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861U -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861U
CN206257861U CN201621362313.2U CN201621362313U CN206257861U CN 206257861 U CN206257861 U CN 206257861U CN 201621362313 U CN201621362313 U CN 201621362313U CN 206257861 U CN206257861 U CN 206257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 tank
water
injector
circulation line
p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623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栋
徐桂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3623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设备、真空设备、闪蒸罐、注水管和补水支路,换热设备、闪蒸罐、循环泵依次串接在闭合的循环管路上,真空设备与闪蒸罐连接,水池通过注水管与循环管路连接,注水管上设有注水泵,水池还通过补水支路与循环管路连接,补水支路包括补水管、补水阀和第一喷射器,所述补水管位于闪蒸罐的前方,补水阀安装在补水管上,第一喷射器位于补水管和循环管路的连接处,闪蒸罐的水蒸气出口端设有第二喷射器,第二喷射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端与蒸汽源连接,吸入口与闪蒸罐的水蒸气出口端连接,出口端与用热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节水、节能、低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水是常用的冷却剂,循环水对目标物进行换热后温度升高,为使循环水能够再次对目标物降温,需要对升温后的循环水进行降温,现有的循环水冷却系统普遍采用冷却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其存在一系列的缺陷:一是投资大;二是能耗高;三是由于冷却塔敞口设计,造成循环冷却水损失较大,系统氧腐蚀,灰尘和水中的藻类、微生物的繁殖致使系统结垢,水质恶化,换热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循环水冷却系统采用敞口式冷却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存在投资大、能耗高、浪费水资源、换热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其利用闪蒸罐替代冷却塔,通过真空设备调节闪蒸罐的真空度,在冷却循环水的同时,副产大量水蒸气,将水蒸气输送到用热设备中进行有效利用,产生极其巨大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设备、真空设备、闪蒸罐、注水管和补水支路,换热设备、闪蒸罐、循环泵依次串接在闭合的循环管路上,真空设备与闪蒸罐连接,水池通过注水管与循环管路连接,注水管上设有注水泵,水池还通过补水支路与循环管路连接,补水支路包括补水管、补水阀和第一喷射器,所述补水管位于闪蒸罐的前方,补水阀安装在补水管上,第一喷射器位于补水管和循环管路的连接处,闪蒸罐的水蒸气出口端设有第二喷射器,第二喷射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端与蒸汽源连接,吸入口与闪蒸罐的水蒸气出口端连接,出口端与用热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水池优先使用封闭结构的水池。无需担心灰尘进入系统和氧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闪蒸罐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多个,闪蒸罐的真空度由真空设备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设备可以是两个文丘里管,也可以是两个文丘里管和一台真空泵,也可以是一台真空泵,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两个文丘里管,其节能效果好,两个文丘里管分别安装在闪蒸罐两侧的循环管路上。
补水时,第一喷射器通过负压作用,将水池中的补加到循环管路中。
本实用新型闪蒸罐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通过第二喷射器产生的负压将水蒸气输送到用热设备中进行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众所周知,液态水的比热容为4.2KJ/KG.c,而液态水在100℃以下的汽化潜热均高于2200KJ/KG。因此,只要调节闪蒸罐的真空度至适当的水平,通过汽化部分升温后的循环水,即可使闪蒸罐中的循环水温降到需要的温度,被汽化的那部分循环水由水池补充到循环系统中。
举例(以1KG水为例):从水池输出的循环水温度30度,经一个循环换热后回水温度升高到40度,那么只要取走42KJ的热量即可将其温度从40度降回到30度。查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热力性质表知,只要使闪蒸罐的真空度保持在7.5Kpa,要取走42KJ的热量只要汽化42/2405=0.017KG水,即可实现。
本实用新型具有节水、节能、低成本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投资大、能耗高、浪费水资源、换热效果差的敞口式冷却塔,改用成本较低的闪蒸罐,通过真空设备调节其真空度,通过汽化部分循环水来实现降低循环水温度,副产的水蒸气送至用热设备进行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水池;2.截止阀;3.循环泵;4.注水管;5.循环管路;6.注水阀;7.换热设备;8.用热设备;10.文丘里管;11.闪蒸罐;12.文丘里管;13.补水阀;15.补水管;16.第一喷射器;17.蒸汽源;18.第二喷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换热设备7、文丘里管10、闪蒸罐11,文丘里管12、循环泵3串接在闭合的循环管路5中,换热设备7为多个,文丘里管10、文丘里管12分别位于闪蒸罐11的两侧的循环管路5上,水池1通过注水管4与循环泵3连接,注水管4上设有注水阀6,水池1还通过补水管15与循环管路5连接,补水管15与循环管路5的连接处位于循环泵3和文丘里管12之间,循环泵3和补水管15与循环管路5的连接处之间还设有截止阀2,补水管15与循环管路5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喷射器16,第一喷射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端和喷射端连接在循环管路5上,第一喷射器16的吸入口与补水管15连接,第二喷射器18的工作介质入口端与现有的蒸汽源17连接,第二喷射器18的喷射端与用热设备8连接,第二喷射器18的吸入口与闪蒸罐11的水蒸气出口端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时,打开注水阀6,通过循环泵3将水池中的水注入循环管路5中,循环管路中的循环水送入多个换热设备7后升温,升温后的循环水进入闪蒸罐11中,在文丘里管10、文丘里管12的作用下,闪蒸罐11的真空度增加,升温的循环水部分被汽化成水蒸气,利用第二喷射器18的负压将闪蒸罐11产生的水蒸气送到用热设备8中,在上述过程中,水蒸气带走部分热量,剩余的循环水降至设定温度,被汽化的循环水利用第一喷射器16的负压将水池1中的水通过补水管15补入循环管路5中,在循环泵3的作用下,循环水周而复始的循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一台真空泵,与闪蒸罐11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去掉两个文丘里管,使用一台真空泵与闪蒸罐11连接。其他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如特殊情况下,闪蒸罐产生的水蒸气无法得到利用和回收时,可以直接排空。

Claims (2)

1.一种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池、循环泵、循环管路、换热设备、真空设备、闪蒸罐、注水管和补水支路,换热设备、闪蒸罐、循环泵依次串接在闭合的循环管路上,真空设备与闪蒸罐连接,水池通过注水管与循环管路连接,注水管上设有注水泵,水池还通过补水支路与循环管路连接,补水支路包括补水管、补水阀和第一喷射器,所述补水管位于闪蒸罐的前方,补水阀安装在补水管上,第一喷射器位于补水管和循环管路的连接处,闪蒸罐的水蒸气出口端设有第二喷射器,第二喷射器的工作介质入口端与蒸汽源连接,吸入口与闪蒸罐的水蒸气出口端连接,出口端与用热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真空设备为两个文丘里管和/或一台真空泵。
CN201621362313.2U 2016-12-12 2016-12-12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Active CN206257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2313.2U CN206257861U (zh) 2016-12-12 2016-12-12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62313.2U CN206257861U (zh) 2016-12-12 2016-12-12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861U true CN206257861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9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62313.2U Active CN206257861U (zh) 2016-12-12 2016-12-12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56903U (zh) 锅炉排污疏水余热梯级利用装置
CN204404317U (zh) 湿冷机组高背压串联压缩式热泵供热系统
CN210833119U (zh) 一种高温凝结水显热利用节能装置
CN206257861U (zh) 带蒸汽源、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257643U (zh) 带压缩机、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257862U (zh) 带蒸汽源、喷射器、补水泵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3584613U (zh) 柴油发电机组余热回收节能系统
CN206257864U (zh) 全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269468U (zh) 双循环带双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257860U (zh) 双循环带喷射器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6257863U (zh) 带压缩机、补水泵的循环水冷却系统
CN106500434A (zh) 全封闭循环水冷却方法及其系统
CN102353196B (zh) 一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冷却供水系统
CN205261518U (zh) 蒸汽系统
CN204154144U (zh) 一种发酵罐蒸汽回收装置
CN103615660A (zh) 一种利用发动机废热能的水浴式汽化器
CN103335544A (zh) 一种管中管热交换器
CN203816246U (zh) 聚酯生产企业专用的三效蒸发系统
CN203857828U (zh) 钒氮合金生产窑炉余热回收系统
CN207562691U (zh) 一种节能型化盐设备
CN202793121U (zh) 一种新型高效超导热管烟气余热收能器
CN201911247U (zh) 杀菌船冷凝水集中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
CN206830413U (zh) 一种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3949522U (zh) 一种内循环水冷式蒸汽冷凝装置
CN203323104U (zh) 一种除氧器排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