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5881U - 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5881U
CN206195881U CN201621264887.6U CN201621264887U CN206195881U CN 206195881 U CN206195881 U CN 206195881U CN 201621264887 U CN201621264887 U CN 201621264887U CN 206195881 U CN206195881 U CN 206195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accepting groove
phone shell
housing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648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ealt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Invisib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Invisib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Invisib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648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5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5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5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活动铰接并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磁铁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架可绕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一端转动并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磁铁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具有支架,方便将手机支撑于桌面或其他平台以观看手机屏幕。

Description

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保护壳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手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大屏手机的越来越受用户的喜欢,虽然大屏手机能够满足用户视觉及使用上的需求,但是大屏手机的屏幕易碎、手机棱角易磨损等弊端。手机保护壳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大屏手机的这个弊端,有了手机保护壳的保护,手机掉落在坚硬的物体上时,能够保护手机与坚硬的物体直接接触,减少对手机的伤害。
当我们需要长时间的使用带有手机壳的手机进行观看影片、电子书等时,我们通常会借助手机支架来替代双手支撑手机,使在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时,身心更加自由舒适,所以用户需要借助支撑架才能解放双手,所以用户在需要使用支架支撑手机时,就不得不随身携带手机支架,给出行带来不便,使用户造成一定的负重更会占用用户的使用空间。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手机壳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手机和固定功能的手机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活动铰接并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磁铁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外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架可绕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一端转动并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磁铁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第一收容槽均呈U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平直部和连接两所述平直部的弧形部,两所述平直部分别与所述壳体活动铰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贯穿所述平直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收容槽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设置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手机壳还包括同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转轴。
优选的,所述手机壳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边缘处的让位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对设置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二收容槽位于所述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手机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表面的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三个开口槽。
优选的,所述磁铁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均为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容槽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周侧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架,使所述手机壳不仅具有保护手机作用,而且可将手机支撑于桌面或其他平台,方便用户观看手机屏幕且不用双手持握手机;同时设置所述磁铁,可将手机通过所述磁铁吸附于固定于床头、衣柜、梳妆台、冰箱、饮水机、汽车、摩托车等位置,使在无法手持手机时观看手机屏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手机壳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支撑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1-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所示手机壳的立体结构分解图。所述手机壳200包括壳体1、与所述壳体1活动铰接并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架2、设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收容槽3、第二收容槽4和固定于所述壳体1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内的磁铁5。
所述壳体1包括外表面11和与所述外表面11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2,所述第一收容槽3位于所述外表面11,所述第二收容槽4位于所述内表面12。
请结合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机壳的支撑架的立体图。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第一收容槽3均呈U形。所述支撑架2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平直部21、连接两所述平直部21的弧形部22和贯穿所述平直部21的第一通孔23,两所述平直部21分别与所述壳体1活动铰接。
所述第一收容槽3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3正对设置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23和所述第二通孔31内插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数量为2根,每个所述平直部21的所述第一通孔23内贯穿一所述转轴6,且所述转轴6同时贯穿与所述第一通孔23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通孔31。所述支撑架2可绕所述转轴6转动,所述支撑架2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4内,使方便用户将所述支撑架2打开并将手机支撑于桌子或其他平台观看手机屏幕。
所述壳体1的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边缘处的设有让位部7,方便用户的用手指打开所述支撑架2,使收放所述支撑架2便捷。
所述磁铁5和所述第二收容槽4均为圆柱状。通过设置固定于所述第二收容槽4内的所述磁铁5,可将手机通过所述磁铁5的吸附力固定于床头、衣柜、梳妆台、冰箱、饮水机、汽车、摩托车等位置,使在无法手持手机时观看手机屏幕。
所述第二收容槽4包括底壁41和由所述底壁41周侧延伸的侧壁42,所述底壁41设有贯穿其上的通孔43,使加强所述磁铁5的吸附力。
所述壳体1的所述内表面12还设置有三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开口槽8,所述第二通孔31分别贯穿各所述开口槽8的内壁。通过设置所述开口槽8,使便于安装所述转轴6。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架,使所述手机壳不仅具有保护手机作用,而且可将手机支撑于桌面或其他平台,方便用户观看手机屏幕且不用双手持握手机;同时设置所述磁铁,可将手机通过所述磁铁吸附于固定于床头、衣柜、梳妆台、冰箱、饮水机、汽车、摩托车等位置,使在无法手持手机时观看手机屏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活动铰接并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磁铁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分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外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支撑架可绕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一端转动并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所述磁铁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第一收容槽均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平直部和连接两所述平直部的弧形部,两所述平直部分别与所述壳体活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贯穿所述平直部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收容槽的相对设置的两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设置且形状大小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手机壳还包括同时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边缘处的让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表面和与所述外表面相对设置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收容槽位于所述外表面,所述第二收容槽位于所述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内表面的且相互间隔设置的三个开口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均为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包括底壁和由所述底壁周侧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
CN201621264887.6U 2016-11-23 2016-11-23 手机壳 Active CN206195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4887.6U CN206195881U (zh) 2016-11-23 2016-11-23 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64887.6U CN206195881U (zh) 2016-11-23 2016-11-23 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5881U true CN206195881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3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64887.6U Active CN206195881U (zh) 2016-11-23 2016-11-23 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5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9400B (zh) 具有隐藏式铰链的电子设备
CN103914273A (zh) 显示装置
CN201663778U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护套支撑架
CN206314784U (zh) 一种折叠支架
CN205197409U (zh) 一种带平板电脑支架的床上桌
CN205430354U (zh) 一种带多方位可调支架的手机壳
CN206195881U (zh) 手机壳
CN202371394U (zh) 旋转式平板电脑支座
CN203340149U (zh) 一种含可收放支架的手机套
CN204132684U (zh) 一种手持电子产品配件
CN206682552U (zh) 折叠支座
CN206820809U (zh) 多功能新型手机壳
CN204031245U (zh) 随身手机支架钥匙扣
KR200460420Y1 (ko) 태블릿피씨 케이스
CN203799333U (zh) 便携式平板电脑蓝牙键盘
CN205082842U (zh) 一种多功能眼镜盒
CN20760373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创意手机支架
CN207382364U (zh) 双屏手机机壳及双屏手机
CN20350463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KR20120066402A (ko) 스마트패드용 거치대
CN205647647U (zh) 应用在移动设备的支架连接结构
CN203084456U (zh) 多姿态支撑的电子钟
CN205234089U (zh) 一种平板电脑的展示架
KR20120015202A (ko) 태블릿pc용 거치대
CN213721622U (zh) 一种方便实用的可立盖及足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Longhua, Guangdong Longhua Street Qingxiang Road, Qinghu Industrial Park, Bao N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9 C block 13 floor 1307 units.

Patentee after: Stealt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2 A 201, No. 1, Qian Wan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Qianhai invisible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