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93347U -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 Google Patents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93347U
CN206193347U CN201621052089.7U CN201621052089U CN206193347U CN 206193347 U CN206193347 U CN 206193347U CN 201621052089 U CN201621052089 U CN 201621052089U CN 206193347 U CN206193347 U CN 206193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product
extrusome
chute
lug boss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20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世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20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93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93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93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该头戴电子产品为纵向佩戴,其包括:电子设备;以及伸缩式头带,伸缩式头带包括伸缩体和用于连接伸缩体和电子设备的头带本体,伸缩体和头带本体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有工字形滑轨,另一个设置有卡位结构,工字形滑轨包括位于中间梁的两侧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电子设备的通信线穿过第一滑槽后与外部电路信号连接,卡位结构被配置为与第二滑槽形成卡合以调节伸缩式头带的长度。在该产品中,卡位结构与通信线分别位于不同的滑槽内,二者互不干涉,避免了通信线在伸、缩过程中被划伤。

Description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VR产品。不同VR产品的VR头戴结构也不尽相同,VR产品通常采用头戴形式,例如VR眼睛、VR头盔等,这些VR产品往往是横向佩戴到使用者头部,压迫耳部,长期佩戴造成耳部不适,并且体积庞大、显得笨重。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头型,头戴VR产品一般具有伸缩功能。VR的通信线一般比较粗(直径大于5mm),在伸缩工程中容易裸露在外,这样不仅容易被其他元器件钩造成损伤、挂而且造成外观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电子产品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头戴电子产品。该头戴电子产品为纵向佩戴,其包括:电子设备;以及伸缩式头带,伸缩式头带,所述伸缩式头带包括伸缩体和用于连接所述伸缩体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头带本体,所述伸缩体和所述头带本体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有工字形滑轨,另一个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工字形滑轨包括位于中间梁的两侧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线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后与外部电路信号连接,所述卡位结构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滑槽形成卡合以调节所述伸缩式头带的长度。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波浪形凸起,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波浪形凸起形成卡合。
可选地,所述波浪形凸起被设置在所述中间梁上。
可选地,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固定部、凸起部和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凸起部的弹性悬臂,所述凸起部被配置为可回弹地卡入所述波浪形凸起的凹陷部,所述弹性悬臂为所述凸起部提供回弹力。
可选地,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按键和弹性元件,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部、压紧部和位于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压紧部之间的枢接轴,所述按键被配置为能绕所述枢接轴转动,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使所述压紧部压紧所述弹性悬臂或者所述凸起部以阻止所述凸起部弹起。
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片或者弹性橡胶件。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为V字形或者半圆形。
可选地,所述伸缩体包括垂直于伸缩方向向所述伸缩体的两侧延伸的支撑部,所示支撑部贴合在使用者的头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槽的高度和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通信线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VR产品。该产品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头带产品往往是横向佩戴到使用者头部,压迫耳部,长期佩戴造成耳部不适,并且通信线裸露在外易损伤且造成外观不良。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实现的技术任务或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想到的或者没有预期到的,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该头戴电子产品采用工字形滑轨,提高了头戴电子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卡位结构与通信线分别位于不同的滑槽内,二者互不干涉,避免了通信线在伸、缩过程中被划伤。
此外,通信线位于第一滑槽中,节约了安装空间,并且该头戴电子产品的外观良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头戴电子产品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电子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头戴电子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伸缩式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字形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VR装置;12:头带本体;13:伸缩体;14:通信线;15:中间梁;16:顶梁;17:底梁;18:波浪形凸起;19:固定部;20:凸起部;21:第一滑槽;22:第二滑槽;23:弹性悬臂;24:按键:25:扭转弹簧;26:按压部;27:枢接轴;28:压紧部;30:工字形滑轨;31: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电子产品。如图1-2所示,该头戴电子产品为纵向佩戴。纵向佩戴为垂直于使用者的面部方向的佩戴方式。该电子产品包括:电子设备以及伸缩式头带。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局限于VR装置11、耳机或者助听器等。伸缩式头带包括伸缩体13和用于连接伸缩体13和电子设备的头带本体12。伸缩体13和头带本体12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有工字形滑轨30,另一个设置有卡位结构。工字形滑轨30包括位于中间梁15的两侧的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电子设备的通信线14穿过第一滑槽21后与外部电路信号连接。卡位结构被配置为与第二滑槽22形成卡合以调节伸缩式头带的长度。
该头戴电子产品采用工字形滑轨30,提高了头戴电子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卡位结构与通信线14分别位于不同的滑槽内,二者互不干涉,避免了通信线14在伸、缩过程中被划伤。
此外,通信线14位于第一滑槽21中,节约了安装空间,并且该头戴电子产品的外观良好。
此外,该头戴电子产品为纵向佩戴,与通常的横向佩戴方式相比不会造成对耳部的压迫,提高了舒适感,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3-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工字形滑轨30被设置在伸缩体13上,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连接、铆接、粘接或者卡接等方式将工字形滑轨30与伸缩体13连接。卡位结构被设置在头带本体12上。如图6所示,工字形滑轨30包括顶梁16、底梁17以及用于连接顶梁16和底梁17的中间梁15,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位于中间梁15的两侧。为了便于形成卡合,在一个例子中,在所述第二滑槽22内设置有波浪形凸起18,卡位结构插入凹陷部中以与波浪形凸起18形成卡合。为了便于安装,波浪形凸起18被设置在中间梁15上,通常中间梁15具有较高的强度,这种结构保证了波浪形凸起18的结构稳定性。
当然,也可以将波浪形凸起18设置在顶梁16或者底梁17上,只要能与卡位结构相配合以调节伸缩式头带的长度即可。也可以通过沿伸缩方向在中间梁15、顶梁16或者底梁17的设置多个孔洞来与卡合结构形成卡合,以调节长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工字形滑轨30被设置在头带本体12上,卡位结构被设置在伸缩体13上。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卡合结构被配置为能与第二滑槽22中的一条或者多条梁形成设定大小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力来固定伸缩式头带,以达到调节长度的目的。
为了便于制造,在一个例子中,工字形滑轨30可以有由金属或者塑料制作而成。例如,当为金属材质时,可以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形成工字形滑轨30。当为塑料材质时,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工字形滑轨30,优选的是,该滑轨由POM(聚甲醛)制作而成。
图4和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卡位结构与波浪形凸起18的配合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卡位结构包括固定部19、凸起部20和用于连接固定部19和凸起部20的弹性悬臂23。卡位结构通过固定部19被设置在头带本体12上。凸起部20被配置为可回弹地卡入波浪形凸起18的凹陷部。波浪形凸起18为伸缩式头带的抽、拉提供了档位,即凹陷部。通过使凸起部20位于不同的档位来调节伸缩式头带的长度。弹性悬臂23为凸起部20提供回弹力。在抽、拉伸缩体13时,卡位结构沿伸缩方向移动,凸起部20在波浪形凸起18的多个凹陷部之间进行切换。在切换过程中会产生顿挫感,即阻尼档位效应。并且,该配合结构可以固定伸缩式头带的长度。可选的是,凸起部20为V字形或者半圆形以减小抽、拉伸缩体13时受到的阻力。
为了锁定卡位结构,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该电子产品还包括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按键24和弹性元件。按键24包括按压部26、压紧部28和位于按压部26和压紧部28之间的枢接轴27,三者连接在一起。按键24通过枢接轴27被设置在头带本体12上。按键24被配置为能绕枢接轴27转动。弹性元件被配置为使压紧部28压紧弹性悬臂23或者凸起部20以阻止凸起部20弹起。弹性元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弹簧、弹片或者弹性橡胶件。在一个例子中,如图5所示,弹性元件为扭转弹簧25。扭转弹簧25与枢接轴27同轴设置在一起,扭转弹簧25的一端卡在头带本体12上,另一端与压紧部28固定在一起。当需要调节伸缩式头带的长度时,首先按动按键24,此时按键24绕枢接轴27转动使压紧部28离开弹性悬臂23或者凸起部20;然后拉动或者抽动伸缩体13使凸起部20插入设定位置的凹陷部;长度调节合适后松开按键24,在扭转弹簧25的作用下压紧部28压紧弹性悬臂或者凸起部20,以形成锁定。
该头戴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使用者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为了减小偏斜,如图3或者4所示,伸缩体13包括垂直于伸缩方向向伸缩体13的两侧延伸的支撑部31。支撑部31贴合在使用者的头部。这种结构使伸缩体13与头部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当头戴电子产品发生偏斜时,支撑部31与头部形成支撑,以阻止偏斜。优选的是,支撑部31为弧形或者钝角的V字形结构。
为了隐藏通信线14,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滑槽21的高度和宽度大于等于通信线14的外径。这样,通信线14完全隐藏在第一滑槽21中,伸缩部在抽、拉过程中,通信线14不会与壳体或者其他元件形成摩擦,延长了通信线14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VR产品,如图1或者2所示,该VR产品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戴电子产品。该VR产品包括伸缩式头带和VR装置11,二者连接在一起。
该产品具有佩戴方便,外观良好的特点。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电子产品为纵向佩戴,该电子产品包括:
电子设备;以及
伸缩式头带,所述伸缩式头带包括伸缩体(13)和用于连接所述伸缩体(13)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头带本体(12),所述伸缩体(13)和所述头带本体(12)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有工字形滑轨(30),另一个设置有卡位结构,所述工字形滑轨(30)包括位于中间梁(15)的两侧的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22),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线(14)穿过所述第一滑槽(21)后与外部电路信号连接,所述卡位结构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滑槽(22)形成卡合以调节所述伸缩式头带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滑槽(22)内设置有波浪形凸起(18),所述卡位结构与所述波浪形凸起(18)形成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凸起(18)被设置在所述中间梁(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固定部(19)、凸起部(20)和用于连接所述固定部(19)和所述凸起部(20)的弹性悬臂(23),所述凸起部(20)被配置为可回弹地卡入所述波浪形凸起(18)的凹陷部,所述弹性悬臂(23)为所述凸起部(20)提供回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按键(24)和弹性元件,所述按键(24)包括按压部(26)、压紧部(28)和位于所述按压部(26)和所述压紧部(28)之间的枢接轴(27),所述按键(24)被配置为能绕所述枢接轴(27)转动,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使所述压紧部(28)压紧所述弹性悬臂(23)或者所述凸起部(20)以阻止所述凸起部(20)弹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弹片或者弹性橡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0)为V字形或者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体(13)包括垂直于伸缩方向向所述伸缩体(13)的两侧延伸的支撑部(31),所示支撑部(31)贴合在使用者的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的高度和宽度大于等于所述通信线(14)的外径。
10.一种VR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戴电子产品。
CN201621052089.7U 2016-09-12 2016-09-12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Active CN206193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089.7U CN206193347U (zh) 2016-09-12 2016-09-12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2089.7U CN206193347U (zh) 2016-09-12 2016-09-12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93347U true CN206193347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28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2089.7U Active CN206193347U (zh) 2016-09-12 2016-09-12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93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9416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 产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9416A (zh) * 2016-09-12 2016-12-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 产品
CN106249416B (zh) * 2016-09-12 2018-10-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9416A (zh)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 产品
US10674248B2 (en) Ear-hanging type structure and earphone including ear-hanging type structure
CN112188351B (zh) 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CN206193347U (zh) 头戴电子产品以及vr产品
CN208902980U (zh) 一种智能手机专用头戴式vr眼镜
CN201718032U (zh) 立体声耳机
CN106792312A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KR20170001380U (ko) 마이크를 구비한 스마트 헬멧
CN211429504U (zh) 一种运功型颈挂式蓝牙耳机
CN208691500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蓝牙耳机
CN208675480U (zh) 一种耳挂部可调整位置的耳机
CN207603862U (zh) 一种多功能头戴耳机
CN209419797U (zh) 一种多媒体外语教学用耳机
CN210199407U (zh) 一种智能ar头戴设备
CN208316960U (zh) 一种耳机的密封式耳壳结构
CN207150792U (zh) 耳机线固定夹及设有该固定夹的耳机
CN207820157U (zh) 一种新型无线耳机
CN209070253U (zh) 智能眼镜
CN206472266U (zh) 一种点触式防脱运动耳挂耳机
CN206835306U (zh) 编织带耳机及使用其的智能头盔
CN220874705U (zh) 一种佩戴稳定性高的运动蓝牙耳机
CN204906641U (zh) 一种新型防夹发头戴式耳机
CN204131680U (zh) 可佩戴音乐播放机
CN209330348U (zh) 一种组合式智能语音耳机
CN220798498U (zh) 一种可拆卸式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9

Address after: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Laoshan Qingdao District North House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room, Room 308,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266104 No. 500, Song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1031 north of Yuqing street, east of Dongming Road,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Room 502, Geer electronics office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