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4351U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4351U CN206274351U CN201621454158.7U CN201621454158U CN206274351U CN 206274351 U CN206274351 U CN 206274351U CN 201621454158 U CN201621454158 U CN 201621454158U CN 206274351 U CN206274351 U CN 2062743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line
- electrode
- sub
- sh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所述线偏光片的遮光条纹由导电材料制得,至少一部分所述遮光条纹还用于检测触摸位置,不用单独制作触摸屏,降低生产成本。将所述线偏光片应用在显示器件上时,能够实现内嵌式触控,减薄产品厚度。同时,不会对显示面板造成影响,保证产品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屏具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等特点,已经开始逐步取代LCD显示。在OLED上集成触控功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现有市场上OLED显示屏都只能提供显示功能,通过外加独立的触摸屏,与OLED显示屏进行贴合,使其模组结构与内嵌式触控的LCD相比无厚度优势。为了减薄厚度,现有技术中也有在OLED显示屏的封装膜上采用低温溅射的方式沉积触控电极,来实现触控功能,但众所周知OLED显示屏的封装膜非常脆弱,在封装膜上添加工序必然会使封装良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OLED显示屏集成触控功能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线偏光片,包括基底和等间距平行设置在基底上的多条遮光条纹,相邻的两条遮光条纹之间形成透光条纹,所述遮光条纹由导电材料制得;至少一部分所述遮光条纹还用于检测触摸位置。
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优选的是,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块状的第一触摸检测区域,所述遮光条纹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子线段,同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子线段电性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不同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子线段相互绝缘。
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优选的是,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摸检测区域,同一第二触摸检测区域内的多条遮光条纹电性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不同第二触摸检测区域内的遮光条纹相互绝缘。
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优选的是,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遮光条纹组,每一遮光条纹组包括N条遮光条纹,相邻的两个遮光条纹组之间具有若干条遮光条纹;
对于每一组遮光条纹,在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条遮光条纹依次分割为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第n条遮光条纹依次分割为(N-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和一条第二子线段;
且对于每一组遮光条纹,在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子线段的所有遮光条纹的第一条第一子线段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第N条遮光条纹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具有至少n条第一子线段的所有遮光条纹的第n条第一子线段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第(N-n)条第二子线段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条遮光条纹的第N条第一子线段形成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其中,N和n为正整数,n小于N。
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设置有压阻块。
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多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与第一子线段交叉分布,所述第二连接线对应所述压阻块所在的区域设置。
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对应的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对应的第一子线段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线偏光片,以及设置在线偏光片的远离显示面板的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线偏光片采用如上所述的线偏光片;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第一触控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与至少一部分遮光条纹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线偏光片的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压阻块,所述压阻块的一个表面与第二触控电极接触设置,另一个表面与第一电极接触设置,且所述压阻块对应相邻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触控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第二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二触摸信号,确定触摸压力的大小,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当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分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检测触摸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封装薄膜。
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封装薄膜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保护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导电材料制备线偏光片的遮光条纹,所述遮光条纹还用于检测触摸位置,不用单独制作触摸屏,降低生产成本。将所述线偏光片应用在显示器件上时,能够实现内嵌式触控,减薄产品厚度。同时,不会对显示面板造成影响,保证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偏光片的俯视图一;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偏光片的俯视图二;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偏光片的俯视图三;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偏光片,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遮光条纹。所述遮光条纹采用导电材料制得,至少一部分遮光条纹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检测触摸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线偏光片的遮光条纹复用为触控电极,不用单独制作触摸屏,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偏光片具体包括基底100和等间距平行设置在基底100上的多条遮光条纹1,相邻的两条遮光条纹1之间形成透光条纹。所述遮光条纹由导电材料制得,例如:Cu,Al,Mo,Cr,Nd,Ni,Mn,Ti,Ta,W等金属以及这些金属的合金,从而可以将至少一部分遮光条纹1复用为触控电极,用于检测触摸位置。
基于触摸检测的精度,可以设置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触摸检测区域,位于触摸检测区域的遮光条纹(或遮光条纹的一部分)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用于检测触摸位置,即可满足触摸检测的精度需求。则,位于一触摸检测区域的多条遮光条纹(或遮光条纹的一部分)电性连接,形成触控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摸检测区域是指触控电极所在的区域。
针对不同的触摸检测方式,触控电极的结构和分布方式不同。以采用互电容的触摸检测方式为例,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和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三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横纵交叉分布,在交叉处形成互电容。当手指触摸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可以依次向第三触控电极发送激励信号,第二触控电极接收信号,当互电容发生变化时,能够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确定触摸位置。
本实施例中,当采用互电容的触摸检测方式时,可以仅在线偏光片上设置第二触控电极。具体为,如图2所示,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与遮光条纹1的延伸方向一致。同一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内的多条遮光条纹1电性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不同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内的遮光条纹1相互绝缘,相邻的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触摸检测时,第一触控驱动电路可以依次获取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内的遮光条纹1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对于每一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由于仅需在多条遮光条纹1的一端电性连接多条遮光条纹1,形成条状的第一触控电极,不会对线偏振光的偏振特性造成影响,也不需增加额外的膜层,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对于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触摸检测区域111之间的遮光条纹1可以接地、连接固定电源或悬空,在此不作限定。其中,悬空是指遮光条纹1不与其他电性结构连接,也不接地或连接固定电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线偏光片的遮光条纹1形成互电容触摸检测的第二触控电极,而互电容触摸检测的第三触控电极未设置在线偏光片上。容易想到的是,也可以利用透明导电材料在线偏光片上制作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使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横纵交叉分布,在交叉处形成互电容,用于检测触摸位置。具体的结构可以为:在遮光条纹上设置绝缘层,且绝缘层覆盖整个线偏光片,并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三触控电极。由于第三触控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制得,不会影响线偏光片的偏振特性。
上述以互电容触摸检测方式为例,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线偏光片的遮光条纹形成触控电极的具体实现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适用于互电容触摸位置检测方式,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利用触控电极来实现触摸位置检测的方式,例如:自电容触摸检测方式。
在一种自电容触摸位置检测方式的实施例中,与互电容触摸位置检测方式一样,也包括横纵交叉分布的第二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不同的是,第二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这个电容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电容,也就是电极对地的电容。当手指触摸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屏体电容上,使屏体电容量增加。在触摸检测时,依次分别获取第二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根据触摸前后电容的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然后组合成平面的触摸坐标,确定触摸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自电容式触摸位置检测方式时,触控电极的实现结构与上述的互电容触摸位置检测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自电容触摸位置检测方式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可以设置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块状的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可以呈矩阵分布,每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对应一触摸检测点,不同的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相互独立地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是指: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第一触控驱动电路用于获取每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具体可以对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进行编码,当第一触控驱动电路检测到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或至少两个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被触摸时,可以根据其编码确定触摸位置。
参见图3,为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具体结构的示意:对遮光条纹1进行图案化,遮光条纹1包括位于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第一子线段10,同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多条第一子线段10电性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不同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第一子线段10相互绝缘。对于遮光条纹1不位于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部分,以及不位于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整条遮光条纹1可以接地、连接固定电源或悬空,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上述第一触控电极:
如图3所示,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遮光条纹组200,每一遮光条纹组200包括N条遮光条纹,相邻的两个遮光条纹组200之间具有若干条遮光条纹,根据触摸检测的精度来设置相邻的两个遮光条纹组200之间的遮光条纹的个数。
对于每一遮光条纹组200,在遮光条纹1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条遮光条纹1依次分割为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10,第n条遮光条纹1依次分割为(N-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10和一条第二子线段11,第N条遮光条纹1未被分割。
且对于每一遮光条纹组200,在遮光条纹1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子线段10的所有遮光条纹1的第一条第一子线段10通过第一连接线20与第N条遮光条纹1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具有至少n条第一子线段的所有遮光条纹1的第n条第一子线段102通过第一连接线20与第(N-n)条第二子线段11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条遮光条纹的第N条第一子线段10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N和n为正整数,n小于N。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条遮光条纹1、第二条遮光条纹1……第n条遮光条纹1……第N条遮光条纹1沿垂直于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依次顺序定义;第一条第一子线段10、第二条第一子线段10……第n条第一子线段10……第N条第一子线段10沿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依次顺序定义。第一条第二子线段11、第二条第二子线段……第n条第二子线段……第N-1条第二子线段11沿垂直于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依次顺序定义。
可选的,第一连接线20可以与第一子线段10一体成型,通过对同一导电薄膜的构图工艺制得,为同层结构,以简化制作工艺。由于相邻的第一连接线20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对线偏光片的偏振特性影响较小。当线偏光片应用于显示器件上时,为了不影响显示,设置第一连接线20对应相邻两个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由于应用在显示器件上的线偏光片仅对像素区域的光线进行偏振,因此,第一连接线20的设置完全不会影响线偏光片的偏振特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遮光条纹1进行图案化,形成位于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第一子线段10,同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第一子线段10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呈矩阵分布,相互独立地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与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其中,第一触控电极的个数根据触摸检测的精度来设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增大第一触控电极的检测面积,对于每一遮光条纹组200,在遮光条纹1的延伸方向上,靠近其第一条遮光条纹1的多条遮光条纹1依次分割为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10,所述多条遮光条纹1的第一子线段10与位置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以增加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检测面积。
基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背离基底的表面上设置压阻块,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还与第二触控驱动电路连接,由于所述压阻块受到压力时,其电阻会减小,根据电阻值可以确定触摸压力的大小。
为了通过同一第一触控电极同时检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压力的大小,需要设置一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而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获取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第二触摸信号,确定触摸压力的大小。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不重合。当所述线偏光片应用于显示器件上时,用于感应触摸压力大小的压阻块对应相邻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以不影响像素开口率。
为了增加第一触控电极与压阻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如图4所示,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多条第二连接线21,第二连接线21与第一子线段10交叉分布,第二连接线21对应所述压阻块所在的区域设置,第二连接线21的设置增加了第一触控电极与压阻块的接触面积。可选的,第二连接线21可以与第一子线段10一体成型,通过对同一导电薄膜的构图工艺制得,为同层结构,以简化制作工艺。
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触摸压力大小的触控电极复用检测触摸位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容易想到的是,也可以设置独立的触控电极来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
当然,检测触摸压力大小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压阻材料,例如:还可以形成检测电容,当电容所在的区域受到压力时,使电容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减小,电容发生变化,根据电容的变化量可以确定压力的大小;或设置导通柱,在未受到压力时,导通柱仅与一个电极接触,当受到压力时,使一定数量的导通柱与另一个电极接触,根据导通柱的不同数量对应的检测信号可以确定压力的大小。
第一触控电极也可以通过互电容的方式检测触摸位置,只需在检测触摸位置时,将同一列的第一触摸检测区域110内的第一触控电极短接即可,具体的检测原理已在上述内容描述,在此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遮光条纹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列方向,仅为了便于描述,不具有其他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线偏光片2,以及设置在线偏光片2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四分之一波片8,显示光线经过线偏光片2的偏振作用后,形成线偏振光,线偏振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8形成圆偏振光。线偏光片2和四分之一波片8的组合结构能够吸收反射光,降低反射环境光线造成的干扰,同时还能够增强对比度。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四分之一波片8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封装薄膜30,以及设置在封装薄膜30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保护板31。封装薄膜30用于阻隔水氧,保护板31可以为玻璃板,用于保护封装薄膜30。封装薄膜30和保护板31可以通过光学胶层32固定粘接。
其中,线偏光片2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线偏光片,利用线偏光片2的遮光条纹形成触控电极,实现内嵌式触控,减薄产品的厚度。而且不会对显示面板造成影响,保证产品性能。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第一触控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与至少一部分所述遮光条纹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
具体的,可以对遮光条纹进行图案化,使遮光条纹包括第一子线段,相邻的多条遮光条纹中,位置对应的第一子线段电性连接,形成块状的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可以呈矩阵分布,与地形成自电容,实现自电容式触摸检测也可以由相邻的多条遮光条纹电性连接,形成条状的第二触控电极,作为互电容式触摸检测的一个触控电极。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尤其对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由于不需要在封装薄膜上制作触控电极,来实现内嵌式触控,保证了封装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互电容的方式来检测触摸位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和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三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和第三触控电极交叉分布,在交叉处形成互电容。其中,第二触控电极由线偏光片的遮光条纹形成,第三触控电极可以独立设置在显示面板上,也可以复用显示面板的导电结构。为了简化结构,所述第三触控电极优选为复用显示面板的导电结构。下面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例,来举例说明:
如图5所示,对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界定层6,用于限定多个像素区域。每一像素区域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的发光层5,第一电极3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第一电极3为条状电极,第一电极3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分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电极3配合,用于检测触摸位置。
由于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3复用为互容式触摸检测的另一触控电极,则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当第一电极3上施加公共电压,通过在第二电极4上施加像素电压,来控制显示过程时,触摸位置的检测和显示过程互不影响,可以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任意时间段进行触摸位置的检测。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采用自电容的方式检测触摸位置,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块状的、呈矩阵分布的第一触摸检测区域,所述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互独立地与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电极3之间的压阻块7,压阻块7的一个表面与第一触控电极接触设置,另一个表面与第一电极3接触设置,且压阻块7对应相邻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即对应像素界定层6所在的区域设置,在不同触摸压力大小下,压阻块7的电阻不同,从而能够检测触摸压力的大小。
则,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触控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与第一电极3、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第二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二触摸信号,确定触摸压力的大小。当第一电极3上施加公共电压时,触摸压力大小的检测和显示过程互不影响,可以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任意时间段进行触摸位置的检测。只需保证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不重合即可。
其中,压阻块7优选设置在第一电极3的朝向线偏光片2的表面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线偏光片,包括基底和等间距平行设置在基底上的多条遮光条纹,相邻的两条遮光条纹之间形成透光条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纹由导电材料制得;至少一部分所述遮光条纹还用于检测触摸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块状的第一触摸检测区域,所述遮光条纹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子线段,同一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子线段电性连接形成第一触控电极,不同第一触摸检测区域内的第一子线段相互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摸检测区域,同一第二触摸检测区域内的多条遮光条纹电性连接形成第二触控电极,不同第二触摸检测区域内的遮光条纹相互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个遮光条纹组,每一遮光条纹组包括相邻的N条遮光条纹,相邻的两个遮光条纹组之间具有若干条遮光条纹;
对于每一遮光条纹组,在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上,第一条遮光条纹依次分割为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第n条遮光条纹依次分割为(N-n)条长度为d的第一子线段和一条第二子线段;
且对于每一遮光条纹组,在遮光条纹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子线段的所有遮光条纹的第一条第一子线段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第N条遮光条纹电性连接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具有至少n条第一子线段的所有遮光条纹的第n条第一子线段通过第一连接线与第(N-n)条第二子线段电性连接电性连接,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条遮光条纹的第N条第一子线段形成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其中,N和n为正整数,n小于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设置有压阻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还包括多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与第一子线段交叉分布,所述第二连接线对应所述压阻块所在的区域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与对应的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线与对应的第一子线段一体成型。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线偏光片,以及设置在线偏光片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四分之一波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光片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线偏光片;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第一触控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与至少一部分遮光条纹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线偏光片的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压阻块,所述压阻块的一个表面与第一触控电极接触设置,另一个表面与第一电极接触设置,且所述压阻块对应相邻像素区域之间的区域设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触控驱动电路,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一触控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第二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二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二触摸信号,确定触摸压力的大小,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当所述线偏光片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触控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交叉分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一电极配合,用于检测触摸位置;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一帧画面显示时间内的第一时间段控制所述第一触控驱动电路获取第一触摸信号,确定触摸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四分之一波片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封装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封装薄膜的远离显示面板侧的保护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54158.7U CN206274351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54158.7U CN206274351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4351U true CN206274351U (zh) | 2017-06-23 |
Family
ID=5906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54158.7U Active CN206274351U (zh) | 2016-12-28 | 2016-12-28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435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7597A (zh) * | 2016-12-28 | 2017-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
2016
- 2016-12-28 CN CN201621454158.7U patent/CN20627435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97597A (zh) * | 2016-12-28 | 2017-04-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WO2018120664A1 (zh) * | 2016-12-28 | 2018-07-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US10379651B2 (en) | 2016-12-28 | 2019-08-1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near polarizer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6597597B (zh) * | 2016-12-28 | 2023-09-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线偏光片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50080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5518863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US20200333918A1 (en) | Flexible touch display panel | |
CN102541355B (zh) | 触控显示面板 | |
CN106505091B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4915084B (zh) | 内嵌式触摸屏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 |
CN104049799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6415453B (zh) | 触摸传感器用电极、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4615323B (zh) | 一种3d模组、3d显示装置和3d模组的驱动方法 | |
US20190181206A1 (en) | OL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8110033A (zh) |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2558927B1 (de) | Tft-lc display sowie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der räumlichen position von gliedmassen in dem einem display vorgelagerten räumlichen bereich | |
CN104898892A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5068345U (zh) | 一种触控结构、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3049155A (zh) |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5094491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393025A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2855038B (zh) | 一种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驱动方法 | |
CN204178341U (zh) | 窄边框高正确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触控结构 | |
CN108255362A (zh) | 金属网格触控显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840030A (zh) | 触摸面板及其操作方法、包括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 | |
CN110162214B (zh) | 触控面板 | |
US9563301B2 (en) | Array substrate,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5093606A (zh) |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511141A (zh) |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