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4161U - 一种玻璃棉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4161U
CN206174161U CN201621059980.3U CN201621059980U CN206174161U CN 206174161 U CN206174161 U CN 206174161U CN 201621059980 U CN201621059980 U CN 201621059980U CN 206174161 U CN206174161 U CN 206174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wool
block
face
hole group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99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Qingyuan insulati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叶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叶飞 filed Critical 王叶飞
Priority to CN2016210599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4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4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41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棉板,属于建筑技术领域,该玻璃棉板包括缝制固定的玻璃棉板本体和网状加强筋,玻璃棉板本体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且均设有网状加强筋,玻璃棉板本体具有缝制后形成的孔组,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组,多个第一孔组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80mm,每个第一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每个第一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一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55mm。采用合理的步距和行距,既满足设计方对保温性能、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又满足了使用方对板面强度的要求,使用该步距和行距后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的抗拉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棉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玻璃棉板。
背景技术
玻璃棉板以玻璃为原材料,经过高温融熔加工制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隔热、不燃的特点。目前,建筑市场上保温工程用到的玻璃棉板,其普遍存在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低等缺陷,这限制了玻璃保温板在建筑市场上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普遍通过提高黏合剂用量、提高产品密度、改变纤维三维立体分布状况等方法来提高垂直于表面方向的玻璃棉板的抗拉强度,但上述几种方法的操作空间相对有限,且有些方法会带来其他的问题,例如黏合剂用量增加会影响产品的自重,增加材料的脱落风险;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导热系数,而且高密度还受到工艺条件的限制;纤维三维立体分布状况的改变受到制品尺寸的限制,应用条件有限。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玻璃棉板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普通玻璃棉板上墙后,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低,易产生开裂、分层、变形,使用可靠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了玻璃棉板,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整体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棉板,其包括缝制固定的玻璃棉板本体和网状加强筋,所述玻璃棉板本体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对且均设有所述网状加强筋,所述玻璃棉板本体具有缝制后形成的孔组,所述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组,多个所述第一孔组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80mm,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一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55mm。
具体的,通过合理的采用上述提到的距离,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其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55mm,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一孔之间的距离为25mm-35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孔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孔组,多个所述第二孔组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80mm,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孔,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二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55mm,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交叉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55mm,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二孔之间的距离为25mm-35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将所述网状加强筋和所述玻璃棉板本体缝制固定的缝制针贯穿所述玻璃棉板本体形成第一孔或第二孔,所述缝制针的针径为2mm-6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缝制针的针径为5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状加强筋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一面贴合,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玻璃棉板本体突出。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宽度为50mm。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棉板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相邻的第三面,所述网状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贴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特殊步距和行距,既满足设计方对保温性能、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又满足了使用方对板面强度、表面光洁度、切割难易程度、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保温材料在施工完成后,由于材料本身容易分层导致脱落的问题,并可减少各层材料由于热收缩不同导致的裂纹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玻璃棉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玻璃棉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玻璃棉板的第一孔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提供的玻璃棉板的一种网状加强筋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玻璃棉板的网状加强筋的一种网格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玻璃棉板的网状加强筋的另一种网格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玻璃棉板的俯视图。
图标:100-玻璃棉板;11-玻璃棉板本体;13-网状加强筋;15-第一孔组;17-线;151-第二孔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棉板100,包括缝制固定的玻璃棉板本体11和网状加强筋13,玻璃棉板本体11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对且均设有网状加强筋13,该玻璃棉板本体11具有缝制后形成的孔组,该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组15,多个第一孔组15并排设置。
请参考图2,可选的,通过缝纫机打孔穿线将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固定连接,该缝纫机横向打孔穿线,形成第一孔组15,多个第一孔组15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孔组15之间的距离为45mm-80mm,每个第一孔组15内的相邻的两个孔的距离为15mm-55mm。
请参考图3,具体的,该第一孔组15均布于玻璃棉板本体11上,可以通过缝纫机打孔穿线将上下两层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固定连接,若需要一些特殊要求的成型效果,也可以通过手工穿线将其固定,手工操作能够满足大部分需求,也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穿线工艺,能在提高该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的同时增强美感。
具体的,若通过缝纫机缝制,每个第一孔组15内的相邻的两个孔的距离,也是该缝纫机缝制的步距;相邻的两个第一孔组15之间的距离,也是该缝纫机缝制的行距。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步距25mm,行距65mm,发明人在通过无数次实验中发现,当采用步距25mm,行距65mm时,通过缝纫机缝制后,该玻璃棉板本体11和网状加强筋13作为一个整体,用于外墙保温施工时,其抗拉强度能够达到180kpa,并且还有效的解决了施工完成后,由于玻璃棉板本体11的材料容易分层导致脱落的问题,通过采用步距25mm,行距65mm,还能大大减少各层材料由于热收缩不同导致的裂纹现象的产生,该距离选用合理,既能满足设计方对保温性能、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又满足了使用方对板面强度、表面光洁度、切割难易程度、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步距55mm,行距80mm,采用较大的步距和行距,在一些需要宽松的条件下可采用该间距,若该玻璃棉板本体11的长度和宽度较大,也可以采用该间距,通过采用步距55mm,行距80mm,将该玻璃棉板100用于办公室、商场、超市和酒店之类的大型建筑外墙上,能起到较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也可以在地下室顶棚、保温隔墙或屋面等只要能用到的地方,采用该间距的玻璃棉板100在满足需要大量施工的同时,也能保证该抗拉强度能达到120kpa。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步距15mm,行距45mm,采用该间距,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该抗拉强度能达到260kpa。
相对于现有技术仅仅只是简单的将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包裹,或者简单的缝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步距和行距是发明人在无数次实验中,遵循严格的实验基本原则,包括设置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在大量的实验数据中,发明人通过分析,在满足设计方和使用方的前提下,得到了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的数据。
具体的,上述提到的用于缝制的缝纫机,缝制过程中,为了达到机针与缝料、缝线的理想配合,必须选择合适的机针。机针的类型由缝纫机型号规格和缝制面料的性质材料来决定。机器的工作性质决定着机针的选用,不同性质的机器要配备不同型号规格的机针。不论哪种型号的机器,缝制过程中都要根据缝料的性质和厚薄选好机针的规格,即针号。用户在购买机针时,通常要提到X号的针,这就是机针针号规格。针号,用来区别不同的缝纫机机针,表示其针身直径大小。发明人在无数次实验中发现,用于缝制的针的针径为2mm-6mm时,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可选的,该针径选用2mm,在使用中,选择较小的针径,再配合较小步距和行距,能使该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之间更加紧凑,在一些较小范围内使用的玻璃棉板100,采用该针径,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可选的,该针径选用6mm,在使用中,选择较大的针径,再配合合理的步距和行距,在大规模加工和使用中,可操作性强,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满足设计方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使用方对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的需求。
可选的,该针径选用5mm,发明人在无数次实验中发现,选用5mm的针径不仅能大大提高加工效率,更能使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到达170kap,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请参考图4,该网状加强筋13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该第一部和玻璃棉板本体11贴合,并通过缝制和玻璃棉板本体11固定连接,第二部相对玻璃棉板本体11突出,突出的第二部为矩形,该矩形的宽度为50mm。在使用中,由于边角处没有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处理,各层材料由于热收缩程度不同,容易发生裂纹现象,在边角处该现象更加严重,在设计的时候,通过预留出50mm,在不经过其他处理的情况下,能大大减少材料本身的分层脱落现象。
可选的,预留出的50mm网状加强筋13翻折到玻璃棉板本体11的另一面,并和玻璃棉板本体11固定连接,可选的,采用人工缝制的方法,将预留出的50mm网状加强筋13将玻璃棉板本体11的边角包裹,不仅能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也能减少材料分层脱落的现象。实用性强,使用效果较佳。
可选的,该网状加强筋13将矩形状的玻璃棉板本体11的三个面包覆,相对的两个面上的部分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通过缝纫机打孔穿线固定连接,另一个面上的部分网状加强筋13和该面贴合,可选的,该面上的网状加强筋13通过粘接和玻璃棉板本体11固定连接,也可以仅仅贴合不需要进过其他处理。
可选的,该网状加强筋13将矩形状的玻璃棉板本体11的四个侧面均包覆,两个工作面上的部分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通过缝纫机打孔穿线固定连接,其他两个面上的部分网状加强筋13可以和玻璃棉板本体11贴合,也可以粘接,也可以通过手工缝制将其固定连接。
请参考图5,可选的,该网状加强筋13为网格布或网格金属网,该网状布或者网状金属网都能到达防火A级要求。该网状加强筋13的网格的形状为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为5mm-11mm。在本实施例中,该边长可选择5mm、8mm或11mm。在该边长下的网状加强筋13能起到较好的包覆作用,也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请参考图6,可选的,该网状加强筋13的网格的形状为正六边形,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4mm-7mm,在本实施例中,该边长可选择4mm、5.5mm或7mm。在该边长下的网状加强筋13能起到较好的包覆作用,也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可选的,用于缝制的线17为防火线,该防火线的材料为玻璃纤维,该玻璃纤维制成的防火线采用耐高温高强型、超细柔韧型玻璃纤维,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主要性能:耐高温、绝缘、防火阻燃、耐腐蚀、耐老化、耐气候性、高强度、高模量、防静电、外观光滑等特点。具体的,该防火线具有用明火离开线17一秒钟后自灭的功能。该防火线能达到防火A级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棉板100,该玻璃棉板100的加工原理是:
两层网状加强筋13与玻璃棉板本体11的两个工作面贴合,并通过缝制将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固定连接,采用特殊的步距和行距,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玻璃棉板100,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孔组15之间的距离为45mm-55mm,每个第一孔组15内的相邻的两个孔的距离为25mm-35mm。
在本实施例中,该步距可选择25mm、30mm或35mm,该行距可选择45mm、50mm或55mm。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当步距采用25mm,行距采用55mm时,该玻璃棉板100的抗拉强度能达到200kpa。具体使用中,效果较佳。
实施例3
请参考图7,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玻璃棉板100,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上述提到的孔组还包括第二孔组151,该第二孔组151和第一孔组15的结构相同,该第一孔组15的结构可参考实施例1-2。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第一孔组15和第二孔组151交叉设置,可选的,采用垂直设置,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缝制,能大大提高该玻璃棉板100的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棉板100,该网状加强筋13和玻璃棉板本体11通过缝制将其固定连接,采用特殊步距和行距,既满足设计方对保温性能、防火、防潮、防水的要求,又满足了使用方对板面强度、表面光洁度、切割难易程度、对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方便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保温材料在施工完成后,由于材料本身容易分层导致脱落的问题,并可减少各层材料由于热收缩不同导致的裂纹现象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制固定的玻璃棉板本体和网状加强筋,所述玻璃棉板本体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对且均设有所述网状加强筋,所述玻璃棉板本体具有缝制后形成的孔组,所述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组,多个所述第一孔组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80mm,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包括多个第一孔,每个所述第一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一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55mm,所述玻璃棉板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相邻的第三面,所述网状加强筋分别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组还包括多个第二孔组,多个所述第二孔组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80mm,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包括多个第二孔,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二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55mm,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之间的距离为45mm-55mm,每个所述第二孔组内相邻的两个第二孔之间的距离为25mm-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网状加强筋和所述玻璃棉板本体缝制固定的缝制针贯穿所述玻璃棉板本体形成第 一孔或第二孔,所述缝制针的针径为2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制针的针径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加强筋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一面贴合,所述第二部相对于所述玻璃棉板本体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宽度为50mm。
CN201621059980.3U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玻璃棉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4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9980.3U CN206174161U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玻璃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9980.3U CN206174161U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玻璃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4161U true CN206174161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998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4161U (zh) 2016-09-18 2016-09-18 一种玻璃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41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377A (zh) * 2018-08-22 2019-01-04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缝制玻璃棉板和硬泡聚氨酯的复合外墙外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0377A (zh) * 2018-08-22 2019-01-04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缝制玻璃棉板和硬泡聚氨酯的复合外墙外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4161U (zh) 一种玻璃棉板
CN108316494A (zh) 锯齿形钢丝网增强聚氨酯复合板
CN206174160U (zh) 一种岩棉板
CN103757796B (zh) 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
CN207657302U (zh) 一种增强型聚氨酯复合保温板
CN205875582U (zh) 一种组合结构锚固件及复合保温板
CN202053599U (zh) 轻便保温铝塑板
CN209163071U (zh) 一种墙板连接结构
CN203782331U (zh) 一种立体网格芯材机织物
CN207484810U (zh) 一种高强度复合混凝土预制板
CN202787646U (zh) 一种双向斜拉丝墙板
CN2473241Y (zh) 复合保温板
CN207892125U (zh) 一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
CN207549635U (zh) 波浪复合板
CN207062798U (zh) 隔声防风抗压屏障
CN206233451U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复合墙体板
CN201391045Y (zh) 一种钢丝网夹芯板
CN208502134U (zh) 一种新型树脂砂浆块板
CN202866116U (zh) 一种钢丝网架墙板
CN211917928U (zh) 横丝和竖丝岩棉叠合增强保温板
CN208965872U (zh) 新型玻镁净化板
CN206512406U (zh) 双针落棉绳隧道拉筒
CN209163102U (zh) 一种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
CN207098269U (zh) 新型户外变电站
CN219710846U (zh) 一种耐磨型铝扣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23

Address after: 065900 West stay Village of Dacheng County, Langfang, Hebei

Patentee after: Langfang Qingyuan insulation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Dacheng County 065900 Hebei city of Langfang Province Liu Ge Zhuang Zhen Zhen Bei Cao Cun on No. 221

Patentee before: Wang Yefe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