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13852U - 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13852U
CN206213852U CN201620841234.3U CN201620841234U CN206213852U CN 206213852 U CN206213852 U CN 206213852U CN 201620841234 U CN201620841234 U CN 201620841234U CN 206213852 U CN206213852 U CN 206213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support
electric pressure
pressure cooking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412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延平
苏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412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13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13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138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包括:外锅;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筋;内锅,所述内锅设在所述外锅内且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内锅在所述支撑件的支撑下其外底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间隔开;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支撑件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定位筋上;用于对所述内锅加热的电磁加热盘,所述电磁加热盘设在所述支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具有热惯性低、可控性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压力锅,通过在外锅上设置具有发热管的电热盘对内锅进行加热,采用此种加热方式具有很高的热惯性,对温度和压力的可控性差,导致压力锅的压力控制精度低,影响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压力锅,该电压力锅具有热惯性低、可控性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压力锅,所述电压力锅包括:外锅;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筋;内锅,所述内锅设在所述外锅内且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内锅在所述支撑件的支撑下其外底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间隔开;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所述支撑件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定位筋上;用于对所述内锅加热的电磁加热盘,所述电磁加热盘设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具有热惯性低、可控性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压力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定位筋为多个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组包括沿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间隔设置的多个高度相同的所述定位筋。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邻近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所述支架止挡在所述定位筋和所述定位凸台之间。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减耗孔。
所述支撑件的底面设有凹槽。
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内锅的外底面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具有上支撑平面且下端具有下支撑平面。
所述支撑件为刚性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所述支撑件支撑在所述弹性件上。
所述电磁加热盘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上设有线圈槽;线圈,所述线圈配合在所述线圈槽内;磁条固定架,所述磁条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线圈盘上;磁条,所述磁条夹持在所述磁条固定架和所述线圈盘之间。
所述线圈盘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
所述线圈盘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磁条固定架的外边沿处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支撑件的避让槽。
所述线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15毫米。
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有装饰盖。
所述安装孔为多个且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分别配合在多个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架的外边沿连通。
所述支撑件镶嵌注塑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支撑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错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局部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局部爆炸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压力锅1、锅盖10、锅身20、外锅100、支撑件210、定位筋211、定位凸台212、减耗孔213、凹槽214、紧固件安装孔215、上支撑平面216、下支撑平面217、弹性件220、内锅300、电磁加热盘410、线圈盘411、磁条定位槽4110、磁条固定架413、磁条414、避让槽415、支架420、安装孔421、温控器安装孔422、装饰盖500、线圈的上表面与支撑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h。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包括外锅100、支撑件210、内锅300、支架420和电磁加热盘410。
支撑件210设在外锅100内,支撑件210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筋211。内锅300设在外锅100内且支撑在支撑件210上,内锅300在支撑件210的支撑下其外底面与外锅100的内底面间隔开(上下方向如图1-图8中的箭头A所示)。支架420设在内锅300的外底面和外锅100的内底面之间,支架420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421,支撑件210配合在安装孔421内且支架420支撑在定位筋211上。电磁加热盘410用于对内锅300加热,电磁加热盘410设在支架420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通过设置电磁加热盘410,可以利用电磁加热盘410对内锅300进行电磁加热,相比相关技术中采用电加热盘进行加热的方式,采用电磁加热可以降低热惯性,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对温度和压力的控制精度,从而提高电压力锅1的烹饪效果。
并且,通过在支架420上设置安装孔421,可以使支撑件210配合在安装孔421内,以利用安装孔421对支撑件210进行定位,提高支撑件210的稳定性以保证对内锅300的支撑效果,而且通过在支撑件210上设置定位筋211,可以在支撑件210穿过安装孔421后,使支架420支撑在定位筋211上,以利用定位筋211对支架420与支撑件210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避免支架420与支撑件210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实现对支架420的定位,提高电压力锅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具有热惯性低、可控性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包括外锅100、支撑件210、内锅300、支架420和电磁加热盘410。
定位筋211为多个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组包括沿支撑件210的外周面间隔设置的多个高度相同的定位筋211。具体而言,定位筋211为六个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三组,每组包括在支撑件21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高度相同的定位筋211。这样不仅可以使支架420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支架420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通过使支架420支撑在不同的定位筋211上调节支架420的高度,以实现对电磁加热盘410的高度的调节,从而可以调节电磁加热盘410与内锅300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限位筋21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件210上设有定位凸台212,定位凸台212邻近支撑件210的上端设置,支架420止挡在定位筋211和定位凸台212之间。这样可以避免支撑件210在安装时从另一侧脱离安装孔421,从而可以便于支撑件210的安装。
有利地,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件210上设有减耗孔213。这样可以降低支撑件210的材料消耗,从而降低支撑件210的材料成本。
更为有利地,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件210的底面设有凹槽214。这样可以利用凹槽214避让外锅100的内底面在加工时形成的毛刺,从而使支撑件210能够平稳地支撑在外锅100的内底面上。
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架420的上表面与内锅300的外底面间隔设置。具体而言,支撑件210的上端面高于支架420的顶面。这样不仅可以便于电磁加热盘410的设置,而且可以进一步防止电磁加热盘410受到内锅300的挤压而损坏。
更为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支撑件210的上端具有上支撑平面216且下端具有下支撑平面217。这样可以使支撑件210、内锅300和外锅100的受力更加均衡,提高内锅300和支撑件210的稳定性。
支撑件210为刚性支撑件。通过设置刚性的支撑件210,可以利用所述刚性支撑件支撑内锅300。这样在电压力锅1工作时,内锅300内的压力增大而产生向下的推力,在所述刚性支撑件的支撑下,内锅300的受力通过所述刚性支撑件传递到外锅100上。由于内锅300和外锅100之间通过所述刚性支撑件支撑,可以使内锅300的外底面与外锅100的内底面在电压力锅1工作时保持间隔,以防止内锅300和外锅100挤压电磁加热盘410,从而防止电磁加热盘410发生损坏,提高电磁加热盘410的可靠性。
并且,通过设置所述刚性支撑件支撑内锅300,相比采用弹性件支撑内锅300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长时间使用或压力过大而导致弹性件的弹力减弱甚至失效的情况,而且由于内锅300和外锅100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外锅100与内锅300之间不需要预留出压缩弹性件的空间,一方面可以便于控制电压力锅1的尺寸,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避免电磁加热装置400受压而损坏。由于弹性件本身的结构限制,还需要其他的刚性结构对弹性件进行连接定位,设置所述刚性支撑件可以省去用于对弹性件进行连接定位的结构,便于减少电压力锅1的零件数量,简化电压力锅1的结构,提高电压力锅1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10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支撑件210支撑在弹性件220上。在施加在弹性件220上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弹性件220发生形变以缩短内锅300与外锅100之间的距离,从而对电压力锅1进行泄压。
图1-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示例的电压力锅1。如图1-图6所示,电磁加热盘410包括线圈盘411、线圈412、磁条固定架413和磁条414。线圈盘411上设有线圈槽。线圈412配合在所述线圈槽内。磁条固定架413安装在线圈盘411上。磁条414夹持在磁条固定架413和线圈盘411之间。这样可以便于线圈412和磁条414的安装。
具体而言,电磁加热盘410设在支架420的下表面上。磁条固定架413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安装在线圈盘411上。线圈盘411上设有沿所述线圈盘的周向延伸的挡水筋,所述挡水筋围绕所述线圈槽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线圈盘411与支架420一体成型。这样可以便于线圈盘411的设置,简化电磁加热盘410的装配工艺,提高电压力锅1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线圈盘411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支架420上。这样可以简化支架420和线圈盘411的制造难度,便于线圈盘411和支架420的生产。
具体而言,线圈盘411上可以设有多个磁条定位槽4110,磁条414的两端可以分别设有定位台,多个所述定位台分别配合在多个磁条定位槽4110内。
有利地,如图3所示,磁条固定架413的外边沿处设有用于避让支撑件210的避让槽415。这样可以便于磁条固定架413和支撑件210的安装,便于控制电压力锅1的尺寸。
更为有利地,如图2所示,线圈412的上表面与支撑件210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h为5-15毫米。这样可以在保证电磁加热盘410对内锅300的加热效果的情况下保证电磁加热盘410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支架420的上表面设有装饰盖500。具体而言,装饰盖500上可以设有凸起和/或凹陷构成的图案。这样可以利用装饰盖500装饰支架420的顶面,使用户取下内锅300时电压力锅1的内部更加美观。
具体地,如图2-图6所示,安装孔421为多个且沿支架420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件210为多个,多个支撑件210分别配合在多个安装孔421内。具体而言,支撑件210可以为三个。这样可以利用多个支撑件210支撑内锅300,不仅可以提高对内锅300的支撑效果,而且可以使内锅300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内锅300的稳定性。
具体而言,安装孔421可以邻近支架420的外边沿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安装孔421与支架420的外边沿连通。这样可以便于安装孔421的形成,而且可以使支撑件210能够从支架420的外边沿装入安装孔421,从而可以便于支撑件210的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件210镶嵌注塑在支架420上。这样同样可以实现支撑件210的安装。
当然,支撑件210也可以与支架420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电磁加热盘410和支撑件210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错开。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投影错开”指电磁加热盘410和支撑件210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通过使电磁加热盘410和支撑件210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错开,可以使支撑件210避让开电磁加热盘410,避免支撑件210妨碍电磁加热盘410的设置,使电磁加热盘410与内锅300的底壁之间不会受到支撑件210的阻挡。这样可以便于使电磁加热盘410尽量邻近内锅300的底壁,以提高电磁加热盘410对内锅300的加热效果,提高电磁加热装置400的加热效率,而且可以便于控制外锅100的内底面和内锅300的外底面之间的距离,为电磁加热盘410的设置留出更多空间,进一步防止电磁加热盘410受压损坏。
具体而言,支撑件210的底壁上可以设有紧固件安装孔215,支撑件210通过配合在紧固件安装孔215内的螺钉或螺栓安装在外锅100上。这样可以提高支撑件210的稳定性。
电磁加热盘410和支架420的中心处可以设有温控器安装孔422。这样可以将温控器安装在温控器安装孔422内,以便于检测内锅300的温度。
如图1所示,电压力锅1可以还可以包括锅身20和锅盖10。内锅300、外锅100、支撑件210和电磁加热盘410和支架420设在锅身20内。
支撑件210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圆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图中示出了支撑件210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压力锅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9)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锅;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设有定位筋;
内锅,所述内锅设在所述外锅内且支撑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内锅在所述支撑件的支撑下其外底面与所述外锅的内底面间隔开;
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内锅的外底面和所述外锅的内底面之间,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件配合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支架支撑在所述定位筋上;
用于对所述内锅加热的电磁加热盘,所述电磁加热盘设在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为多个且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每组包括沿所述支撑件的外周面间隔设置的多个高度相同的所述定位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邻近所述支撑件的上端设置,所述支架止挡在所述定位筋和所述定位凸台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减耗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面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内锅的外底面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具有上支撑平面且下端具有下支撑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刚性支撑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下方设有弹性件,所述支撑件支撑在所述弹性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盘包括:
线圈盘,所述线圈盘上设有线圈槽;
线圈,所述线圈配合在所述线圈槽内;
磁条固定架,所述磁条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线圈盘上;
磁条,所述磁条夹持在所述磁条固定架和所述线圈盘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条固定架的外边沿处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支撑件的避让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5-15毫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有装饰盖。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多个且沿所述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分别配合在多个所述安装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架的外边沿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镶嵌注塑在所述支架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支撑件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错开。
CN201620841234.3U 2016-08-03 2016-08-03 电压力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13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1234.3U CN206213852U (zh) 2016-08-03 2016-08-03 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41234.3U CN206213852U (zh) 2016-08-03 2016-08-03 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13852U true CN206213852U (zh) 2017-06-06

Family

ID=58781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4123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13852U (zh) 2016-08-03 2016-08-03 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138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913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754932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3142999A (zh) * 2020-01-07 2021-07-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913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754932A (zh) * 2018-07-27 2020-02-0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754932B (zh) * 2018-07-27 2021-11-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
CN113142999A (zh) * 2020-01-07 2021-07-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4338A (zh) 电压力锅
CN107296494A (zh) 电压力锅
CN206213852U (zh) 电压力锅
CN107684337A (zh) 电压力锅
CN107684339A (zh) 电压力锅
CN107296493A (zh) 电压力锅
CN107684340A (zh) 电压力锅
CN204465915U (zh)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CN206197749U (zh) 电压力锅
CN20668757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5994261U (zh) 锅具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6197747U (zh) 电压力锅
CN206560308U (zh) 电压力锅
CN206586809U (zh) 电压力锅
CN203501255U (zh) 用于微波炉的烤盘组件
CN207136740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
CN209300782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08259540U (zh) 电压力锅
CN209404388U (zh) 烹饪器具
CN210007940U (zh) 一种测温可靠的电磁线盘
EP3047213B1 (en) A cooker comprising a cast iron burner plate
CN20532212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外壳罩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4232868U (zh) 压力锅
CN207084683U (zh) 电压力锅和电压力锅的外锅
CN203219850U (zh) 一种电烤鸭炉的下部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