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3739U -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3739U
CN206193739U CN201620878564.XU CN201620878564U CN206193739U CN 206193739 U CN206193739 U CN 206193739U CN 201620878564 U CN201620878564 U CN 201620878564U CN 206193739 U CN206193739 U CN 206193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frared
guide
lighting
transmit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85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言军
何耀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li High-End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li High-End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li High-End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li High-End Manufacturing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85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3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3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37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包括红外发光器件、导光结构与光发射结构;导光结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发光器件的红外光的导光入光面、用于射出红外光的导光出光面以及用于将红外光从导光入光面传导至导光出光面的光传输通道;其中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光传输通道,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不同的导光入光面,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同一导光出光面;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红外发射管以及红外发射装置因其角度单一导致降低红外触控面板对用户触控点的形状和位置的采集精度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触控面板是利用X、Y方向上密布的红外线矩阵来检测并定位用户的触摸。红外触控面板在显示器的前面安装一个电路板外框,电路板外框在屏幕四边排布红外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一一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在触控屏幕时,手指就会挡住经过该位置的横竖两条红外线,因而可以判断出触摸点在屏幕的位置。任何触摸物体都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控屏操作。红外触控屏不受电流、电压和静电干扰,适宜恶劣的环境条件,红外线技术是触控屏产品最终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红外发射装置由于设置在其中的红外发射管角度固定,加上红外发射装置在红外触控面板的电路板外框上矩形位置排列的限制,致其发射的红外光线在同一水平面上只能横向与纵向交叉组成红外矩阵探测网,发射红外光线角度单一,红外触控面板的控制系统判断出的触控点只能判断出位置,并且确定的最终用户触控点只能是矩形,而不能判断出触控点具体的图形,精确度不够高,进而降低了红外触控面板对用户触控点的形状和位置的采集精度。
故,现有必要设计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因其角度单一导致降低红外触控面板对用户触控点的形状和位置的采集精度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因其角度单一导致降低红外触控面板对用户触控点的形状和位置的采集精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包括:红外发光器件、导光结构与光发射结构。
其中导光结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发光器件的红外光的导光入光面、用于射出红外光的导光出光面以及用于将红外光从导光入光面传导至导光出光面的光传输通道;其中导光结构的导光入光面与红外发光器件的出光面相对;
光发射结构包括抛物线形状的光反射镜、设置在光反射镜的抛物线的焦点处并正对导光出光面的入光孔以及设置在光反射镜的抛物线的开口处的聚光透镜;其中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光传输通道,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不同的导光入光面,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同一导光出光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光传输通道、第二光传输通道以及第三光传输通道,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第一夹角,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大致等于第二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范围为30度至60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光结构的至少一条光传输通道的导光入光面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红外发光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光入光面的高度与导光出光面的高度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光入光面的高度小于导光出光面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导光入光面与导光出光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还包括用于对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进行支撑的支架脚,支架脚设置在光发射结构与导光结构的连接点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光发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聚光透镜的出光侧的透明保护挡板以及设置在光发射结构的四周外侧,用于支撑透明保护挡板的支撑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使用该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的红外发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通过在导光结构内设置至少两条光传输通道,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不同的导光入光面,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同一导光出光面;由于对应不同的导光入光面,因而可以接收不同方向的入射光,从而使得增大出射光的角度,即虽然光发射结构使得入射光的光传播方向可调,但是基本是基于光本身的入射方向的,所以增大入射光的方向,也就是增大了出射光的出射角度;
通过在导光结构的至少一条光传输通道的导光入光面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红外发光器件,以保证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能够正常地发射红外光,即设定了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初始发射红外光状态;
光发射结构中入光孔正对导光出光面,光反射镜对入光孔的出射光进行平行化处理,其中光反射镜为抛物面光反射镜,入光孔设置在抛物面光反射镜的焦点上,进一步地对红外光进行较好的平行化处理;
通过将导光入光面的高度设置成与导光出光面的高度不同,导光入光面的高度设计成小于导光出光面的高度,使得导光入光面高度较低以便于设置红外发光器件,导光出光面的高度较高以便于对红外发射管进行封装;
支架脚用于对红外发射管进行支撑且设置在光发射结构与导光结构的连接点的下部,使得连接点更加稳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通过在红外发射管中设置多条光传输通道使得红外光束的入射与出射角度可调,因此红外发射管的角度能够得到相应的调整,解决了现有的红外发射管以及红外发射装置因其角度单一导致降低红外触控面板对用户触控点的形状和位置的采集精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包括:红外发光器件(图中未标出)、导光结构与光发射结构;
其中导光结构包括用于接收红外发光器件的红外光的导光入光面10、用于射出红外光的导光出光面20以及用于将红外光从导光入光面10传导至导光出光面20的光传输通道11;其中导光结构的导光入光面10与红外发光器件的出光面相对;
光发射结构包括抛物线形状的光反射镜17、设置在光反射镜17的抛物线的焦点处正对导光出光面20的入光孔14,以及设置在光反射镜17的抛物线的开口处的聚光透镜16;
其中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光传输通道,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不同的导光入光面,每条光传输通道对应同一导光出光面10。
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光传输通道11、第二光传输通道12以及第三光传输通道13,第一光传输通道11的延伸方向111与第二光传输通道12的延伸方向112构成第一夹角,第一光传输通道11的延伸方向111与第三光传输通道13的延伸方向113构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大致等于第二夹角。
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范围为30度至60度。
导光结构的至少一条光传输通道的导光入光面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红外发光器件。
导光入光面10的高度与导光出光面20的高度不同。
具体的,导光入光面10的高度小于导光出光面20的高度;导光入光面10与导光出光面20平行,导光入光面10高度较低以便于设置红外发光器件,导光出光面20的高度较高以便于对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进行封装。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还包括用于对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进行支撑的支架脚15,支架脚15设置在光发射结构与导光结构的连接点的下部,使得连接点更加稳定。
相应的,光发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聚光透镜16的出光侧的透明保护挡板19以及设置在光发射结构的四周外侧,用于支撑透明保护挡板19的支撑件18。
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可设置在红外触控面板的红外发射装置中,首先确定红外发射装置的红外光的发射方向,随后根据红外光的发射方向确定导光结构工作的光传输通道,然后在相应的光传输通道对应的导光入光面一侧设置相应的红外发光器件,从而使得发射红外光的角度能够因此得到调节;即,当需要使用与第一光传输通道11的延伸方向111相同的角度的红外光时,只需在第一光传输通道11的导光入光面10一侧设置红外发光器件,红外发射管便能够发射出相应方向的红外光;同理,当需要使用与第二光传输通道12的延伸方向112相同的角度的红外光或第三光传输通道13的延伸方向113相同的角度的红外光时,也如上述所示进行安装操作,由此,红外发射管的角度得到调节。
接着,将光反射镜17的入光孔14对准光传输通道11对应的导光出光面20并安放光反射镜17,在安放过程中,需要将光反射镜17的焦点与入光孔14重合,使得入光孔14的出射光能够通过光反射镜17进行平行化处理,随后,在光反射镜17的出光方向装上聚光透镜16,同样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聚光透镜16的光轴与光反射镜17的光轴重合,使得通过光反射镜17平行化处理后的红外光能够通过聚光透镜16进行聚光处理,随后,在光反射结构的四周外侧装上用于支撑透明保护挡板19支撑件18,最后将透明保护挡板19装在聚光透镜16的出光侧;在导光结构与光发射结构的连接点处,安装上支架脚15,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发射管组装完成;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利用支架脚15将红外发射管固定在红外发射装置上,接通电源,红外发光器件开始发射出红外光,发射出的红外光投向导光入光面10,再沿着与导光入光面10对应的光传输通道11的延伸方向111传导出至导光出光面20并射入与导光出光面20连接的入光孔14,通过入光孔14将红外光全部射向光反射镜17,通过光反射镜17将出射光进行平行化处理后射向聚光透镜16,红外光在聚光透镜16的聚光处理后达到光线平行均匀,再透过透明保护挡板19发射出去。
这样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的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发射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通过在红外发射管中设置多条光传输通道使得红外光的入射与出射角度可调,因此红外发射管的角度能够得到相应的调整,解决了现有的红外发射管以及红外发射装置因其角度单一,导致降低红外触控面板对用户触控点的形状和位置的采集精度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发光器件、导光结构与光发射结构;
其中所述导光结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红外发光器件的红外光的导光入光面、用于射出所述红外光的导光出光面以及用于将所述红外光从所述导光入光面传导至所述导光出光面的光传输通道;其中所述导光结构的导光入光面与所述红外发光器件的出光面相对;
所述光发射结构包括抛物线形状的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光反射镜的抛物线的焦点处并正对所述导光出光面的入光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光反射镜的抛物线的开口处的聚光透镜;
其中所述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条光传输通道,每条所述光传输通道对应不同的所述导光入光面,每条所述光传输通道对应同一所述导光出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光传输通道、第二光传输通道以及第三光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第三光传输通道的延伸方向构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致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30度至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的至少一条所述光传输通道的导光入光面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红外发光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入光面的高度与所述导光出光面的高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入光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导光出光面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入光面与所述导光出光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进行支撑的支架脚,所述支架脚设置在所述光发射结构与所述导光结构的连接点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聚光透镜的出光侧的透明保护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光发射结构的四周外侧,用于支撑所述透明保护挡板的支撑件。
10.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的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的红外发射装置。
CN201620878564.XU 2016-08-12 2016-08-12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93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8564.XU CN206193739U (zh) 2016-08-12 2016-08-12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8564.XU CN206193739U (zh) 2016-08-12 2016-08-12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3739U true CN206193739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856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93739U (zh) 2016-08-12 2016-08-12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37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0438A (zh) * 2019-08-28 2019-11-01 舟山浩睿蓝船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围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0438A (zh) * 2019-08-28 2019-11-01 舟山浩睿蓝船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围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3762B (zh) 一种光学多点触摸屏及其实现方法
CN106439672A (zh) 一种led光源车灯模组
CN102597935A (zh) 具有提高的信噪比(snr)的交互输入系统和图像捕获方法
CN102944563B (zh) 具有透射及反射光源的照明装置、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1807131B (zh) 侦测模块及包含此侦测模块的光学侦测系统
CN107561630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794062U (zh) 具有透射及反射光源的照明装置及光学检测系统
CN206193739U (zh) 角度可调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CN201421600Y (zh) 光学触控模块
CN201628947U (zh) 一种触摸式电子设备
CN201803129U (zh) 一种led光源
CN104571731A (zh) 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4440364U (zh) 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装置
CN11144484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6193738U (zh) 高可靠性红外发射管及红外发射装置
CN101620485B (zh) 一种光源定位装置和方法
CN104598081A (zh) 基于全反射光波技术实现的触摸屏及采用该触摸屏的触摸显示装置
CN203365348U (zh) 玻璃检测装置
CN201903867U (zh) 一种光学多点触摸屏
CN202306510U (zh) 具有锯齿形咬合式阵列的触摸屏
CN102289331A (zh) 一种利用光波导的光学触控装置
CN103383362A (zh) 玻璃检测装置
CN201828885U (zh) 薄形光学指示装置
CN101901082A (zh) 一种触摸检测装置
CN101650620A (zh) 一种摄像式触摸检测方法及摄像式触摸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