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7314U -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7314U
CN206177314U CN201621112043.XU CN201621112043U CN206177314U CN 206177314 U CN206177314 U CN 206177314U CN 201621112043 U CN201621112043 U CN 201621112043U CN 206177314 U CN206177314 U CN 206177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held terminal
housing
module
system based
align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20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有龙
徐楠
杨忠
孙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Xi'an Hangguang Satellit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11120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7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7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7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包括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外部形状为圆柱形,壳体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壳体内设置有MCU控制模块,手持终端内部的MCU控制模块与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惯性导航模块和云服务器分别相连,手持终端壳体内还设置有内置天线,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内置天线相连,内置天线与基站相互通信,基站与卫星相互通信,手持终端内设置内存卡槽、USB接口和电池槽,手持终端外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内存卡槽、USB接口、电池槽与MCU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总线相连。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定位系统(以确定空间位置为目标而构成的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或装置(部件))一般指由美国所研制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用来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确到达目的地。除美国外还有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 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其中空间部分将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27颗中圆轨道卫星MEO、5颗地球同步卫星GEO和3颗地球倾斜轨道卫星IGSO,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亚太地区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BDS除了用于导航、定位和测量外,由于BDS系统的空间卫星上载有的精确时钟可以发布时间和频率信息,因此,以空间卫星上的精确时钟为基础,在地面监测站的监控下,传送精确时间和频率是BDS的另一重要应用,应用该功能可进行精确时间或频率的控制,可为许多工程实验服务。
目前定位终端市场被米级产品所占领,米级定位产品的定位精度只能达到5-10米。随着市场对定位精度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亚米级定位(定位精度达到1米以内)以及更高精度的定位的需求越来越急切。现有的定位系统存在定位精度不高和数据传输有延时的问题,且不具备协同定位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包括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外部形状为圆柱形,壳体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壳体内设置有MCU控制模块,手持终端内部的MCU控制模块与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惯性导航模块和云服务器分别相连,手持终端壳体内还设置有内置天线,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内置天线相连,内置天线与基站相互通信, 基站与卫星相互通信,手持终端内设置内存卡槽、USB接口和电池槽,手持终端外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内存卡槽、USB接口、电池槽与MCU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总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手持终端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置在手持终端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手持终端壳体底部设有防护盖,壳体的侧部设有凸起物,防护盖的一侧通过转轴与壳体底部相连,防护盖的另一侧与壳体通过搭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手持终端的壳体外套有防滑橡胶套,防滑橡胶套的表面设有与人体手指相吻合的若干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持终端,便于携带,且手持终端内设计有MCU模块,通过MCU控制模块与基站相互通信,提高抗干扰能力以及定位的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通信模块与基站相互通信,数据还能够实时发送至云服务器,手持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数据协同传输,实现数据共享,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实时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持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2-MCU控制模块,3-总线,4-内置天线,5-内存卡槽,6-控制开关,7-USB接口,8-电池槽,9-防护盖,10-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包括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外部形状为圆柱形,壳体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壳体内设置有MUC控制模块2,手持终端内部的MUC控制模块2与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惯性导航模块和云服务器分别相连,手持终端壳体内还设置有内置天线4,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内置天线4相连,内置天线4与基站相互通信,基站与卫星相互通信,手持终端内设置内存卡槽5、USB接口7和电池槽8,手持终端外部设置有显示屏1,显示屏1、内存卡槽5、USB接口7、电池槽8与MUC控制模块2之间通过总线3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终端还设置有控制开关6,控制开关6设置在手持终端的底部,手持终端壳体底部设有防护盖9,壳体的侧部设有凸起物,防护盖9的一侧通过转轴与壳体底部相连,防护盖9的另一侧与壳体通过搭扣10相连,这样可以对壳体底部的部件起到防护的作用,手持终端的壳体外套有防滑橡胶套,防滑橡胶套的表面设有与人体手指相吻合的若干凹槽,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滑套上还可以设置与人体手指相吻合的凹槽,这样可以更加便于操作人员的抓取。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协同其他传统的导航定位系统,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外部形状为圆柱形,壳体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MCU控制模块,所述手持终端内部的MCU控制模块与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惯性导航模块和云服务器分别相连,所述手持终端壳体内还设置有内置天线,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内置天线相连,所述内置天线与基站相互通信,所述基站与卫星相互通信,所述手持终端内设置内存卡槽、USB接口和电池槽,所述手持终端外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内存卡槽、USB接口、电池槽与所述MCU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总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手持终端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壳体底部设有防护盖,壳体的侧部设有凸起物,所述防护盖的一侧通过转轴与壳体底部相连,所述防护盖的另一侧与壳体通过搭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的壳体外套有防滑橡胶套,所述防滑橡胶套的表面设有与人体手指相吻合的若干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位模块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协同其他传统的导航定位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块。
CN201621112043.XU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Active CN206177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043.XU CN206177314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2043.XU CN206177314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7314U true CN206177314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7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2043.XU Active CN206177314U (zh) 2016-10-11 2016-10-11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7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07354B (zh) 一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双频定位定向仪
CN208270766U (zh)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
CN206505179U (zh) 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CN102469500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移动定位服务方法
Pramod GPS Based advanced soldier Tracking with emergency messages &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82803A (zh) 多端协同定位的方法、系统以及移动设备
CN110082804A (zh) 协同定位的方法、移动设备及定位传感器
CN107678046A (zh) 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
CN101825695A (zh) 多模嵌入式组合导航接收机和定位的方法
CN206177314U (zh)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CN205374749U (zh) 一种高精度gnss基站
CN202452974U (zh) Gnss近景超站仪
CN203606868U (zh) 一种便携式定位考勤系统
CN205507090U (zh) 基于北斗导航和通信网络的乘车信息共享系统
CN102469581A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移动定位装置
CN206178154U (zh)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目标定位追踪系统
CN206235741U (zh) 一种增强手机定位精度的便携式导航定位终端及智能手机
CN104392108B (zh) 一种采用迭代差分算法的远程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4133226A (zh) 一种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接收机
CN208060721U (zh) 一种基于gprs移动端的人员定位装置
CN106289252A (zh)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手持终端系定位系统
CN112068169A (zh) 基于5g基站的卫星差分基准站系统
CN205263319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枪支指挥监管系统
CN106371121A (zh) 一种基于协同模式的目标定位追踪系统
CN214675684U (zh) 基于物联网的外卖配送取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5

Address after: No. 36 Zaozitai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00

Patentee after: XI'AN HANGGUANG SATELLIT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d013282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5

Address after: 510000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x1301-d013282 (cluster registration) (JM)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S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Jiangning Road, Nanjing District hirokage 211169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