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2568U -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2568U
CN206222568U CN201621178534.4U CN201621178534U CN206222568U CN 206222568 U CN206222568 U CN 206222568U CN 201621178534 U CN201621178534 U CN 201621178534U CN 206222568 U CN206222568 U CN 206222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heat
heat exchange
overhead
met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85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中
庞晓风
冯剑超
邵长鹏
刘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yuanfeng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85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2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2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2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置热管结构,包括钣金套件、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风机组件、电控单元,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进口通过管路分别引入经过冷却的工质,工质在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内吸收机柜服务器排热后蒸发,通过与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出口连接的管路移出机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置热管结构,可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或排风通道的顶部,为机柜提供适宜的进风温度,或就近吸收机柜排热后将热量排出机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置热管结构,其内的制冷剂利用温度差及一定的高度差实现自然循环,无制冷剂循环动力部件,采用靠近热源将机柜排热转移出机房的方式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问题,高效节能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排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机房内机柜服务器集成密度越来越高,服务器的发热量越来越大,在机房内的气流组织混乱,风道设计不合理的情况下,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局部热点问题。
为解决局部热点问题,有采用在排风温度高的机柜附近安装大风量风机,增加局部循环风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局部热点现象,但不能消除。
为解决局部热点问题,也有采用蒸汽压缩制冷的热点空调,通过放置在机柜进风口一侧的热点空调机降低热点位置机柜的进风温度,进而实现冷却机柜内部的电子设备的方法来消除机房的热点或消除机柜内部的过热,但该类型的热点空调,在解决热点问题的同时,热点空调的冷凝侧高温排风,也扩散到机房内,增加了机房内原有制冷系统的负担。
还有一种缓解局部热点问题的方式,即在现有机房散热产品配置下,调低机房设定运行温度,设备能效比降低,设备运行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顶置热管结构,可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的顶部,为机柜提供适宜的进风温度;也可以安装在两列机柜排风通道的顶部,就近吸收机柜排热后将热量排出机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置热管结构,其内的制冷剂利用温度差及一定的高度差实现自然循环,无制冷剂循环动力部件,采用靠近热源将机柜排热转移出机房的方式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问题,高效节能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包括钣金套件、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和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分别独立安装在所述钣金套件的左右两个相对的竖直面上;
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钣金套件的底部附近的水平面上,且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热管换热器Ⅰ和热管换热器Ⅱ之间;
所述钣金套件的顶部吊挂在室内屋顶上。
优选地,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分别通过各自的进口、出口接入不同的冷凝单元从而构成两套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或通过将二者的进口、出口分别汇合,接入一个冷凝单元从而构成一套封闭循环系统。
优选地,所述钣金套件的左右两个相对的竖直面为进风面或出风面。
优选地,所述钣金套件的水平面为出风面或进风面。
优选地,所述钣金套件的两个竖直面为进风面,所述风机组件安装的所述钣金套件的水平面为出风面,所述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分别独立安装的所述钣金套件的两个竖直面为出风面,所述风机组件安装的所述钣金套件的水平面为进风面,所述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排风通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布置方式采用冷凝水防飞溅设计,在冷凝单元处于低温水运行工况时,析出的冷凝水不会飞溅至所述风机组件上;所述钣金套件上包含水盘,当有冷凝水析出时,可对冷凝水进行应急处理。
优选地,所述钣金套件利用吊耳及吊装组件安装在机房室内屋顶上,或直接与机房内封闭通道框架进行固定安装。
优选地,所述冷凝单元为冷凝器或中间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顶置热管结构进一步包括电控单元及测量室内温度、湿度的传感器;所述电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湿度情况进行风机转速控制。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可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的顶部,为机柜提供适宜的进风温度;也可以安装在两列机柜排风通道的顶部,就近吸收机柜排热后将热量排出机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置热管结构,其内的制冷剂利用温度差及一定的高度差实现自然循环,无制冷剂循环动力部件,采用靠近热源将机柜排热转移出机房的方式解决机房局部热点问题,高效节能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中的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分别通过各自的进口、出口接入不同的冷凝单元从而构成两套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中的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的进口、出口分别汇合,接入一个冷凝单元从而构成一套封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中的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分别独立安装的钣金套件的两个竖直面为进风面,风机组件安装的钣金套件的水平面为出风面且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中的热管换热器Ⅰ、热管换热器Ⅱ分别独立安装的钣金套件的两个竖直面为出风面,风机组件安装的钣金套件的水平面为进风面且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排风通道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结构,包括钣金套件1、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风机组件4和电控单元5;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独立安装在钣金套件1的两个竖直面;风机组件4安装在钣金套件1的水平面;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均包含进口、出口;钣金套件1上包含水盘6,吊耳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中的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通过各自的进口、出口接入不同的冷凝单元8、9从而构成两套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热管换热器Ⅰ2的进口、出口接入冷凝单元Ⅰ8从而构成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Ⅰ,热管换热器Ⅱ3的进口、出口接入冷凝单元Ⅱ9从而构成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Ⅱ。封闭循环系统Ⅰ中制冷工质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A方向所示,封闭循环系统Ⅱ中制冷工质流动方向如图2中箭头B方向所示。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中的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的进口、出口分别汇合,接入一个冷凝单元10从而构成一套封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通过将二者的进口、出口分别汇合,接入一个冷凝单元Ⅲ10从而构成一套封闭循环系统Ⅲ。封闭循环系统Ⅲ中制冷工质流动方向如图3中箭头C方向所示。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中的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独立安装的钣金套件的两个竖直面为进风面,风机组件4安装的钣金套件的水平面为出风面且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顶置热管利用吊耳7及吊装组件11安装在机房室内屋顶上。空气流动方向如图4中箭头D方向所示。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热管中的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独立安装的钣金套件的两个竖直面为出风面,风机组件4安装的钣金套件1的水平面为进风面且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排风通道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顶置热管利用吊耳7及吊装组件11安装在机房室内屋顶上。空气流动方向如图5中箭头E方向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顶置热管结构,包括钣金套件(1)、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和风机组件(4),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独立安装在所述钣金套件(1)的左右两个相对的竖直面上;
所述风机组件(4)安装在所述钣金套件(1)的底部附近的水平面上,且所述风机组件(4)位于所述热管换热器Ⅰ(2)和热管换热器Ⅱ(3)之间;
所述钣金套件(1)的顶部吊挂在室内屋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通过各自的进口、出口接入不同的冷凝单元从而构成两套独立的封闭循环系统,或通过将二者的进口、出口分别汇合,接入一个冷凝单元从而构成一套封闭循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套件(1)的左右两个相对的竖直面为进风面或出风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套件(1)的水平面为出风面或进风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套件(1)的两个竖直面为进风面,所述风机组件(4)安装的所述钣金套件(1)的水平面为出风面,所述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进风通道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分别独立安装的所述钣金套件(1)的两个竖直面为出风面,所述风机组件(4)安装的所述钣金套件(1)的水平面为进风面,所述顶置热管安装在两列机柜排风通道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器Ⅰ(2)、热管换热器Ⅱ(3)的布置方式采用冷凝水防飞溅设计,在冷凝单元处于低温水运行工况时,析出的冷凝水不会飞溅至所述风机组件(4)上;所述钣金套件(1)上包含水盘(6),当有冷凝水析出时,可对冷凝水进行应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套件(1)利用吊耳(7)及吊装组件安装在机房室内屋顶上,或直接与机房内封闭通道框架进行固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单元为冷凝器或中间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置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置热管结构进一步包括电控单元(5)及测量室内温度、湿度的传感器;所述电控单元(5)根据接收到的温度、湿度情况进行风机转速控制。
CN201621178534.4U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Active CN206222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8534.4U CN206222568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8534.4U CN206222568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2568U true CN206222568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8534.4U Active CN206222568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25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774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江阴多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器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774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江阴多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器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41396U (zh) 双冷源新风空调机组
CN108848655A (zh) 风机墙与辐射模块结合的数据中心用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CN208312576U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集成吊顶冷风扇
CN106524364A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64945U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CN105066256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4244681A (zh) 一种热管外循环式二次冷媒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206430287U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
CN105430997B (zh) 一种热管内循环式二次冷媒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208222769U (zh) 一种除湿系统及新风除湿机
CN206222568U (zh) 一种顶置热管结构
CN108562032A (zh) 一种辐射与对流耦合换热统一末端
CN203482080U (zh) 一种带有空水冷模块的功率柜
CN206073290U (zh) 一种行级热管空调末端
CN104254232B (zh) 一种热管循环式一次冷媒环路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2926891Y (zh) 一种冷热全效除湿通风空调设备
CN206755370U (zh) 一种风管机
CN206959219U (zh) 一种动力式热管背板空调系统
CN100458291C (zh) 一种冷热全效除湿通风空调系统
CN206338898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双冷源新风机组
CN102661618B (zh) 闭路水循环半导体制冷降湿空气调节装置
CN207783418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的冷却系统
CN206755372U (zh) 一种天花式风管机
CN106338119A (zh) 回流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8445916U (zh) 一种配网大数据服务机组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