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2507U - 一种锁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2507U
CN206182507U CN201621155171.2U CN201621155171U CN206182507U CN 206182507 U CN206182507 U CN 206182507U CN 201621155171 U CN201621155171 U CN 201621155171U CN 206182507 U CN206182507 U CN 206182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device
lock catch
groove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51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克勤
付英杰
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1551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2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2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25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扣,包括公锁扣和母锁扣,所述母锁扣沿其上端面向下端面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出口端设置有倒扣锁槽,所述公锁扣包括对称设置的倒扣锁,所述倒扣锁可与所述倒扣锁槽相互卡合并藉由所述倒扣锁槽的后槽壁的阻挡而不能在母锁扣内向后移动,所述倒扣锁上分别设置有解锁扣,所述解锁扣相向设置于倒扣锁的内壁上,公锁扣沿滑槽进入母锁扣内,通过公锁扣的倒扣锁与母锁扣的倒扣锁槽相互卡合以及倒扣锁槽的后壁的阻挡,使公锁扣只有沿滑槽向前推动公锁扣,才能解锁,不会因误碰导致解锁扣而导致锁扣的公头与母头分离,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锁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扣。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来保证高空或危险作业人员的安全,锁扣为安全带的主要部件,现有安全带的锁扣的结构如图1所示,公扣102的两个锁扣扣入母扣101后,两个锁扣的端部凸起一103分别从母扣101的两个槽孔104中弹出,实现公扣102和母扣101的扣紧,但是带来的问题是,该锁扣暴露在外侧,即两个锁扣的端部凸起暴露在外,解锁扣则暴露在易触碰的地方,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因误碰解锁锁扣而导致锁扣的公头与母头分离,致使锁扣解锁,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的安全带的解锁扣通常暴露在易触碰的地方,容易因误碰解锁扣而导致锁扣的公头与母头分离,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可使解锁扣不易被触碰导致安全隐患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锁扣,包括公锁扣和母锁扣,所述公锁扣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倒扣锁,每个倒扣锁端部设有凸起,两个凸起相对设置并朝向外侧;所述母锁扣内部设有与所述公锁扣本体适配的滑槽,所述母锁扣内部的端部还设有能够所述倒扣锁相互卡合的倒扣锁槽,所述倒扣锁槽与滑槽相互连通,所述倒扣锁槽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倒扣锁上凸起适配的凹槽,当所述倒扣锁上凸起与所述倒扣锁槽上的凹槽适配时,公锁扣和母锁扣的实现扣合。
公锁扣沿滑槽进入母锁扣内,通过公锁扣的倒扣锁与母锁扣的倒扣锁槽相互卡合以及倒扣锁槽的后壁的阻挡,使公锁扣不能在母锁扣内向后移动,从而实现使公锁扣被固定在母锁扣内的目的,公锁扣与母锁扣相互配合实现扣锁后,公锁扣的倒扣锁位于母锁扣的内部,能够有效隔离公锁扣上倒扣锁被误碰的可能;同时通过将解锁扣相向设置于倒扣锁的内壁上,使锁扣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沿滑槽向前推动公锁扣,才能解锁,不会因误碰导致解锁扣而导致锁扣的公头与母头分离,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解锁扣设置在倒扣锁内壁,降低了安全带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优选的,两个所述倒扣锁之间为通槽,所述通槽内壁设有解锁扣,所述解锁扣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倒扣锁上的L形楔形扣件,两个楔形扣件能够实现相互扣合。
优选的,所述倒扣锁槽为弧形状槽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以及倒扣锁槽整体结构为箭头形状,通过将滑槽以及倒扣锁槽整体结构设置为箭头形状,使公锁扣在需要解锁时,通过推动公锁扣,公锁扣的倒扣锁与倒扣锁槽壁接触挤压倒扣锁向通槽偏移,从而实现解锁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公锁扣上端面上设有肩带连接槽一,所述母锁扣的下端面设有肩带连接槽二,通过在公锁扣上端设置肩带连接槽一,在母锁扣的下端面设置肩带连接槽二,肩带连接槽一与肩带连接槽二分别通过连接绳连接为可安全使用的安全带或安全绳。
优选的,所述公锁扣上设置有开口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通槽,所述倒扣锁对称设置于通槽的两边,通过在公锁扣上设置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通槽,锁扣解锁时,向前推动公锁扣,公锁扣的倒扣锁会逐渐相互向通槽靠拢直到解锁扣扣在一起,然后将公锁扣拔出,从而实现将公锁扣拔出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公锁扣的厚度,其中滑槽的深度是指滑槽底部表面相对母锁扣表面的间距大小而言,通过将滑槽的深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公锁扣的厚度,使在使用过程中,公锁扣的解锁扣不易被触碰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锁扣,公锁扣沿滑槽进入母锁扣内,通过公锁扣的倒扣锁与母锁扣的倒扣锁槽相互卡合以及倒扣锁槽的后壁的阻挡,使公锁扣不能在母锁扣内向后移动,从而实现使公锁扣被固定在母锁扣内的目的,公锁扣与母锁扣相互配合实现扣锁后,公锁扣的倒扣锁位于母锁扣的内部,能够有效隔离公锁扣上倒扣锁被误碰的可能;同时通过将解锁扣相向设置于倒扣锁的内壁上,使锁扣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沿滑槽向前推动公锁扣,才能解锁,不会因误碰导致解锁扣而导致锁扣的公头与母头分离,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解锁扣设置在倒扣锁内壁,降低了安全带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滑槽以及倒扣锁槽整体设置为箭头形状,使公锁扣在需要解锁时,通过推动公锁扣,公锁扣的倒扣锁与倒扣锁槽壁接触挤压倒扣锁向通槽偏移,从而实现解锁的目的。
2、通过在公锁扣上端设置肩带连接槽一,在母锁扣的下端面设置肩带连接槽二,肩带连接槽一与肩带连接槽二分别通过连接绳连接为可安全使用的安全带或安全绳。
3、通过在公锁扣上设置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通槽,锁扣解锁时,向前推动公锁扣,公锁扣的倒扣锁会逐渐相互向通槽靠拢直到解锁扣扣在一起,然后将公锁扣拔出,从而实现将公锁扣拔出的目的。
4、通过将滑槽的深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公锁扣的厚度,使在使用过程中,公锁扣的解锁扣不易被触碰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安全带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公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解锁扣, 2-倒扣锁,3-通槽, 31-连接轴装置,4-肩带连接槽一,5-肩带连接槽二, 6-倒扣锁槽, 7-滑槽,8-母锁扣,9-公锁扣,10-凸起,11-凹槽,101-母扣,102-公扣,103-凸起一,104-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附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解锁扣1,倒扣锁2,通槽3,肩带连接槽一4,肩带连接槽二5,倒扣锁槽6,滑槽7,母锁扣8,公锁扣9,凸起10,凹槽11, 母扣101,公扣102,凸起一103,槽孔104,公锁扣9沿滑槽7进入母锁扣8内,通过公锁扣9的倒扣锁2与母锁扣9的倒扣锁槽6相互卡合以及倒扣锁槽6的后壁的阻挡,使公锁扣9不能在母锁扣8内向后移动,从而实现使公锁扣9被固定在母锁扣8内的目的,公锁扣9与母锁扣8相互配合实现扣锁后,公锁扣9的倒扣锁2位于母锁扣8的内部,能够有效隔离公锁扣9上倒扣锁2被误碰的可能;同时通过将解锁扣1相向设置于倒扣锁2的内壁上,使锁扣在使用过程中,只有沿滑槽7向前推动公锁扣9,才能解锁,不会因误碰导致解锁扣1而导致锁扣的公头与母头分离,从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解锁扣1设置在倒扣锁2内壁,降低了安全带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通过将滑槽7以及倒扣锁槽整6体设置为箭头形状,使公锁扣在需要解锁时,通过推动公锁扣9,公锁扣9的倒扣锁2与倒扣锁槽6壁接触挤压倒扣锁2向通槽3偏移,从而实现解锁的目的。
通过在公锁扣9上端设置肩带连接槽一4,在母锁扣8的下端面设置肩带连接槽二5,肩带连接槽一4与肩带连接槽二5分别通过连接绳连接为可安全使用的安全带或安全绳。
通过在公锁扣9上设置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通槽3,锁扣解锁时,向前推动公锁扣9,公锁扣9的倒扣锁2会逐渐相互向通槽3靠拢直到解锁扣1扣在一起,然后将公锁扣9拔出,从而实现将公锁扣9拔出的目的。
通过将滑槽7的深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公锁扣9的厚度,使在使用过程中,公锁扣9的解锁扣1不易被触碰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锁扣,包括公锁扣(9)和母锁扣(8),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锁扣(9)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倒扣锁(2),每个倒扣锁(2)端部设有凸起(10),两个凸起(10)相对设置并朝向外侧;所述母锁扣(8)内部设有与所述公锁扣(9)本体适配的滑槽(7),所述母锁扣(8)内部的端部还设有能够所述倒扣锁(2)相互卡合的倒扣锁槽(6),所述倒扣锁槽(6)与滑槽(7)相互连通,所述倒扣锁槽(6)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倒扣锁(2)上凸起(10)适配的凹槽(11),当所述倒扣锁(2)上凸起(10)与所述倒扣锁槽(6)上的凹槽(11)适配时,公锁扣(9)和母锁扣(8)的实现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与:两个所述倒扣锁(2)之间为通槽,所述通槽内壁设有解锁扣,所述解锁扣(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倒扣锁(2)上的L形楔形扣件,两个楔形扣件能够实现相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与:所述倒扣锁槽(6)为弧形状槽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与:所述滑槽(7)以及倒扣锁槽(6)整体结构为箭头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锁扣(9)上端面上设有肩带连接槽一(4),所述母锁扣(8)的下端面设有肩带连接槽二(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锁扣(9)上设置有开口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通槽(3),所述倒扣锁(2)设置于通槽(3)的两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3)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公锁扣(9)的厚度。
CN201621155171.2U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锁扣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2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5171.2U CN206182507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5171.2U CN206182507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锁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2507U true CN206182507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517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2507U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2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82507U (zh) 一种锁扣
CN206880221U (zh) 一种防开型双向拉链头
CN204132569U (zh) 带保险锁的安全扣
CN208211618U (zh) 一种锁扣拉链
CN206495855U (zh) 一种锁合轧扣
CN207323605U (zh) 一种保护性约束装置
CN220109279U (zh) 一种拉链用防开忘合上止
CN105639877A (zh) 单层保护拉链
CN218869573U (zh) 一种婴儿背带用简易开启的安全扣
CN213695842U (zh) 一种警用背心扣
CN205783147U (zh) 一种安全灶台
CN205093693U (zh)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CN214713873U (zh) 一种电力施工安全攀爬装置
CN203016005U (zh) 一种带有锁紧装置的皮带扣
CN108511973B (zh) 一种卡扣结构改进的母接插件
CN207236283U (zh) 一种防止儿童轻易拉开的文件袋拉头
CN207898050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拉链
CN211241943U (zh) 一种防止误插的安全扣
CN216438686U (zh) 一种自动锁扣分离装置
LU102664B1 (en) Fast separate zipper head and zipper
CN210018097U (zh) 一种新型服装固定背带扣结构
CN205411965U (zh) 安全带
CN209610057U (zh) 一种全自动点切的行李箱包拉链结构
CN211408348U (zh) 用力拉扯可分离的防儿童走失牵引带
CN206482086U (zh) 多功能警用皮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