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57614U -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57614U
CN206257614U CN201621304032.1U CN201621304032U CN206257614U CN 206257614 U CN206257614 U CN 206257614U CN 201621304032 U CN201621304032 U CN 201621304032U CN 206257614 U CN206257614 U CN 206257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pieces
diffuser
portable lamp
luminescenc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040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锜玉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 Yang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 Yang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 Yang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Qing Yang Enterprise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040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57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57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57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具有一能够罩覆于工作灯的发光组件支架外部的软质透光罩,该透光罩呈顶部封闭、底部具有开口的圆筒状,发光组件运作时,其散热风扇从开口向上送风而使透光罩鼓胀,其中,该透光罩包括一片圆形的上布片、以及至少一上缘与上布片周缘连接而呈环绕状的侧布片,该侧布片下缘具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状缺口,且各相邻的齿状缺口边缘相互连接而使透光罩下缘形成渐缩的立体弧曲面;实施时,上布片可以为全透光材质,或者在内侧底面设置反光层,使灯罩可以制成全透光型灯罩,或者向下反射型灯罩来加强地面照明。

Description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工作灯的灯罩结构,技术内容涉及利用发光组件的散热风扇对软质透光罩送风而使透光罩鼓胀,使用时不但不易受到碰撞损坏,在透光罩泄气后也能够收束减小体积,方便收纳。
背景技术
一般在工地或户外场合中,容易因室内或夜间环境造成光线不足影响安全,故工作人员会利用工作灯、投光灯等提供足够的照明,方可顺利进行作业。
本实用新型人曾研发出中国台湾TWI434008号、日本JP3177650号的LED照明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一脚架、以及一设置在脚架上的发光组件1,其中,该发光组件1包含一设置在脚架上的支架2、复数环绕设置在支架2上的LED发光板3、以及一设置在支架2下方的散热风扇4,所述散热风扇4能够向上送风至各LED发光板3背部而得以强制散热,而复数LED发光板3可在支架2上调整照射角度,再配合脚架能使用在救灾场所、工地等场合中作为工作灯使用。
在已知的技术中,为了避免发光组件投射出的光线过于集中、夜间使用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视力的损害、以及不易受碰撞损坏等问题,专利号JP4381704B2、CN101646900A、US7264382在发光组件外围设置了充气式软质灯罩,当工作灯使用时可以让光线均匀向外扩散、不易碰撞损坏,工作灯不使用时也可以方便收纳。
上述已知的充气式软质灯罩虽然使用上没有太大问题,但仔细研究其结构后发现,所述的这些已知技术的光线是均匀向四面八方扩散,未能朝向同一方向均匀照射,例如当工作人员执行地面工程,需要加强地面工作照明时,向上投射出的光线即分散了光线的强度。
再者,所述的这些已知技术的灯罩为了在充气后形成圆桶状,因此其结构是由上、中、下三片布片组成,在车缝连接上、中、下三片布片的过程中较为不易,尤其是上布片和中布片车缝完成后,中布片基本上已经形成筒状,此时要再车缝下布片将会十分困难。而且呈环形的上、下布片还沿着内围车缝拉链,才能组装在发光组件外围,制程繁琐。因此如何使这种软质灯罩容易制造及使用,将是本实用新型人所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该灯罩结构由软质的上布片及侧布片构成,容易制造成圆筒状,具有节省生产成本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时,上布片与侧布片可为全透光材质而形成全透光型灯罩,或者是上布片的内侧底面为不透光的反光层,使发光组件的光线由反光层反射后向下方照射,以形成向下反射型灯罩,进而加强地面照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具有一能够罩覆于工作灯的发光组件支架外部的软质透光罩,该透光罩呈顶部封闭、底部具有开口的圆筒状,发光组件运作时,其散热风扇从透光罩底部开口由下而上送风而使透光罩鼓胀,其特征在于:
该透光罩包括一片对应于发光组件支架上方的圆形上布片、以及至少一围绕于发光组件支架周围及下方的侧布片,该侧布片上缘与该上布片周缘连接,该侧布片下缘具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状缺口,且各相邻的齿状缺口边缘相互连接而形成渐缩的立体弧曲面,该立体弧曲面底缘形成前述开口,并且在开口周缘设有一可拆卸地环绕定位于发光组件支架下方的束紧带;其中,该上布片内侧底面进一步设有复数条向下延伸勾挂于发光组件支架的定位带,该侧布片外侧设有一能将透光罩泄气后收束的收束带。
凭借上述构造,该透光罩由上布片及侧布片连接而成圆筒状,容易于透光罩上设置前述束紧带、定位带、收束带,较易生产制造;而且通过该束紧带、定位带即可很快速地固定于发光组件支架上,组合十分容易。
以下进一步说明各元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时,所述上布片的内侧底面为不透光的反光层,使发光组件的光线由反光层反射后向下方集中照射,加强地面工作的照明。
实施时,所述侧布片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气孔,让透光罩内部的送风气流可从通气孔排出。
实施时,所述侧布片在其中一齿状缺口上进一步车缝有一拉链,该拉链拉开时,与透光罩底部开口连通,方便将透光罩罩覆于发光组件支架的外部。
实施时,所述束紧带的两端设有一组能相互固定的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且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对应设置于拉链的下方。
实施时,所述定位带其中一端固定于上布片内侧,另一端能够反折固定勾挂于发光组件支架上,该定位带能够反折的一端设有让定位带反折后固定的扣接元件或黏合元件;通过复数定位带的设置,让透光罩在充气送风时稳定不摇晃,避免光线晃动影响照明效果。
实施时,所述收束带一端车缝固定在侧布片外侧,另一端与侧布片之间设有能让收束带缠绕收束后固定的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
实施时,所述扣接元件为能相互拆装扣合的公扣与母扣。
实施时,所述粘合元件为魔鬼毡。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透光罩由上布片及侧布片连接而成圆筒状,容易于透光罩上设置前述束紧带、定位带、收束带,较现有技术使用上、中、下三片布片更容易生产制造,有效节省生产成本。而且该透光罩通过该束紧带、定位带即可很快速地固定于发光组件支架上,组合十分容易。再者,上布片与侧布片可为全透光材质,或者是上布片的内侧底面为不透光的反光层,使发光组件的光线能够由反光层反射后向下方均匀照射。
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工作灯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布片的平面展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开开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的照明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束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背景技术];1发光组件;2支架;3LED发光板;4散热风扇;[本实用新型]100支架;101散热风扇;10透光罩;11开口;12上布片;13侧布片;131齿状缺口;132立体弧曲面;14通气孔;20定位带;21扣接元件;30拉链;40束紧带;41黏合元件;50收束带;51扣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在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该结构具有一能够罩覆于工作灯的发光组件支架100外部的软质透光罩10,该透光罩10呈顶部封闭、底部具有开口11的圆筒状,所述开口11对应于散热风扇101的上方,且开口11内径小于发光组件支架100的外径。
如图2至图4所示,该透光罩10包括一片对应于发光组件支架100上方的圆形上布片12、以及至少一围绕于发光组件支架100周围及下方的侧布片13。该侧布片13上缘平直,与该上布片12周缘连接;该侧布片13下缘具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状缺口131,且各相邻的齿状缺口131边缘相互连接后,即形成渐缩的立体弧曲面132,让透光罩10形成圆筒状。该立体弧曲面132形成后,底缘便形成前述开口11。实施时,该侧布片13能为单一片,或者为二片相互拼接而成。
再者,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方便透光罩10固定于发光组件支架100外部,该透光罩10进一步设有复数条定位带20、一拉链30、以及一束紧带40,详细实施说明如下:
前述复数定位带20设置于上布片12内侧底面,该定位带20其中一端固定于上布片12内侧,另一端向下延伸反折固定勾挂于发光组件支架100上,复数定位带20可先与上布片12固定后,该上布片12再与侧布片13连接。该定位带20能够反折的一端设有扣接元件21或其他粘合元件,让定位带20反折后能够固定。图示中,扣接元件21为能相互拆装扣合的公扣与母扣。
前述拉链30车缝在侧布片13的其中一齿状缺口131上,前述束紧带40设置在开口11周缘,较现有技术容易制造。该束紧带40所的两端设有一组能相互固定的粘合元件41或其他扣接元件,使得该束紧带40可拆卸地环绕定位于发光组件支架100下方。图示中,粘合元件41以相互毡粘的魔鬼毡为例。
该粘合元件41对应设置在拉链30的下方,当工作人员预备安装透光罩10时,可将拉链30拉开与透光罩10底部开口11连通,即可让工作人员方便地把复数定位带20先勾挂于发光组件支架100上,再将透光罩10由上而下罩覆于发光组件支架100的外部,接着将拉链30拉起封闭、束紧带40两端相互毡粘束紧,便能让透光罩10固定于发光组件支架100外部,组合十分容易。
如图6所示,所述侧布片13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气孔14。发光组件运作时,其散热风扇101从透光罩10底部开口11由下而上送风而使透光罩10鼓胀,送风气流再从通气孔14排出。通过复数定位带20的设置,让透光罩10在充气送风时稳定不摇晃,令光线均匀向外扩散,避免夜间使用时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视力的损害,而且透光罩10使用软质布片,使用时不易受到碰撞损坏。
再者,所述上布片12与侧布片13可全部采用透光材质,而形成全透光型灯罩,或者是如图7所示,该上布片12改采用不透光的软质布片,且在内侧底面设有反光层,使发光组件的光线可以由反光层反射后向下方集中照射,形成向下反射型灯罩,进而加强地面工作的照明。
此外,如图8所示,该侧布片13外侧设有一收束带50,所述收束带50一端车缝固定在侧布片13外侧,另一端与侧布片13之间设有能让收束带50缠绕收束后固定的扣接元件51或其他粘合元件,图示中以扣接元件为例。在发光组件停止运转后,透光罩10会自然泄气,此时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利用收束带50将透光罩10收束于发光组件支架100的外部,不但减少收纳体积,还间接提供发光组件防撞保护的效果。
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仅系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或相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及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具有一能够罩覆于工作灯的发光组件支架外部的软质透光罩,该透光罩呈顶部封闭、底部具有开口的圆筒状,发光组件运作时,其散热风扇从透光罩底部开口由下而上送风而使透光罩鼓胀,其特征在于:
该透光罩包括一片对应于发光组件支架上方的圆形上布片、以及至少一围绕于发光组件支架周围及下方的侧布片,该侧布片上缘与该上布片周缘连接,该侧布片下方具有复数间隔排列的齿状缺口,且各相邻的齿状缺口边缘相互连接而形成渐缩的立体弧曲面,该立体弧曲面底缘形成前述开口,并且在开口周缘设有一可拆卸地环绕定位于发光组件支架下方的束紧带;其中,该上布片内侧底面还设有复数条向下延伸勾挂于发光组件支架的定位带,该侧布片外侧设有一能将透光罩泄气后收束的收束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片的内面底面为不透光的反光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布片下方设有至少一通气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布片在其中一齿状缺口上还车缝有一拉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带的两端设有一组能相互固定的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且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对应设置于拉链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带其中一端固定于上布片内侧,另一端能够反折固定勾挂于发光组件支架上,该定位带能够反折的一端设有让定位带反折后固定的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带一端车缝固定在侧布片外侧,另一端与侧布片之间设有能让收束带缠绕收束后固定的扣接元件或粘合元件。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元件为能相互拆装扣合的公扣与母扣。
9.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元件为魔鬼毡。
CN201621304032.1U 2016-11-30 2016-11-30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Active CN206257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4032.1U CN206257614U (zh) 2016-11-30 2016-11-30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04032.1U CN206257614U (zh) 2016-11-30 2016-11-30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57614U true CN206257614U (zh) 2017-06-16

Family

ID=5902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04032.1U Active CN206257614U (zh) 2016-11-30 2016-11-30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57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2320B (zh) Inflatable lampshade structure for work lights
CA2720860C (en) Umbrella lighting apparatus
WO2002095288A1 (fr) Projecteur de lumiere
WO2015183926A1 (en) Lighted tent
CN206257614U (zh) 工作灯的充气式灯罩结构
WO2017140156A1 (zh) Led灯具
KR101738449B1 (ko) 다수의 l e d 어셈블리가 연결된 조명장치
CN207298421U (zh) 一种led灯具
CN207394619U (zh) 一种快速提取粗糙面痕迹的可调光无影光源
JP2003517701A (ja) 照明装置
JP4381704B2 (ja) 投光機用バルーン型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光機
CN207049643U (zh) 一种新型足球灯结构
CN208579242U (zh) 一种发光垭口
CN206708973U (zh) 一种新型便于调节角度的led投光灯
CN206656284U (zh) 一种led景观灯
CN20657234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维护的壁灯
CN207752281U (zh) 一种多角度补光模块化摄影棚
CN207122782U (zh) 一种便携散热可调光消防灯
CN206419812U (zh) 一种灯具卡扣结构及新型超薄led吸顶灯
CN209540687U (zh) 一种吸顶灯
CN109820304A (zh) 一种新型灯光太阳伞
CN207599495U (zh) 一种颜色可调的家用面板灯
CN216744024U (zh) 一种具有防护及散热功能的安全型圣诞装饰灯
CN207065210U (zh) 灯光角度可调角度的充气式效果灯
CN208025255U (zh) 一种大功率演唱会专用舞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210, Section 2, Zhonghua Road, Tu Cheng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5 floor)

Patentee after: Qing Yang Enterprise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Patentee before: Qing Yang Enterprise Limited by Share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