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1803U - 一种无人直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直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1803U
CN206171803U CN201620935302.2U CN201620935302U CN206171803U CN 206171803 U CN206171803 U CN 206171803U CN 201620935302 U CN201620935302 U CN 201620935302U CN 206171803 U CN206171803 U CN 206171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main
rotor
engine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353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王伟
陈心刚
刘卫丰
洪平
樊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NGJINGCHU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GJINGCHU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GJINGCHU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GJINGCHU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353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1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1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1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水冷系统的大功率,高载重量的无人直升机,包括发动机、机身、起落架、V带传动机构、主减速器、倾斜盘机构、主旋翼机构、散热器系统、尾传动机构和尾旋翼机构。其中机身由钢管焊接而成,发动机位于机身的后端,散热器位于机身的前端,所述散热器系统与发动机上的冷却系统相连,且散热器系统中的散热片倾斜设置,在减速器的主旋翼输出轴上安装有倾斜盘机构,通过所述倾斜盘机构控制两只主旋翼。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载重量大,最大起飞重量达300公斤,最大载荷重量达100公斤。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直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市场对于载重量在50kg以上的无人机需求量巨大,但载重在50kg以上的无人直升机尤其是载重100kg的民用直升机,因为受制于发动机,整体震动,机身结构以及发动机的散热等因素,发展极其缓慢,制约着无人直升机在市场上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理的直升机结构布局,可承受较大的载重量,并可有效减少发动机以及旋翼的震动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使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00kg,载荷重量达到100kg。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直升机,包括发动机、机身、起落架、V带传动机构、主减速器、倾斜盘机构、主旋翼机构、散热器系统、尾传动机构和尾翼机构;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机身的后端;所述散热器系统位于机身的前端;所述散热器系统与发动机上的冷却系统相连;所述发动机通过V带传动机构与主减速器相连;所述主减速器安装在机身上,所述主减速器上设有主旋翼输出轴和尾传动输出轴;所述主旋翼输出轴与机身上方的主旋翼机构相连;所述尾传动输出轴与尾传动机构相连;所述尾传动机构上设有尾管与尾翼机构相连;所述主旋翼机构与减速器之间的主旋翼输出轴上安装有倾斜盘机构;所述倾斜盘机构包括动盘和静盘;所述倾斜盘机构的动盘通过变距连杆与主旋翼机构相连;所述起落架安装在机身的下方;所述机身前端设有用于悬挂各种载荷的任务舱梁。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由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六根上横梁、两根下横梁、两根前斜梁、两根前加强梁、两根后加强梁、两根后梁、两根水箱梁和两根任务舱梁相互固定连接构成空间立体桁架结构;
两根所述上纵梁与六根上横梁之间焊有主减安装板,所述主减速器安装在主减安装板上,所述上纵梁固定连接有四个减震碗,所述减震碗与三个发动机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碗由螺杆穿过连接,并用双螺母防松紧固,所述发动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上,所述发动机防扭臂固定连接在下纵梁上,所述发动机防扭减震器安装在发动机防扭臂与发动机之间;
所述机身上设有尾管支撑,所述下纵梁上固定连接有尾撑接头;
所述V带传动机构包括从动V带轮、V带、主动V带轮、离合器和V带传动主框架,所述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V带轮安装离合器上,所述主动V带轮和从动V带轮通过V带相连;
所述主减速器内设有输入锥齿轮、主输出锥齿轮、主旋翼输出轴和尾传动输出轴,所述输入锥齿轮和主输出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减速器的主旋翼输出轴与主输出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速器的尾传动输出轴与输入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倾斜盘机构包括动盘、静盘、防扭臂、主舵机安装板、舵机、相位器、连杆、主安装板、倾斜盘支撑杆和安装卡箍;所述倾斜盘机构通过四个安装卡箍与机身连接,所述倾斜盘支撑杆安装在安装卡箍上,所述主安装板与倾斜盘支撑杆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舵机通过主舵机安装板安装在主安装板上,四个所述舵机通过四根连杆与静盘连接,所述静盘与主舵机安装板之间安装防扭臂,所述动盘安装在静盘上,所述相位器与动盘相连接;
所述主旋翼机构包括主旋翼、桨夹、桨夹基座和变距连杆,所述桨夹基座固定安装在主减速器的主旋翼输出轴上,所述桨夹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桨夹基座上,所述主旋翼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桨夹上,所述桨夹通过变距连杆与倾斜盘机构的动盘相连接;
所述散热器系统包括散热片、水管、补水罐和补水管,所述散热片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与发动机上的冷却系统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发动机上的冷却系统出水端与散热片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发动机的缸头排气管与散热片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散热片上还通过补水管连通有一个补水罐;
所述机身上安装有尾传动机构,所述尾传动机构包括尾输入轴、尾输入联轴器、输入内花键、输入外花键、尾管、尾轴、输出外花键、输出内花键、尾输出联轴器、尾管卡箍、尾撑、尾撑卡箍、尾舵机安装板和尾舵机;所述尾输入轴与主减速器的尾传动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尾管卡箍通过尾管支撑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尾管与尾管卡箍固连,所述尾撑通过尾撑接头安装在机身上,所述尾撑通过尾撑卡箍与尾管连接,所述尾舵机通过尾舵机安装板与尾管固定,所述尾输入轴、尾输入联轴器、输入内花键、输入外花键、尾轴、输出外花键、输出内花键和尾输出联轴器依次连接;
所述尾管与尾轴之间设有尾轴支撑、滚针轴承座、滚针轴承和弹性调节片,所述尾轴支撑与尾管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调节片与尾轴支撑固定连接,所述滚针轴承座安装在尾轴支撑与弹性调节片之间,所述滚针轴承的外圈与滚针轴承座连接,所述滚针轴承的内圈与尾轴连接;
所述尾翼机构包括尾齿轮箱、尾桨桨夹、尾桨输入轴、尾桨轴、尾旋翼、尾桨夹基座和尾变距机构;所述尾齿轮箱与尾传动机构中的尾管固定连接,所述尾变距机构与尾齿轮箱连接,所述尾桨夹基座固定连接在尾桨轴上,所述尾桨夹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尾桨夹基座上,所述尾旋翼固定在尾桨夹上;
所述尾传动机构的尾输出联轴器与尾齿轮箱中的尾桨输入轴相连,所述齿轮箱中的尾桨轴与尾桨夹基座相连,所述尾输入锥齿轮与尾桨输入轴固定,所述尾输出锥齿轮与尾桨轴固定,所述尾输入锥齿轮与尾输出锥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机身由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六根上横梁、两根下横梁、两根前斜梁、两根前加强梁、两根后加强梁以及两根后梁焊接而成,行程一个空间立体桁架,此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强度大、刚度大、有良好的抗震性,以及优异的抗冲击性,万一飞机失控坠毁,可有效保护任务载荷。
(2)本实用新型上纵梁焊有四个减震碗,其余三个减震碗与三个发动机安装座焊接,对应的减震碗由螺杆穿过连接,并用双螺母防松紧固,发动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发动机防扭臂焊接在下纵梁上,发动机防扭减震器安装在发动机防扭臂与发动机之间,减震碗中含有橡胶减震器,与发动机防扭减震器作用在发动机与机身之间,使发动机传递到机身的震动降到最低,由于v带是弹性体,所以v带传动机构可有效吸收发动机产生的震动,而且过载时,V带在主动v带轮上打滑,从而保护整机,尾输入联轴器选择为梅花弹性橡胶联轴器,不仅可以吸收主减速箱和主旋翼机构产生的震动,而且即使尾输入轴产生了高频振幅较大的转速变动,且由此产生的过大的旋转力矩,尾输入联轴器也可吸收。由于弹性调节片,使滚针轴承座可以全向的调节,当由于加工、安装等误差导致尾管与尾轴不平行,当尾轴高速旋转,能全向调节的滚针轴承座可以使尾轴自恢复到与尾管平行的状态,消除因尾管与尾轴不平行而引起的震动。
(3)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功率较大,发动机的功率为48kw,整个无人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00公斤,最大载重量为100公斤,由于发动机的功率较大,转速较高,需要及时冷却,在所述发动机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系统,所述散热器系统通过水冷却循环解决了发动机的散热问题,散热器系统中的散热片与水平面呈一定倾角设置,这使得所述散热片的前表面不仅能接收到无人机前飞引起的飞,而且还可以接收到来自主旋翼转动引起的下洗气流,大大增强了散热片中冷却液在无人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的冷却效果,而且所述散热片上自带吸风的风扇,有效的在无人直升机悬停或低速飞行时提供足够的风量,保证散热片中的冷却液得到有效的冷却。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实用新型机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实用新型机身和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实用新型v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主减速器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倾斜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主旋翼机构和倾斜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发动机和散热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尾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尾管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尾管与尾轴之间连接的结构剖视图。
图13为图1中尾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尾齿轮箱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直升机,包括发动机1、机身2、起落架3、V带传动机构4、主减速器5、倾斜盘机构6、主旋翼机构7、散热器系统8、尾传动机构9和尾翼机构10;所述发动机1设置于机身2的后端;所述散热器系统8位于机身2的前端;所述散热器系统8与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相连;所述发动机1通过V带传动机构4与主减速器5相连;所述主减速器5安装在机身2上,所述主减速器5上设有主旋翼输出轴503和尾传动输出轴504;所述主旋翼输出轴503与机身上方的主旋翼机构7相连;所述尾传动输出轴504与尾传动机构9相连;所述尾传动机构9上设有尾管905与尾翼机构10相连;所述主旋翼机构7与减速器5之间的主旋翼输出轴503上安装有倾斜盘机构6;所述倾斜盘机构6包括动盘601和静盘602;所述倾斜盘机构6的动盘601通过变距连杆704与主旋翼机构7相连;所述起落架3安装在机身2的下方;所述机身2前端设有用于悬挂各种载荷的任务舱梁210。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机身2由两根上纵梁201、两根下纵梁202、六根上横梁203、两根下横梁204、两根前斜梁205、两根前加强梁206、两根后加强梁207、两根后梁208、两根水箱梁209和两根任务舱梁210相互固定连接构成空间立体桁架结构;两根所述上纵梁201与六根上横梁203之间焊有主减安装板211,所述主减速器5安装在主减安装板211上,所述上纵梁201固定连接有四个减震碗212,所述减震碗212与三个发动机安装座216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碗212由螺杆214穿过连接,并用双螺母防松紧固,所述发动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216上,所述发动机防扭臂215固定连接在下纵梁202上,所述发动机防扭减震器217安装在发动机防扭臂215与发动机1之间;所述机身2上设有尾管支撑213,所述下纵梁202上固定连接有尾撑接头218。
如图5所示,所述V带传动机构4包括从动V带轮401、V带402、主动V带轮403、离合器404和V带传动主框架405,所述离合器404安装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101上,所述主动V带轮403安装离合器404上,所述主动V带轮403和从动V带轮401通过V带402相连。
如图6所示,所述主减速器5内设有输入锥齿轮501、主输出锥齿轮502、主旋翼输出轴503和尾传动输出轴504,所述输入锥齿轮501和主输出锥齿轮502相啮合,所述减速器5的主旋翼输出轴503与主输出锥齿轮50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速器5的尾传动输出轴504与输入锥齿轮501固定连接在一起。
如图7所示,所述倾斜盘机构6包括动盘601、静盘602、防扭臂603、主舵机安装板604、舵机605、相位器606、连杆607、主安装板608、倾斜盘支撑杆609和安装卡箍610;所述倾斜盘机构6通过四个安装卡箍610与机身2连接,所述倾斜盘支撑杆609安装在安装卡箍610上,所述主安装板608与倾斜盘支撑杆609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舵机605通过主舵机安装板604安装在主安装板608上,四个所述舵机605通过四根连杆607与静盘602连接,所述静盘602与主舵机安装板604之间安装防扭臂603,所述动盘601安装在静盘602上,所述相位器606与动盘601相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主旋翼机构7包括主旋翼701、桨夹702、桨夹基座703和变距连杆704,所述桨夹基座703固定安装在主减速器5的主旋翼输出轴503上,所述桨夹702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桨夹基座703上,所述主旋翼7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桨夹702上,所述桨夹702通过变距连杆704与倾斜盘机构6的动盘601相连接。
如图9所示,所述散热器系统8包括散热片801、水管802、补水罐803和补水管804,所述散热片801的出水端通过水管802与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进水端102相连通,所述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出水端103与散热片801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发动机1的缸头排气管104与散热片801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散热片801上还通过补水管804连通有一个补水罐803。
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机身2上安装有尾传动机构9,所述尾传动机构9包括尾输入轴901、尾输入联轴器902、输入内花键903、输入外花键904、尾管905、尾轴906、输出外花键908、输出内花键909、尾输出联轴器910、尾管卡箍914、尾撑915、尾撑卡箍916、尾舵机安装板917和尾舵机918;所述尾输入轴901与主减速器5的尾传动输出轴50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尾管卡箍914通过尾管支撑213安装在所述机身2上,所述尾管905与尾管卡箍914固连,所述尾撑915通过尾撑接头218安装在机身2上,所述尾撑915通过尾撑卡箍916与尾管905连接,所述尾舵机918通过尾舵机安装板917与尾管905固定,所述尾输入轴901、尾输入联轴器902、输入内花键903、输入外花键904、尾轴906、输出外花键908、输出内花键909和尾输出联轴器910依次连接;所述尾管905与尾轴906之间设有尾轴支撑907、滚针轴承座911、滚针轴承912和弹性调节片913,所述尾轴支撑907与尾管90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调节片913与尾轴支撑907固定连接,所述滚针轴承座911安装在尾轴支撑907与弹性调节片913之间,所述滚针轴承912的外圈与滚针轴承座911连接,所述滚针轴承912的内圈与尾轴906连接。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尾翼机构10包括尾齿轮箱1001、尾桨桨夹1002、尾桨输入轴1003、尾桨轴1006、尾旋翼1007、尾桨夹基座1008和尾变距机构1009;所述尾齿轮箱1001与尾传动机构9中的尾管905固定连接,所述尾变距机构1009与尾齿轮箱1001连接,所述尾桨夹基座1008固定连接在尾桨轴1006上,所述尾桨夹1002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尾桨夹基座1008上,所述尾旋翼1007固定在尾桨夹1002上;所述尾传动机构9的尾输出联轴器910与尾齿轮箱1001中的尾桨输入轴1003相连,所述齿轮箱1001中的尾桨轴1006与尾桨夹基座1008相连,所述尾输入锥齿轮1004与尾桨输入轴1003固定,所述尾输出锥齿轮1005与尾桨轴1006固定,所述尾输入锥齿轮1004与尾输出锥齿轮1005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本实用新型的机身2由两根上纵梁201、两根下纵梁202、六根上横梁203、两根下横梁204、两根前斜梁205、两根前加强梁206、两根后加强梁207以及两根后梁208焊接而成,行程一个空间立体桁架,此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强度大、刚度大、有良好的抗震性,以及优异的抗冲击性,万一飞机失控坠毁,可有效保护任务载荷。
(2)本实用新型上纵梁焊有四个减震碗212,其余三个减震碗212与三个发动机安装座216焊接,对应的减震碗212由螺杆214穿过连接,并用双螺母防松紧固,发动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216,发动机防扭臂215焊接在下纵梁202上,发动机防扭减震器217安装在发动机防扭臂215与发动机1之间,减震碗212中含有橡胶减震器,与发动机防扭减震器217作用在发动机1与机身2之间,使发动机1传递到机身2的震动降到最低,由于v带402是弹性体,所以v带传动机构4可有效吸收发动机1产生的震动,而且过载时,V带402在主动v带轮403上打滑,从而保护整机,尾输入联轴器902选择为梅花弹性橡胶联轴器,不仅可以吸收主减速箱5和主旋翼机构7产生的震动,而且即使尾输入轴901产生了高频振幅较大的转速变动,且由此产生的过大的旋转力矩,尾输入联轴器902也可吸收。由于弹性调节片913,使滚针轴承座911可以全向的调节,当由于加工、安装等误差导致尾管905与尾轴906不平行,当尾轴高速旋转,能全向调节的滚针轴承座911可以使尾轴906自恢复到与尾管905平行的状态,消除因尾管905与尾轴906不平行而引起的震动。
(3)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1功率较大,发动机1的功率为48kw,整个无人直升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00公斤,最大载重量为100公斤,由于发动机1的功率较大,转速较高,需要及时冷却,在所述发动机1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系统8,所述散热器系统8通过水冷却循环解决了发动机1的散热问题,散热器系统8中的散热片801与水平面呈一定倾角设置,这使得所述散热片801的前表面不仅能接收到无人机前飞引起的飞,而且还可以接收到来自主旋翼701转动引起的下洗气流,大大增强了散热片801中冷却液在无人直升机飞行过程中的冷却效果,而且所述散热片801上自带吸风的风扇,有效的在无人直升机悬停或低速飞行时提供足够的风量,保证散热片801中的冷却液得到有效的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机身(2)、起落架(3)、V带传动机构(4)、主减速器(5)、倾斜盘机构(6)、主旋翼机构(7)、散热器系统(8)、尾传动机构(9)和尾翼机构(10);
所述发动机(1)设置于机身(2)的后端;
所述散热器系统(8)位于机身(2)的前端;
所述散热器系统(8)与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相连;
所述发动机(1)通过V带传动机构(4)与主减速器(5)相连;
所述主减速器(5)安装在机身(2)上,所述主减速器(5)上设有主旋翼输出轴(503)和尾传动输出轴(504);
所述主旋翼输出轴(503)与机身上方的主旋翼机构(7)相连;
所述尾传动输出轴(504)与尾传动机构(9)相连;
所述尾传动机构(9)上设有尾管(905)与尾翼机构(10)相连;
所述主旋翼机构(7)与减速器(5)之间的主旋翼输出轴(503)上安装有倾斜盘机构(6);
所述倾斜盘机构(6)包括动盘(601)和静盘(602);
所述倾斜盘机构(6)的动盘(601)通过变距连杆(704)与主旋翼机构(7)相连;
所述起落架(3)安装在机身(2)的下方;
所述机身(2)前端设有用于悬挂各种载荷的任务舱梁(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2)由两根上纵梁(201)、两根下纵梁(202)、六根上横梁(203)、两根下横梁(204)、两根前斜梁(205)、两根前加强梁(206)、两根后加强梁(207)、两根后梁(208)、两根水箱梁(209)和两根任务舱梁(210)相互固定连接构成空间立体桁架结构;
两根所述上纵梁(201)与六根上横梁(203)之间焊有主减安装板(211),所述主减速器(5)安装在主减安装板(211)上,所述上纵梁(201)固定连接有四个减震碗(212),所述减震碗(212)与三个发动机安装座(216)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碗(212)由螺杆(214)穿过连接,并用双螺母防松紧固,所述发动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216)上,所述发动机防扭臂(215)固定连接在下纵梁(202)上,所述发动机防扭减震器(217)安装在发动机防扭臂(215)与发动机(1)之间;
所述机身(2)上设有尾管支撑(213),所述下纵梁(202)上固定连接有尾撑接头(218);
所述V带传动机构(4)包括从动V带轮(401)、V带(402)、主动V带轮(403)、离合器(404)和V带传动主框架(405),所述离合器(404)安装在发动机(1)的输出轴(101)上,所述主动V带轮(403)安装离合器(404)上,所述主动V带轮(403)和从动V带轮(401)通过V带(402)相连;
所述主减速器(5)内设有输入锥齿轮(501)、主输出锥齿轮(502)、主旋翼输出轴(503)和尾传动输出轴(504),所述输入锥齿轮(501)和主输出锥齿轮(502)相啮合,所述减速器(5)的主旋翼输出轴(503)与主输出锥齿轮(502)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速器(5)的尾传动输出轴(504)与输入锥齿轮(501)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倾斜盘机构(6)包括动盘(601)、静盘(602)、防扭臂(603)、主舵机安装板(604)、舵机(605)、相位器(606)、连杆(607)、主安装板(608)、倾斜盘支撑杆(609)和安装卡箍(610);所述倾斜盘机构(6)通过四个安装卡箍(610)与机身(2)连接,所述倾斜盘支撑杆(609)安装在安装卡箍(610)上,所述主安装板(608)与倾斜盘支撑杆(609)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舵机(605)通过主舵机安装板(604)安装在主安装板(608)上,四个所述舵机(605)通过四根连杆(607)与静盘(602)连接,所述静盘(602)与主舵机安装板(604)之间安装防扭臂(603),所述动盘(601)安装在静盘(602)上,所述相位器(606)与动盘(601)相连接;
所述主旋翼机构(7)包括主旋翼(701)、桨夹(702)、桨夹基座(703)和变距连杆(704),所述桨夹基座(703)固定安装在主减速器(5)的主旋翼输出轴(503)上,所述桨夹(702)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桨夹基座(703)上,所述主旋翼(70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桨夹(702)上,所述桨夹(702)通过变距连杆(704)与倾斜盘机构(6)的动盘(601)相连接;
所述散热器系统(8)包括散热片(801)、水管(802)、补水罐(803)和补水管(804),所述散热片(801)的出水端通过水管(802)与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进水端(102)相连通,所述发动机(1)上的冷却系统出水端(103)与散热片(801)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发动机(1)的缸头排气管(104)与散热片(801)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散热片(801)上还通过补水管(804)连通有一个补水罐(803);
所述机身(2)上安装有尾传动机构(9),所述尾传动机构(9)包括尾输入轴(901)、尾输入联轴器(902)、输入内花键(903)、输入外花键(904)、尾管(905)、尾轴(906)、输出外花键(908)、输出内花键(909)、尾输出联轴器(910)、尾管卡箍(914)、尾撑(915)、尾撑卡箍(916)、尾舵机安装板(917)和尾舵机(918);所述尾输入轴(901)与主减速器(5)的尾传动输出轴(50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尾管卡箍(914)通过尾管支撑(213)安装在所述机身(2)上,所述尾管(905)与尾管卡箍(914)固连,所述尾撑(915)通过尾撑接头(218)安装在机身(2)上,所述尾撑(915)通过尾撑卡箍(916)与尾管(905)连接,所述尾舵机(918)通过尾舵机安装板(917)与尾管(905)固定,所述尾输入轴(901)、尾输入联轴器(902)、输入内花键(903)、输入外花键(904)、尾轴(906)、输出外花键(908)、输出内花键(909)和尾输出联轴器(910)依次连接;
所述尾管(905)与尾轴(906)之间设有尾轴支撑(907)、滚针轴承座(911)、滚针轴承(912)和弹性调节片(913),所述尾轴支撑(907)与尾管(90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调节片(913)与尾轴支撑(907)固定连接,所述滚针轴承座(911)安装在尾轴支撑(907)与弹性调节片(913)之间,所述滚针轴承(912)的外圈与滚针轴承座(911)连接,所述滚针轴承(912)的内圈与尾轴(906)连接;
所述尾翼机构(10)包括尾齿轮箱(1001)、尾桨桨夹(1002)、尾桨输入轴(1003)、尾桨轴(1006)、尾旋翼(1007)、尾桨夹基座(1008)和尾变距机构(1009);所述尾齿轮箱(1001)与尾传动机构(9)中的尾管(905)固定连接,所述尾变距机构(1009)与尾齿轮箱(1001)连接,所述尾桨夹基座(1008)固定连接在尾桨轴(1006)上,所述尾桨夹(1002)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尾桨夹基座(1008)上,所述尾旋翼(1007)固定在尾桨夹(1002)上;
所述尾传动机构(9)的尾输出联轴器(910)与尾齿轮箱(1001)中的尾桨输入轴(1003)相连,所述齿轮箱(1001)中的尾桨轴(1006)与尾桨夹基座(1008)相连,所述尾输入锥齿轮(1004)与尾桨输入轴(1003)固定,所述尾输出锥齿轮(1005)与尾桨轴(1006)固定,所述尾输入锥齿轮(1004)与尾输出锥齿轮(1005)啮合。
CN201620935302.2U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直升机 Active CN206171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5302.2U CN206171803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直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35302.2U CN206171803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直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1803U true CN206171803U (zh) 2017-05-17

Family

ID=60240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35302.2U Active CN206171803U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无人直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180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1161A (zh) * 2017-09-08 2018-02-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通用飞机座舱梁及其设计方法
CN108238259A (zh) * 2018-02-08 2018-07-03 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装置及无人直升机
CN109677584A (zh) * 2018-12-29 2019-04-26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双旋翼无人机机身
WO2019127360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中心架及无人飞行器
CN111535928A (zh) * 2020-05-07 2020-08-14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涡轮轴发动机以及无人直升机
CN112429220A (zh) * 2020-11-26 2021-03-02 广东国士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及具有该旋翼的飞行器
CN114110107A (zh) * 2021-11-19 2022-03-01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前置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51161A (zh) * 2017-09-08 2018-02-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通用飞机座舱梁及其设计方法
WO2019127360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中心架及无人飞行器
CN108238259A (zh) * 2018-02-08 2018-07-03 天津曙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装置及无人直升机
CN109677584A (zh) * 2018-12-29 2019-04-26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双旋翼无人机机身
CN111535928A (zh) * 2020-05-07 2020-08-14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涡轮轴发动机以及无人直升机
CN111535928B (zh) * 2020-05-07 2021-07-30 天峋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涡轮轴发动机以及无人直升机
CN112429220A (zh) * 2020-11-26 2021-03-02 广东国士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旋翼及具有该旋翼的飞行器
CN114110107A (zh) * 2021-11-19 2022-03-01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前置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
CN114110107B (zh) * 2021-11-19 2023-11-07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发动机前置无人直升机传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1803U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
CN203727646U (zh) 无人直升机
CN106314785B (zh) 一种共轴双旋翼飞行器
US2708081A (en) Convertible aircraft structure
KR100274443B1 (ko) 오토자이로 항공기
US9073631B1 (en) Feathering-spindle-bearing lubric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CN207078311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复合式油动高速四旋翼无人机机身折叠系统
CN109703752B (zh) 双旋翼无人机
CN102066197B (zh) 垂直起降旋翼机
CN104908936A (zh) 一种无人直升机
CN106741912A (zh) 一种可折叠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
US2651480A (en) Multiple rotor helicopter
US2338935A (en) Helicorter
CN206358359U (zh) 一种可折叠长航时多旋翼无人机
US3744743A (en) Helicopter power plant system
CN108639311B (zh) 一种全电型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前飞螺旋桨的限位装置
CN107985583A (zh) 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8746241U (zh) 一种可折叠共轴双旋翼飞行器
CN114084344A (zh) 一种带动力轮式起落架的多轴旋翼飞行器
CN107757904A (zh) 一种油动变距四旋翼无人机
RU2740718C1 (ru) Винтокрыл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06081094A (zh) 一种共轴直升机
CN205273857U (zh) 一种复合式直升机
CN109367772A (zh)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CN106904055A (zh) 一种飞行摩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unmanned helicopt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ledgee: Beijing Yanhong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HANGJING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100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8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ledgee: Beijing Yanhong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HANGJING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100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unmanned helicopt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ledgee: Beijing Yanhong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HANGJING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8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1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ledgee: Beijing Yanhong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HANGJING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8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unmanned helicopt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ledgee: Beijing Yanhong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HANGJING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11000006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Pledgee: Beijing Yanhong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BEIJING HANGJING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110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