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3960U -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73960U
CN206273960U CN201621258645.6U CN201621258645U CN206273960U CN 206273960 U CN206273960 U CN 206273960U CN 201621258645 U CN201621258645 U CN 201621258645U CN 206273960 U CN206273960 U CN 206273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rbon fiber
tensioning
fiber board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586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 Shib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Wei Shib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 Shib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Wei Shib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6212586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73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73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739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包括:对称固定在待加固构件上的一对预应力张拉组件、设于该对预应力张拉组件之间的至少一条碳纤维板、将碳纤维板的端部连接在相邻预应力张拉组件上的张拉锚具、至少两个将碳纤维板压紧在待加固结构表面上的锚固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精简,将预应力碳纤维锚具分解为可重复使用的张拉锚具和采用环氧结构胶粘结及螺栓压紧方式永久固定的平板锚具,结构简易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技术,是利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通过特殊的张拉锚固装置,对碳纤维施加预应力并锚固于混凝土受弯构件上,与受弯构件通过环氧结构胶粘结以承载拉应力,这种加固技术是将体外预应力的主动加固技术与碳纤维材料高强度性能结合在一起,大幅度提高碳纤维材料的利用率,能有效愈合既有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裂缝病害,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加固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目前,运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用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常规采用的是宽度为100mm或50mm,厚度为1mm~3mm的长方形薄板,其张拉锚固装置不但结构繁重且成本昂贵,因其不能重复使用,因此,相对于外贴钢板或碳纤维片材等常规加固技术其性价比较差。
现有技术已出现的碳纤维张拉系统主要运用于桥梁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例如公告号为CN102322152B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系统及张拉加固方法。碳纤维的张拉应力值≥100KN,普遍采用每端4个螺栓传递新增预应力至原结构,应力集中并且部分张拉锚固装置安装时还需要开凿结构表面混凝土,对于民用建筑或工业厂房的结构刚度或混凝土梁板厚度或梁的高度相对小于桥梁结构,显然现有预应力碳纤维加固技术无法在民用建筑及工业厂房的结构加固中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该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分解为用于夹持碳纤维板的张拉锚具、用于张拉牵引碳纤维板的预应力张拉组件、及用于压紧碳纤维板防止其回缩位移的锚固板等,碳纤维板锚固效果持久稳定,张拉锚具和预应力张拉组件的结构易组装拆卸,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包括:对称固定在待加固构件上的一对预应力张拉组件、设于该对预应力张拉组件之间的至少一条碳纤维板、将碳纤维板的端部连接在相邻预应力张拉组件上的张拉锚具、至少两个将碳纤维板压紧在待加固结构表面上的锚固板。
预应力张拉组件包括:牵引板、通过张拉胶锚螺栓固定在待加固结构上的反力板、连接在反力板和牵引板之间的张拉螺杆,张拉锚具连接在牵引板上。至少有一个预应力张拉组件内的牵引板与反力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该预应力张拉组件内设有用于锁定牵引板与反力板的锁固机构。
张拉锚具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张拉锚具包括:由上壳和下壳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构成的锚具外壳、及由上夹板和下夹板组合构成的楔形夹块,上壳和下壳之间设有楔形通孔槽,楔形夹块设于楔形通孔槽内,锚具外壳的一端连接碳纤维板,碳纤维板的端部夹设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锚具外壳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牵引螺栓连接在牵引板上。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与碳纤维板接触的一面为平直粗糙面,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与锚具外壳接触的斜面为光滑面。
第二种结构是,张拉锚具包括:由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构成的锚具外壳,锚具外壳的一端连接碳纤维板,碳纤维板的端部夹设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锚具外壳的另一端通过牵引螺栓连接在牵引板上。上压板和下压板上与碳纤维板接触的一面为由多段圆弧及平直面光滑过渡组成的平顺粗糙面。
优选的,牵引螺栓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内、第二端穿过牵引板,牵引螺栓的第二端依次套有球面垫圈组合体和牵引螺母。
优选的,锚固板的中部为贴合碳纤维板的平面,锚固板的两端设有与该平面光滑过渡的斜面,该平面及斜面均为粗糙面。碳纤维板与待加固结构表面之间设有环氧结构胶,锚固板与碳纤维板之间也设有环氧结构胶。
其中,预应力张拉组件具有多种实施结构。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待加固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垂直设于待加固结构表面的一对梁柱,反力板直接安装在该对梁柱朝向相对的侧面上,碳纤维板位于两个梁柱之间。在第四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待加固结构的两端未设置梁柱,反力板垂直设置一底座上,底座安装在待加固结构的表面,碳纤维板位于两个反力板之间。
在第一实施例中,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牵引板,锁固机构由套在张拉螺杆第二端上的内锁固螺母构成。碳纤维板张拉时,张拉螺杆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衬套、千斤顶和外锁固螺母,千斤顶衬套位于千斤顶和牵引板之间。
在第二实施例中,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牵引板,锁固机构包括:位于反力板与牵引板之间的锁固板、套在张拉螺杆上且位于锁固板与牵引板之间的内锁固螺母,锁固板固定在牵引板上,且活动穿过张拉螺杆。碳纤维板张拉时,张拉螺杆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和外锁固螺母,千斤顶位于牵引板和外锁固螺母之间。
在第三实施例中,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牵引板,锁固机构包括:位于张拉螺杆两侧的副螺杆、套在副螺杆上的副螺母,副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在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牵引板,副螺母套在副螺杆的第二端上。
在第四实施例中和第五实施例中,反力板上背向牵引板的一侧设有挡板,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牵引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反力板和挡板,锁固机构由套在张拉螺杆且位于反力板与挡板之间的内锁固螺母构成。碳纤维板张拉时,张拉螺杆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和外锁固螺母,千斤顶位于挡板和外锁固螺母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设计为分体式组合结构,拆装便捷、受力均匀、且锚固效果可靠持久;
2、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的组成零件精小且制造简便,制造成本低廉,预应力张拉组件及张拉锚具等均可重复使用,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3、锚固板与碳纤维板紧贴接触面为粗糙组合面,该粗糙组合面由平面和该平面光滑过渡的斜面构成,碳纤维板上无剪折应力集中点,锚固板端部的环氧结构胶包裹碳纤维板形成的楔形结构,保证锚固板有足够的锁固力;
4、预应力张拉组件施加应力时占用空间小、锚固板厚度薄,预应力张拉装置及张拉锚具卸载拆卸后,新增拉应力通过环氧结构胶均匀传递至待加固结构,无应力集中现象且未改变待加固结构受力体系,可适用于中小跨径混凝土结构加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张拉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张拉装置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锚固板安装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锚固板安装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施工完成后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结构的张拉锚具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结构的张拉锚具第一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结构的张拉锚具第二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结构的张拉锚具连接牵引螺栓的第一剖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结构的张拉锚具连接牵引螺栓的第二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结构的张拉锚具连接牵引螺栓的侧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结构的张拉锚具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结构的张拉锚具第一剖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结构的张拉锚具第二剖面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牵引板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牵引板的剖面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锚固板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锚固板的剖面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环氧结构胶剖面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环氧结构胶剖面放大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张拉装置俯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锚固板安装俯视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张拉装置俯视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锚固板安装俯视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张拉装置俯视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锚固板安装俯视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反力架的俯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反力架的剖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反力架的侧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张拉装置俯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锚固板安装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包括:预应力张拉组件、张拉锚具5、碳纤维板9及锚固板12等。待加固构件上的两端对称设有一对预应力张拉组件,至少一条碳纤维板9设于该对预应力张拉组件之间,每条碳纤维板9的两端均固定有张拉锚具5,碳纤维板9的端部通过张拉锚具5连接在与该端相邻的预应力张拉组件上,碳纤维板9张拉后通过至少两个锚固板12压紧在待加固结构的表面上。
张拉锚具5可为多种结构,下面详细说明张拉锚具5的两种结构。
图6至11展示了张拉锚具的第一种结构,张拉锚具5包括:锚具外壳和楔形夹块,锚具外壳的一端连接碳纤维板9,锚具外壳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0。锚具外壳由上壳51和下壳52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构成,连接后上壳51和下壳52中间有一贯穿锚具外壳两端的楔形通孔槽,楔形通孔槽的小端朝向靠近碳纤维板9的方向、大端朝向远离碳纤维板的方向,楔形夹块由上夹板53和下夹板54组合构成,楔形夹块设于楔形通孔槽内。碳纤维板9的端部夹持在上夹板53和下夹板54之间,上夹板53、下夹板54上与碳纤维板9接触的一面为平直粗糙面,上夹板53、下夹板54上与锚具外壳接触的斜面为光滑面,上夹板53和下夹板54夹持碳纤维板9后插入楔形通孔槽中。上壳51和下壳52上设有对称设于楔形通孔槽两侧的圆柱形通孔103,该圆柱形通孔103的轴向与碳纤维板9的受力方向平行,上夹板53和下夹板54夹持碳纤维板9插入楔形通孔槽后,螺钉21穿过圆柱形通孔103与连接板20固定,牵引螺栓11通过螺纹与连接板20实现连接并传递张拉应力。
较优的,上夹板53、下夹板54的粗糙面与碳纤维板9之间还放有一层粘附细金刚砂的砂纸或砂布,其目的是增大夹板与碳纤维板9的摩擦阻力,当锚具外壳张拉受力时,夹板在楔形通孔槽内滑移并对碳纤维板9产生径向夹持压力,因碳纤维板9的硬度大于砂纸或砂布基材,细金刚砂被反作用力挤压嵌入砂纸或砂布基材内而不会嵌入碳纤维板9。张拉锚具由上壳51与下壳52分体组合构成,通过固定螺栓19可实现整体拆装重复使用。上述构造的优点在于张拉锚具采用纯机械摩擦夹持,克服现有技术中锚具整体结构且依赖环氧结构胶粘结强度实现锚固而无法快速分解拆装重复使用的缺点。
图12至14展示了张拉锚具的第二种结构,张拉锚具5由上压板55和下压板56通过固定螺栓19连接构成的锚具外壳,锚具外壳的一端连接碳纤维板9,碳纤维板9的端部夹设于上压板55和下压板56之间,锚具外壳的另一端通过牵引螺栓11连接在牵引板4上。上压板55和下压板56上与碳纤维板9接触的一面为由多段圆弧及平直面光滑过渡组成的平顺粗糙面。
预应力张拉组件也具有多种实施结构。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待加固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垂直设于待加固结构表面的一对梁柱,反力板1安装在该对梁柱朝向相对的侧面上,碳纤维板9位于两个梁柱之间。在第四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待加固结构的两端未设置梁柱,反力板1垂直设置一底座上,反力板1与底座一体化设置形成反力架17,底座安装在待加固结构的表面,碳纤维板9位于两个反力板1之间。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
图1至5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待加固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垂直设于待加固结构表面的一对梁柱,一对预应力张拉组件分别安装在该对梁柱朝向相对的侧面上,两条碳纤维板9位于该对预应力张拉组件之间。
预应力张拉组件包括:牵引板4、反力板1及张拉螺杆3等,反力板1通过植入待加固结构内的张拉胶锚螺栓2固定,张拉螺杆3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力板1上、第二端活动穿过牵引板4,张拉锚具5通过牵引螺栓11连接在牵引板4上。如图15、16所示,牵引板4采用Q235/Q345低炭合金钢制作,牵引板4上开有呈对称分布的多个平行于碳纤维板9受力方向的沉孔101和通孔102。牵引螺栓11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张拉锚具5内,牵引螺栓11的第二端从牵引板4大孔端穿过沉孔101,套上球形垫圈组合体10后旋入牵引螺母固定。球形垫圈组合体10由凸面球形垫圈和凹面球形垫圈构成,当张拉螺杆3中心线张拉胶锚螺栓2施工及两端反力板1安装产生偏差时,沉孔101及牵引螺栓11和张拉锚具5中心线不在同一轴线上,此时球形垫圈组合体10的凹面球形垫圈贴紧牵引板4,凸面小垫圈的圆弧面贴紧凹面旋转,带动牵引螺栓11和张拉锚具5中心线在牵引板4沉孔101内产生倾斜,从而实现牵引螺栓11和张拉锚具5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受力,保证碳纤维均衡受力实现预应力张拉。
至少有一个预应力张拉组件内的牵引板4与反力板1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该预应力张拉组件内设有用于锁定牵引板4与反力板1的锁固机构。在第一实施例中,左侧预应力张拉组件内设有锁固机构,右侧预应力张拉组件未设置锁固机构,右侧预应力张拉组件的牵引板4通过一个套在张拉螺杆3上的外锁固螺母8锁定。
锁固机构由套在张拉螺杆3第二端上的内锁固螺母18构成,张拉螺杆3穿过张拉锚具牵引板4通孔102,旋入内锁固螺母18临时固定。碳纤维板9两端的张拉锚具5夹持安装后旋入牵引螺栓11,牵引螺栓11穿过牵引板4的101沉孔,套上球形垫圈组合体10后旋入第一个螺母固定,采用测力搬手分别旋转两条对称安装的碳纤维板9端部的牵引螺栓11上的第一个螺母,当两条对称安装的碳纤维板9预紧力一致后,安装牵引螺栓11上的第二个螺母并锁固。碳纤维板9张拉时,左侧预应力张拉组件的张拉螺杆3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衬套6、千斤顶7和外锁固螺母8,千斤顶衬套6位于千斤顶7和牵引板4之间,千斤顶衬套6设置有内孔大于内锁固螺母18外径的前端通孔和内孔大于张拉螺杆3外径的后端通孔,千斤顶衬套6前端面紧贴牵引板4,后端紧贴千斤顶7,张拉螺杆3穿过千斤顶7的中空通孔后,旋入外锁固螺母8固定后实施牵引张拉。
千斤顶7加压活塞伸出作用于外锁固螺母8,在反作用力下通过千斤顶衬套6推动牵引板4前进,当实施牵引张拉达到设计要求的控制应力值和理论伸长量后,内锁固螺母18在张拉螺杆3上对牵引板4固定。卸载后拆除千斤顶7和千斤顶衬套6,碳纤维板9与待加固结构表面上刮抹环氧结构胶14,锚固板12与碳纤维板9粘结面上也刮抹环氧结构胶14,锚固板胶锚螺栓13穿过锚固板12腰型长槽通孔201并旋上螺母,顺时针旋转螺母使锚固板12紧贴碳纤维板9并压紧于待加固结构的表面上。
如图17、18所示,锚固板12上开有多个垂直于筋材受力方向的呈阵列分布的腰型长槽通孔201,锚固板12的中部为贴合碳纤维板9的平面,锚固板12的两端设有斜面,斜面的两端设有过渡圆弧面,以便于锚固板12中部的平面和锚固板12的侧面光滑过渡,该平面、斜面及过渡圆弧面均为粗糙面,过渡圆弧数量为1~5个,圆弧半径为R1~500㎜。碳纤维板9与待加固结构表面之间设有环氧结构胶14,锚固板12与碳纤维板9之间也设有环氧结构胶14。
当预应力张拉时牵引板4、牵引螺栓11和张拉锚具5对碳纤维板9夹持牵引前移至设计坐标位置后,碳纤维板9与待加固结构上刮抹环氧结构胶,锚固板12与碳纤维板9粘结面上也刮抹环氧结构胶,固定胶锚螺栓13穿过锚固板12的腰型长槽通孔201并旋上螺母,顺时针旋转螺母使锚固板12紧贴碳纤维板9并压紧于待加固结构面上。锚固板12的腰型长槽通孔201在垂直于筋材受力方向的左右移动,保证锚固板12的中心线与碳纤维板9中心线重叠且受力均匀。如图19、20所示,锚固板12的平面、斜面及过渡圆弧面的设置,使得其紧贴碳纤维板9并压紧于待加固结构表面上时,无剪折应力集中点,进一步的优点在于碳纤维板9在锚固板12前端,环氧结构胶14包裹下形式的楔形结构,保证锚固板12更充分的锚固力。同时,因牵引螺栓11在牵引板4上设置有球形垫圈组合体10,锚固板12紧贴碳纤维板9并压紧于待加固结构表面上时,牵引螺栓11和张拉锚具5中心线以球形垫圈组合体10的圆弧中心为转向轴心,使其在牵引板4两端101孔内再次产生转动倾斜,碳纤维板9因无剪折应力集中现象而不会发生破裂。
如图4、5所示,环氧结构胶14经养护强度满足要求后,采用切割机在锚固板12与张拉锚具5之间将碳纤维板切断分离,然后将张拉胶锚螺栓2卸载并切除,待加固结构上新增的碳纤维板9应力通过环氧结构胶14粘结传递至原结构,预应力张拉组件及张拉锚具5转至其它工位重复使用。
图21至2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张拉螺杆3为单支点悬臂构造,以便于缩短张拉螺杆3的长度。具体体现在锁固机构的不同,锁固机构包括:位于反力板1与牵引板4之间的锁固板15、套在张拉螺杆3上且位于锁固板15与牵引板4之间的内锁固螺母18,锁固板15固定在牵引板4上,且活动穿过张拉螺杆3。碳纤维板9张拉时,张拉螺杆3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7和外锁固螺母8,千斤顶7位于牵引板4和外锁固螺母8之间。第二实施例中取消了千斤顶衬套6,在牵引板4前增设锁固板15用于张拉牵引后锁固牵引板4,锁固板15采用螺栓与牵引板4固定连接。当千斤顶实施牵引张拉达到设计要求的控制应力值和理论伸长量后,内锁固螺母18在张拉螺杆3上对锁固板15固定,通过锁固板15锁定牵引板,卸载后拆除千斤顶7。
图23至24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牵引板4采用副螺杆16锁固,以减小同组对称碳纤维板之间的间距,避免张拉螺杆3阻碍锚固板12的安装。具体体现在锁固机构的不同,锁固机构包括:位于张拉螺杆两侧的副螺杆16、套在副螺杆16上的副螺母,副螺杆16的第一端固定在反力板1上、第二端活动穿过牵引板4,副螺母套在副螺杆16的第二端上。当千斤顶7实施牵引张拉达到设计要求的控制应力值和理论伸长量后,副螺母在副螺杆16上对牵引板4进行锁定,卸载后拆除千斤顶7。
图25至2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张拉胶锚螺栓2钻植时中心线垂直于碳纤维板9受拉方向。如图27至29所示,反力架的底座上设有呈阵列分布的安装通孔104,张拉胶锚螺栓2穿过呈阵列分布的安装通孔104后将反力架17固定在待加固结构的表面。左侧预应力张拉组件内设有锁固机构,右侧预应力张拉组件未设置锁固机构,右侧预应力张拉组件的牵引板4通过一个套在张拉螺杆3上的外锁固螺母8锁定。在第四实施例中,反力板1上背向牵引板4的一侧设有挡板,反力板1与挡板之间设有顶部向下凹陷的连接板,从侧面看反力板1与挡板之间呈M形,反力板1和挡板上设有平行于碳纤维板9受力方向的圆通孔105。张拉螺杆3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牵引板4上、第二端活动穿过反力板1和挡板,锁固机构由套在张拉螺杆3且位于反力板1与挡板之间的内锁固螺母18构成。碳纤维板9张拉时,张拉螺杆3先穿过反力板1和挡板上的圆通孔105后再安装中空千斤顶7和外锁固螺母8,千斤顶7加压活塞伸出牵引张拉螺杆3带动牵引板4及牵引螺栓11、张拉锚具5前进,对碳纤维板9实施预应力张拉,张拉牵引实施后张拉螺杆3上内锁固螺母8转动抵在反力板1上,实现锁固牵引板4的效果。
图30至3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的该对预应力张拉组件之间仅设有一条碳纤维板。第四实施例对碳纤维板9实施预应力张拉时,在牵引板4上安装两条碳纤维板9且对称设置,碳纤维板9的宽度为10㎜~40㎜、厚度1~5mm的筋板。第五实施例对碳纤维板9实施预应力张拉时,在牵引板4上安装一条碳纤维板9,碳纤维板9为宽度50㎜~100㎜、厚度1~4mm的长方形薄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待加固构件两端上的一对预应力张拉组件、设于该对预应力张拉组件之间的至少一条碳纤维板、将碳纤维板的端部连接在相邻预应力张拉组件上的张拉锚具、至少两个将所述碳纤维板压紧在待加固结构表面上的锚固板;
所述预应力张拉组件包括:牵引板、通过张拉胶锚螺栓固定在待加固结构上的反力板、连接在所述反力板和牵引板之间的张拉螺杆,所述张拉锚具连接在所述牵引板上;
至少有一个预应力张拉组件内的牵引板与反力板之间的间距可调节,该预应力张拉组件内设有用于锁定牵引板与反力板的锁固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锚具包括:由上壳和下壳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构成的锚具外壳、及由上夹板和下夹板组合构成的楔形夹块,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设有楔形通孔槽,所述楔形夹块设于所述楔形通孔槽内,所述锚具外壳的一端连接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端部夹设于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所述锚具外壳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牵引螺栓连接在所述牵引板上;
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与所述碳纤维板接触的一面为平直粗糙面,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与所述锚具外壳接触的斜面为光滑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锚具包括:由上压板和下压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构成的锚具外壳,所述锚具外壳的一端连接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端部夹设于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锚具外壳的另一端通过牵引螺栓连接在所述牵引板上;
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上与所述碳纤维板接触的一面为由多段圆弧及平直面光滑过渡组成的平顺粗糙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螺栓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张拉锚具内、第二端穿过所述牵引板,所述牵引螺栓的第二端依次套有球面垫圈组合体和牵引螺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板的中部为贴合所述碳纤维板的平面,所述锚固板的两端设有与该平面光滑过渡的斜面,该平面及斜面均为粗糙面;
所述碳纤维板与待加固结构表面之间设有环氧结构胶,所述锚固板与碳纤维板之间也设有环氧结构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所述牵引板,所述锁固机构由套在所述张拉螺杆第二端上的内锁固螺母构成;
所述碳纤维板张拉时,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衬套、千斤顶和外锁固螺母,所述千斤顶衬套位于千斤顶和牵引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所述牵引板,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反力板与所述牵引板之间的锁固板、套在所述张拉螺杆上且位于所述锁固板与牵引板之间的内锁固螺母,所述锁固板固定在所述牵引板上,且活动穿过所述张拉螺杆;
所述碳纤维板张拉时,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和外锁固螺母,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牵引板和外锁固螺母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所述牵引板,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张拉螺杆两侧的副螺杆、套在所述副螺杆上的副螺母,所述副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反力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所述牵引板,所述副螺母套在副螺杆的第二端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板上背向所述牵引板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牵引板上、第二端活动穿过所述反力板和挡板,所述锁固机构由套在所述张拉螺杆且位于所述反力板与挡板之间的内锁固螺母构成;
所述碳纤维板张拉时,所述张拉螺杆的第二端还依次套有千斤顶和外锁固螺母,所述千斤顶位于所述挡板和外锁固螺母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3、5至9任一项所述的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板为宽度10㎜~40㎜、厚度1~5mm的筋板或者宽度50㎜~100㎜、厚度1~4mm的长方形薄板。
CN201621258645.6U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3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8645.6U CN206273960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58645.6U CN206273960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73960U true CN206273960U (zh) 2017-06-23

Family

ID=5906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5864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73960U (zh) 2016-11-23 2016-11-23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739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574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17034A (zh) * 2019-04-28 2019-07-16 四川大学 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1364611A (zh) * 2020-04-13 2020-07-03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节点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574A (zh) * 2016-11-23 2017-03-22 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22574B (zh) * 2016-11-23 2018-11-30 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17034A (zh) * 2019-04-28 2019-07-16 四川大学 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0017034B (zh) * 2019-04-28 2021-09-03 四川大学 一种梁抗疲劳用预应力碳纤维张拉锚固装置的安装方法
CN111364611A (zh) * 2020-04-13 2020-07-03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节点
CN111364611B (zh) * 2020-04-13 2021-12-14 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节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22574B (zh)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62608B (zh) 一种预应力纤维板加固梁板的自动化张拉系统及方法
CN206273960U (zh) 一种分解式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CN105569372B (zh) 一种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的装置及方法
CN103061415B (zh) Frp型材刺板胶结复合连接接头及方法
CN107299725A (zh) 一种装配式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锚固体系及其锚固方法
CN105781140A (zh)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及方法
CN107268891B (zh) 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
CN217538018U (zh) 一种下压式体外预应力cfrp材料横向张拉系统
CN107905126B (zh) 一种可拆卸预应力纤维布张拉锚固装置
CN105937306B (zh) 一种预应力纤维片材加固柱的装置及方法
CN105926949B (zh) 一体式预应力纤维板加固梁板的原位张拉系统及方法
CN101942812A (zh) 一种桥梁加固方法
CN215107609U (zh) 一种高效适用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张拉夹具
CN103397702B (zh) 一种复合材料网架连接节点及方法
CN104775629B (zh) 自控式纤维布预应力张拉的方法和设备
CN207406031U (zh) 一种柔性frp片材预应力张拉装置
CN102505858B (zh) 预应力碳纤维布张拉系统及张拉加固方法
CN205531430U (zh) 一种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的装置
CN206070395U (zh) 一种预应力碳纤维张拉装置
CN212359199U (zh) 一种预应力frp板反向张拉锚固组件
CN102733618A (zh) 混凝土梁预应力frp布材加固装置和加固方法
CN211117980U (zh) 一种燃气管道架空结构
CN205677277U (zh) 自锚式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布加固混凝土装置
CN212359200U (zh) 一种预应力frp板反向张拉锚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