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71978U - 双向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双向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71978U CN206271978U CN201621369046.1U CN201621369046U CN206271978U CN 206271978 U CN206271978 U CN 206271978U CN 201621369046 U CN201621369046 U CN 201621369046U CN 206271978 U CN206271978 U CN 2062719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ng strip
- female
- shell
- input
- public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连接器,涉及连接器设计的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公插头和一个母插头,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和第一导电片,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和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固定在公插头外壳内部中间位置,母插头外壳设有供两个第一导电片插入的第一插入口,第一导电片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导电片接触的弹性触点,通过设置第一导电片正反面均有弹性触点或者设置母插头内部对应的两面同时设有第二导电片且两个第二导电片电连接,解决了公插头和母插头正反任意插接后不能全部完成接通电路功能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例如,球场上点灯用的连接器和硬盘驱动器的连接器,以及点燃火箭的连接器是大不相同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连接器,都要保证电流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其中,双向连接器一般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两个连有电线的公插头和一个用于连接两个公插头的母插头,现有技术中,公插头和母插头之间的插接方式只有一种,即公插头和母插头必须正确的插接才能完成电路的接通,不然,或者插接不进去或者插接后电路不通,对人们的使用造成影响。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在外壳涂色来显示正确的插接方式,但当面对无光环境或眼睛看不到的位置时的连接工作时,则不能起到作用,而且长时间的使用也可能造成外壳标记模糊不清,造成不能正确插接,治标不治本。因此需要一种无论母插头和公插头无论正反颠倒插接,均能连接电路的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连接器,以解决公插头和母插头正反任意插接后不能全部完成接通电路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一个母插头和两个公插头,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和第一导电片,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在所述公插头外壳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母插头外壳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导电片插入的第一插入口,所述第一导电片可正反两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
所述母插头外壳内部对应的两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导电片,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上设有用于两者接触的弹性触点;
所述第一导电片正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一个第二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反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另一个第二导电片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头外壳中间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导电片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公插头外壳并与导线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性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外凸设置。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片中间设有连接触点,两个连接触点通过一个连接片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公插头外壳还包括供所述母插头外壳插入的第二插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外壳外表面设有凸起,且所述母插头外壳正反两面设置的凸起的数量以及位置都一一对应;
所述公插头外壳设有卡孔,所述公插头与所述母插头插接完成后,所述凸起固定在卡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公插头外壳内部;
或者,所述卡孔为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根部位置套有防水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母插头外壳外部套有防止水从所述公插头和所述母插头插接后形成的缝隙进入的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第一插入口一一对应,且所述橡胶圈距对应第一插入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凸起距对应第二插入口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数量为第一导电片数量的二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一个母插头和两个公插头,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和第一导电片,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在所述公插头外壳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母插头外壳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导电片插入的第一插入口,所述第一导电片可正反任意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
所述母插头外壳内部有一面固定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上设有两个用于与所述第二导电片接触的弹性触点,两个所述弹性触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正面和反面,或者所述第二导电片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片接触的弹性触点;
所述第一导电片正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会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第二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反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也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第二导电片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种双向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包括两个公插头和一个母插头,第一导电片位于公插头外壳中间位置,还在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上设有弹性触点,以保证在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好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轻易的相互接触;母插头用来连接两个公插头,故母插头外壳包括两个供第一导电片插入的第一插入口;此外,由于母插头外壳内部对应的两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导电片,且对应的两个第二导电片电连接,因此在两个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固定后,无论公插头和母插头正反插接,两个第一导电片是否和同一个第二导电片接触,都可以完成电路连接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第一导电片位于公插头外壳内的中间位置,弹性触点31设置在第一导电片的正面和反面或者设置在第二导电片4上,保证了在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好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都轻易的相互接触;母插头外壳内部只需一面固定有第二导电片,在两个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固定后,无论公插头和母插头正反插接,第一导电片总会通过弹性触点与第二导电片接触,进而完成电路连接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的母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的公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的公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的母插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公插头外壳;2-母插头外壳;3-第一导电片;4-第二导电片;5-第二插入口;6-第一插入口;7-橡胶圈;8-防水垫圈;11-凸起;21-卡孔;31-弹性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图8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一个母插头和两个公插头,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1和第一导电片3,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2和第二导电片4;第一导电片3固定在公插头外壳1内部中间位置,母插头外壳2设有两个供第一导电片3插入的第一插入口6,第一导电片3可正反两方向插入一插入口;母插头外壳2内部对应的两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导电片4,两个第二导电片4之间电连接,第一导电片3或第二导电片4上设有用于两者接触的弹性触点31;第一导电片3正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6时,会通过弹性触点31与一个第二导电片4接触,第一导电片3反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6时,也能够通过弹性触点31与另一个第二导电片4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连接器包括两个公插头和一个母插头,第一导电片3位于公插头外壳1中间位置,还在第一导电片3或第二导电片4上设有弹性触点31,以保证在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好后,第一导电片3和第二导电片4能轻易的相互接触;母插头用来连接两个公插头,故母插头外壳2包括两个供第一导电片3插入的第一插入口6;此外,由于母插头外壳2内部对应的两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导电片4,且对应的两个第二导电片4电连接,因此在两个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固定后,无论公插头和母插头正反插接,两个第一导电片3是否和同一个第二导电片4接触,都可以完成电路连接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无论弹性触点31安装在第一导电片3还是第二导电片4上,均可实现上述连接电路的功能,且对其他结构不造成影响,因此下文只对弹性触点31设置在第一导电片3上这一种情况来对其他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另一种情况不再赘述。
为了节省费用,本实施例使用的第一导电片3的厚度使其很容易变形,为了能够稳定、长时间的完成插接功能,在公插头外壳1中间设有固定板,第一导电片3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伸出公插头外壳1并与导线可拆卸连接,并且弹性触点31设置在固定板的一面并相对于固定板外凸。
此外,为了保证两个第二导电片4在电连接的情况下不会影响两个公插头的插接,故本实施例在第二导电片4的中间位置进行电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第二导电片4中间设有连接触点,两个连接触点通过一个连接片电连接。
如图4、5所示,为了验证公插头和母插头是否插接到位,本实施例在母插头外壳2的外表设有凸起11,在公插头外壳1与母插头外壳2插接完成后与凸起11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凸起11配合的卡孔21,在母插头外壳2由第二插入口5完全插入公插头外壳1后,凸起11固定在卡孔21内,不但可以验证公插头和母插头是否插接到位,还保证了两者之间位置固定,不会轻易松脱。
此外,由于公插头与母插头之间可以正反插接,故为了保证两者任一情况均可以完整卡接固定,在公插头外壳1表面的两面均设有位置、数量相同的凸起11,母插头外壳2也在两面对应设有卡孔21;为了保证卡接的力使双向连接器不会轻易断开,可以设置多个凸起11和对应的卡孔21,还可以在不超过公插头外壳1的最大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相应加大凸起11和卡孔21的宽度和高度。
考虑到双向连接器可能用于各种环境,比如用于室外裸露处,会很大几率被雨淋;还比如用于室内并与地面接触,也有可能会因地面潮湿等使水汽与双向连接器接触。为了保证双向连接器不会因为雨淋等任何原因使水进入双向连接器,进而产生漏电,造成安全隐患,首先要保证不会从卡接的位置进水,因此可以设置卡孔21不是贯穿孔且只设置在公插头外壳1的内部,只是这样,如果公插头外壳1内部的卡孔21被堵塞的话,会很难清理,造成卡接不严的隐患;如图4所示,还可以使卡孔21为贯穿孔,在母插头外壳2上的凸起11的根部套有防水垫圈8,在公插头与母插头卡接时,防水垫圈8与公插头接触,阻止了水从卡孔21处流入双向连接器内部。
此外,在公插头外壳1与母插头外壳2插接过程中,由于凸起11的存在,两者都会产生弹性变形,在插接完成后,两者之间也难免会留有缝隙,因此,也需要在母插头外壳2的外部套有防止水从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后形成的缝隙进入的橡胶圈7,由于母插头外壳2有两个第一插入口6,故对应的设置两处橡胶圈7,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公插头与母插头插接过程不会因为橡胶圈7的摩擦力较大而插接困难,故将橡胶圈7定在两者插接完成后靠近公插头外壳1第二插入口5端部的位置;相应的,橡胶圈7距对应第一插入口6的距离大于凸起11距对应第一插入口6的距离。
其中,防水垫圈8和橡胶圈7不是唯一应用于双向连接器的防水材料,还可以是其他防水材料,此处不再赘述。
双向连接器绝大部分用来连接电路,也可以用来连接光纤线路,为了双向连接器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考虑,设置公插头外壳1和母插头外壳2均由不导电的热固性塑料制成。首先塑料的绝缘性,保证了双线连接器插接时的安全;由于在电路长时间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导电片3和第二导电片4均会产生热量并使双向连接器温度升高,为了避免温度升高使公插头外壳1和母插头外壳2发生热变形进而影响插接和卡接固定,因此采用热固性塑料;此外塑料还有价格便宜以及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很多种线路连接时,很多电线都是由多根导线组成,且每根导线均相互独立,没有连接关系,同样的,光纤线路也同样由多条线路组成,因此,为了使双向连接器能够满足所有的线路连接,设置第一导电片3的数量有多个,相应的,第二导电片4的数量为第一导电片3的两倍,每个第一导电片3伸出公插头外壳1的一端设有方便与导线连接的细孔,在与导线连接好之后可以通过绝缘胶带缠绕,保证安全。当然,也可以在定制双向连接器的过程中,将要与第一导电片3连接的线路作为双向连接器的一部分,更加简单也安全。
此外,第二导电片4的数量一般设计为与第一导电片3的数量的两倍,这样,公插头与母插头可以一一对应;也可以设计第二导电片4的对数大于第一导电片3的数量,设计一个标准使双向连接器的公插头外壳1与母插头外壳2总能够插接配合,此时,母插头在双向连接器中可以作为一种万能连接头,只要两个公插头是同一规格的且插接的方向相同,都可以通过第二导电片4对数大于第一导电片3数量的母插头连通电路。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所说的结构还可以用于单向连接器中,即公插头和母插头一端均连接有导线,当采用上述的所有技术特征,单向连接器的公插头和母插头同样可以完成正反随意插接也能连通电路的功能,也同样可以具有防水防漏电的功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一个母插头和两个公插头,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1和第一导电片3,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2和第二导电片4;第一导电片3固定在公插头外壳1内部中间位置,母插头外壳2设有两个供第一导电片3插入的第一插入口6,第一导电片3可正反任意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6;母插头外壳2内部有一面固定有第二导电片4,第一导电片3上设有两个用于与第二导电片4接触的弹性触点31,两个弹性触点31分别位于第一导电片3的正面和反面,或者第二导电片4设有用于与第一导电片3接触的弹性触点31;第一导电片3正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6时,会通过一个弹性触点31与第二导电片4接触,第一导电片3反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6时,也能够通过另一个弹性触点31与第二导电片4接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双向连接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双向连接器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第一导电片3位于公插头外壳1内的中间位置,弹性触点31设置在第一导电片3的正面和反面或者设置在第二导电片4上,保证了在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好后,第一导电片3和第二导电片4能都轻易的相互接触;母插头外壳2内部只需一面固定有第二导电片4,在两个公插头和母插头插接固定后,无论公插头和母插头正反插接,第一导电片3总会通过弹性触点31与第二导电片4接触,进而完成电路连接的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母插头和两个公插头,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和第一导电片,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在所述公插头外壳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母插头外壳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导电片插入的第一插入口,所述第一导电片可正反两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
所述母插头外壳内部对应的两面分别固定有第二导电片,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或第二导电片上设有用于两者接触的弹性触点;
所述第一导电片正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一个第二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反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也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另一个第二导电片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外壳中间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导电片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伸出所述公插头外壳并与导线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性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板外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导电片中间设有连接触点,两个连接触点通过一个连接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外壳还包括供所述母插头外壳插入的第二插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外壳外表面设有凸起,且所述母插头外壳正反两面设置的凸起的数量以及位置都一一对应;
所述公插头外壳设有卡孔,所述公插头与所述母插头插接完成后,所述凸起固定在卡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位于所述公插头外壳内部;
或者,所述卡孔为贯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根部位置套有防水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头外壳外部套有防止水从所述公插头和所述母插头插接后形成的缝隙进入的橡胶圈;
所述橡胶圈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第一插入口一一对应,且所述橡胶圈距对应第一插入口的距离大于所述凸起距对应第二插入口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数量为第一导电片数量的二倍。
10.一种双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母插头和两个公插头,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头外壳和第一导电片,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头外壳和第二导电片;
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在所述公插头外壳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母插头外壳设有两个供所述第一导电片插入的第一插入口,所述第一导电片可正反任意方向插入第一插入口;
所述母插头外壳内部有一面固定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上设有两个用于与所述第二导电片接触的弹性触点,两个所述弹性触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正面和反面,或者所述第二导电片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片接触的弹性触点;
所述第一导电片正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会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第二导电片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反方向插入所述第一插入口时,也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触点与第二导电片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9046.1U CN206271978U (zh) | 2016-12-14 | 2016-12-14 | 双向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9046.1U CN206271978U (zh) | 2016-12-14 | 2016-12-14 | 双向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71978U true CN206271978U (zh) | 2017-06-20 |
Family
ID=5904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69046.1U Active CN206271978U (zh) | 2016-12-14 | 2016-12-14 | 双向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719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1692A (zh) * | 2016-12-14 | 2017-05-24 | 杭州白熊科技有限公司 | 双向连接器 |
-
2016
- 2016-12-14 CN CN201621369046.1U patent/CN2062719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1692A (zh) * | 2016-12-14 | 2017-05-24 | 杭州白熊科技有限公司 | 双向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03150U (zh) |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 |
CN206271978U (zh) | 双向连接器 | |
CN204088648U (zh) |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 |
CN206585145U (zh) | 一种强磁吸式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
CN106099483A (zh) |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 |
CN203491442U (zh) | 一种双向插入的usb插座 | |
CN203533482U (zh) | 一种新型高压超薄软条灯接头 | |
CN106711692A (zh) | 双向连接器 | |
CN109256633A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08905206U (zh) | 一种带有嵌入式防水接线端子的扬声器 | |
CN209434438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14100146U (zh) | 带屏蔽功能的大电流连接器 | |
CN211428401U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通信连接器 | |
CN208622976U (zh) | 金属簧片结构和电连接器 | |
CN207624985U (zh) | 矩形高压电插座连接器 | |
US8167663B1 (en) | Laterally-plugged power connector | |
CN205900866U (zh) |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 |
CN206072803U (zh) | 一种灯具 | |
CN208444983U (zh) | 便于安装的公插接件 | |
CN208445009U (zh) | 一种接线端子塑胶壳结构 | |
TW202025566A (zh) | 具防水結構的電源連接裝置 | |
CN204315802U (zh) | 耳机插座 | |
CN204067704U (zh) | Usb连接器 | |
CN208315951U (zh) | 一种带led的hdmi线 | |
CN213845613U (zh) | 二次成型的双排Type-c母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02-2010 room 2, building 515, 2 Avenue, Baiyang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PAPABEA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9, building A01, No. nine, 502 Sheng Road, Zhejiang, Hangzhou, Jiangg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PAPABEAR TECHNOLOGY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