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8925U -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8925U
CN206278925U CN201621305724.8U CN201621305724U CN206278925U CN 206278925 U CN206278925 U CN 206278925U CN 201621305724 U CN201621305724 U CN 201621305724U CN 206278925 U CN206278925 U CN 206278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bed
induction coil
heater
coil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57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汉珺
徐开兵
朱烨俊
金越顺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57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8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8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89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法多晶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流化床炉体,所述的流化床炉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电源,流化床炉体的轴线处设置有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温度仪表位于石墨坩埚的内部,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与流化床炉体侧壁之间的部分为气体保护腔,石墨坩埚的外侧套设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外侧套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呈管状结构,感应线圈的外壁连接在加热电源上,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冷却水,流化床炉体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盘,通气盘与气体保护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快速加热、提高生产效率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法多晶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多晶硅既是电子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优良半导体材料,也是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纯度要求5N-6N。
流化床技术也被引入硅烷的热分解过程,流化床分解炉可大大提高SiH4 的分解速率和Si的沉积速率。但是所得产品的纯度不及固定床分解炉技术,但完全可以满足太阳能级硅质量要求。但现有技术中的流化床无法使用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或硅烷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而且加热速度慢、效率低,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该系统能够快速加热、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使用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或硅烷即可生产满足纯度要求的太阳能级多晶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流化床炉体,所述的流化床炉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电源,流化床炉体的轴线处设置有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温度仪表位于石墨坩埚的内部,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与流化床炉体侧壁之间的部分为气体保护腔,石墨坩埚的外侧套设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外侧套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呈管状结构,感应线圈的外壁连接在加热电源上,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冷却水,流化床炉体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盘,通气盘与气体保护腔相连通。流化床炉体的轴线处设置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在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外侧设置保温材料层,利用保温材料层对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保温。在保温材料层外侧套设感应线圈,将感应线圈连接在流化床炉体外部的加热电源上,利用感应线圈的电磁感应实现加热。感应线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感应线圈的外壁实现电磁线圈的功能,在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感应线圈冷却水,利用感应线圈冷水对感应线圈冷却,使感应线圈能够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感应线圈工作的稳定性。在电磁加热过程中,流化床炉体底部的通气盘能够向气体保护腔内通入氢气,利用气体保护腔内的氢气实现对流化床炉体内部各构件的保护。当电磁加热过程中,温度仪表能够实时监测石墨坩埚的温度,并将温度以信号形式传递到加热电源,并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保证流化床炉体内的工作温度恒定,实现高效且恒定的加热,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使用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或硅烷即可生产满足纯度要求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线圈通过穿墙螺栓贯穿流化床炉体。感应线圈通过穿墙螺栓贯穿流化床炉体并且连接在加热电源上,增强穿墙螺栓贯穿处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避免气体保护腔泄露。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热电源外侧设置有正压防爆保护柜。加热电源外侧设置有正压防爆保护柜,能够对加热电源实施保护,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流化床炉体的外侧面套设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冷却套。流化床炉体的外侧面套设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冷却套,在电磁加热过程中,冷却套内的冷却水能够带走流化床炉体的部分热量,实现对流化床炉体的降温,进一步保证流化床炉体内部的温度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线圈外侧面套设有线圈支撑套,感应线圈通过线圈支撑套贴合固定在保温材料层外表面。感应线圈外侧面套设有线圈支撑套,利用线圈支撑套将感应线圈固定在保温材料层上,保证感应线圈与保温材料层各个位置充分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线圈断面呈矩形方管结构。感应线圈断面呈矩形方管结构,当感应线圈与保温材料层贴合时的贴合面积更大,温度传递效率更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具备下述优点:感应线圈的外壁实现电磁线圈的功能,在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感应线圈冷却水,利用感应线圈冷水对感应线圈冷却,使感应线圈能够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感应线圈工作的稳定性。在电磁加热过程中,流化床炉体底部的通气盘能够向气体保护腔内通入氢气,利用气体保护腔内的氢气实现对流化床炉体内部各构件的保护。当电磁加热过程中,温度仪表能够实时监测石墨坩埚的温度,并将温度以信号形式传递到加热电源,并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保证流化床炉体内的工作温度恒定,实现高效且恒定的加热,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使用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或硅烷即可生产满足纯度要求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加热电源,2-穿墙螺栓,3-流化床炉体,4-气体保护腔,5-线圈支撑套,6-感应线圈,7-保温材料层,8-石墨坩埚,9-温度仪表,10-感应线圈冷却水,11-正压防爆保护柜,12-冷却套,13-通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流化床炉体3,流化床炉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电源1。流化床炉体的轴线处设置有石墨坩埚8和温度仪表9,温度仪表位于石墨坩埚的内部,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与流化床炉体侧壁之间的部分为气体保护腔4,石墨坩埚的外侧套设有保温材料层7,保温材料层外侧套设有感应线圈6,感应线圈呈管状结构,感应线圈的外壁连接在加热电源上,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冷却水10,流化床炉体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盘13,通气盘与气体保护腔相连通。感应线圈通过穿墙螺栓2贯穿流化床炉体。加热电源外侧设置有正压防爆保护柜11。流化床炉体的外侧面套设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冷却套12。感应线圈外侧面套设有线圈支撑套5,感应线圈通过线圈支撑套贴合固定在保温材料层外表面。感应线圈断面呈矩形方管结构。
流化床炉体的轴线处设置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在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外侧设置保温材料层,利用保温材料层对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保温。在保温材料层外侧套设感应线圈,将感应线圈连接在流化床炉体外部的加热电源上,利用感应线圈的电磁感应实现加热。感应线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感应线圈的外壁实现电磁线圈的功能,在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感应线圈冷却水,利用感应线圈冷水对感应线圈冷却,使感应线圈能够始终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保证感应线圈工作的稳定性。在电磁加热过程中,流化床炉体底部的通气盘能够向气体保护腔内通入氢气,利用气体保护腔内的氢气实现对流化床炉体内部各构件的保护。当电磁加热过程中,温度仪表能够实时监测石墨坩埚的温度,并将温度以信号形式传递到加热电源,并自动控制加热温度,保证流化床炉体内的工作温度恒定,实现高效且恒定的加热,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使用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或硅烷即可生产满足纯度要求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功能。感应线圈通过穿墙螺栓贯穿流化床炉体并且连接在加热电源上,增强穿墙螺栓贯穿处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避免气体保护腔泄露。加热电源外侧设置有正压防爆保护柜,能够对加热电源实施保护,增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流化床炉体的外侧面套设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冷却套,在电磁加热过程中,冷却套内的冷却水能够带走流化床炉体的部分热量,实现对流化床炉体的降温,进一步保证流化床炉体内部的温度稳定。感应线圈外侧面套设有线圈支撑套,利用线圈支撑套将感应线圈固定在保温材料层上,保证感应线圈与保温材料层各个位置充分接触。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包括流化床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炉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电源,流化床炉体的轴线处设置有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温度仪表位于石墨坩埚的内部,石墨坩埚和温度仪表与流化床炉体侧壁之间的部分为气体保护腔,石墨坩埚的外侧套设有保温材料层,保温材料层外侧套设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呈管状结构,感应线圈的外壁连接在加热电源上,感应线圈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冷却水,流化床炉体的底部设置有通气盘,通气盘与气体保护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通过穿墙螺栓贯穿流化床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电源外侧设置有正压防爆保护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化床炉体的外侧面套设有用于流通冷却水的冷却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外侧面套设有线圈支撑套,感应线圈通过线圈支撑套贴合固定在保温材料层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断面呈矩形方管结构。
CN201621305724.8U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Active CN206278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5724.8U CN206278925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5724.8U CN206278925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8925U true CN206278925U (zh) 2017-06-27

Family

ID=5907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5724.8U Active CN206278925U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892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0301A (zh) * 2018-06-28 2018-10-16 浙江俊荣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钉智能除氢装置
CN10946706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氮化硅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9631646A (zh) * 2018-12-26 2019-04-16 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多孔碳和铁磁流体的蓄热装置和方法
CN110404889A (zh) * 2019-08-30 2019-11-05 盐城市盛逸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感应加热式三氧化二铝流化床
CN111970774A (zh) * 2020-08-31 2020-11-20 沈阳市中色测温仪表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管道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12728884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导向管感应加热的喷动床干燥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063A (zh) * 2017-09-07 2019-03-15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氮化硅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其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8660301A (zh) * 2018-06-28 2018-10-16 浙江俊荣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螺钉智能除氢装置
CN109631646A (zh) * 2018-12-26 2019-04-16 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多孔碳和铁磁流体的蓄热装置和方法
CN110404889A (zh) * 2019-08-30 2019-11-05 盐城市盛逸化纤机械有限公司 感应加热式三氧化二铝流化床
CN111970774A (zh) * 2020-08-31 2020-11-20 沈阳市中色测温仪表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管道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12728884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带有导向管感应加热的喷动床干燥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8925U (zh) 一种流化床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US20180015435A1 (en) Fluidized bed reactor and a process using same to produce high purity granular polysilicon
US83772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ycrystal silicon
CN203530428U (zh) 大型石墨套碳化硅涂层用气相沉积炉
CN104313682A (zh) 一种快速提高直拉硅单晶生长速度的热场结构
CN109402340A (zh) 卧式真空气氛保护退火炉
CN106319618A (zh) 一种由硅烷制造直拉单晶硅棒的设备及方法
TW201603885A (zh) 用於流體化床反應器之感應加熱器系統
CN112050637A (zh) 一种节能感应加热炉
CN204342915U (zh) 一种快速提高直拉硅单晶生长速度的热场结构
CN202158758U (zh) 环保节能型加热炉
JP2689346B2 (ja) 流動床における内芯加熱法
JP2011520760A5 (zh)
CN102320611B (zh) 钟罩式四氯化硅加热炉
CN107655333A (zh) 一种复合加热式热处理炉
CN105884182B (zh) 一种退火炉智能温控系统
CN104018010A (zh) 海绵钛生产中用的还原蒸馏炉
CN203159237U (zh) 一种高纯多晶硅制备装置
CN203320110U (zh) 氮化炉温度检测装置
CN102674359A (zh) 带内胆的多晶硅还原炉的尾气回收液冷却装置及方法
CN201935578U (zh) 新型真空炉料筐
CN104609425A (zh) 一种硅烷法制备多晶硅的设备
CN202832815U (zh) 新型气缸体
CN206069385U (zh) 一种四氯化硅氢化反应器
CN103757605B (zh) 一种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uilding 4, No. 9, 17th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g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4, No. 9, 17th Street, Xia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NGG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