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2100U - 茶叶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茶叶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2100U
CN206172100U CN201621053785.XU CN201621053785U CN206172100U CN 206172100 U CN206172100 U CN 206172100U CN 201621053785 U CN201621053785 U CN 201621053785U CN 206172100 U CN206172100 U CN 206172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button bit
box
button
back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37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学礼
徐竞峰
刘政文
戴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ji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ji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ji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ji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37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2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2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2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包装盒,包括底盒、与底盒活动连接的顶盖、设于底盒内的内托及RFID芯片,内托上设有凹陷部,RFID芯片设于底盒或顶盖上,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设于顶盖本体上的衬纸,衬纸覆盖顶盖本体的内表面,且其上凸出设置可恢复形变的自锁扣,底盒上对应自锁扣设置扣位,自锁扣扣入扣位且相对扣位展开并与扣位锁定,底盒的外壁上设置与扣位相通的破坏部。上述茶叶包装盒顶盖上的自锁扣在扣入底盒上的扣位后相对扣位展开且被扣位限制,无法从扣位脱离,需要破坏与扣位相通的破坏部打开顶盖,通过包装盒的完整性防止包装盒内的物品被调换,并且设于包装盒上的RFID芯片具有溯源功能,使茶叶包装盒具有双重防伪功能。

Description

茶叶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茶叶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产品都以带盒方式销售,包装盒精致,外观有产品的商标和品质说明。由于这些包装盒使用后可以二次利用,给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造假者在收购的使用过的包装盒内装入劣质产品进行销售,给社会和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已有的包装盒虽然在盒盖的开启上加装防伪功能,但防伪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双重防伪功能的茶叶包装盒。
一种茶叶包装盒,包括底盒、与所述底盒活动连接的顶盖、设于所述底盒内的内托及RFID芯片,所述内托上设有凹陷部,所述RFID芯片设于所述底盒或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设于所述顶盖本体上的衬纸,所述衬纸覆盖所述顶盖本体的内表面,且其上凸出置可恢复形变的自锁扣,所述底盒上对应所述自锁扣设置扣位,所述自锁扣扣入所述扣位且相对所述扣位展开并与所述扣位限制,所述底盒的外壁上设置与所述扣位相通的破坏部。
上述茶叶包装盒的底盒内设置内托,内托的凹陷部用于容纳茶叶,在底盒与顶盖的接触处设置自锁扣及与自锁扣配合的扣位,自锁扣与扣位的配合是一次性的,自锁扣具有可恢复的变形,在扣入扣位后相对扣位展开且被扣位限制,无法从扣位脱离,若要打开通过自锁扣与扣位配合固定的底盒与顶盖,需要破坏与扣位相通的破坏部,进而破坏限制自锁扣的扣位以打开顶盖,如此通过包装盒的完整性防止包装盒内的物品被调换,并且设于包装盒上的RFID芯片可以记录物流信息等,通过RFID芯片的溯源功能进一步防伪,使茶叶包装盒具有双重防伪的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锁扣包括两个可折叠侧翼及设于两个可折叠侧翼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可折叠侧翼可绕所述连接部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折叠,且可在所述扣位内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展开并与所述扣位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位为一设于所述底盒边缘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允许所述自锁扣的所述连接部及折叠至与所述连接部贴合的两个所述可折叠侧翼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坏部包括第一齿孔线,所述第一齿孔线的首尾两端设于所述底盒边缘,且所述扣位位于所述第一齿孔线的首尾两端之间的所述底盒边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坏部还包括第二齿孔线,所述第二齿孔线的首尾两端与所述第一齿孔线相交形成对所述破坏部的施力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包括沿其内壁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锯齿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纸为的书纸,且所述书纸的重量为400g。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还包括设于所述顶盖本体表面的面纸,所述RFID芯片设于所述面纸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纸为厚度2mm双灰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茶叶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茶叶包装盒的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茶叶包装盒内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茶叶包装盒100包括底盒10、与底盒10活动连接的顶盖30、设于底盒10内的内托40及RFID芯片50,内托40上设有凹陷部41,RFID芯片50设于底盒10或顶盖30上,顶盖30包括顶盖本体32和设于顶盖本体32上的衬纸34,衬纸34覆盖顶盖本体32的内表面,且其上凸出设置可恢复形变的自锁扣341,底盒10上对应自锁扣341设置扣位12,自锁扣341扣入扣位12且相对扣位12展开并与扣位12锁定,底盒10的外壁上设置与扣位12相通的破坏部14。具体地,自锁扣341设于相对顶盖30与底盒10连接的一端。
上述茶叶包装盒100的底盒10内设置内托40,内托40的凹陷部42用于容纳茶叶,在底盒10与顶盖30的接触处设置自锁扣341及与自锁扣341配合的扣位12,自锁扣341与扣位12的配合是一次性的,自锁扣341具有可恢复的变形,在扣入扣位12后相对扣位12展开且被扣位12限制,无法从扣位12脱离,若要打开通过自锁扣341与扣位12配合固定的底盒10与顶盖30,需要破坏与扣位12相通的破坏部14,进而破坏限制自锁扣341的扣位12以打开顶盖30,如此通过包装盒的完整性防止包装盒内的物品被调换,并且设于包装盒上的RFID芯片50可以记录物流信息等,通过RFID芯片50的溯源功能进一步防伪,使茶叶包装盒100具有双重防伪的功能。
具体地,用于设置自锁扣341的衬纸为书纸,并且书纸的重量为400g。
进一步地,顶盖30还包括设于顶盖本体32表面的面纸,RFID芯片50设于面纸下方。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面纸为厚度2mm的双灰纸。
自锁扣341包括两个可折叠的侧翼3412及设于两个可折叠的侧翼3412之间的连接部3414,可折叠的侧翼3412可绕连接部3414向靠近连接部3414的方向折叠,且可在扣位12内向远离连接部3414的方向展开并与扣位锁定。在自然状态下,可折叠侧翼3412展开设于连接部3414两侧,可折叠的侧翼3412在外力作用下可绕连接部3414向靠近连接部3414的方向折叠,并且可在取消外力后展开恢复到自然状态。
扣位12为一设于底盒10边缘的矩形孔,矩形孔允许自锁扣341的连接部3414及折叠至与连接部3414贴合的两个可折叠侧翼3412通过。也就是说,自锁扣341的两个可折叠侧翼3412折叠至与连接部3414重合后可通过扣位12,扣入扣位12后自锁扣341的两个可折叠侧翼3412展开恢复至自然状态后,无法从扣位12内脱出,从而被锁在扣位12内。
破坏部14包括第一齿孔线141,第一齿孔线141的首尾两端设于底盒10的边缘,且扣位12位于第一齿孔线141的首尾两端之间的底盒10边缘上。第一齿孔线141开设在底盒10的外壁上包围形成的破坏部14与扣位12相通,而第一齿孔线141包围的破坏部14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沿第一齿孔线141被撕开,从而对扣位12产生破坏,同时对底盒10的完整性产生破坏。
破坏部14还包括第二齿孔线143,第二齿孔线143的首尾两端与第一齿孔线141相交形成对破坏部14的施力处,破坏部14与底盒10的侧壁连接不方便施加外力撕开破坏部14,而第二齿孔线143与第一齿孔线141围合形成很容易脱离底盒10的施力处,施力处脱离底盒10后,人体的手指可以放在施力处对破坏部14施加外力,撕开破坏部14。
如图3所示,茶叶包装盒100的内托40的凹陷部41包括沿其内壁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锯齿片412,多片锯齿片412增大了茶叶袋与凹陷部41的摩擦力,使茶叶袋更好的收容于凹陷部41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与所述底盒活动连接的顶盖、设于所述底盒内的内托及RFID芯片,所述内托上设有凹陷部,所述RFID芯片设于所述底盒或所述顶盖上,所述顶盖包括顶盖本体和设于所述顶盖本体上的衬纸,所述衬纸覆盖所述顶盖本体的内表面,且其上凸出设置可恢复形变的自锁扣,所述底盒上对应所述自锁扣设置扣位,所述自锁扣扣入所述扣位且相对所述扣位展开并与所述扣位锁定,所述底盒的外壁上设置与所述扣位相通的破坏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扣包括两个可折叠侧翼及设于两个可折叠侧翼之间的连接部,所述可折叠侧翼可绕所述连接部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折叠,且可在所述扣位内向远离所述连接部方向展开并与所述扣位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为一设于所述底盒边缘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允许所述自锁扣的所述连接部及折叠至与所述连接部贴合的两个所述可折叠侧翼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部包括第一齿孔线,所述第一齿孔线的首尾两端设于所述底盒边缘,且所述扣位位于所述第一齿孔线的首尾两端之间的所述底盒边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坏部还包括第二齿孔线,所述第二齿孔线的首尾两端与所述第一齿孔线相交形成对所述破坏部的施力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包括沿其内壁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多个锯齿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纸为的书纸,且所述书纸的重量为400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包括设于所述顶盖本体表面的面纸,所述RFID芯片设于所述面纸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叶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纸为厚度2mm双灰纸。
CN201621053785.XU 2016-09-12 2016-09-12 茶叶包装盒 Active CN206172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3785.XU CN206172100U (zh) 2016-09-12 2016-09-12 茶叶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3785.XU CN206172100U (zh) 2016-09-12 2016-09-12 茶叶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2100U true CN206172100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3785.XU Active CN206172100U (zh) 2016-09-12 2016-09-12 茶叶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2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62839A1 (en) Packages and packaging kits with deactivatable and activatable locking features
CN204606554U (zh) 一种基于一次性卡扣的安全箱袋
RU2517806C2 (ru) Цельна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ая упаковка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овторной герметизации
CN206172040U (zh) 水果包装盒
JP2013184720A (ja) 宅配便用商品運搬箱
CN206172100U (zh) 茶叶包装盒
US9051075B2 (en) Corrugated container box and blank
CN207363431U (zh) 一种商品防盗装置
CN107585386A (zh) 一种包装纸盒
CN107323788A (zh) 一种锁合飞机盒
US20060072855A1 (en) Foldable blank for use with a paper based evidence holding bag enclosure
CN208828396U (zh) 具有防盗结构的餐盒
CN109132081A (zh) 快锁防盗易拆式包装箱、包装箱坯件及折叠方法
CN208979297U (zh) 快锁防盗易拆式包装箱及包装箱坯件
CN209814667U (zh) 一种防窃取招投标文件袋
CN209142759U (zh) 一种带锁扣的防拆包装盒
CN208931862U (zh) 防滑包装盒及其母板件
CN203958804U (zh) 一种配送箱
CN111284891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自封口箱及袋
CN206885694U (zh) 一种防伪包装袋
CN208602995U (zh) 塑料防伪包装盒
CN208429340U (zh) 锁扣机构及免胶带安全包装箱
CN207191660U (zh) 一种锁合飞机盒
CN209796087U (zh) 一种采用弹性锁止结构的防伪酒盒
CN205661774U (zh) 一种食品外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