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9504U -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9504U
CN206279504U CN201621286451.7U CN201621286451U CN206279504U CN 206279504 U CN206279504 U CN 206279504U CN 201621286451 U CN201621286451 U CN 201621286451U CN 206279504 U CN206279504 U CN 206279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pipe
fixedly connected
outlet
energy
water conserva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864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锋吉
侯胜杰
于乃辉
刘善庆
赵振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Tianru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Tianru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Tianru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Tianru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864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9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9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95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侧与第三出水管固定连接,且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缓冲块,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缓冲块配合使用的下缓冲块,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缓冲带。本实用新型经过不同的消能对水流进行减缓水流速,从而对导流洞下游的物品和人们进行保护,避免了人们的经济损失,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背景技术
导流洞是一个临时的工程建筑,它的特点之一是工期往往是很紧迫的,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工期延长。施工期将原河道水流从上游围堰前导向下游围堰后的隧洞。
导流洞在引导水流过程中,由于导流洞运行期间水流流速较大,水流动能大,且水流扩散度不够、导流洞出口水流对边坡造成压力,造成严重冲刷并产生边坡垮塌现象,危及工程安全运行,目前水利水电导流洞工程的消能结构都是在内部进行消能,且出口处无法达到消能,从而对下游放置的物品和人们造成危害,造成了人们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具备导流洞出口消能的优点,解决了行业内的消能结构无法对导流洞出口进行消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侧与第三出水管固定连接,且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三出水管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缓冲块,所述第二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缓冲块配合使用的下缓冲块,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缓冲带,所述第三出水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位于缓冲带的右侧,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摆动板,所述第三出水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位于固定块的右侧,所述第三出水管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挡板,所述L形挡板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流水孔。
优选的,所述缓冲带包括碎石缓冲层,所述碎石缓冲层的右侧设置有砂砾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复位槽,所述摆动板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复位槽,所述复位弹簧靠近第一复位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复位槽的槽底,所述复位弹簧远离第一复位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复位槽的槽底,所述活动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缓冲块和下缓冲块均呈不规则形状,所述L形挡板的夹角处开设有圆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摆动板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块、上缓冲块、下缓冲块、缓冲带、摆动板、L形挡板和圆形槽,使水从导流洞出水口流出时,可以经过不同的消能对水流进行减缓水流速,从而对导流洞下游的物品和人们进行保护,避免了人们的经济损失,保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轴、复位弹簧、第一复位槽和第二复位槽的配合,使摆动板在经过水流冲动时,复位弹簧可以对摆动板进行复位,从而到达自动的好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和摆动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出水管、2第二出水管、3第三出水管、4凸块、5上缓冲块、6下缓冲块、7缓冲带、8固定块、9固定板、10活动轴、11摆动板、12第一限位块、13L形挡板、14流水孔、15碎石缓冲层、16砂砾缓冲层、17复位弹簧、18第一复位槽、19第二复位槽、20第二限位块、21圆形槽、2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包括第一出水管1、第二出水管2和第三出水管3,第一出水管1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2固定连接,第二出水管2的右侧与第三出水管3固定连接,且第一出水管1、第二出水管2和第三出水管3之间连通,第一出水管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4,凸块4对水流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二出水管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缓冲块5,第二出水管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缓冲块5配合使用的下缓冲块6,上缓冲块5和下缓冲块6均呈不规则形状,L形挡板13的夹角处开设有圆形槽21,通过上缓冲块5和下缓冲块6均呈不规则形状,使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上缓冲块5和下缓冲块6可以对水流进行消能,通过L形挡板13的夹角处开设圆型槽21,使水流在流动到L形挡板13时,水流由于水流过大,水流经过圆型槽21进行消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三出水管3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缓冲带7,缓冲带7包括碎石缓冲层15,碎石缓冲层15的右侧设置有砂砾缓冲层16,通过缓冲带7包括碎石缓冲层15和砂砾缓冲层16,使缓冲带7对水流的消能效果达到最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三出水管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位于缓冲带7的右侧,固定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通过活动轴10活动连接有摆动板11,活动轴10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17,固定板9底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复位槽18,摆动板1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复位槽19,复位弹簧17靠近第一复位槽1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复位槽18的槽底,复位弹簧17远离第一复位槽1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复位槽19的槽底,活动轴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0,通过活动轴10、复位弹簧17、第一复位槽18和第二复位槽19的配合,使摆动板11在经过水流冲动时,复位弹簧17可以对摆动板11进行复位,从而到达自动的好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活动轴10的两侧设置第二限位块20使摆动板11在摆动过程中,摆动板11不会脱离固定块8,第三出水管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2底部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22,且限位槽22与摆动板11配合使用,通过限位槽22与摆动板11的配合,使摆动板11可以对流动性大的水流进行消能,防止摆动板11在大范围的摆动时造成的损坏,保护了摆动板11的使用寿命,且第一限位块12位于固定块8的右侧,第三出水管3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挡板13,L形挡板13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流水孔14。
使用时,水流从第一出水管1经过凸块4进行第一次消能,然后水流经过第二出水管2中的上缓冲块5和下缓冲块6进行第二次消能,然后水流经过第三出水管3内部的缓冲带7和摆动板11进行第三次消能,最后水流经过L形挡板13内部开设的圆型槽21进行第三次消能,消能后的水流从L形挡板13右侧底部的流水孔14流出。
综上所述:该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通过凸块4、上缓冲块5、下缓冲块6、缓冲带7、摆动板11、L形挡板13和圆形槽21的配合,解决了市面上的消能结构无法对导流洞出口进行消能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包括第一出水管(1)、第二出水管(2)和第三出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2)的右侧与第三出水管(3)固定连接,且第一出水管(1)、第二出水管(2)和第三出水管(3)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1)内壁的底部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凸块(4),所述第二出水管(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缓冲块(5),所述第二出水管(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上缓冲块(5)配合使用的下缓冲块(6),所述第三出水管(3)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缓冲带(7),所述第三出水管(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且固定块(8)位于缓冲带(7)的右侧,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底部通过活动轴(10)活动连接有摆动板(11),所述第三出水管(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2),且第一限位块(12)位于固定块(8)的右侧,所述第三出水管(3)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形挡板(13),所述L形挡板(13)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流水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带(7)包括碎石缓冲层(15),所述碎石缓冲层(15)的右侧设置有砂砾缓冲层(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10)的表面套接有复位弹簧(17),所述固定板(9)底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复位槽(18),所述摆动板(11)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复位槽(19),所述复位弹簧(17)靠近第一复位槽(1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复位槽(18)的槽底,所述复位弹簧(17)远离第一复位槽(1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复位槽(19)的槽底,所述活动轴(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缓冲块(5)和下缓冲块(6)均呈不规则形状,所述L形挡板(13)的夹角处开设有圆形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2)底部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22),且限位槽(22)与摆动板(11)配合使用。
CN201621286451.7U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9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6451.7U CN206279504U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86451.7U CN206279504U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9504U true CN206279504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4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8645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9504U (zh) 2016-11-29 2016-11-29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95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2342A (zh) * 2018-05-21 2018-08-24 河南罡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消能洞的施工方法
CN108442341A (zh) * 2018-05-21 2018-08-24 河南罡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消能洞
CN109137849A (zh) * 2018-07-09 2019-01-04 四川大学 桥式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2342A (zh) * 2018-05-21 2018-08-24 河南罡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消能洞的施工方法
CN108442341A (zh) * 2018-05-21 2018-08-24 河南罡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消能洞
CN109137849A (zh) * 2018-07-09 2019-01-04 四川大学 桥式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
CN109137849B (zh) * 2018-07-09 2020-08-11 四川大学 桥式覆盖减少泄洪雾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9504U (zh) 一种导流洞出口的消能结构
CN102966082B (zh) 底板下弯式掺气设施
CN103882838A (zh) 一种低水头河床式枢纽电站进水口的排沙方法
CN103953014A (zh) 新型鱼道结构
CN207109733U (zh) 轻便防洪墙
CN113981917B (zh) 一种水电站溢流结构
CN208857807U (zh) 一种用于大型升船机的充泄水及补水系统
CN106498909A (zh) 用于岸边溢洪道或泄洪洞出口的挑流鼻坎
CN105908684B (zh) 江水自消能淤沙管
CN206693187U (zh) 一种溢洪道结构
CN202787190U (zh) 一种高流速龙口的抛石合龙方法所用的框架
CN102286963A (zh) 新体型溢流坝及底流消能方法
CN204238190U (zh) 一种新型t型墩消能装置
CN204385687U (zh) 无翼墙水闸布置形式
CN108797530A (zh) 一种可分散消能的多通道坎消力池
CN203977377U (zh) 拦沙导沙结构
CN203821344U (zh) 一种水电站正向进水冲沙排沙廊道结构
CN208183679U (zh) 一种底流式消能结构
CN104099908B (zh) 重力式拦沙导沙结构
CN204174590U (zh) 用于消力池的二道坝结构
CN204589949U (zh) 一种具有缓冲水流功能的挡水坝
CN209555870U (zh) 一种可降低上游雍水高度的折线型堰坝
CN205188910U (zh) 雍高水位加大引水流量的装置
CN203196729U (zh) 一种具有防漫矿功能的矿浆导流装置
CN206887877U (zh) 一种能有效清除淤泥的人工水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