大并向外扩张,涨套63向外扩张,涨套63的外径增大,将充电接头6涨紧在汽车的充电接口67内,其涨紧的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充电接头6的快速涨紧与取消涨紧,提高对充电接头6的涨紧效率,提高充电效率。
为了便于在充电完毕后将该充电接头6从汽车上取下,在涨套63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多组环形凹槽沿涨套63的轴向均布,并在每组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环形弹性绳69。
在涨套63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且每组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环形弹性绳69;当充电完毕后,作用在中心塞轴62上的作用力消失,中心塞轴62回退,此时涨套63在环形弹性绳69的作用下将迫使向内收缩,实现解除涨紧的状态,从而便于在充电完毕后实现充电接头6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相互分离。
作为优选,该安装臂3上连接有接头同步装置4,在接头同步装置4上通过两组伸缩机构5连接有两组充电接头6,且通过该接头同步装置4可带动两组充电接头6相向或背向移动。
通过接头同步装置4在安装臂3上安装两组充电接头6,从而可一次性满足两台汽车的充电需求,提高汽车的充电效率;两组充电接头6通过接头同步装置4进行调节其位置,提高了对充电接头6的调节效率。
该接头同步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臂3上的连接板41,在连接板41的一端连接有同步驱动装置42,在连接板41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导轨43,滑动导轨43沿连接板41长度方向设置。在滑动导轨43上滑动连接有左滑块44、右滑块45,并在左滑块44与右滑块45之间设置有可使左滑块44、右滑块45相向或背向联动的联动机构,通过该联动机构可使左滑块44、右滑块45一起联动。该同步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与左滑块44或右滑块45连接并驱动对应的滑块在滑动导轨43上滑动。
该接头同步装置4包括连接板41、同步驱动装置42、左滑块44、右滑块45和联动机构,该同步驱动装置42可直接驱动左滑块44或右滑块45移动,并通过联动机构带动另一块滑块相向或者背向移动,两块滑块相向或者背向移动,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滑块将带动其下方的充电接头6移动,从而同步调整两充电接头6的位置,充电接头6调整所需时间更短,提高对充电接头6的位置调节的效率。
该联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板41上的连接柱48,在连接柱48上连接有旋转杆47,该旋转杆47可在连接柱48上自由转动。该旋转杆47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左连杆46、右连杆49,其中左连杆46的另一端与左滑块44铰接,右连杆49的另一端与右滑块45铰接。
该联动机构包括有旋转杆47,旋转杆47通过连接柱48连接在连接板41上,且旋转杆47可在连接板41上自由转动,该旋转杆47的两端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杆与左滑块44、右滑块45铰接连接;当同步驱动装置42驱动左滑块44或者右滑块45移动时,移动的滑块将通过连杆带动旋转杆47转动,转动的旋转杆47将通过另一根连杆带动另一块滑块移动,并在该联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左滑块44与右滑块45相向或者背向同步移动,相向或背向移动的滑块将带动其下方的充电接头6移动,从而同步调整两充电接头6的位置,充电接头6调整所需时间更短,提高对充电接头6的位置调节的效率。
实施例1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基体1、安装臂3和充电接头6。该安装臂3通过连接座2安装在固定基体1上,在连接座2的作用下该安装臂3可在固定基体1上进行旋转,当然在连接座2的作用下该安装臂3也可固定连接在固定基体1上。该充电接头6通过伸缩机构5连接在安装臂3上。当需要充电时,该充电接头6下移并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对接,实现充电;当充电完毕后,该充电接头6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分离,充电接头6上移。该充电接头6包括壳体61,在壳体61的一端连接有安全外罩68,通过该安全外罩68可将安全外罩68内的部件与外界分隔开。在壳体61内套设有中心塞轴62,该中心塞轴62可沿壳体61的轴线方向在壳体61内移动。该中心塞轴62的靠近安全外罩68的一侧设置为圆锥面621,并在中心塞轴62的圆锥面621上套设有可膨胀的塞紧涨套63,该塞紧涨套63可在中心塞轴62的作用下膨胀或者收缩。该中心塞轴62的中心孔内套设有充电电缆66,充电电缆66的端部连接有充电接口67,充电接口67位于安全外罩68内并与中心塞轴62的端部连接。由于该充电接口67直接与中心塞轴62连接,因而当中心塞轴62在外力作用下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时,该充电接口67可随中心塞轴62一起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从而该充电接口67可与汽车上的充电接口67对接实现对汽车进行充电。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壳体6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塞65,螺旋塞65可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此外,在中心塞轴62与螺旋塞65之间还设有调节弹簧64;当旋转螺旋塞65时,螺旋塞65将在中心塞轴62上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从而压缩调节弹簧64,中心塞轴62沿其轴向移动并撑开涨套63,从而可适应于汽车上具有不同尺寸的充电接口67。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涨套63上沿涨套63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且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开设于涨套63的左端面上并沿涨套63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右端面膨胀凹槽632开设于涨套63的右端面上并沿涨套63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涨套63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多组环形凹槽沿涨套63的轴向均布,并在每组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环形弹性绳69。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安装臂3上连接有接头同步装置4,在接头同步装置4上通过两组伸缩机构5连接有两组充电接头6,且通过该接头同步装置4可带动两组充电接头6相向或背向移动。
实施例6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该接头同步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臂3上的连接板41,在连接板41的一端连接有同步驱动装置42,在连接板41的另一端设有滑动导轨43,滑动导轨43沿连接板41长度方向设置。在滑动导轨43上滑动连接有左滑块44、右滑块45,并在左滑块44与右滑块45之间设置有可使左滑块44、右滑块45相向或背向联动的联动机构,通过该联动机构可使左滑块44、右滑块45一起联动。该同步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与左滑块44或右滑块45连接并驱动对应的滑块在滑动导轨43上滑动。
实施例7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该联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板41上的连接柱48,在连接柱48上连接有旋转杆47,该旋转杆47可在连接柱48上自由转动。该旋转杆47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左连杆46、右连杆49,其中左连杆46的另一端与左滑块44铰接,右连杆49的另一端与右滑块45铰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基体(1)、连接在固定基体(1)上的安装臂(3)、通过伸缩机构(5)安装于安装臂(3)上的充电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6)包括壳体(61),所述壳体(61)的一端连接有安全外罩(68),所述壳体(61)内套设有可沿壳体(61)的轴线方向移动的中心塞轴(62);所述中心塞轴(62)的靠近安全外罩(68)的一侧设置为圆锥面(621),所述中心塞轴(62)的圆锥面(621)上套设有可膨胀的塞紧涨套(63);所述中心塞轴(62)的中心孔内套设有充电电缆(66),所述充电电缆(66)的端部连接有充电接口(67),所述充电接口(67)位于安全外罩(68)内并与中心塞轴(62)的端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塞(65),所述螺旋塞(65)可沿中心塞轴(62)的轴向移动;所述中心塞轴(62)与螺旋塞(65)之间还设有调节弹簧(6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套(63)上沿涨套(63)的周向均匀交错开设有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右端面膨胀凹槽(632),所述左端面膨胀凹槽(631)开设于涨套(63)的左端面上并沿涨套(63)的轴向向右端面一侧凹陷,所述右端面膨胀凹槽(632)开设于涨套(63)的右端面上并沿涨套(63)的轴向向左端面一侧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涨套(63)的外圆柱面上设置有多组环形凹槽,多组环形凹槽沿涨套(63)的轴向均布;每组环形凹槽内均设置有环形弹性绳(6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3)上连接有接头同步装置(4),所述接头同步装置(4)上通过两组伸缩机构(5)连接有两组充电接头(6),且所述接头同步装置(4)可带动两组充电接头(6)相向或背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同步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臂(3)上的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的一端连接有同步驱动装置(42),所述连接板(41)的另一端设有沿连接板(41)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导轨(43),所述滑动导轨(43)上滑动连接有左滑块(44)、右滑块(45),所述左滑块(44)与右滑块(45)之间设置有可使左滑块(44)、右滑块(45)相向或背向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同步驱动装置(42)的输出轴与左滑块(44)或右滑块(45)连接并驱动对应的滑块在滑动导轨(43)上滑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板(41)上的连接柱(48),所述连接柱(48)上连接有旋转杆(47),所述旋转杆(47)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左连杆(46)、右连杆(49),所述左连杆(46)的另一端与左滑块(44)铰接,所述右连杆(49)与右滑块(45)铰接。
CN201621448594.3U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6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8594.3U CN206306860U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48594.3U CN206306860U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06860U true CN206306860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4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4859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06860U (zh) 2016-12-27 2016-12-27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068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6257A (zh) * 2017-12-20 2018-06-05 上海玖锶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gv充电桩、agv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8891292A (zh) * 2018-07-17 2018-11-27 王志强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6257A (zh) * 2017-12-20 2018-06-05 上海玖锶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gv充电桩、agv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8891292A (zh) * 2018-07-17 2018-11-27 王志强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
CN108891292B (zh) * 2018-07-17 2021-09-17 杭州翔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94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缆支架
CN20630686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07723829U (zh) 一种油缸活塞杆与双耳叉头安装工装
CN109004393A (zh) 一种可调节的便携式电力施工用接地装置
CN106362973A (zh) 一种单驱多齿轮联动式绝缘子清洁装置
CN209365917U (zh) 具有旋转底座的车库无线充电桩
CN206116755U (zh) 一种防止插头松脱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
CN210724028U (zh) 油田电力电缆固定装置
CN106143668A (zh) 一种机器人全向爪
CN105450083B (zh) 多足蠕动驱动型套筒折展机构
CN20707456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
CN217954612U (zh) 检测低压电力电缆和架空绝缘电缆的耐压试验装置
CN110614696A (zh) 一种箱梁混凝土振捣用移动式工具架
CN206401952U (zh) 一种小型机器人用充电桩
CN113341287B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绝缘保护设备
CN21410079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户外移动式发电设备
CN208010013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充电桩上的循环360°旋转送电吊篮装置
CN108179904A (zh) 电动汽车用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CN207209618U (zh) 一种电动排缆装置
CN204040238U (zh) 一种新型挤压阻尼器装置
CN205622286U (zh) 自动充电系统
CN106340930A (zh) 一种多端口电瓶垂直充电装置
CN205355676U (zh) 一种超高压输电线路断股捋回装置
CN206401979U (zh) 一种基于仿生树的光伏发电停车充电系统
CN215452550U (zh) 一种智能安全型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