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80674U - 一种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80674U
CN206280674U CN201621250339.8U CN201621250339U CN206280674U CN 206280674 U CN206280674 U CN 206280674U CN 201621250339 U CN201621250339 U CN 201621250339U CN 206280674 U CN206280674 U CN 206280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support
regulating block
clamping devic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03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洪臣
姜广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503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80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80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80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卡箍、支架、调节块和固定螺栓;卡箍一端与支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块连接;调节块上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若干个调节孔距离调节块与卡箍的连接位置远近各不相同;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后固定在支架上,将调节块固定在支架上,卡箍和支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通过在卡箍的一端增设调节块,利用固定螺栓穿过调节块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将卡箍和支架连接在一起,实现调节块实际接入长度的改变,从而调整卡箍和支架之间位置的远近,实现对夹持空间的分级调节,不需要更换部件,操作简单便捷,也不容易造成丢失影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拍照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小巧便携,比如手机、照像机、平板电脑、运动相机、手持拍照设备等,对于骑行爱好者、自驾游爱好者来说,这些设备常常用支架固定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上用来记录旅行中的美好画面,常见的安装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运动器械上的夹持机构,没有级数可调,只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橡胶垫片的形式调节以适用于不同的管径,使用过程中操作复杂麻烦,且容易丢失橡胶垫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调级数的夹持机构,来避免更换使用橡胶垫调节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夹持机构职能通过增加橡胶垫的方式来调节适应于不同管径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持机构,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卡箍、支架、调节块和固定螺栓;所述卡箍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调节块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调节孔后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卡箍和所述支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为分体结构,二者之间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为分体结构,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具体为:
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螺钉和螺柱,所述螺柱内设置有螺纹孔,通过所述螺钉和所述螺柱的螺纹连接将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铆钉,通过所述铆钉将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箍内侧和所述支架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地,所述卡箍为半圆形卡箍,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弧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卡箍内侧和所述支架内侧的橡胶垫围成菱形夹持空间,所述菱形的各边为弧形,凸向所述菱形夹持空间。
可选地,所述卡箍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卡箍和所述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箍一端固定有螺柱,所述支架对应所述螺柱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背向所述卡箍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带螺纹孔的铆钉,所述螺柱穿过所述U形开口后继续穿过所述铆钉的螺纹孔,将所述卡箍和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把手,旋转所述把手可带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带有螺纹孔的铆钉旋转。
可选地,所述把手通过所述带有螺纹孔的铆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把手可绕所述铆钉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卡箍的一端增设调节块,利用固定螺栓穿过调节块上位于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将卡箍和支架连接在一起,实现调节块实际接入长度的改变,从而调整卡箍和支架之间位置的远近,实现对夹持空间的分级调节,不需要更换部件,操作简单便捷,也不容易造成丢失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夹持机构的调节块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实施例一适配大管径时的使用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实施例一适配小管径时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固定螺栓;2.螺柱;3.调节块;3-1.调节孔;4.螺钉;5.橡胶垫;6.橡胶垫;7.卡箍;8.铆钉;9.把手;10.固定座;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在卡箍和支架之间增设调节块,利用调节块上的不同调节孔位,改变接入在卡箍和支架之间的调节块的长度,从而调整卡箍和支架之间位置的远近,实现对夹持空间的分级调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实施例一,图1为该夹持机构实施例一的爆炸图,如图1-5所示,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卡箍7、支架11、调节块3和固定螺栓1;卡箍7一端与支架1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块3连接;调节块3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3-1(见图3);支架11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螺栓1穿过固定孔和调节孔3-1后固定在支架11上,将调节块3固定在支架11上,卡箍7和支架11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使用时,通过固定螺栓1穿过调节块3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3-1,实现调节块3实际接入长度的改变,进而实现夹持机构的分级调节,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调节孔3-1,即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能够实现两级调节。
优选地,卡箍7和调节块3为分体结构,二者之间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可以先将卡箍7和支架11通过调节块3连接在一起,之后再打开该夹持空间用于夹持固定,便于安装拆卸;具体地,卡箍7和调节块3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螺钉4和螺柱2,螺柱2内设置有螺纹孔,螺钉4和螺柱2分别从两侧穿入连接孔后,螺钉4旋如螺柱2的螺纹孔,通过螺钉4和螺柱2的螺纹连接将卡箍7和调节块3转动连接;或者,连接孔内设置有铆钉,通过铆钉将卡箍7和调节块3转动连接。
卡箍7内侧和支架11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5、6,橡胶垫5、6起到缓冲的作用,也使得夹持更紧密。
优选地,卡箍7为半圆形卡箍7,支架11上设置有弧形凹槽,用来更好地匹配自行车车架等管状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更优选地,卡箍7内侧和支架11内侧的橡胶垫5、6围成菱形夹持空间,菱形的各边为弧形,凸向菱形夹持空间。
优选地,卡箍7一端固定有螺柱,支架11对应螺柱设置有U形开口,U形开口背向卡箍7一侧设置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上固定有带螺纹孔的铆钉8,螺柱穿过U形开口后继续穿过铆钉8的螺纹孔,将卡箍7和支架11可拆卸连接,通过单独设置的固定座10和具有螺纹孔的铆钉8,使夹持机构具有更高的强度。
更优选地,在固定座10上还设置有把手9,旋转把手9可带动固定座10和带有螺纹孔的铆钉8旋转,从而实现卡箍7和支架11之间的松紧调节。
更优选地,把手9通过带有螺纹孔的铆钉8固定在固定座10上,把手9可绕铆钉旋转,在遇到障碍不方便旋转时,改变把手9的方向,实现旋转操作。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实施例一适配大管径时的使用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实施例一适配小管径时的使用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说明本夹持机构的工作方式。
首先,将调节块3与卡箍7连接,选择合适的调节孔3-1,对应图4选择靠下的调节孔3-1,对于图5选择靠上的调节孔3-1,通过固定螺栓1插入该合适的调节孔3-1,将卡箍7和支架11连接,此时,在调节块3和卡箍7之间的转动连接作用下,该夹持机构可以打开,便于夹持;将该夹持机构置于待夹持位置后,将卡箍7的另一端与之间11通过螺柱、固定座10、铆钉8和把手9等固定连接,实现夹持固定。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调节块与卡箍为一体结构,即卡箍的一端延长形成调节块,这种结构更为简单,节省制作成本,只是在夹持时需要将卡箍和支架固定到夹持物两侧后再连接固定,略有不便。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卡箍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支架上设置有U形开口,卡箍和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支架、调节块和固定螺栓;所述卡箍一端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调节块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调节孔后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卡箍和所述支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为一体结构;或者,
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为分体结构,二者之间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为分体结构,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具体为:
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连接孔;
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螺钉和螺柱,所述螺柱内设置有螺纹孔,通过所述螺钉和所述螺柱的螺纹连接将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或者,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铆钉,通过所述铆钉将所述卡箍和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内侧和所述支架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为半圆形卡箍,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弧形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内侧和所述支架内侧的橡胶垫围成菱形夹持空间,所述菱形的各边为弧形,凸向所述菱形夹持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卡箍和所述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母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一端固定有螺柱,所述支架对应所述螺柱设置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背向所述卡箍一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带螺纹孔的铆钉,所述螺柱穿过所述U形开口后继续穿过所述铆钉的螺纹孔,将所述卡箍和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把手,旋转所述把手可带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带有螺纹孔的铆钉旋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通过所述带有螺纹孔的铆钉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把手可绕所述铆钉旋转。
CN201621250339.8U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夹持机构 Active CN206280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0339.8U CN206280674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0339.8U CN206280674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80674U true CN206280674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82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0339.8U Active CN206280674U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806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6139A (zh) * 2019-10-21 2020-03-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脑支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6139A (zh) * 2019-10-21 2020-03-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脑支撑装置
CN110906139B (zh) * 2019-10-21 2022-05-2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脑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88752U (zh) 用于平板电脑的支撑装置
CN207080788U (zh) 一种壁挂抱箍式简易支架
CN206280674U (zh) 一种夹持机构
RU2019100669A (ru) Ручная ротационная трубка с 360-градусной видеозаписью, управляемая пальцами
CN211377530U (zh) 一种10kv配电线路附加保护装置
CN206770896U (zh) 一种医药设备固定装置
CN107263229A (zh) 一种钢管内表面打磨装置
CN206543964U (zh) 一种应用于弯管堆焊的固定夹具
US20160256760A1 (en) Hitter training device
CN206597266U (zh) 一种新型臂力锻炼器
CN207407018U (zh) 一种多功能夹持装置
CN209477616U (zh) 管道焊接用夹持装置
CN215787667U (zh) 一种用于焊丝的防抖动装置
CN208558279U (zh) 便携手动式聚乙烯弯头弯管器
CN209485152U (zh) 瞄准器
CN209281747U (zh) 便携式多功能教学焊接支架
CN205888954U (zh) 高压气瓶的开口夹持总成
CN207621599U (zh) 具有多方位多角度调节功能的支架
CN206947322U (zh) 一种地震传感声光报警器的二极管的安装结构
CN206967110U (zh) 一种气缸张紧装置
CN207123028U (zh) 一种伸缩夹紧机构及其应用
CN207145903U (zh) 一种云台手机夹
CN111113314A (zh) 用于两轴同轴相对拆装的双向旋转扳手装置
CN207251718U (zh) 可旋转的手机支撑装置
CN215981557U (zh) 电子设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