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5267U - 烤箱 - Google Patents

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5267U
CN206295267U CN201621066876.7U CN201621066876U CN206295267U CN 206295267 U CN206295267 U CN 206295267U CN 201621066876 U CN201621066876 U CN 201621066876U CN 206295267 U CN206295267 U CN 206295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blast
motor cover
blast motor
cavity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68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扬
金虎
法比奥·加姆巴德拉
顾赫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668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5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5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5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烤箱,包括:腔体,腔体的后壁上形成有配合孔;热风电机罩,热风电机罩的设在腔体的后壁的内侧面上,且热风电机罩与腔体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且热风电机罩上形成有连通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热风电机罩上连接有凸耳,且凸耳的自由端延伸至热风电机罩的后面并与热风电机罩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凸耳穿过配合孔并抵在腔体的后壁外侧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烤箱,通过在热风电机罩上设置凸耳,并在腔体的后壁上设置与凸耳配合的配合孔,实现热风电机罩与腔体装配前的预定位,降低了热风电机罩与腔体的组装难度,加强了产品的可制造性,提高了热风电机罩与腔体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烤箱的热风电机罩成型后的结构不利于涡流的形成严重影响烤箱的加热效果,并且热风电机罩与腔体在组装时,装配工序复杂,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需要对热风电机罩的结构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烤箱,该烤箱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生产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性能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烤箱,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后壁上形成有配合孔;热风电机罩,所述热风电机罩的设在所述腔体的后壁的内侧面上,且所述热风电机罩与所述腔体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且所述热风电机罩上形成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热风电机罩上连接有凸耳,且所述凸耳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热风电机罩的后面并与热风电机罩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凸耳穿过所述配合孔并抵在所述腔体的后壁外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烤箱,通过在热风电机罩上设置凸耳,并在腔体的后壁上设置与凸耳配合的配合孔,实现热风电机罩与腔体装配前的预定位,降低了热风电机罩与腔体的组装难度,加强了产品的可制造性,提高了热风电机罩与腔体的组装效率。该烤箱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生产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性能稳定。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烤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耳连接在所述热风电机罩的后面,且所述凸耳呈先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弹片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耳的一部分向前凸起形成凸起部,且所述凸耳的凸起部抵在所述腔体的后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部邻近所述凸耳的上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耳呈弧形片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耳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所述配合孔包括与多个所述凸耳对应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风电机罩和所述凸耳为一体形成的钣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风电机罩上形成有第一螺钉孔,所述腔体的后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对应的第二螺钉孔,所述热风电机罩和所述腔体的后壁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的螺钉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风电机罩包括:前壁;周壁,所述周壁的前周沿与所述前壁的周沿相连,且所述周壁呈沿所述周壁的周沿延伸的环形,所述周壁与所述前壁配合形成后面敞开的空腔,所述周壁呈从前往后并向外倾斜15°到45°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周壁的后周沿相连并朝向所述周壁的外侧延伸,且所述翻边呈沿所述周壁的后周沿延伸的环形,所述翻边的上边沿形成有缺口,所述凸耳连接在所述缺口内的底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边与所述腔体后壁的内表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热风电机罩在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热风电机罩在又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热风电机罩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腔体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中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腔体;102:配合孔;
11:第一压型;1101:矩形槽;1102:缺口槽;
111:第三压型;112:第四压型;1121:轴孔;
12:第二压型;
20:热风电机罩;201:空腔;
21:前壁;211:进风口;212:出风口;2111(2121):通孔;213:环形槽;
22:周壁;221:让位槽;222:缺口;
23:翻边;231:螺钉连接孔;
24:凸耳;241:凸起部;242:第一端;243: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0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未示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包括腔体10和热风电机罩20。具体而言,腔体10的后壁上形成有配合孔102,热风电机罩20的设在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面上,且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且热风电机罩20上形成有连通风道的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热风电机罩20上连接有凸耳24,且凸耳24的自由端延伸至热风电机罩20的后面并与热风电机罩20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凸耳24穿过配合孔102并抵在腔体10的后壁外侧面上。
换言之,该烤箱主要由腔体10、热风电机罩20组成,其中,腔体10包括两个侧壁和一个后壁,两个侧壁的一端分别与后壁的两端相连,且两个侧壁相对布置,腔体10内限定有加热腔,腔体10的后壁上设有多个配合孔102。
进一步地,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上且位于腔体10内,即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面(如图1所示的前侧面)上,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凸耳24,每个凸耳24朝向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延伸,即每个凸耳24的自由端超出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面,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完成后,热风电机罩20上的多个凸耳24分别插接在腔体10的后壁上的多个配合孔102内,并且每个凸耳24的至少一部分与腔体10的后壁止抵相连,保证腔体10与热风电机罩20的连接可靠性。
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气流可以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进风口211流入风道内,然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通过在热风电机罩20上设置凸耳24,并在腔体10的后壁上设置与凸耳24配合的配合孔102,实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装配前的预定位,降低了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组装难度,加强了产品的可制造性,提高了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组装效率。该烤箱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生产效率高,加热效果好,性能稳定。
首先结合附图1至图7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热风电机罩20。
热风电机罩20包括前壁21、周壁22和翻边23。具体而言,前壁21的中间位置形成有进风口211,且前壁21的左上侧、左下侧、右上侧和右下侧均设有出风口212,周壁22的前周沿与前壁21的周沿相连,且周壁22呈沿周壁22的周沿延伸的环形,周壁22与前壁21配合形成后面敞开的空腔201,周壁22呈从前往后并向外倾斜15°到45°的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周壁22的顶面的左右两侧和底面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出风口212,翻边23与周壁22的后周沿相连并朝向周壁22的外侧延伸,且翻边23呈沿周壁22的后周沿延伸的环形。
也就是说,该热风电机罩20主要由前壁21、周壁22和翻边23组成,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形成布置在竖直平面(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形成的平面)内,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形成沿前壁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并且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位于前壁21的后方,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前侧)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外周沿相连,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与前壁21相连以限定出一侧(如图3所示的后侧)敞开的空腔201。
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中部区域设有进风口211,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邻近外边沿的区域内设有四组出风口212,其中,四组出风口212的第一组位于进风口211的左上方区域,四组出风口212的第二组位于进风口211的右上方区域内,四组出风口212的第三组位于进风口211的左下方区域内,四组出风口212的第四组位于进风口211的右下方区域内。
进一步地,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从前往后延伸以形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如图9所示的前后方向)倾斜设置的环形板件,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的两组出风口212,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轮廓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45°,以使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形成敞口,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倾角可以为15°、30°或者45°,有利于保证导风效果。
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上的四组出风口212分别与进风口211间隔开布置,且每组出风口212与进风口211之间的距离为预设长度,气流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中部位置的进风口211进入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然后向四周扩散以形成涡流,最后从位于进风口211的周围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热风电机罩20,通过将进风口211位置在热风电机罩20的中部,并且进风口211的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以及右下方以及周壁22上布置出风口212,有利于空气在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之间形成涡流热风,提高烤箱的烹饪效果,并且保证烤箱的性能稳定;通过将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形成在从前向后上向外倾斜预设角度的形状,有利于空气在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之间形成涡流热风,进一步提高烤箱的烹饪效果,进而保证烤箱的性能稳定。该烤箱的热风电机罩20的结构简单、紧凑,外观新颖,导风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和周壁22上均设有出风口212,前壁21的左上侧、左下侧、右上侧以及右下侧均设有出风口212,周壁22顶面的左右两侧和底面的左右两侧均形成有出风口212,且周壁22上的出风口212的至少一部分与前壁21上的出风口212上下对应。
参照图1和图2,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左上部区域、右上部区域、左下部区域以及右下部区域内分别设有出风口212,而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位于顶部的区域内设有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口212,且周壁22的位于顶部的两组出风口212分别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位于左上方和右上方的两组出风口212位置对应,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位于底部的区域内设有两组沿其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口212,且周壁22的位于底部的两组出风口212分别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位于左下方和右下方的两组出风口212位置对应。
气流可以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进风口211流入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然后向进风口211的四周扩散以形成涡流,最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上的四组出风口212以及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顶部和底部的四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
可选地,进风口211和多个出风口212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通孔2111(2121),且每个通孔2111(2121)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在1.5毫米到15毫米的范围内。
参照图5,进风口211以及每组出风口212均包括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孔2111(2121),每相邻两个通孔2111(2121)之间的中心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每个通孔2111(2121)的最大径向尺寸d可以控制在1.5mm到15mm之间,例如,若通孔2111(2121)形成圆孔,进风口211的所有通孔2111的直径可以均为1.5mm、8mm、12mm或者15mm中的一个,即每个通孔2111的大小均相等,当然进风口211的多个通孔2111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
类似地,每组出风口212的多个通孔2121的直径可以均为1.5mm、6mm、10mm或者15mm中的一个,即每组出风口212的每个通孔2121的大小均相等,当然每组出风口212的多个通孔2121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由此,通过限制通孔2111(2121)的尺寸,若将热风电机罩20应用在烤箱中,可以起到防漏波的作用,从而提高烤箱的烹饪效果,保证烤箱的性能稳定。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孔2111(2121)为圆形孔、方形孔或不规则形状孔。
具体地,进风口211的多个通孔2111的形状可以均采用圆形孔,并且将圆形孔的直径控制在1.5mm-15mm,当然,进风口211的多个通孔2111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孔结构,例如,进风口211的一部分通孔2111形成圆形孔、一部分通孔2111形成方形孔,而另一部分通孔2111形成不规则形状孔。类似地,每组出风口212的多个通孔2121的形状可以均采用圆形孔,也可以形成不同形状的孔结构,例如,每组出风口212的一部分通孔2121形成圆形孔、一部分通孔2121形成方形孔,而另一部分通孔2121形成不规则形状孔,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出风口212与进风口211沿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错开。
参照图5,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设有一组进风口211和四组出风口212,其中,进风口211设在前壁21的中部位置,四组出风口212的两组与另两组分别设在进风口211的左侧和右侧,四组出风口212的两组与另两组分别设在进风口211的上方和下方,进风口211将四组出风口212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隔开。由此,通过将出风口212与进风口211沿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错开,有利于气流进入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向进风口211四周扩散,从而形成涡流,进而提高烤箱的加热效果,保证整机的性能稳定。
可选地,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呈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板状,且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四个角部均设有出风口212。具体地,如图5所示,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大致形成布置在竖直平面(如图5所示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内的矩形板件,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短边沿上下方向延伸。
前壁21的中部设有进风口211,前壁21的位于四个直角的区域设有出风口212,即前壁21上设有四组出风口212,四组出风口212分别位于进风口211的左上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Ⅰ)、右上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Ⅱ)、左下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Ⅲ)、右下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Ⅳ),每组出风口212与进风口211间隔开布置。
气流可以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位于中部的进风口211流入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然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四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从而保证烤箱的烹饪效果。
优选地,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角部圆弧过渡。具体地,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大致形成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矩形板件,且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四个角部的外轮廓线形成沿长边向短边过渡的弧形,从而起到的导向的作用,使气流在热风电机罩20内流动时可以顺滑流动以形成涡流。
其中,进风口211的覆盖区域邻近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上沿和下沿。参照图5,进风口211覆盖的区域的上边界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等于进风口211覆盖的区域的下边界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进风口211覆盖的区域的左边界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左边沿之间的距离等于进风口211覆盖的区域的右边界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右边沿之间的距离,而进风口211覆盖的区域的上边界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进风口211覆盖的区域的左边界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左边沿之间的距离,为出风口212提供布置的区域,从而有利于在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形成涡流,提高烤箱的加热效果。
此外,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一部分向后凹陷形成环形槽213,环形槽213环绕进风口211设置,进风口211位于环形槽213的内侧且出风口212位于环形槽213的外侧。
具体地,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中部设有相对于前壁21的外表面(如图2所示的前侧面)向内(如图2所示的向后)凹槽的环形槽213,环形槽213内的中部区域(如图5所示的区域Ⅴ)设有进风口211,即环形槽213将进风口211与出风口212隔开,加工、制造容易,成型方便,有利于提高该热风电机罩20的外形美观性。
优选地,周壁22的表面与前壁21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在25°到35°的范围内。
参照图6和图7,周壁22的顶壁所在的平面相对于竖直平面倾斜设置,且周壁22的顶壁所在平面与前壁21的所在的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为α,同样地,周壁22的底壁所在的平面、周壁22的左侧壁所在的平面、周壁22的右侧壁所在的平面均与前壁21所在的平面的法线的夹角为α,且25°≤α≤35°,例如周壁22的表面与前壁21的法线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25°、30°或者35°,这样可以保证热风电机罩20限定出一端敞开的空腔201,从而使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之间限定出风道,再者,还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气流在风道形成涡流,从而提高烤箱的烹饪效果。
优选地,热风电机罩20为一体冲压形成的钣金件。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凸耳24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烤箱的装配效率,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其中,翻边23上设有沿环绕电机罩的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螺钉连接孔231。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翻边23形成沿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翻边23与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相连,翻边23上设有多个沿其环形长度方向间隔开布置的螺钉连接孔231,当热风电机罩20安装在腔体10内时,热风电机罩20通过多个螺钉与腔体10连接,既可以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连接可靠性,又可以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在其周向上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烤箱的加热效果,保证烤箱的性能稳定。
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上形成有让位槽221,让位槽221与螺钉连接孔231相对用于容纳螺钉头部的一部分。参照图5,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让位槽221,且多个让位槽221与热风电机罩20的翻边23上的多个螺钉连接孔231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让位槽221形成相对于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轮廓线向内凹陷的半圆形凹槽,当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时,螺钉的螺钉头位于翻边23的前侧,且螺钉的螺钉头的一部分位于让位槽221内,通过在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上设置让位槽221,可以用于容纳螺钉,使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后的结构更加紧凑,外形更加美观。
有利地,翻边23中位于周壁22左侧和右侧的部分的宽度大于翻边23位于周壁22上侧和下侧的部分的宽度,且翻边23中位于电机罩左侧和右侧的部分上均形成有螺钉连接孔231。
也就是说,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大致形成布置在竖直平面(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所在的平面)内的矩形板件,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长边沿左右方向延伸,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短边沿上下方向延伸。
对应地,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和翻边23分别形成沿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板件,且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宽度方向沿热风电机罩20的厚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热风电机罩20的翻边23的位于左右两侧的部分的宽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热风电机罩20的翻边23位于上下两侧的部分的宽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位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左右两侧翻边23上分别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螺钉连接孔231,且位于前壁21的上方和下方的翻边23的宽度小于位于前壁21的左侧和右侧的翻边23的宽度,从而在保证翻边23的结构强度的基础上、方便螺钉的安装,避免翻边23上的螺钉连接孔231在与螺钉连接时产生豁口。
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顶壁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缺口222,缺口222沿前后方向贯通热风电机罩20。
具体地,如图5所示,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位于顶部(如图5所示的上部)的位置设有缺口222,缺口222位于顶部的中间位置且相对于顶部的左右两侧的表面向内(如图2所示的向下)凹陷,并且在缺口222沿周壁22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贯通,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空气在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形成涡流热风,从而提高烤箱的烹饪效果。
进风口211形成在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中间位置,且进风口211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均设置有出风口212,出风口212与进风口211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
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5,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形成布置在竖直平面内的矩形板件,其中,前壁21的中部设有进风口211,前壁21的位于四个直角的区域设有出风口212,即前壁21上设有四组出风口212,四组出风口212分别位于进风口211的左上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Ⅰ)、右上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Ⅱ)、左下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Ⅲ)、右下方(如图5所示的区域Ⅳ),每组出风口212与进风口211间隔开布置。
气流可以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位于中部的进风口211流入热风电机罩20的空腔201内,然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四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从而保证烤箱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热风电机罩20上连接有凸耳24,且凸耳24的自由端延伸至热风电机罩20的后面并与热风电机罩20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L。
参照图3和图4,并结合图6和图7,若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时,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上且位于腔体10内,即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面上,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凸耳24,每个凸耳24朝向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延伸,即每个凸耳24的自由端超出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面,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完成后,热风电机罩20上的多个凸耳24分别插接在腔体10的后壁上的多个配合孔102内,并且每个凸耳24的至少一部分与腔体10的后壁止抵相连,保证腔体10与热风电机罩20的连接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包括腔体10、热风电机罩20和风扇。具体而言,热风电机罩20设在腔体10后壁的内侧面上,热风电机罩20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热风电机罩20,热风电机罩20的后面由腔体10后壁封闭,且翻边23贴靠在腔体10内的后表面上,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后壁配合限定出风道,风扇设在风道内并与热风电机罩20的进风口211前后相对。
也就是说,烤箱主要由腔体10、热风电机罩20和风扇组成,其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热风电机罩20主要由前壁21、周壁22和翻边23组成,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形成布置在竖直平面(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形成的平面)内,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形成沿前壁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并且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位于前壁21的后方,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前侧)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外周沿相连,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从前往后延伸以形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倾斜设置的环形板件以使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形成敞口。
进一步地,翻边23形成沿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翻边23的内圈与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远离前壁21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后侧)相连,翻边23上设有相对于翻边23的外圈轮廓线、向内凹陷的让位槽221,凸耳24的一端设在热风电机罩20的翻边23相连且位于让位槽221内,加工、制造容易,成型方便。
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完成后,翻边23的远离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后表面)与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如图8所示的前侧面)紧密贴合,既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又可以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烤箱的加热效果,使烤箱的性能更加稳定。
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风扇设在风道内且位于进风口211的正后方,腔体10内的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形成高速气流,然后气流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进风口211流入风道内,最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从而保证烤箱的烹饪效果。
其中,热风电机罩20上连接有凸耳24,且凸耳24的自由端延伸至热风电机罩20的后面并与热风电机罩20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凸耳24连接在热风电机罩20的后面,且凸耳24呈先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弹片形状。
该烤箱主要由腔体10、热风电机罩20组成,其中,如图8至图10所示,腔体10包括两个侧壁和一个后壁,两个侧壁的一端分别与后壁的两端相连,且两个侧壁相对布置,腔体10内限定有加热腔,腔体10的后壁上设有多个配合孔102。
进一步地,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上且位于腔体10内,即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面(如图8所示的前侧面)上,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凸耳24,每个凸耳24朝向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延伸,即每个凸耳24的自由端超出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面,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完成后,热风电机罩20上的多个凸耳24分别插接在腔体10的后壁上的多个配合孔102内,并且每个凸耳24的至少一部分与腔体10的后壁止抵相连,保证腔体10与热风电机罩20的连接可靠性。
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气流可以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进风口211流入风道内,然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通过在热风电机罩20上设置凸耳24,并在腔体10的后壁上设置与凸耳24配合的配合孔102,实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装配前的预定位,降低了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组装难度,加强了产品的可制造性,提高了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组装效率。该烤箱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生产效率高。
有利地,凸耳24的一部分向前凸起形成凸起部241,且凸耳24的凸起部241抵在腔体10的后表面上,凸起部241邻近凸耳24的上沿。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凸耳24的第一端242与翻边23相连,凸耳24的第二端243形成自由端,凸耳24从第一端242向第二端243延伸时,首先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然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后方向向后延伸以形成弧形段,最后沿上下方向向上、并沿前后方向向前形成凸起部241,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装配时,首先将热风电机罩20的凸耳24与腔体10的配合孔102卡接,使凸耳24的凸起部241止抵在腔体10的后壁的后侧面,实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固定安装前的预定位,
可选地,凸耳24呈弧形片状。由此,通过将凸耳24设置呈弧形片状,使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在组装时,凸耳24可以根据热风电机罩20的位置进行微调,有利于实现弹性变形,保证凸耳24可以顺利滑入配合孔102内,防止凸耳24因变形而折断,保证热风电机罩20的使用可靠性。
优选地,凸耳24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配合孔102包括与多个凸耳24对应的一个或多个。
参照图1至图6,热风电机罩20的上边沿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的凸耳24,对应地,腔体10的后壁的上部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如图8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开布置的配合孔102,多个凸耳24与多个配合孔102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热风电机罩20上的凸耳24的数量与腔体10上的配合孔102的数量相等,这样可以限制热风电机罩20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实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预定位,提高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烤箱包括腔体10、热风电机罩20和风扇(未示出)。具体而言,热风电机罩20盖在腔体10后壁的内侧,且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热风电机罩20的前面的中部位置形成有进风口211,且进风口211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均设置有出风口212,风扇设在风道内,且风扇与进风口211前后相对,腔体10的后壁上形成有向后凹陷的第一压型11和向前凸出的第二压型12,第一压型11和第二压型12均位于风道内侧,第一压型11形成在腔体10后壁的中间位置并位于进风口211的后面,第二压型12设置在第一压型11的外侧。
腔体10包括两个侧壁和一个后壁,两个侧壁的一端分别与后壁的两端相连,且两个侧壁相对布置,腔体10内限定有加热腔,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上且位于腔体10内,即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面(如图8所示的前侧面)上,且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热风电机罩20上设有与风道导通的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进风口211位于热风电机罩20的中部,进风口211的四周(如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均设有出风口212,气流可以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进风口211流入风道内,然后通过热风电机罩20的出风口212排出,如此往复,实现气流的循环流动。
其中,腔体10的后壁设有相对于后壁的一侧表面(如图8所示的前表面)向内凹陷的第一压型11和相对于后壁的一侧表面(如图8所示的前表面)向外凸出的第二压型12,即第一压型11的表面和第二压型12的表面形成风道的内壁,第一压型11位于腔体10的后壁的中部且位于热风电机罩20的正后方,而第二压型12邻近腔体10的后壁的边沿设置,即第二压型12位于第一压型11的外侧。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通过在腔体10的后壁形成向后凹陷的第一压型11和向前凸出的第二压型12,使得气流通过进风口211进入风道内形成涡流,从而优化烤箱的加热效果,提高烤箱的烹饪效果。该烤箱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性能稳定,加热效果好。
可选地,第一压型11的周壁22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向内倾斜30°到50°,第二压型12的面向第一压型11的侧面在向前延伸的方向上朝远离第一压型11的方向倾斜。
由于第一压型11相对于腔体10的后壁的前侧面所在的平面向后凹陷,因此,第一压型11具有底壁和沿其底壁的周向延伸的周壁22,第一压型11的周壁22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一压型11的周壁22从前往后向内倾斜的角度为30°、40°或者50°,有利于气流在风道内形成涡流,从而提高烤箱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压型12形成凸出于腔体10的后壁的前侧面的凸部,第二压型12的朝向第一压型11的一侧侧壁相对于第一压型11的中心对称面倾斜设置,且第二压型12的朝向第一压型11的侧壁与第一压型11所在区域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气流通过进风口211进入风道内时,第一压型11和第二压型12均可以改变气流方向,起到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气流在风道内形成涡流,进而提高烤箱的加热效果。
其中,第一压型11由矩形槽1101和位于矩形槽1101上部左右两侧的缺口槽1102组合形成。具体地,如图9所示,第一压型11内限定有相对于腔体10的后壁的前表面向内凹陷的凹槽,凹槽主要由设在中部的矩形槽1101和设在矩形槽1101的两侧(如图9所示的左右两侧)的缺口槽1102组成,可选地,两个缺口槽1102可以分别设在矩形槽1101的位于左右两侧的上部或者下部,也可以相对于矩形槽1101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具体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压型11的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二压型12,位于第一压型11上方和下方的第二压型1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位于第一压型11左侧和右侧的第二压型12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腔体10的后壁形成一个内凹(相对于腔体10的后壁所在的平面向后凹陷)的第一压型11和四个外凸(相对于腔体10的后壁所在的平面向前凸出)的第二压型12,每个第二压型12分别与第一压型11间隔开布置。
第一压型11大致形成矩形槽1101,且矩形槽1101的长边沿水平方向(如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矩形槽1101的短边沿竖直方向(如图9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四个第二压型12中的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压型11的上方和下方,且该位置的第二压型12均沿水平方向(如图9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四个第二压型12中的另两个分别位于第一压型11的左侧和右侧,且该位置的两个第二压型12均沿竖直方向(如图9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四个第二压型12的内侧(如图9所示朝向第一压型11的一侧)在向前延伸的方向上朝远离第一压型11的方向倾斜,气流从进风口211进入风道内的第一压型11形成的矩形槽1101内,然后沿着第二压型12向四周扩散,从而有利于气流在风道内形成涡流,进而提高烤箱的加热效果。
热风电机罩20的上侧壁的内表面抵在位于第一压型11上方的第二压型12上,热风电机罩20的下侧壁的内表面抵在位于第一压型11下方的第二压型12上。
具体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完成后,热风电机罩20的外周沿与腔体10的后壁的前侧表面相连,且热风电机罩20的上边沿设在位于第一压型11的上方的第二压型12上,热风电机罩20的下边沿设在位于第一压型11的下方的第二压型12上,热风电机罩20的左边沿设在位于第一压型11左侧的第二压型12上,热风电机罩20的右边沿设在位于第一压型11右侧的第二压型12上。
此外,第一压型11后壁上形成有轴孔1121,且述第一压型11的后壁上形成有向后凹陷的第三压型111,第三压型111与轴孔1121间隔开,且第三压型111包括一个或环绕轴孔1121设置的多个。
参照图8,第一压型11所在的区域的中部设有轴孔1121,而第一压型11所在区域内还设有相对于第一压型11的底壁向内(如同与8所示的向后)凹陷的第三压型111,使得腔体10的后壁的外表面上形成凸部,第三压型111与轴孔1121间隔开布置。
可选地,第三压型1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若第三压型111包括多个,多个第三压型111沿轴孔1121的周向间隔开布置,保证腔体10的美观。
第一压型11的后侧壁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向前凸出的第四压型112,轴孔1121形成在第四压型112上。即第四压型112在腔体10内形成凸出于第三压型111的底壁的凸部,而在腔体10外形成相对于腔体10外表面向内凹陷的凹部,第三压型111与第四压型112间隔开布置,若第三压型111包括多个,多个第三压型111沿第四压型112的周向均匀且间隔开布置,轴孔1121设在第四压型112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压型111呈在从前往后的方向上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的圆形槽状,且第四压型112呈在从后王强的方向上进项尺寸逐渐减小的圆台形状。
参照图10,第二压型12的底壁相对于其所在平面向后凹陷以在腔体10内侧形成圆形凹部、同时在腔体10外侧形成圆形凸部,圆形凸部在其高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从上至下(如图10所示的从后至前)径向尺寸逐渐增大,对应地,圆形凹部在其深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从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二压型12的底壁相对于其所在平面向外(如图8所示的向前)凸出以在腔体10内侧形成圆形凸部、同时在腔体10外侧形成圆形凹部,圆形凸部在其高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从上至下(如图10所示的从前至后)径向尺寸逐渐增大,对应地,圆形凹部在其深度方向(如图10所示的前后方向)上、从前往后径向尺寸逐渐增大。
有利地,风扇和进风口211沿腔体10后壁的法线在腔体10后壁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压型11内侧,且出风口212沿腔体10后壁的法线在腔体10后壁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压型12的内侧。
具体地,热风电机罩20罩设在腔体10的后壁的前侧以限定出风道,风道内设有风扇,风扇在腔体10后壁的正向投影位于第一压型11所在的区域内,热风电机罩20的中部设有进风口211且进风口211在腔体10后壁的正向投影也位于第一压型11所在的区域内,热风电机罩20的邻近外边沿的位置设有出风口212,且出风口212在腔体10后壁的正向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压型12的内侧。
参照图5和图9,热风电机罩20和腔体10的后壁均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矩形板件,热风电机罩20的中部设有多个通孔2111(2121)以形成进风口211,热风电机罩20的四个角部设有多个通孔2111(2121)以形成四组出风口212,对应地,腔体10的后壁的中部设有第一压型11,而第一压型11的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第二压型12,进风口211和四组出风口212在腔体10的后壁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四个第二压型12组成的内部区域内。
此外,热风电机罩20上形成有第一螺钉孔,腔体10的后壁上形成有与第一螺钉孔对应的第二螺钉孔,热风电机罩20和腔体10的后壁通过穿过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的螺钉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在组装时,首先将热风电机罩20和通过凸耳24与配合孔102的配合关系定位安装在腔体10的后壁上,实现热风电机罩20的预定位,然后再通过螺钉连接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后壁,从而实现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固定连接,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连接可靠性,降低了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组装难度,提高了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的组装效率。
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热风电机罩20包括前壁21、周壁22和翻边23。具体而言,周壁22的前周沿与前壁21的周沿相连,且周壁22呈沿周壁22的周沿延伸的环形,周壁22与前壁21配合形成后面敞开的空腔201,周壁22呈从前往后并向外倾斜15°到45°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翻边23与周壁22的后周沿相连并朝向周壁22的外侧延伸,且翻边23呈沿周壁22的后周沿延伸的环形,翻边23的上边沿形成有缺口222,凸耳24连接在缺口222内的底面上。
也就是说,该热风电机罩20主要由前壁21、周壁22和翻边23组成,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形成布置在竖直平面(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形成的平面)内,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形成沿前壁2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并且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位于前壁21的后方,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一侧(如图3所示的前侧)与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外周沿相连,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从前往后延伸以形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如图7所示的前后方向)倾斜设置的环形板件,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轮廓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45°,以使热风电机罩20的后侧形成敞口,其中,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倾角可以为15°、30°或者45°,方便成型。
进一步地,翻边23形成沿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翻边23的内圈与热风电机罩20的周壁22的远离前壁21的一侧(如图9所示的后侧)相连,翻边23上设有相对于翻边23的外圈轮廓线、向内凹陷的缺口222,凸耳24的一端设在热风电机罩20的翻边23相连且位于缺口222内,加工、制造容易,成型方便。
有利地,翻边23与腔体10后壁的内表面贴合。换言之,翻边23所在的平面与腔体10的后壁所在的平面平行,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组装完成后,翻边23的远离热风电机罩20的前壁21的一侧(如图6所示的后表面)与腔体10的后壁的内侧(如图8所示的前侧面)紧密贴合,既可以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又可以保证热风电机罩20与腔体1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烤箱的加热效果,使烤箱的性能更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烤箱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所述腔体的后壁上形成有配合孔;
热风电机罩,所述热风电机罩的设在所述腔体的后壁的内侧面上,且所述热风电机罩与所述腔体的后壁之间限定出风道,且所述热风电机罩上形成有连通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热风电机罩上连接有凸耳,且所述凸耳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热风电机罩的后面并与热风电机罩之间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凸耳穿过所述配合孔并抵在所述腔体的后壁外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连接在所述热风电机罩的后面,且所述凸耳呈先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弹片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的一部分向前凸起形成凸起部,且所述凸耳的凸起部抵在所述腔体的后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邻近所述凸耳的上沿。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呈弧形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所述配合孔包括与多个所述凸耳对应的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电机罩和所述凸耳为一体形成的钣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电机罩上形成有第一螺钉孔,所述腔体的后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螺钉孔对应的第二螺钉孔,所述热风电机罩和所述腔体的后壁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的螺钉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电机罩包括:
前壁;
周壁,所述周壁的前周沿与所述前壁的周沿相连,且所述周壁呈沿所述周壁的周沿延伸的环形,所述周壁与所述前壁配合形成后面敞开的空腔,所述周壁呈从前往后并向外倾斜15°到45°的方向延伸的形状;
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周壁的后周沿相连并朝向所述周壁的外侧延伸,且所述翻边呈沿所述周壁的后周沿延伸的环形,
所述翻边的上边沿形成有缺口,所述凸耳连接在所述缺口内的底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与所述腔体后壁的内表面贴合。
CN201621066876.7U 2016-09-20 2016-09-20 烤箱 Active CN206295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6876.7U CN206295267U (zh) 2016-09-20 2016-09-20 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6876.7U CN206295267U (zh) 2016-09-20 2016-09-20 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5267U true CN206295267U (zh) 2017-07-04

Family

ID=59202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6876.7U Active CN206295267U (zh) 2016-09-20 2016-09-20 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52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4216U (zh) 吸油烟机
CN106235898A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热风电机罩和具有其的烤箱
EP3051214B1 (en)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CN106766055B (zh) 一种导风格栅、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CN105627426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7449038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67674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674527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6295268U (zh) 烤箱
CN105910259A (zh) 空调室内机壳体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4240478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71465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295267U (zh) 烤箱
CN10509108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6295265U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热风电机罩和具有其的烤箱
CN206295266U (zh) 家用电器的热风电机罩和具有其的烤箱
CN2073349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382388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6531250U (zh) 一种导风格栅、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CN203609255U (zh) 用于电压力锅的盖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压力锅
CN105091118A (zh) 一种空调器
CN207094855U (zh) 空调一体机
CN107062572B (zh) 挂吊式空调内机
JPS583345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5579755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