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9815U -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9815U
CN206229815U CN201621010145.0U CN201621010145U CN206229815U CN 206229815 U CN206229815 U CN 206229815U CN 201621010145 U CN201621010145 U CN 201621010145U CN 206229815 U CN206229815 U CN 206229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gas collection
waste gas
high humidity
coll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101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新华
崔承琪
靳军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0101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9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9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98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领域,包括气体收集管道、自动分离单元和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所述气体收集管道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接自动分离单元的进口,所述自动分离单元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缓冲热交换单元的入口,多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连通设置,每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均通过排气管道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块化装置,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拓展,从而实现对不同排量废气的收集。

Description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类收集缓冲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最新的城市和农业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中,对有机物料高压蒸汽爆碎过程中,瞬间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蒸汽(爆破废气),现阶段没有一些缓冲装置对此类废气进行收集,从而直接排放,就是加入了对废气的处理设备,由于废气在瞬间释放,不能有效彻底处理,这样就对大气、土壤、水源等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由于此类废气没有进行有效收集处理,而进行了直接排放,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适应高温、高压、瞬间释放的气体进行收集并处理,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结构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可实现对不同排量废气的收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气体收集管道、自动分离单元和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所述气体收集管道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接自动分离单元的进口,所述自动分离单元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缓冲热交换单元的入口,多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连通设置,每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均通过排气管道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分离单元包括分离箱体,所述分离箱体的上端与气体收集管道连通且二者密封设置,所述分离箱体的下端设有行星阀出料器,所述分离箱体一侧与一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连通且二者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体内部的下端设有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水平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输送的方向为从远离所述行星阀出料器到靠近所述行星阀出料器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箱体的下端为等腰的倒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缓冲热交换单元包括缓冲箱体,所述缓冲箱体为四面均设有开口的四面体,其中一个开口与自动分离单元连通且密封设置,另一个三个开口可与其余的缓冲热交换单元连通且密封设置或通过盖板实现闭合密封,所述缓冲箱体的上端设有可变体积气囊且二者连通,所述缓冲箱体内部的上端设有冷却管,所述缓冲箱体的上端面不安装可变体积气囊的区域设有排气管道接口,所述排气管道接口连接排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体积气囊外侧的四周均布有气囊导向架,所述气囊导向架垂直固设在所述缓冲箱体的上端面,所述可变体积气囊外侧的四周均设有配套设置的气囊配重块和气囊压紧块,所述气囊配重块的上端通过滑轮支撑的柔性绳索与所述可变体积气囊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压紧块固设在所述气囊配重块的下部,所述滑轮固设在所述气囊导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配重块和所述气囊压紧块的数量为八套,每侧面的数量为两套且对称设在每侧的两端,八套所述所述气囊配重块和所述气囊压紧块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箱体外圈的外表面的四周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的布置面积与所述缓冲箱体和可变体积气囊的连接口面积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道接口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缓冲箱体的上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离单元和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实现模块化设置,可根据收集废气的多少设置缓冲热交换单元的数量,从而实现不同排量废气的有效收集,使用规格更加灵活多样,适用性广,实用性更强;2、自动分离单元可实现废气中固态物质和气态物质的分离,对收集的气体进行初步的处理,提升废气的流动性,有利于废气在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之间流通,提升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的利用率,避免流动死区,提升缓冲热交换单元的利用率;3、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设置可变体积气囊,可提升废气的容量,而且非工作状态下占用空间小,节省空间,设置的冷却管可对进入的高温高压废气进行冷却,完成降温降压的过程,然后收集后的低温低压气体经过气体排气管道进入到外部的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热交换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热交换单元可变体积气囊及相关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分离单元和一个缓冲热交换单元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气体收集管道;2-自动分离单元;21-分离箱体;22-螺旋输送机;23-行星阀出料器;3-缓冲热交换单元;31-缓冲箱体;311-加强筋;312-出口;313-排污口;32-冷却管;321-进水口;322-出水口;33-盖板;34-排气管道;35-排气阀;36-可变体积气囊;361-气囊导向架;362-气囊配重块;363-气囊压紧块;364-滑轮;37-排气管道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包括气体收集管道1、自动分离单元2和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3,气体收集管道1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接自动分离单元2的进口,自动分离单元2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缓冲热交换单元3的入口,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3连通设置,每个缓冲热交换单元3均通过排气管道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通。
优选地,如图4所示,自动分离单元2包括分离箱体21,分离箱体21的上端与气体收集管道1连通且二者密封设置,分离箱体21的下端设有行星阀出料器23,分离箱体21一侧与一个缓冲热交换单元3连通且二者密封设置,优选地,分离箱体21内部的下端设有螺旋输送机22,螺旋输送机22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机22的输送的方向为从远离行星阀出料器23到靠近行星阀出料器23的方向,有利于将固体杂质更加顺畅的输送到行星阀出料器23的一侧,提升排出的效率;优选地,分离箱体21的下端为等腰的倒梯形结构,有利于固体杂质的收集,实际工作过程,主要对废气进行气态和固态的分离,并保证固态物质输送出和气态废气的排出,高温高压瞬时释放蒸汽尾气进入尾气进气及自动分离单元21,后,首先对蒸汽废气进行气态和固态的分离,固态物质下沉进入螺旋输送机22的螺旋槽中,螺旋输送机22的出料口连接行星阀出料器23,此单元可对螺旋输送机22的出料口进行密封,螺旋输送机22可根据蒸汽废气中固态含量进行间歇性工作,自动排出固态杂质,气体排出到缓冲热交换单元3,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优选地,缓冲热交换单元3包括缓冲箱体31,缓冲箱体31为四面均设有开口的四面体,其中一个开口312与自动分离单元2连通且密封设置,另一个三个开口可与其余的缓冲热交换单元3连通且密封设置或通过盖板33实现闭合密封,缓冲箱体31的上端设有可变体积气囊36且二者连通,缓冲箱体31内部的上端设有冷却管32,缓冲箱体31的上端面不安装可变体积气囊36的区域设有排气管道接口37,排气管道接口37连接排气管道34;更优选地,废气减压冷却后,缓冲箱体31内凝结的污水可通过排污口313进行排出,避免缓冲箱体31内部液体的残留,有利于废气的内部的流通,更优选地,可变体积气囊36与缓冲箱体31之间可通过快速压板实现密封连接,维修过程中,方便更换,提升更换和维护的便利性。
优选地,可变体积气囊36外侧的四周均布有气囊导向架361,气囊导向架361垂直固设在缓冲箱体31的上端面,可变体积气囊36外侧的四周均设有配套设置的气囊配重块362和气囊压紧块363,气囊配重块362的上端通过滑轮364支撑的柔性绳索与可变体积气囊3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气囊压紧块363固设在气囊配重块的下部,滑轮364固设在气囊导向架361上;更优选地,气囊配重块362和气囊压紧块363的数量为八套,每侧面的数量为两套且对称设在每侧的两端,八套气囊配重块362和气囊压紧块363对称设置,保证受力均匀,有利于可变体积气囊36的上升,实际工作过程中,对进入的高温高压废气进行缓冲和降温,高温高压的废气进入到缓冲箱体31,高温的废气通过冷却管32进行降温,冷却管32把热量通过冷却介质带出尾气缓冲箱,进行热量的再利用;高压的废气进入缓冲箱体31,由于上部为可变体积气囊36,变体积气囊36在气囊导向架361的作用下能顺畅的升起,气囊配重块362和气囊压紧块363有助于可变体积气囊36克服自重,体积增大张开,因此高压的废气在这里进行降压处理,通过上述缓冲热交换单元3实现了对高温、高压蒸汽尾气的处理,再经过排气管道34上的排气阀35进入到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以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进行排放;更优选地,冷却管32包括进水口321和出水口322,冷却介质水通过进水口321进入,然后经过内部的循环后通过出水口322排除,达到冷却的目的。
优选地,缓冲箱体31外圈的外表面的四周设有加强筋311,提升了缓冲箱体31的强度。
优选地,冷却管32的布置面积与缓冲箱体31和可变体积气囊36的连接口面积一致,提升冷却的效率。
优选地,排气管道接口37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在缓冲箱体31的上端面,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排气管道接口37的数量,更加实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收集管道(1)、自动分离单元(2)和多个缓冲热交换单元(3),所述气体收集管道(1)的一端连通外部,另一端连接自动分离单元(2)的进口,所述自动分离单元(2)的其中一个出口连接缓冲热交换单元(3)的入口,多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3)连通设置,每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3)均通过排气管道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分离单元(2)包括分离箱体(21),所述分离箱体(21)的上端与气体收集管道(1)连通且二者密封设置,所述分离箱体(21)的下端设有行星阀出料器(23),所述分离箱体(21)一侧与一个所述缓冲热交换单元(3)连通且二者密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体(21)内部的下端设有螺旋输送机(22),所述螺旋输送机(22)水平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机(22)的输送的方向为从远离所述行星阀出料器(23)到靠近所述行星阀出料器(23)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体(21)的下端为等腰的倒梯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热交换单元(3)包括缓冲箱体(31),所述缓冲箱体(31)为四面均设有开口的四面体,其中一个开口与自动分离单元(2)连通且密封设置,另一个三个开口可与其余的缓冲热交换单元(3)连通且密封设置或通过盖板(33))实现闭合密封,所述缓冲箱体(31)的上端设有可变体积气囊(36)且二者连通,所述缓冲箱体(31)内部的上端设有冷却管(32),所述缓冲箱体(31)的上端面不安装可变体积气囊(36)的区域设有排气管道接口(37),所述排气管道接口(37)连接排气管道(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体积气囊(36)外侧的四周均布有气囊导向架(361),所述气囊导向架(361)垂直固设在所述缓冲箱体(31)的上端面,所述可变体积气囊(36)外侧的四周均设有配套设置的气囊配重块(362)和气囊压紧块(363),所述气囊配重块(362)的上端通过滑轮(364)支撑的柔性绳索与所述可变体积气囊(36)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压紧块(363)固设在所述气囊配重块的下部,所述滑轮(364)固设在所述气囊导向架(36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配重块(362)和所述气囊压紧块(363)的数量为八套,每侧面的数量为两套且对称设在每侧的两端,八套所述所述气囊配重块(362)和所述气囊压紧块(363)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体(31)外圈的外表面的四周设有加强筋(3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2)的布置面积与所述缓冲箱体(31)和可变体积气囊(36)的连接口面积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接口(37)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布在所述缓冲箱体(31)的上端面。
CN201621010145.0U 2016-08-31 2016-08-31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9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0145.0U CN206229815U (zh) 2016-08-31 2016-08-31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0145.0U CN206229815U (zh) 2016-08-31 2016-08-31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9815U true CN206229815U (zh) 2017-06-09

Family

ID=58986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1014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9815U (zh) 2016-08-31 2016-08-31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98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011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关新华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8011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关新华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CN106180112B (zh) * 2016-08-31 2018-09-11 关新华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5192B (zh) 一种小型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06229815U (zh)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CN106180112B (zh) 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高湿废气收集装置
CN211373317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换热结构
CN207903983U (zh) 异径优化uasb反应器
CN212133055U (zh) 多级振动干燥机
CN207136110U (zh) 一种食用菌灭菌炉
CN205672740U (zh) 多晶硅尾气回收系统带翅形套管式吸附柱
CN107726815A (zh) 带均匀布风系统的烘干机
CN207838537U (zh) 一种粉尘空气处理器
CN207418705U (zh) 一种专用于微生物发酵罐排气装置
CN100395004C (zh) 高温粉尘水冷排出装置
CN206787319U (zh) 一种降低环冷机漏风量的装置
CN207006650U (zh) 一种集成式储液器
CN206608969U (zh) 一种压力容器余热回收装置
CN207811364U (zh) Uasb反应器
CN214972568U (zh) 一种脱碳机组用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2987957U (zh) 一种ibc桶的快速烘干装置
CN220356115U (zh) 一种窑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5916851U (zh) 一种水汽分离装置
CN209973711U (zh) 一种可回收利用粉末的流化箱
CN108224935A (zh) 锂离子电池粉料高温真空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CN216745513U (zh) 一种窑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10779317B (zh) 高温烟气间接加热式物料存储和给料装置及实现方法
CN217585328U (zh) 一种车底式炉填充料装料、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9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