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04000U -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04000U CN206204000U CN201621142015.2U CN201621142015U CN206204000U CN 206204000 U CN206204000 U CN 206204000U CN 201621142015 U CN201621142015 U CN 201621142015U CN 206204000 U CN206204000 U CN 206204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t land
- sewage treatment
- land system
- root area
- artificial w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解决了污水进入湿地系统后,大颗粒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堵塞填料空隙使湿地系统处理效果降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级植物床与二级植物床之间设有渗透板,渗透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隔板,隔板防止污水渗透,延长植物根系对污水净化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和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达到对污水过滤净化,如公开号为CN202849167U公开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污水经过渗透从一级植物床流向二级植物床,植物床底部具有一定坡度,水流速度快,污水直接渗透到二级植物床中,污水停留的时间短,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根据实际需要延长污水停留时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沉淀过滤池、进水配水池、一级湿地植物床、二级湿地植物床、集水池,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与二级植物床之间设有渗透板,所述渗透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有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在一级湿地植物床的流速太快,隔板阻挡污水向二级植物床渗透,具有延长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设有碎石层,所述二级植物床设有砂石层,所述隔板高度高于渗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与砂石层具有阻挡固体杂质的作用,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去除污水中大部分杂质,隔板的高度高于渗透板一方面防止污水饱和越过渗透板,另一方面方便将隔板从渗透板中的凹槽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抓住把手将隔板从渗透板中的凹槽取出,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与二级湿地植物床基层铺设有防渗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污水渗漏到地面基层,破坏基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渗膜为聚乙烯土工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土工膜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能抵抗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对聚乙烯土工膜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底面高度高于二级湿地植物床底面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在一级湿地植物床与二级湿地植物床交界处由于高度差和重力的作用使污水不断向前流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石层上方设有穿孔集水管,所述穿孔集水管与集水池连接,所述穿孔集水管连通集水池和砂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孔集水管将湿地净化的水收集后排放到集水池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配水池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进水配水池和一级湿地植物床,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截止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地植物床对污水的净化有饱和度,截止阀可以调节污水排放量,防止湿地植物床超过饱和状态,污水处理能力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池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集水池中的水位,集水池中的水位过高时可以打开开关将水排出,集水池水位过低时关闭开关将水储存,有利于对净化水源的合理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石层连接设有砾石层,所述穿孔集水管置于砾石层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防止砂石层中过多的泥沙流入穿孔集水管造成堵塞,降低穿孔集水管的集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隔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预处理池;2、沉淀过滤池;3、进水配水池;4、截止阀、5、进水管;6、碎石层;7、聚乙烯土工膜;8、砂石层;9、砾石层;10、一级湿地植物床;11、隔板;12、渗透板;13、二级湿地植物床;14、穿孔集水管;15、集水池;16、开关;17、排水管;1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沉淀过滤池2、进水配水池3、一级湿地植物床10、二级湿地植物床13、集水池15,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中放置有碎石层6,二级湿地植物床13中放置有砂石层8,一级湿地植物床10和二级湿地植物床13上栽种有不同的水生植物,进水配水池3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设有截止阀4,可对污水排放的流量进行控制,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与二级湿地植物床13交界处设有渗透板12,渗透板12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的高度高于渗透板12,隔板11可以防止污水向二级湿地植物床13渗透,延长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中水生植物对污水中杂质吸收的时间,提高一级湿地植物床10的净水效率,二级湿地植物床13上方设有穿孔集水管14,砂石层8与砾石层9连接在一起,穿孔集水管14置于砾石层9中且与集水池15连接,集水池15设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开关16,砾石层9能阻挡砂石层8中的一部分泥沙进入到穿孔集水管14中,对穿孔集水管14上的孔进行堵塞,降低穿孔集水管14的集水效率,当集水池15上的水位上升,可以打开排水管17上的开关16进行排水,当集水池15中的水位降低,可以将排水管17上的开关16闭合,将水储存起来,合理利用净化水资源。
如图2所示,隔板11上设有把手18,操作人员可以抓住把手18将隔板11取出,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便。
综上所述,污水在预处理池1中经过处理,降低污水中的CODcr、BOD5、SS、NH3-N、TP的含量,再经过沉淀过滤池2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沉淀过滤,最后经过进水配水池3排入级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一级湿地植物床10放置的碎石层6能有效阻隔污水的残余的杂质,再经过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净化,通过渗透板12排进二级湿地植物床13,渗透板12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隔板11,隔板11能防止污水渗透,延长一级湿地植物床10对污水的净化时间,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与二级湿地植物床13均设有聚乙烯土工膜7,防止污水渗透到地底基层,对地底基层造成污染破坏,二级湿地植物床13中的砂石层8使水流速变慢,通过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更加彻底的净化污水,砂石层8连接设有砾石层9,起到阻挡泥沙的作用,减少泥沙流入穿孔集水管14,对穿孔集水管14上的孔堵塞,降低集水效率,净化过的水经过穿孔集水管14排入集水池15中,集水池15设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开关16,当集水池15中的水位升高时,打开开关16将水排出,当集水池15中的水位降低时,闭合开关16储存水量,及时对水位进行调节,合理利用净化水资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1)、沉淀过滤池(2)、进水配水池(3)、一级湿地植物床(10)、二级湿地植物床(13)、集水池(15),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与二级植物床之间设有渗透板(12),所述渗透板(12)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插有隔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10)设有碎石层(6),所述二级植物床设有砂石层(8),所述隔板(11)高度高于渗透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1)上设有把手(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10)与二级湿地植物床(13)基层铺设有防渗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防渗膜为聚乙烯土工膜(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级湿地植物床(10)底面高度高于二级湿地植物床(13)底面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砂石层(8)上方设有穿孔集水管(14),所述穿孔集水管(14)与集水池(15)连接,所述穿孔集水管(14)连通集水池(15)和砂石层(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配水池(3)设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连通进水配水池(3)和一级湿地植物床(10),所述进水管(5)上设有截止阀(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池(15)设有排水管(17),排水管(17)上设有开关(1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砂石层(8)连接设有砾石层(9),所述穿孔集水管(14)置于砾石层(9)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42015.2U CN206204000U (zh) | 2016-10-20 | 2016-10-20 |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42015.2U CN206204000U (zh) | 2016-10-20 | 2016-10-20 |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04000U true CN206204000U (zh) | 2017-05-31 |
Family
ID=58757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4201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204000U (zh) | 2016-10-20 | 2016-10-20 |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0400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50821A (zh) * | 2018-11-19 | 2019-01-22 |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 |
-
2016
- 2016-10-20 CN CN201621142015.2U patent/CN2062040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50821A (zh) * | 2018-11-19 | 2019-01-22 |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 |
CN109250821B (zh) * | 2018-11-19 | 2023-12-29 |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分级生物过滤滞留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00261A (zh) | 一种新型雨水滞留渗滤系统 | |
KR101923926B1 (ko) | 도시형 레인가든 시스템 | |
CN106746205A (zh) | 一种雨水智能净化景观系统 | |
CN103395930A (zh) | 一种生态护坡式污水土地渗滤系统及其渗滤方法 | |
CN207211336U (zh) | 一种新型雨水滞留渗滤系统 | |
CN203729430U (zh) | 一种雨水生物滞留过滤装置 | |
CN104110059A (zh) | 一种削减城市径流污染的生态滤沟构建方法 | |
CN107869164A (zh) |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 |
CN205222816U (zh) | 一种城市小河道雨水快速自我净化组合坝系统 | |
CN110468947A (zh) | 生态树池 | |
CN211285935U (zh) |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3304111A (zh) | 一种水网丘陵地区村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110820913A (zh) | 一种雨水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1096283A (zh) | 利用零散土地并具景观功能的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8434404U (zh) | 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 | |
CN209509056U (zh) | 一种屋面雨水断接的储水回用装置 | |
CN210711186U (zh) | 城市河道污水复合型生态景观净化装置 | |
CN211283925U (zh) | 一种下沉式缓冲带公路径流净化装置 | |
CN105502827A (zh) | 串联式雨水生态过滤与清洁收集装置 | |
CN205662803U (zh) | 一种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结构 | |
CN109879435A (zh) | 一种装配式填料块及装配式阶梯型滨水湿地净化系统 | |
CN206204000U (zh) | 一种分级根区污水处理生态人工湿地系统 | |
CN105544694A (zh) | 一种海绵化雨水收集资源化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4264773A (zh) | 一种用于处理停车场雨水及调节小气候的蓄流湿地系统 | |
CN207794187U (zh) | 一种雨水生态蓄水池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