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1082U -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1082U
CN206181082U CN201621329511.9U CN201621329511U CN206181082U CN 206181082 U CN206181082 U CN 206181082U CN 201621329511 U CN201621329511 U CN 201621329511U CN 206181082 U CN206181082 U CN 206181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rnet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put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295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ted Ke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ted Ke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ted Ke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ted Ke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295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1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1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108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包括指示灯、以太网PHY芯片、第二供电模块和数据输入口,所述指示灯安装在交换机壳体正面左侧,所述交换机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网孔,所述数据输入口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PHY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二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和第一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和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优化的结构设计,适合在楼道小型机房、壁挂式机柜中高热高湿的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

Description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换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设备的速率飞速的提高,通信产品的耗电量也在逐步的提高,网络交换机和其它交换设备消耗的能源占整个网络系统的能源消耗的10%以上,但是典型的以太网络流量的特性就是平均连接利用率低,但偶尔会因网络活动而造成流量激增,这就意味着网络交换机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的能源消耗是没有价值的,目前使用的网络交换机能耗高,不能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太网供电交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优化的结构设计,适合在楼道小型机房、壁挂式机柜中高热高湿的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包括指示灯、以太网PHY芯片、第二供电模块和数据输入口,所述指示灯安装在交换机壳体正面左侧,且以太网网络接口安装在指示灯的右侧,所述交换机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网孔,且交换机壳体背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数据输入口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处理器模块与以太网交换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芯片的输出端与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网接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PHY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二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二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变压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和第一保护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一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以太网网络接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和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源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时钟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时钟显示模块与以太网交换芯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交换机壳体正面右上方设置有开关,且开关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源接口和第二电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中间设置有螺栓孔,且换机壳体背面共设置有四个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交换机壳体的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卡槽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支持TCP/IP协议,与其他网络设备互联互通,并且支持IEEE802.3af POE供电标准,供电距离最远达250米,此外通过二级防雷芯片设计,有效抵御2000V以下雷击,同时避免静电感应,该设备除了可应用于办公室、工厂、医院、学校外,更适合用于无线公共的WiFi热点,比如酒店、机场、港口等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指示灯;2-交换机壳体;3-散热网孔;4-以太网网络接口;5-开关;6-螺栓孔;7-固定板;8-第二固定块;9-卡槽;10-第一固定块;11-第一电源接口;12-第二电源接口;13-以太网PHY芯片;14-第二保护模块;15-处理器模块;16-以太网变压器;17-第一保护模块;18-以太网交换芯片;19-控制输出模块;20-第二供电模块;21-电源控制模块;22-第一供电模块;23-时钟显示模块;24-数据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包括指示灯1、以太网PHY芯片13、第二供电模块20和数据输入口24,指示灯1安装在交换机壳体2正面左侧,且以太网网络接口4安装在指示灯1的右侧,交换机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网孔3,且交换机壳体2背面固定有固定板7,数据输入口24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处理器模块15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电性连接,以太网交换芯片18的输出端与控制输出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输出模块19的输出端与以太网网接口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太网PHY芯片13的输出端与第二保护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二保护模块14的输出端与以太网变压器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以太网变压器16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和第一保护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一保护模块17的输出端与以太网网络接口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供电模块20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和电源控制模块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源控制模块21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供电模块22的输出端与时钟显示模块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时钟显示模块23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电性连接,交换机壳体2正面右上方设置有开关5,且开关5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源接口11和第二电源接口12,固定板7中间设置有螺栓孔6,且换机壳体2背面共设置有四个固定板7,交换机壳体2的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0和第二固定块8,且卡槽9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0和第二固定块8之间。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卡槽9和固定板7上的螺栓孔6将该设备固定,将电源通过第一电源接口11和第二电源接口12接入不同的电源,打开开关5,指示灯1亮,将网线接入以太网网络接口4中,散热网孔3能够及时将交换机桥体内的热量散出,防止电路烧坏,以太网交换芯片18对信号进行交换处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控制输出模块19输出,最终从以太网网络接口4输出,一保护模块17与第二供电模块20可以保护改设备可以有效抵御2000V以下雷击,同时避免静电感应。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包括指示灯(1)、以太网PHY芯片(13)、第二供电模块(20)和数据输入口(24),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1)安装在交换机壳体(2)正面左侧,且以太网网络接口(4)安装在指示灯(1)的右侧,所述交换机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网孔(3),且交换机壳体(2)背面固定有固定板(7),所述数据输入口(24)的输出端与处理器模块(1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处理器模块(15)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交换芯片(18)的输出端与控制输出模块(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输出模块(19)的输出端与以太网网接口(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PHY芯片(13)的输出端与第二保护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二保护模块(14)的输出端与以太网变压器(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网变压器(16)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和第一保护模块(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第一保护模块(17)的输出端与以太网网络接口(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20)的输出端分别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和电源控制模块(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电源控制模块(21)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供电模块(22)的输出端与时钟显示模块(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时钟显示模块(23)与以太网交换芯片(1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壳体(2)正面右上方设置有开关(5),且开关(5)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源接口(11)和第二电源接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中间设置有螺栓孔(6),且换机壳体(2)背面共设置有四个固定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供电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壳体(2)的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0)和第二固定块(8),且卡槽(9)设置在第一固定块(10)和第二固定块(8)之间。
CN201621329511.9U 2016-12-02 2016-12-02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1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9511.9U CN206181082U (zh) 2016-12-02 2016-12-02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29511.9U CN206181082U (zh) 2016-12-02 2016-12-02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1082U true CN206181082U (zh) 2017-05-17

Family

ID=6024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295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1082U (zh) 2016-12-02 2016-12-02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1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01095U (zh) 一种无线访问接入装置
CN206181082U (zh) 以太网供电交换机
CN206490685U (zh) 一种网络安全路由设备
CN110831392A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效果的交换机
CN204631535U (zh) 电力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CN205017455U (zh) 银行网点机房监控主机
CN209297964U (zh) 一种5g通信智能终端装置
CN202183160U (zh) 一种家用电器智能控制系统
CN210157209U (zh) 一种集成网关的智能路由器
CN204156050U (zh) 分布式电源在线维护装置
CN209028490U (zh) 一种ups自动控制电池环境温度装置
CN106535361A (zh) 一种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双无线通讯装置
CN206097045U (zh) 一种具有路由器功能的pc机电源
CN206921007U (zh) 一种计算机通讯设备用防尘散热柜
CN206963002U (zh) 可进行tdm 链路仿真的分组传送设备
CN206004913U (zh) 一种多端无线接口网关
CN206100041U (zh) 一种模块化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CN202503531U (zh) 独立光口汇聚型千兆交换机
CN109212367A (zh) 一种机柜便携两用式变压器智能机件监测装置
CN203596981U (zh) 一种接地线管理控制器壳体
CN207408820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测设备
CN207354523U (zh) 一种基于流量检测的自断电式节能家用型交换机
CN203339426U (zh) 电源插座
CN207022124U (zh) 一种绿色建筑电能电气系统
CN213186372U (zh) 一种语音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