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1688U - 调节阀阀芯 - Google Patents

调节阀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21688U
CN206221688U CN201620947554.7U CN201620947554U CN206221688U CN 206221688 U CN206221688 U CN 206221688U CN 201620947554 U CN201620947554 U CN 201620947554U CN 206221688 U CN206221688 U CN 206221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d
liquid chlorine
valve
conical section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7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7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21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21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216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调节阀阀芯,包括阀芯本体以及阀座,所述阀芯本体包括阀杆和两个堵块,在堵块下端面上设有外径沿阀杆轴线方向向下递减的圆锥段,阀座水平放置,在阀座的两个竖直段上均开有与圆锥段相配合的连通腔体,阀杆竖直贯穿两个连通腔体,在沿圆锥段周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多个卡块,在连通腔体内壁上开有多个与卡块相适应的卡槽,在圆锥段的下端面固定有密封环。通过阀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即可实现液氯储罐与运输罐之间的连通与开闭,进而快速实现液氯充装过程中液氯流量的精确控制,避免因液氯的截流不及时或是截流精度差而导致液氯的泄漏,以达到保证液氯在充装时的灵活调节,提高液氯的计量精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调节阀阀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氯充装系统的控制阀门,具体是指调节阀阀芯。
背景技术
在化工氯碱生产行业中,产品涉及到液氯等危化品,其销售充装有很大的难度,且充装手续十分繁多复杂;由于液氯具有毒性、易气化,一旦发生泄露,处理不及时或无法处理时,就会对人身造成严重伤害,从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其充装要求严格,安全保障措施必须完善。液氯槽车进行时,槽车压力会随槽车内液氯温度上升而增加,一旦压力过高槽车罐体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任何液氯容器,其充填系数均不得超过80%,可见液氯充装过程中的准确计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考虑安全因素,而且作为效益单位,其计量精度也直接关系到销售业绩。然而,液氯的充装计量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如充装装置自身的选型及安装误差引起的计量误差、充装管道气液两相抽空引起的计量误差、环境温度引起的计量误差、外界振动干扰引起的误差等。同时为提高定量装车计量效益,降低计量误差带来的销售损失,选用一种既具有较高的计量精度、稳定性、又比较适合计量环境的质量流量计和即开即停的定量控制仪以提高安全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调节阀阀芯,保证液氯在充装时的灵活调节,提高液氯的计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调节阀阀芯,包括阀芯本体以及与之配合的U形阀座,所述阀芯本体包括阀杆和间隔设置在阀杆上的两个堵块,在堵块下端面上设有外径沿阀杆轴线方向向下递减的圆锥段,圆锥段套设在阀杆的外圆周壁上,所述阀座水平放置,且在阀座的两个竖直段上均开有与圆锥段相配合的连通腔体,阀杆竖直贯穿两 个所述连通腔体,在沿所述圆锥段周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多个卡块,在连通腔体内壁上开有多个与所述卡块相适应的卡槽,在所述圆锥段的下端面固定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通腔体下端开口的内径;在所述阀杆上设有一个正对连通腔体下端开口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上段外径沿所述阀杆轴线向上递减。
针对现有技术中,控制阀芯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截流不精确而导致的泄漏问题,发明对现有的阀芯进行改进,在保证控制阀芯灵活调节的前提下,提高控制阀芯的截流精准度,以保证液氯在充装过程中的计量精度,减少液氯的损失同时提高液氯的充装效率;使用时,在阀体内开有液氯流道,而U形的阀座水平放置安装在液氯流道的中部,使得阀体的进口通过开设在阀座上的两个连通腔体与出口连通,充装前,圆锥段与连通腔体壁接触,同时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使得两个连通腔体实现一级密封,而圆锥段下端面上的密封环则实现连通腔体下端开口的二级密封,通过一级密封以及二级密封,使得液氯流道被完全封隔成两个部分,以维持控制阀芯对液氯储罐与外界的隔绝效果;充装时,液氯通过进口流入到U形阀座内壁与进口之间构成的第一段流道内,此时拨动阀杆,使得圆锥段与连通腔体壁之间逐渐分离,液氯则沿连通腔体与圆锥段之间的间隙进入到U形阀座外壁与出口之间构成的第二段流道内,最后经过出口注入至运输罐体内。通过阀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即可实现液氯储罐与运输罐之间的连通与开闭,进而快速实现液氯充装过程中液氯流量的精确控制,避免因液氯的截流不及时或是截流精度差而导致液氯的泄漏,以达到保证液氯在充装时的灵活调节,提高液氯的计量精度的目的。
其中,在阀杆上移直至圆锥段与连通腔体内壁完全脱离后,液氯快速通过连通腔体由第一段流道流入第二段流道中,此时第一段流道内的液氯会因位于 上方的连通腔体下端开口内径较小而选择位于下方的连通腔体中流出,而第一段流道内绝大部分的液氯会对第二段流道内的正对位于下方的连通腔体下端开口的阀体内壁形成强烈冲击,严重时会导致阀体内壁受到剧烈碰撞而受损,发明人在阀杆上安装有两个正对连通腔体下端开口的导流块,且所述导流块的上段外径沿阀杆轴线朝上递减,即在连通腔体的下端形成一个圆锥状的导流面,使得第一段流道中的液氯同样分成两股流出,即第一股液氯在导流面的导引下沿位于上方的连通腔体下端开口处流出,而第二股液氯沿位于下方的连通腔体下端开口处流出,而第二股液氯在流入至第二段流道中后在导流面的导引下向四周扩散开,避免可对阀体内壁上的一点进行持续冲击,进而降低阀体内壁的受损率,同时保证由第一段流道分流至第二段流道中的两股液氯的流量趋于平衡,以保证阀体内上下两个部分的受力均衡,避免阀体内壁的下方过度磨损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所述卡块的宽度沿所述阀杆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卡块与卡槽的配合使得圆锥段与连通腔体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即增加一级密封的密封效果,同时卡块的宽度沿阀杆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同样地连通腔体壁上的卡槽槽宽也沿阀杆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即在对液氯流道进行截断时可减小卡槽内的液氯残留量,并且卡块在与卡槽的接触过程中,卡块受到挤压而发生的形变量会在卡槽槽宽逐渐减小的部分中受到限制,即卡块与卡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沿阀杆轴向朝下的方向上递增,进而增大一级密封的密封效果。
所述密封环的纵向截面为水平放置的U形。作为优选,密封环的纵向截面为U形,即在阀杆的下移过程中,密封环逐渐与连通腔体的下端开口接触,直至卡槽与卡块完全契合,阀杆停止移动,此时密封环发生一定形变而对连通腔体的下端实现二级密封,而纵向截面为U形的密封环在与连通腔体发生相互挤 压时,密封环外圆周部分的形变通过其U形部分而具备一定的形变空间,即防止了密封环上起到密封作用的部分不会造成内部作用应力集中而受损,以确保二级密封的稳定性,同时延长密封环的使用寿命。
所述卡块以及密封环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作为优选,液氯具备活泼的化学性质,同时具备腐蚀性,一般的作为密封介质的橡胶材料在液氯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出现硬化开裂的现象,而发明人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作为卡块以及密封环的原材料,利用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保证在控制阀内保证一级密封以及二级密封的稳定性,同时延长卡块以及密封环的使用寿命,降低控制阀内部件更换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阀杆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即可实现液氯储罐与运输罐之间的连通与开闭,进而快速实现液氯充装过程中液氯流量的精确控制,避免因液氯的截流不及时或是截流精度差而导致液氯的泄漏,以达到保证液氯在充装时的灵活调节,提高液氯的计量精度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连通腔体壁上的卡槽槽宽也沿阀杆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即在对液氯流道进行截断时可减小卡槽内的液氯残留量,并且卡块在与卡槽的接触过程中,卡块受到挤压而发生的形变量会在卡槽槽宽逐渐减小的部分中受到限制,即卡块与卡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沿阀杆轴向朝下的方向上递增,进而增大一级密封的密封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作为卡块以及密封环的原材料,利用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保证在控制阀内保证一级密封以及二级密封的稳定性,同时延长卡块以及密封环的使用寿命,降低控制阀内部件更换的频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阀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芯本体与阀体的装配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阀体、2-进口、3-止退孔、4-阀座、5-连通腔体、51-卡槽、6-阀芯本体、61-阀杆、62-堵块、63-圆锥段、64-卡块、65-密封环、66-导流块、7-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阀芯本体6以及与之配合的U形阀座4,所述阀芯本体6包括阀杆61和间隔设置在阀杆61上的两个堵块62,在堵块62下端面上设有外径沿阀杆61轴线方向向下递减的圆锥段63,圆锥段63套设在阀杆61的外圆周壁上,所述阀座4水平放置,且在阀座4的两个竖直段上均开有与圆锥段63相配合的连通腔体5,阀杆61竖直贯穿两个所述连通腔体5,在沿所述圆锥段63周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多个卡块64,在连通腔体5内壁上开有多个与所述卡块64相适应的卡槽51,在所述圆锥段63的下端面固定有密封环65,所述密封环65的外径大于所述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内径;在所述阀杆61上设有一个正对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导流块66,所述导流块66上段外径沿所述阀杆61轴线向上递减。
针对现有技术中,控制阀芯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截流不精确而导致的泄漏问题,发明对现有的阀芯进行改进,在保证控制阀芯灵活调节的前提下,提高控制阀芯的截流精准度,以保证液氯在充装过程中的计量精度,减少液氯的损失同时提高液氯的充装效率;使用时,在阀体1内开有液氯流道,而U形的阀座 4水平放置安装在液氯流道的中部,使得阀体1的进口2通过开设在阀座4上的两个连通腔体5与出口7连通,充装前,圆锥段63与连通腔体5壁接触,同时卡块64与卡槽51相互配合,使得两个连通腔体5实现一级密封,而圆锥段63下端面上的密封环65则实现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二级密封,通过一级密封以及二级密封,使得液氯流道被完全封隔成两个部分,以维持控制阀芯对液氯储罐与外界的隔绝效果;充装时,液氯通过进口2流入到U形阀座4内壁与进口2之间构成的第一段流道内,此时拨动阀杆61,使得圆锥段63与连通腔体5壁之间逐渐分离,液氯则沿连通腔体5与圆锥段63之间的间隙进入到U形阀座4外壁与出口7之间构成的第二段流道内,最后经过出口7注入至运输罐体内。通过阀杆61在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即可实现液氯储罐与运输罐之间的连通与开闭,进而快速实现液氯充装过程中液氯流量的精确控制,避免因液氯的截流不及时或是截流精度差而导致液氯的泄漏,以达到保证液氯在充装时的灵活调节,提高液氯的计量精度的目的。
其中,在阀杆61上移直至圆锥段63与连通腔体5内壁完全脱离后,液氯快速通过连通腔体5由第一段流道流入第二段流道中,此时第一段流道内的液氯会因位于上方的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内径较小而选择位于下方的连通腔体5中流出,而第一段流道内绝大部分的液氯会对第二段流道内的正对位于下方的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阀体1内壁形成强烈冲击,严重时会导致阀体1内壁受到剧烈碰撞而受损,发明人在阀杆61上安装有两个正对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导流块66,且所述导流块66的上段外径沿阀杆61轴线朝上递减,即在连通腔体5的下端形成一个圆锥状的导流面,使得第一段流道中的液氯同样分成两股流出,即第一股液氯在导流面的导引下沿位于上方的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处流出,而第二股液氯沿位于下方的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处流出,而第二股液氯 在流入至第二段流道中后在导流面的导引下向四周扩散开,避免可对阀体1内壁上的一点进行持续冲击,进而降低阀体1内壁的受损率,同时保证由第一段流道分流至第二段流道中的两股液氯的流量趋于平衡,以保证阀体1内上下两个部分的受力均衡,避免阀体1内壁的下方过度磨损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所述卡块64的宽度沿所述阀杆61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卡块64与卡槽51的配合使得圆锥段63与连通腔体5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即增加一级密封的密封效果,同时卡块64的宽度沿阀杆61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同样地连通腔体5壁上的卡槽51槽宽也沿阀杆61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即在对液氯流道进行截断时可减小卡槽51内的液氯残留量,并且卡块64在与卡槽51的接触过程中,卡块64受到挤压而发生的形变量会在卡槽51槽宽逐渐减小的部分中受到限制,即卡块64与卡槽5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沿阀杆61轴向朝下的方向上递增,进而增大一级密封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在阀体1内部还设有止退块,止退块的上端面开有正对阀杆61的止退孔3,在阀杆61下移的过程中,阀杆61的末端可沿止退孔3做直线运动,避免液氯在充装时对阀杆61以及圆锥段63造成冲击而导致阀杆61发生径向跳动,以提高阀芯本体6的控制精度。
作为优选,密封环65的纵向截面为U形,即在阀杆61的下移过程中,密封环65逐渐与连通腔体5的下端开口接触,直至卡槽51与卡块64完全契合,阀杆61停止移动,此时密封环65发生一定形变而对连通腔体5的下端实现二级密封,而纵向截面为U形的密封环65在与连通腔体5发生相互挤压时,密封环65外圆周部分的形变通过其U形部分而具备一定的形变空间,即防止了密封环65上起到密封作用的部分不会造成内部作用应力集中而受损,以确保二级密封的稳定性,同时延长密封环65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液氯具备活泼的化学性质,同时具备腐蚀性,一般的作为密封介质的橡胶材料在液氯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出现硬化开裂的现象,而发明人选用聚四氟乙烯材质作为卡块64以及密封环65的原材料,利用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保证在控制阀内保证一级密封以及二级密封的稳定性,同时延长卡块64以及密封环65的使用寿命,降低控制阀内部件更换的频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调节阀阀芯,包括阀芯本体(6)以及与之配合的U形阀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6)包括阀杆(61)和间隔设置在阀杆(61)上的两个堵块(62),在堵块(62)下端面上设有外径沿阀杆(61)轴线方向向下递减的圆锥段(63),圆锥段(63)套设在阀杆(61)的外圆周壁上,所述阀座(4)水平放置,且在阀座(4)的两个竖直段上均开有与圆锥段(63)相配合的连通腔体(5),阀杆(61)竖直贯穿两个所述连通腔体(5),在沿所述圆锥段(63)周向在其外壁上设有多个卡块(64),在连通腔体(5)内壁上开有多个与所述卡块(64)相适应的卡槽(51),在所述圆锥段(63)的下端面固定有密封环(65),所述密封环(65)的外径大于所述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内径;在所述阀杆(61)上设有一个正对连通腔体(5)下端开口的导流块(66),所述导流块(66)上段外径沿所述阀杆(61)轴线向上递减;所述卡块(64)的宽度沿所述阀杆(61)的轴线方向向下递减,所述密封环(65)的纵向截面为水平放置的U形,所述卡块(64)以及密封环(65)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CN201620947554.7U 2016-08-26 2016-08-26 调节阀阀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21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7554.7U CN206221688U (zh) 2016-08-26 2016-08-26 调节阀阀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7554.7U CN206221688U (zh) 2016-08-26 2016-08-26 调节阀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21688U true CN206221688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755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21688U (zh) 2016-08-26 2016-08-26 调节阀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21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697446A (en) Filling nozzle assembly
CN206036259U (zh) 一种气缸式直通控制阀
CN206221688U (zh) 调节阀阀芯
CN106286957B (zh) 直通式控制阀
CN106195410B (zh) 气动控制阀门
CN206130141U (zh) 控制阀阀芯结构
CN206036258U (zh) 防泄漏的控制阀
CN206206635U (zh) 一种压力控制阀
CN206221687U (zh) 一种控制阀阀芯
CN206145153U (zh) 一种流量调节阀
CN106246940B (zh) 一种柱塞型阀芯体
CN106090251B (zh) 一种耐磨阀芯
CN103629384B (zh) 一种新型紧急防漏阀门
CN106337946B (zh) 一种耐冲刷的流量控制阀
CN205669600U (zh) 套筒型三通调节阀
CN106286867B (zh) 一种用于气缸式控制阀的阀芯
CN103899303A (zh) 一种介质混注装置及介质混注流程
CN106090272B (zh) 一种直行程控制阀门
CN106090271A (zh) 一种可实现零泄漏的控制阀
CN201407394Y (zh) 单向阀
CN106090250A (zh) 一种耐腐蚀压力调节阀
CN106678380A (zh) 一种在液氯充装系统零泄漏的控制阀
CN203868436U (zh) 平衡阀
CN206246742U (zh) 二阀组
CN206145161U (zh) 一种闸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