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0866U -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0866U
CN205900866U CN201620836080.9U CN201620836080U CN205900866U CN 205900866 U CN205900866 U CN 205900866U CN 201620836080 U CN201620836080 U CN 201620836080U CN 205900866 U CN205900866 U CN 205900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mobile terminal
groove
charging system
conta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360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晓
寇晓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tc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360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00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0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0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设置在本体非正面上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本体形成密封结构;设置在本体上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时,所述定位结构与连接器中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耐用性和防水性。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和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方便手机、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连接其他设备,比如电脑,进行数据传输等操作,目前移动终端一般设置有数据线插孔,通过将数据线插入插孔进行充电,比如将USB数据线插入移动终端的插孔中进行充电。
但是这种方式,不方便使用,比如在光线比较暗时,用户难以找到移动终端上的插孔;同时USB数据线的接口形状类似梯形,梯形下底和上底相差较小,使得用户容易将数据线以相反的方式插入移动终端上的插孔,从而容易导致插孔损坏。此外采用插孔的方式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设置插孔的位置难以做到完全防水,导致移动终端防水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旨在解决移动终端的插孔容易损坏和防水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
设置在本体非正面上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本体形成密封结构;
设置在本体上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时,所述定位结构与连接器中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卡槽,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连接器中卡扣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为凹槽,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与连接器上对应的凸起配合。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接触片和所述本体之间的防水材料。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连接器和如上所述的移动终端,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部的接触针,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限位结构;
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定位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连接器两侧的卡扣,所述定位结构为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所述定位结构为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得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
可选地,所述接触针为四个,并排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设置在本体非正面上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本体形成密封结构;设置在本体上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时,所述定位结构与连接器中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和接触片,在需要进行充电时,用户可以通过定位结构将对应的连接器与移动终端形成一整体,将移动终端上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接触,进行充电,不需要在充电前找到插孔,使用更加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相对在移动终端上设置插孔的方式,接触片能够容易与移动终端本体形成密封结构,增强了移动终端的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中连接器的一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11;
设置在本体非正面上的接触片20,所述接触片20与所述本体10形成密封结构;
设置在本体10上的定位结构30,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时,所述定位结构30与连接器中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片20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
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的本体10一般包括六个面,本实施例中定义移动终端上设置有显示屏11的一面为正面,与正面相对的面则为背面,位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四个面则为侧面,本实用新型中接触片20可以设置在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个面上,即设置非正面上。具体地,接触片20至少为两个,分别对应连接器的正负极接触针,此时连接器可以作为充电器或者与充电头连接作为充电器;为同时不影响使用数据功能,则接触针20位四个,分别对应连接器的正负极接触针、数据接触针,此时连接器的另一端可以连接电脑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当然为不影响移动终端的快速充电功能,则接触针20还可以为五个。本实施例中接触针20为四个,且设置在同一面上,如图1所示设置在移动终端背面,此时定位结构30可以设置在;或图2所示,设置在移动终端侧面。具体实施中,为美观等原因可以将接触片20不设置在同一面上。
在进行充电或者数据传输时,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进行装配,将移动终端上定位结构30与连接器上对应的结构配合,使得移动终端和连接器形成一整体,并且接触片20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连接器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充电头或者电脑进行对应的处理,比如充电或者数据传输等,即本申请在移动终端中设置接触片,代替现有技术中的USB接口中的接触针,接触片对应与移动终端中的处理器,电池充电电路等相连。
本实施例中接触片和设置接触片的面形成一整体,从而方便将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和六个面形成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移动终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设置在本体非正面上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本体形成密封结构;设置在本体上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所述定位结构与连接器中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终端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和接触片,在需要进行充电时,用户可以通过定位结构将对应的连接器与移动终端形成一整体,将移动终端上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接触,进行充电,不需要在充电前找到插孔,使用更加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相对在移动终端上设置插孔的方式,接触片能够容易与移动终端本体形成密封结构,增强了移动终端的防水性。
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一剖视图,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上的定位结构30为卡槽,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连接器中卡扣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具体地,卡槽可以设置在如图3所示的左右两侧,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前后两侧,具体实施中还可以设置在移动中的上下两侧,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方向以图3所示为参考,具体实施中如果参考坐标改变,则对应的位置关系也会改变。
在更多的实施中,定位结构30还可以为凹槽,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与连接器上对应的凸起配合,凹槽至少和一个接触针位于同一平面。当然定位结构30还可以包括卡槽和凹槽,卡槽和连接器中卡扣配合,将连接器与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凹槽则与连接器上凸起配合,将连接器与移动终端以固定位置固定连接,即凹槽用于定位。实际实施中,定位结构3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30还可以起到防呆作用,即定位结构30仅适合具有对应结构的连接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接触片20和所述本体10之间的防水材料。直接接触片和设置接触片的面形成一整体,在每次制作时,需要重新人工将每个接触片摆放到合适位置,然后将本体材料注入摆放接触片的模型中,制作过程比较繁琐,难度也较大。将为减少制造难度,本实施例中采用统一模型制作移动终端本体,然后将接触片和防水材料与本体形成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充电系统。
参照图4、图5和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中连接器的一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系统包括: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连接器100和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终端200;
所述连接器100包括:连接器本体110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部的接触针120,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限位结构111;
在所述移动终端200与连接器100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111和所述定位结构30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120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20对应接触。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输等,接触针120的数量为4个,当然具体实施中接触针120的数量可以为其他值,比如3个,5个。为减小设计难度,将多个接触针120并排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内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具体地,所述接触针为常用的弹簧接触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111为位于所述连接器100两侧的卡扣,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结构30为凹槽,所述卡扣和卡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100和所述移动终端200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中,所述限位结构111为凸起,所述定位结构30为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得所述移动终端200中接触片20与连接器100中接触针120对应接触。当然限位结构20还可以卡扣和凸起,卡扣用于将连接器与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凸起则用于定位。在更多的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当然连接器上的凸起也可以设置为特定的形状,起到防呆的作用,即仅适合具有对应形状凹槽的移动终端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11还具有防呆作用,即限位结构111仅适合与具有对应的结构的移动终端固定连接。具体实施中连接器还可以具有其他的防呆结构,防呆结构仅适合与具有对应的结构的移动终端200固定连接,比如连接器100具有凹槽结构,在充电时,用户可以将移动终端200装入该凹槽结构,使得连接器100半包裹移动终端200的背面,其中移动终端200的正面是具有显示屏的一面,如图4所示,当然连接器100全包裹移动终端200。具体实施中在充电时,连接器100还可以包裹移动终端200的侧面,如图7所示。此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在手摸到连接器100和移动终端200时,则可以根据连接器100和移动终端200进行充电,因此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用户可以根据连接器100和移动终端200的形状就可以知晓两者的装配关系,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会更加方便用户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充电系统会相对现有技术中采用USB数据线的方式会更加耐用,因为USB数据线在实际使用中,数据线中连接移动终端的一端容易被其他物体压住,从而将移动终端支撑起来,这样不仅容易导致移动终端数据接口损坏;并且数据线在经过多次被压、松开后,容易导致数据线的连接头与线的连接处破皮,进而导致数据线无法正常使用。而本申请中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接触针,因此连接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充电过程中,本申请中与连接器连接的数据线被其他物体压住、松开的幅度会比USB数据线会小,因此本申请连接器会更加耐用。此外,现有中采用插孔的方式,用户可能不小心会将数据线插反,进而导致数据线或移动终端损坏,而本申请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本申请移动终端会更加耐用。
进一步地,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本体110包括: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3,所述第一外壳112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113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12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112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120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113背离第一外壳11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具体实施中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还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充分利用连接器的结构,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充电电路(图未示),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13形成的空腔内,所述接触针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在充电时,连接器连接电源,通过充电电路和接触针120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100还可以包括:电源线(图未示)和插头(图未示),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插头中金属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电路上对应的引脚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可拆分的结构,类似现有技术中充电头和数据的形式。在进行充电时,电源与金属片连接,通过电源线、充电电路和接触针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连接器100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120沿所述连接器100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连接器100中各个面的接触点和线可以设置为圆角。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
设置在本体非正面上的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本体形成密封结构;
设置在本体上的定位结构,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时,所述定位结构与连接器中对应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卡槽,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与所述连接器中卡扣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凹槽,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与连接器上对应的凸起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接触片和所述本体之间的防水材料。
5.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连接器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器连接头上的接触针,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限位结构;
在所述移动终端与连接器连接时,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定位结构配合,使得所述接触针与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对应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位于所述连接器两侧的卡扣,所述定位结构为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配合,使得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移动终端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凸起,所述定位结构为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得所述移动终端中接触片与连接器中接触针对应接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有一凹槽,所述第二外壳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凹槽内,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针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壳上,一端裸露在所述第二外壳背离第一外壳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长条形,所述接触针沿所述连接器的长度方向直线分布。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针为四个,并排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插头上,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中与所述接触针所在平面平行的面上。
CN201620836080.9U 2016-08-03 2016-08-03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Active CN205900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6080.9U CN205900866U (zh) 2016-08-03 2016-08-03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36080.9U CN205900866U (zh) 2016-08-03 2016-08-03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0866U true CN205900866U (zh) 2017-01-18

Family

ID=57782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36080.9U Active CN205900866U (zh) 2016-08-03 2016-08-03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008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9483A (zh) * 2016-08-03 2016-11-09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9483A (zh) * 2016-08-03 2016-11-09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WO2018023873A1 (zh) * 2016-08-03 2018-02-08 深圳市见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1327U (zh) 一种磁吸式正反插数据线连接结构
CN106099483A (zh)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CN202111346U (zh) 转接电连接器
CN205900866U (zh) 移动终端和充电系统
CN204088648U (zh) 双面插口的usb母座连接器
CN205901378U (zh) 充电器
CN202094344U (zh) 电连接公头
CN204179288U (zh) 具有双向插接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CN203423327U (zh) 防误插电连接器
TW201421837A (zh) 電連接器之轉換應用構造
CN206585145U (zh) 一种强磁吸式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2214878B (zh) 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合
CN214153345U (zh) 插接头、插接座、连接器和储能设备
TW201712970A (zh) 電連接器
CN208986231U (zh) 一种插针插座连接器
CN208904683U (zh) 移动电源
CN207910512U (zh) 一种老人机充电座
CN208078334U (zh) 复合型电连接器
CN105577865A (zh)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206669421U (zh) 一种无缝对接灯条
CN219717316U (zh) 一种连接器、连接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5545414U (zh) 多充电/数据接口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及与其匹配的插接件
CN204067704U (zh) Usb连接器
CN103647181B (zh) 移动终端连接装置
CN204216351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