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3693U -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 Google Patents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3693U
CN205093693U CN201520898210.7U CN201520898210U CN205093693U CN 205093693 U CN205093693 U CN 205093693U CN 201520898210 U CN201520898210 U CN 201520898210U CN 205093693 U CN205093693 U CN 205093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tooth
pull head
strap
soon
clamping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82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Chenmingxin Zipp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Chenmingxin Zip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Chenmingxin Zip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Chenmingxin Zipp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82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93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3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36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该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包括左布带、左链牙、左上止、右布带、右链牙和右上止,左链牙的总长度比右链牙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拉头侧凸缘的位置,以使第一拉头的左侧凸缘能完全脱开左链牙及左上止的限制;左上止的外侧与左链牙的外侧平直,左上止的上部内侧具有卡接凸部,卡接凸部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右上止的内侧与右链牙的内侧平直,右上止的上部具有上止凸部,用于限制拉头继续上行。将上述上止组件应用到尼龙双开尾拉链即形成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该上止结构不仅能将已扣合拉链的左右链牙快速脱开;还可以将拉头限位卡定的在较低一侧上止上,防止拉链无故自行被拉开的状况。

Description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脱拉链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是一种常用于衣物、箱包、家纺等物品的扣件。为了防止拉头脱出拉链带,往往在拉链的末端(上端)设置上止组件。传统的上止组件主要包括一个能够限制拉头不会脱出拉链带的上止,所述上止一般设置在左链牙带、右链牙带的末端。如果要把已扣合的拉链脱开,一般的拉链只能将拉头拉回初始端,这样的拉链脱开方式在一些特殊场合就显得比较繁琐,例如在运动员的服装上,在睡袋上等等。
为了实现拉链的快脱功能,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也对拉链做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例如2012年3月14日所公开的第200980158480.1号专利申请案,就揭露了一种拉链用拉头及快开式拉链,其主要是将拉链头一侧的对立凸缘上半段间距加大到大于链牙的高度,从而使该侧的链牙可以直接由该间距加大处朝所述拉链头的外侧拉脱,以达到快速拉开所述拉链的功效。但因为此种结构很容易产生链牙向外侧脱离的状况,所以该拉链常常会发生因外力的不当作动而使拉链在仍须被扣合的状态下产生被拉开的情况。另外,因为所述的拉链并没有设置可以令拉链头有效上下限位的结构,所以所述的拉链乃常会产生滑动位移的状况。
又如,2007年3月14日所公开的第200620001244.2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就揭露了一种快速开启拉链的上止组件,其主要是在右上止粒的上方设有一右加强胶带,以使拉链头被进一步向上拉至所述右加强胶带处时,可以令该侧的拉链带可以被轻易的朝侧向拉开,但就因为该拉链头很容易滑动于其所设A号上止粒与E号上止粒间,所以该拉链头除了无法有效被卡定在拉链的最顶端处外,其所设的右加强胶带也常会造成拉链无故自行被拉开的状况。另外其所设上止粒也无法提供限定拉链头向下滑移的功效。
再如,2012年07月04日公开的申请号为201010586132.9的专利申请案,披露了一种拉链上止及使用该上止的拉链,该拉链上止用于止挡拉链上的拉头滑块,包括快脱止件及限位止件,该限位止件包括限位件,该快脱止件包括固定部及弹片,该固定部固定在一个拉链链带的上端,该弹片的一端与该固定部连接,该弹片的在远离该固定部的方向上设有顶部,该顶部在该固定部上的高度对应该拉头滑块上、下翼板间的距离设置,使该弹片可弹性变形地止挡该拉头滑块。本发明的拉链上止及使用该上止的拉链具有开启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其所述固定部在整个退出行程上仅仅只能在拉链头的内槽的延伸方向进出,如果所述固定部被拉链带横向拉扯,则极其容易被卡死在所述拉头内;其次其弹片与固定部的结构非常复杂,必须通过复杂的制造过程才能成型,并且使用过久后容易生锈氧化而且也容易因疲劳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上止结构不仅能将已扣合拉链的左右链牙快速脱开,且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将拉头限位卡定的在较低一侧上止上,防止拉链无故自行被拉开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包括左布带、左链牙、左上止、右布带、右链牙和右上止。
上述左链牙的总长度比右链牙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拉头侧凸缘的位置,以使拉头的左侧凸缘能完全脱开左链牙及左上止的限制。采用左、右链牙一短一长(或者说是一低一高)的错位方式,为拉头的侧凸缘摆脱链牙和上止的控制提供空间。
常态下我们,可能不一定需要用到拉链的快脱功能,这也就需要我们做到在不需要快脱功能的时候,也能对拉头进行初步的限位和卡定作用。上述左上止的外侧与左链牙的外侧平直,所述左上止的上部内侧具有卡接凸部,所述卡接凸部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上,施以一般的力度拉动拉头,所述一般的力度是指小于1.5公斤的力,一般在1公斤左右的力。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不会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由于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与右链牙的相互顶推作用,此时,拉头无法继续上行。只有相对用力拉动拉头才能使卡接凸部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所述相对用力是指大于等于1.5公斤的力。此时,拉头可以继续上行。拉头继续上行并越过左上止后,其侧凸缘便不受左链牙和左上止的限制,可以将左布带侧向拉开,拉链便可以快速地、轻易地解开了。
为了实现对拉头的最终限位,所述右上止的内侧与右链牙的内侧平直,所述右上止的上部具有上止凸部,用于限制拉头继续上行。
同理可证,将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的上述左右侧结构完全调换,也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包括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左布带、左中芯线、左链牙、左上止、左插管、右布带、右中芯线、右链牙、右上止和双开尾挡件。所述第一拉头为双向拉头。
所述左链牙的总长度比右链牙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拉头侧凸缘的位置,以使拉头的左侧凸缘能完全脱开左链牙及左上止的限制。采用左、右链牙一短一长(或者说是一低一高)的错位方式,为拉头的侧凸缘摆脱链牙和上止的控制提供空间。
考虑到,尼龙拉链的中芯线较粗,左布带侧向拉出时,左中芯线也会卡在第一拉头的左侧凸缘上。为了解除这一限制,位于左上止上侧的左中芯线上需裁切出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大小至少能使第一拉头的左侧凸缘完全脱开左中芯线的限制。优选地,位于左上止上侧的左中芯线和左布带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周围的布带上设置有加强胶带。
常态下我们,可能不一定需要用到尼龙拉链的快脱功能,这也就需要我们做到在不需要快脱功能的时候,也能对第一拉头进行初步的限位和卡定作用。因此,上述左上止的外侧与左链牙的外侧平直,所述左上止的上部内侧具有卡接凸部,所述卡接凸部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上,施以一般的力度拉动第一拉头,所述一般的力度是指小于1.5公斤的力,一般在1公斤左右的力。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不会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由于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与右链牙的相互顶推作用,此时,第一拉头无法继续上行。只有相对用力拉动第一拉头才能使卡接凸部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所述相对用力是指大于等于1.5公斤的力。此时,第一拉头可以继续上行。第一拉头继续上行并越过左上止后,其侧凸缘便不受左链牙和左上止的限制,可以将左布带侧向拉开,拉链便可以快速地、轻易地解开了。
为了实现对拉头的最终限位,上述右上止的内侧与右链牙的内侧平直,所述右上止的上部具有上止凸部,用于限制第一拉头继续上行。
同理可证,将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的上述左右侧结构完全调换,也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不仅能将已扣合拉链的左右链牙快速脱开,操作方便快速。当不需要用到拉链的快脱功能是,它还可以将拉头限位卡定的在较低一侧的上止上,防止拉链无故自行被拉开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左布带2-左链牙3-左上止4-右布带5-右链牙6-右上止7-拉头8-卡接凸部9-上止凸部;
10-第一拉头11-第二拉头12-左布带13-左中芯线14-左链牙15-左上止16-左插管17-右布带18-右中芯线19-右链牙20-右上止21-双开尾挡件22-缺口23-加强胶带24-卡接凸部25-上止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内容和构造特点能更容易地被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要点对本申请进一步的说明。
下面以尼龙拉链为例说明,但需要提醒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在尼龙拉链中,在其他拉链上也同样适用。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包括左布带1、左链牙2、左上止3、右布带4、右链牙5和右上止6。
上述左链牙2的总长度比右链牙5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拉头侧凸缘的位置,以使拉头7的左侧凸缘能完全脱开左链牙1及左上止3的限制。采用左、右链牙一短一长(或者说是一低一高)的错位方式,为拉头的侧凸缘摆脱链牙和上止的控制提供空间。
常态下我们,可能不一定需要用到拉链的快脱功能,这也就需要我们做到在不需要快脱功能的时候,也能对拉头7进行初步的限位和卡定作用。上述左上止3的外侧与左链牙2的外侧平直,这里所说的外侧是指没有与右链牙5相啮合的一侧。所述左上止3的上部内侧具有卡接凸部8,所述卡接凸部8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上,施以一般的力度(小于1.5公斤的力,一般在1公斤左右的力)拉动拉头7,左上止的卡接凸部8不会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由于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与右链牙的相互顶推作用,此时,拉头7无法继续上行。只有相对用力(大于等于1.5公斤的力)拉动拉头7才能使卡接凸部8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此时,拉头可以继续上行。拉头7继续上行并越过左上止3后,其侧凸缘便不受左链牙2和左上止3的限制,可以将左布带1侧向拉开,拉链便可以快速地、轻易地解开了。
为了实现对拉头的最终限位,所述右上止6的内侧与右链牙5的内侧平直,所述右上止的上部具有上止凸部9,用于限制拉头7继续上行。
同理可证,将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的上述左右侧结构完全调换,也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包括第一拉头10、第二拉头11、左布带12、左中芯线13、左链牙14、左上止15、左插管16、右布带17、右中芯线18、右链牙19、右上止20和双开尾挡件21。所述第一拉头10为双向拉头。
所述左链牙14的总长度比右链牙19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第一拉头10侧凸缘的位置,以使第一拉头10的左侧凸缘能完全脱开左链牙及左上止的限制。采用左、右链牙一短一长(或者说是一低一高)的错位方式,为拉头的侧凸缘摆脱链牙和上止的控制提供空间。
考虑到,尼龙拉链的中芯线较粗,左布带12侧向拉出时,左中芯线13也会卡在第一拉头10的左侧凸缘上。为了解除这一限制,位于左上止15上侧的左中芯线13上需裁切出一个缺口22,所述缺口的开口大小至少能使第一拉头的左侧凸缘完全脱开左中芯线的限制。优选地,位于左上止上侧的左中芯线和左布带上设置有缺口22。所述缺口22周围的左布带上设置有加强胶带23。
常态下我们,可能不一定需要用到尼龙拉链的快脱功能,这也就需要我们做到在不需要快脱功能的时候,也能对第一拉头10进行初步的限位和卡定作用。因此,上述左上止的外侧与左链牙的外侧平直,所述左上止的上部内侧具有卡接凸部24,所述卡接凸部24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上,施以一般的力度(小于1.5公斤的力,一般在1公斤左右的力)拉动第一拉头,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不会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由于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与右链牙的相互顶推作用,此时,第一拉头无法继续上行。只有相对用力(大于等于1.5公斤力)拉动第一拉头才能使卡接凸部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此时,第一拉头可以继续上行。第一拉头继续上行并越过左上止后,其侧凸缘便不受左链牙和左上止的限制,可以将左布带侧向拉开,拉链便可以快速地、轻易地解开了。
为了实现对拉头的最终限位,上述右上止的内侧与右链牙的内侧平直,所述右上止的上部具有上止凸部25,用于限制第一拉头继续上行。
同理可证,将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的上述左右侧结构完全调换,也能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不需要用到快脱功能时,采用一般力度(小于1.5公斤的力,一般在1公斤左右的力)拉动拉头,拉头可以限位卡定在较低一侧上止(左上止)上。
当需要实现快速脱开时,只需用力(大于等于1.5公斤的力)将拉头继续向上拉动,使较低一侧上止(左上止)的卡接凸部完全卡进较高一侧(右上止)的两相邻链牙中,拉头通过较低一侧上止(左上止)后,摆脱了较低一侧上止(左上止)的侧向限位作用,拉头仅受到较高一侧上止的侧向限制。此时,向外拉动较低一侧拉链布带,两侧的相互扣合的链牙便能轻松地撕开了,达到将已扣合的拉链快速脱开的目的。
当将上述上止组件应用到尼龙拉链中时,由于尼龙拉链的拉头的侧凸缘除了会受到链牙的横向限制外,还会受到中芯线的横向限制,为了使拉头的侧凸缘在摆脱较低一侧上止(左上止)的限制后不会再受到中芯线的限制,需要将较低一侧上止(左上止)上侧的中芯线裁剪出一个缺口,这样,当拉头拉到缺口位置时,左右两侧的拉链带便可以轻易的脱开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包括左布带、左链牙、左上止、右布带、右链牙和右上止,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链牙的总长度比右链牙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拉头侧凸缘的位置,以使拉头的左侧凸缘能完全脱开左链牙及左上止的限制;
所述左上止的外侧与左链牙的外侧平直,所述左上止的内侧具有卡接凸部,所述卡接凸部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所述卡接凸部的大小需满足:施以一般的力度拉动拉头,卡接凸部不会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由于卡接凸部与右链牙的相互顶推作用,此时拉头无法继续上行,只有相对用力拉动拉头才能使卡接凸部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
所述右上止具有上止凸部,用于限制拉头继续上行。
2.一种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包括第一拉头、第二拉头、左布带、左中芯线、左链牙、左上止、左插管、右布带、右中芯线、右链牙、右上止和双开尾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链牙的总长度比右链牙的总长度短至少一个拉头侧凸缘的位置,位于左上止上侧的左中芯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大小至少能使第一拉头的左侧凸缘完全脱开左中芯线的限制;
所述左上止的外侧与左链牙的外侧平直,所述左上止的上部内侧具有卡接凸部,所述卡接凸部能卡在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所述卡接凸部的大小需满足:施以一般的力度拉动拉头,卡接凸部不会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由于左上止的卡接凸部与右链牙的相互顶推作用,此时第一拉头无法继续上行,只有相对用力拉动第一拉头才能使卡接凸部完全卡进右链牙的两相邻链牙之间;
所述右上止具有上止凸部,用于限制第一拉头继续上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上止上侧的左中芯线和左布带上设置有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周围的布带上设置有加强胶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头为双向拉头。
CN201520898210.7U 2015-11-12 2015-11-12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3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8210.7U CN205093693U (zh) 2015-11-12 2015-11-12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8210.7U CN205093693U (zh) 2015-11-12 2015-11-12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3693U true CN205093693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09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821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93693U (zh) 2015-11-12 2015-11-12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36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1603A (zh) * 2015-11-12 2016-01-13 福州市辰铭鑫拉链有限公司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1603A (zh) * 2015-11-12 2016-01-13 福州市辰铭鑫拉链有限公司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1480176A (en) Reusable sliding clasp fastener with emergency opening means
CN205093693U (zh) 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CN103211358B (zh)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
CN204861530U (zh) 一种军用的塑钢快脱拉链
CN105231603A (zh)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结构及快脱尼龙双开尾拉链
CN216402437U (zh) 一种自锁尼龙扎带
IE34538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liding-clasp fasteners
US2549051A (en) Slide fastener end stopping
CN207220318U (zh) 拉链
CN209749994U (zh) 一种防晃动拉链
CN102948973B (zh) 一种防滑防盗拉链结构
CN20973275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长拉链
CN208211618U (zh) 一种锁扣拉链
CN203168190U (zh) 一种快脱拉链的上止组件
CN220727001U (zh) 一种手拉葫芦用闭合手拉链条的连接结构
CN207477071U (zh) 一种皮革拉链
CN2801682Y (zh) 行李带
CN205162132U (zh) 一种拉链头锁紧装置
CN215775975U (zh) 一种便于背包拉合的组合式拉链
CN216853982U (zh) 一种防滑拉链头
CN207653698U (zh) 一种铜帽盖半圆拉头
CN218635459U (zh) 一种轨道拉链
CN209610057U (zh) 一种全自动点切的行李箱包拉链结构
CN215873689U (zh) 防止快脱拉链中拉头脱落的上止
CN209518358U (zh) 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