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3637U - 一种密封端子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端子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93637U
CN206293637U CN201720023984.4U CN201720023984U CN206293637U CN 206293637 U CN206293637 U CN 206293637U CN 201720023984 U CN201720023984 U CN 201720023984U CN 206293637 U CN206293637 U CN 206293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hell
daughter board
hole
sealed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239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Y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yi Y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yi Y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yi Yi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239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93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93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93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端子板,包括内芯和外壳,所述内芯为由基体和插针注塑为一个整体的注塑组件,所述基体的下端为圆柱状,所述圆柱状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基体上凸台的外侧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外侧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包覆在基体下端圆柱的侧面、上表面及凸台的侧面上,所述外壳上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方有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大小及形状均与第一凹槽相契合,所述外壳上与基体上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也有非常好的密封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密封端子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端子板。
背景技术
密封端子板是电力电源对接过程中常用的重要部件之一,现有的密封端子板多以插针、绝缘子和金属烧结而成,不但成本高,且耐压、绝缘性及强度都比较差,密封性也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密封端子板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端子板,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也有非常好的密封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端子板,包括内芯和外壳,所述内芯为由基体和插针注塑为一个整体的注塑组件,所述基体的下端为圆柱状,所述圆柱状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基体上凸台的外侧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外侧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包覆在基体下端圆柱的侧面、上表面及凸台的侧面上,所述外壳上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下方有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大小及形状均与第一凹槽相契合,所述外壳上与基体上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第二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密封圈的外侧,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数量及截面直径均相同,且二者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凸台的上表面附有一层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沿凸台台面的横向径或纵向径对称分布,插针的数目为1-300。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为空心管体,所述管体的上端设有一切口。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采用高耐压、高绝缘的聚氨酯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内芯采用高耐压、高绝缘材料聚氨酯塑料制造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耐压可达3000V,保证各项电性能指标在标准范围内,且基体及插针整体注塑成型,增加了产品的一体性和稳固性,外壳采用金属外壳,不仅可以提高端子板的强度,同时也使端子板的密封性能提高了数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基体,3-插针,4-凸台,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凸起,10-密封圈,11-切口,12-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密封端子板,包括内芯和外壳1,所述内芯为由基体2和插针3注塑为一个整体的注塑组件,所述基体2的下端为圆柱状,所述圆柱状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一凸台4,所述凸台4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基体2上凸台4的外侧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外侧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6,所述外壳1为金属外壳,包覆在基体2的下端圆柱的侧面、上表面及凸台4的侧面上,所述外壳1上与第一凹槽7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凹槽8的截面宽度小于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的下方有一环形的凸起9,所述凸起9的大小及形状均与第一凹槽7相契合,所述外壳1上与基体2上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5。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的第二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10,所述第一通孔5位于密封圈10的外侧,所述第一通孔5与第二通孔6的数量及截面直径均相同,且二者同轴。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4的上表面附有一层密封胶12,以保证端子板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3沿凸台4的台面的横向径或纵向径对称分布,插针3的数目为1-300,可根据实际要求制作相应数量的插针3。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3为空心管体,所述管体的上端设有一切口11。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2采用高耐压、高绝缘的聚氨酯塑料。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6)

1.一种密封端子板,其特征是,包括内芯和外壳,所述内芯为由基体和插针注塑为一个整体的注塑组件,所述基体的下端为圆柱状,所述圆柱状的上表面中部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基体上凸台的外侧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外侧设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通孔,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包覆在基体下端圆柱的侧面、上表面及凸台的侧面上,所述外壳上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下方有一凸起,所述凸起的大小及形状均与第一凹槽相契合,所述外壳上与基体上表面相贴合的部分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端子板,其特征是,所述外壳的第二凹槽内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通孔位于密封圈的外侧,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数量及截面直径均相同,且二者同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端子板,其特征是,所述基体凸台的上表面附有一层密封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端子板,其特征是,所述插针沿凸台台面的横向径或纵向径对称分布,插针的数目为1-3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端子板,其特征是,所述插针为空心管体,所述管体的上端设有一切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端子板,其特征是,所述基体采用聚氨酯塑料。
CN201720023984.4U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密封端子板 Active CN206293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3984.4U CN206293637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密封端子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23984.4U CN206293637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密封端子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93637U true CN206293637U (zh) 2017-06-30

Family

ID=5909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23984.4U Active CN206293637U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密封端子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936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34A (zh) * 2018-06-28 2019-10-2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密封连接器及密封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534A (zh) * 2018-06-28 2019-10-2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密封连接器及密封连接器组件
CN110391534B (zh) * 2018-06-28 2021-12-0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压密封连接器及密封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93637U (zh) 一种密封端子板
CN203218575U (zh) 密封形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4615008U (zh) 连接端子
CN204615060U (zh) 连接器
CN204720751U (zh) 一种换向器排片模具
CN204680780U (zh) 电连接器
CN203596444U (zh) 一种圆形高压电连接器
CN207052636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动力电池顶盖
CN204696348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
CN204885570U (zh) 一种新型迷你插座
CN204640633U (zh) 一种电加热板
CN203739136U (zh) 用于叠层母排制作的注塑模具
CN205646254U (zh) 一种整体注塑防泄漏接线端子板
CN104953430A (zh) 一种三棱柱旋转插座
CN108492944B (zh) 一种真空高压绝缘子
CN205069411U (zh) 一种电气操作手柄基座
CN207217881U (zh) 一种耐大温差的端子密封结构连接器
CN204885589U (zh) 一种可滑动的插线板
CN204668244U (zh) 一种热继电器与接触器的装配结构
CN219105783U (zh) 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注塑母排
CN205212019U (zh) 针座及其插针
CN207602711U (zh) 用于软包装电池的封焊模具及电池封装设备
CN203085929U (zh) 一种石墨换向器
CN204333547U (zh) 槽型换向器
CN210073501U (zh) 一种电阻器注塑套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