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4515U -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4515U CN206274515U CN201620942616.5U CN201620942616U CN206274515U CN 206274515 U CN206274515 U CN 206274515U CN 201620942616 U CN201620942616 U CN 201620942616U CN 206274515 U CN206274515 U CN 206274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module
- conversion efficiency
- light
- wall
- solar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是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的模块,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其主要特点为更高转换效率。具体实施方法为: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采用光陷结构,更大的电池片间距结合反射背板膜,使入射光经由背板膜多次反射进入电池,由于光路的反射,形成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在组件内部形成一种陷光结构,更有效地将斜射光导入电池,同时减少光线逸出,以产生更多的电能;相对传统光伏组件,本光伏组件可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环境危害的日益加深,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新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太阳能发电的应用。目前,由于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必须焊有焊带以便于光伏组件与其它装置的电性配合,而焊带的表面较为光滑,使得太阳光照射至焊带上时,焊带会将其表面上的大部分太阳光竖直向上反射,无法反射到电池片上,造成光能的浪费,不能有效的将光能转成电能,对电池或者说成型的组件功率提升不利。
同时,应用于光伏组件的背板一般是TPT和TPE的结构,其中TPT结构的背板含有两层聚氟乙烯膜,而TPE结构的背板只含有单层聚氟乙烯膜,聚氟乙烯膜膜结构稳定、耐环境变化,但是薄膜表面较易出现针孔,薄膜的水汽阻隔能力较差,此外,当太阳能电池片发生隐裂时,水汽的渗透还会间接导致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隐裂处出现闪电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
进一步,所述背板膜为白色,所述胶膜附着于背板膜上,而玻璃位于胶膜上,形成光伏组件主体,而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隔的水平嵌入胶膜内,所述间隔大于等于4mm。
进一步,所述边框包括一体相连的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支撑加强部及安装部;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呈C形,支撑加强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的正下方且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相连后截面呈矩形环状,所述安装部与支撑加强部垂直相连。
进一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包括上卡接壁、下卡接壁及竖直壁,所述上、下卡接壁与竖直壁两端垂直相连,形成平行的卡壁结构;其中所述下卡接壁的内侧面为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支撑面。
进一步,所述下支撑面为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贴合实现卡接的弧形支撑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加强部包括L形状支撑壁及卡槽加强壁,所述L形状支撑壁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一体相连,形成装配卡槽,而卡槽加强壁与L形状支撑壁平行设置,形成加强结构。
进一步,所述卡槽加强壁与L形状支撑壁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安装部为开设有安装孔的侧壁,该安装部与卡槽加强壁垂直相连
本光伏组件是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的模块,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其主要特点为更高转换效率。具体实施方法为: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采用光陷结构,更大的电池片间距结合反射背板膜,使入射光经由背板膜多次反射进入电池,由于光路的反射,形成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在组件内部形成一种陷光结构,更有效地将斜射光导入电池,同时减少光线逸出,以产生更多的电能;相对传统光伏组件,本光伏组件可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边框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A、玻璃B、胶膜C、背板膜D、边框F、接线盒及导电线(未示出)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A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D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E。
具体的说;所述背板膜D为白色,所述胶膜C附着于背板膜D上,而玻璃A位于胶膜C上,形成光伏组件主体,而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隔的水平嵌入胶膜内,所述间隔G大于等于4mm。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A之间间距G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D采用光陷结构,更大的电池片A间距结合反射背板膜D,,使入射光束I经由背板膜多次反射进入电池,由于光路的反射,形成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在组件内部形成一种陷光通道E,更有效地将斜射光导入电池,同时减少光线逸出,以产生更多的电能;相对传统光伏组件,本光伏组件可达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前述边框F包括一体相连的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支撑加强部2及安装部3;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呈C形状,且具有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相连的C形卡槽,支撑加强部2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的正下方且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相连后截面呈矩形环状,所述安装部3与支撑加强部2垂直相连。
前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包括上卡接壁11、下卡接壁12及竖直壁13,所述上、下卡接壁11、12与竖直壁13两端垂直相连,形成平行的卡壁结构;其中所述下卡接壁12的内侧面为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支撑面。优选的:所述下支撑面为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贴合实现卡接的弧形支撑面。
前述支撑加强部2包括L形状支撑壁21及卡槽加强壁22,所述L形状支撑壁21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1一体相连,形成装配卡槽F,而卡槽加强壁22与L形状支撑壁21平行设置,形成加强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槽加强壁22与L形状支撑壁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加强筋221。
前述安装部3为开设有安装孔的侧壁,该安装部3与卡槽加强壁22垂直相连。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胶膜、背板膜、边框、接线盒及导电线高温真空封装而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间距设置大于等于4mm,背板膜设置有一个有利于将更大角度入射光导入电池的光漏斗式的光陷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膜为白色,所述胶膜附着于背板膜上,而玻璃位于胶膜上,形成光伏组件主体,而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间隔的水平嵌入胶膜内,所述间隔大于等于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一体相连的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支撑加强部及安装部;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呈C形,支撑加强部位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的正下方且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相连后截面呈矩形环状,所述安装部与支撑加强部垂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包括上卡接壁、下卡接壁及竖直壁,所述上、下卡接壁与竖直壁两端垂直相连,形成平行的卡壁结构;其中所述下卡接壁的内侧面为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支撑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面为能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贴合实现卡接的弧形支撑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加强部包括L形状支撑壁及卡槽加强壁,所述L形状支撑壁与太阳能电池板卡接部一体相连,形成装配卡槽,而卡槽加强壁与L形状支撑壁平行设置,形成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加强壁与L形状支撑壁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开设有安装孔的侧壁,该安装部与卡槽加强壁垂直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42616.5U CN206274515U (zh) | 2016-08-25 | 2016-08-25 |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42616.5U CN206274515U (zh) | 2016-08-25 | 2016-08-25 |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4515U true CN206274515U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9062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426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4515U (zh) | 2016-08-25 | 2016-08-25 |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4515U (zh) |
-
2016
- 2016-08-25 CN CN201620942616.5U patent/CN2062745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50848U (zh) | 一种透光半柔性太阳能电池发电板 | |
CN102969368A (zh) | 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结构 | |
CN206274515U (zh) | 一种提升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 | |
CN206471341U (zh) | 一种波形瓦状的太阳能板 | |
CN205475898U (zh) | 一种薄膜太阳能光电幕墙 | |
CN204857750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 | |
CN206495539U (zh) | 一种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的房屋 | |
CN206993051U (zh) | 一种自重式双面光伏电池装置 | |
CN203787399U (zh) | 一种晶体硅片承载篮 | |
CN207065416U (zh) | 太阳能电灯 | |
CN202012160U (zh) | 卡接式光伏组件瓦 | |
CN205582955U (zh) | 一种高效集光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06835030U (zh) | 一种高效太阳能板 | |
CN205017258U (zh) | 一种集电式太阳能砖 | |
CN205004996U (zh) | 光伏板布置结构 | |
CN204465410U (zh) | 一种双面太阳能发电装置 | |
CN208315580U (zh) | 一种低电极电阻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 |
CN106712670A (zh) | 一种便于连接的屋面太阳能发电板材 | |
CN201243022Y (zh) | 太阳能光伏电池聚光发电系统 | |
CN207283485U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板的安装结构 | |
CN205647347U (zh) | 一种新型家用风光发电系统 | |
CN213960010U (zh) |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9016966U (zh) | 便于装配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型材 | |
CN216625674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 |
CN219212947U (zh) | 一种光伏板施工铺装防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