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7772A -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7772A
CN109367772A CN201811368013.9A CN201811368013A CN109367772A CN 109367772 A CN109367772 A CN 109367772A CN 201811368013 A CN201811368013 A CN 201811368013A CN 109367772 A CN109367772 A CN 109367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auxiliary
main
main motor
lef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80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容维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3680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7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7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7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04Helicopters
    • B64C27/08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 B64C27/10Helicopters with two or more rotors arranged c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3Propulsion using external fans or 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包括旋翼头模块、上部机身模块、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副动力系统模块、下部机身模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独特的设计使其机身体积大大减小重心更加集中,因此可以装入更多的动力电池而不再担心重心问题;由于可以装入更多的动力电池,使其整体综合续航能力有了个显著的提升;双层三桨由主动力系统驱动,提供了比传统无人直升机单桨更多的升力,使其负载能力有了个显著的提升;机身后端的副动力系统给于机体一个纯粹的向前附加推力,使其速度有了个显著的提升;主动力系统与副动力系统的电机转速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智能自行调节,这使得续航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人直升机主要分为电动与油动。油动无人直升机由于用汽油作为燃料让其发动机可以长时间运作发挥良好的动力,这样也就使得油动无人直升机的续航能力、负载能力大大增加。但是油动无人直升机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震动大噪声大使得油动无人直升机在一些情况下难以达到精确的飞行控制以及飞行稳定性。
电动无人直升机相比较于油动无人直升机,用电机代替了发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震动大噪声大的缺点,但是也折射出了一些问题。从现有的电动无人直升机来看,续航低、负载低、速度低、重心难以调控已经成为了现在主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包括旋翼头模块、上部机身模块、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副动力系统模块、下部机身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旋翼头模块包括上部三个桨夹、上部中联、上部三个连杆、上部倾斜盘、中部三个连杆、下部三个桨夹、下部中联、下部三个连杆、下部倾斜盘;所述上部三个桨夹、下部三个桨夹分别与所述上部中联、下部中联连接;所述上部三个连杆与所述上部三个桨夹、上部倾斜盘连接;所述下部三个连杆与所述下部三个桨夹、下部倾斜盘连接;所述中部三个连杆与所述上部倾斜盘、下部三个桨夹连接;所述上部中联包含一相位臂,所述相位臂与所述上部中联、上部倾斜盘连接;所述下部中联包含一相位臂,所述相位臂与所述下部中联、下部倾斜盘连接;所述下部中联还设有两个轴承,所述下部中联还包括三个连接柱、中部连杆限位器,所述中部连杆限位器通过所述三个连接柱连接于下部中联;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还设有一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机身模块包括两个上部侧板、左上部机身板、若干上部机身连接柱、左下部机身板、右上部机身板、右中部机身板、右下部机身板;所述左上部机身板、若干上部机身连接柱、左下部机身板、右上部机身板、右中部机身板、右下部机身板分别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连接;所述右上部机身板上设有一飞控装置;所述右中部机身板上设有图数传输装置、GPS安装座,所述GPS安装座上设有一GPS装置;所述右下部机身板上设有一稳压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包括内部主轴、外部主轴、主轴舵机轴承座、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左部主电机、右部主电机、左部主电机安装座、右部主电机安装座、第三主轴轴承座;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左部主电机安装座、右部主电机安装座、第三主轴轴承座分别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连接;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连接于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座上,所述右部主电机安装连接于所述右部主电机安装座上;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分别安装连接于所述左上部机身板、左下部机身板上;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包括三个舵机安装座、三个连接柱、上部主轴轴承座、倾斜盘导板,所述三个舵机安装座、倾斜盘导板分别连接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通过所述三个连接柱连接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所述三个舵机安装座上分别设有一舵机,所述舵机通过舵机连杆连接于所述下部倾斜盘;所述外部主轴包括上部外主轴限位环、下部外主轴限位环、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所述上部外主轴限位环、下部外主轴限位环、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连接与所述外部主轴;所述外部主轴穿设于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上的轴承、主轴舵机轴承座上的轴承、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中;所述上部外主轴限位环连接于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上端,所述下部外主轴限位环连接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下端,达到限位固定所述外部主轴的目的;所述内部主轴包括上部内主轴限位环、中部内主轴限位环、下部内主轴限位环、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所述上部内主轴限位环、中部内主轴限位环、下部内主轴限位环、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连接于所述内部主轴;所述内部主轴穿设于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上的轴承、下部中联上的轴承、外部主轴、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第三主轴轴承座上的轴承中;所述上部内主轴限位环与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下端连接,所述中部内主轴限位环与所述下部中联上端连接,所述下部内主轴限位环与所述第三主轴轴承座上端连接,达到限位固定所述外内部主轴的目的;所述内部主轴、外部主轴顶部分别与所述上部中联、下部中联连接;所述左部主电机的电机轴、右部主电机的电机轴上分别安装有左部主电机皮带小轮、右部主电机皮带小轮;所述左部主电机皮带小轮、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通过左部主电机皮带连接,达到所述左部主电机把动力传输至所述内部主轴以驱动所述内部主轴转动的目的;所述右部主电机皮带小轮、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通过右部主电机皮带连接,达到所述右部主电机把动力传输至所述外部主轴以驱动所述外部主轴转动的目的;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座、右部主电机安装座分别还设有左部皮带压紧轮、右部皮带压紧轮,用于压紧所述左部主电机皮带、右部主电机皮带,达到不打滑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副动力系统模块包括左部副电机、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副电机连接管、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右部副电机、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所述副电机连接管包括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左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右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所述副电机连接管横向插入所述两个上部侧板后端,垂直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并且使之左右两边对称;所述副电机连接管为空心结构;所述左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右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外侧,以便达到固定所述副电机连接管的目的;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连接于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上;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连接于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上;所述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分别安装连接于所述右中部机身板、右下部机身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机身模块包括两个下部侧板、下部机身底板、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四个脚架连接座、若干下部机身连接柱、动力电池;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柱一侧与所述两个下部侧板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连接;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四个脚架连接座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下部侧板;所述下部机身底板连接于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上;所述四个脚架连接座上还分别设有一脚架;所述动力电池用轧带捆绑在所述下部机身底板上;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左部主电机、右部主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左部副电机、右部副电机电性连接;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图数传输装置、稳压器装置、GPS装置分别与所述飞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稳压器装置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当机体上升至所设定的飞行高度时,两个主电机将不再继续提高转速而是限定在此时的转速,与此同时两个副电机将自动转动起来给机体一个纯粹的向前附加推力;当机体达到所设定的飞行速度时,两个副电机将不再继续提高转速而是限定在此时的转速。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独特的设计使其机身体积大大减小重心更加集中,因此可以装入更多的动力电池而不再担心重心问题;由于可以装入更多的动力电池,使其整体综合续航能力有了个显著的提升;双层三桨由主动力系统驱动,提供了比传统无人直升机单桨更多的升力,使其负载能力有了个显著的提升;机身后端的副动力系统给于机体一个纯粹的向前附加推力,使其速度有了个显著的提升;主动力系统与副动力系统的电机转速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智能自行调节,这使得续航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是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下部中联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主动力舵机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主动力舵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副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先选择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此处所述的优先选择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代表限定于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包括旋翼头模块1、上部机身模块2、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3、副动力系统模块4、下部机身模块5。
所述旋翼头模块1包括上部三个桨夹11、上部中联12、上部三个连杆13、上部倾斜盘14、中部三个连杆15、下部三个桨夹16、下部中联17、下部三个连杆18、下部倾斜盘19;所述上部三个桨夹11、下部三个桨夹16分别与所述上部中联12、下部中联17连接;所述上部三个连杆13与所述上部三个桨夹11、上部倾斜盘14连接;所述下部三个连杆18与所述下部三个桨夹16、下部倾斜盘19连接;所述中部三个连杆15与所述上部倾斜盘14、下部三个桨夹16连接;所述上部中联12包含一相位臂121,所述相位臂121与所述上部中联12、上部倾斜盘14连接;所述下部中联17包含一相位臂171,所述相位臂171与所述下部中联17、下部倾斜盘19连接;所述下部中联17还设有两个轴承172,所述下部中联17还包括三个连接柱173、中部连杆限位器174,所述中部连杆限位器174通过所述三个连接柱173连接于下部中联17;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还设有一轴承1741。
所述上部机身模块2包括两个上部侧板21、左上部机身板22、若干上部机身连接柱23、左下部机身板24、右上部机身板25、右中部机身板26、右下部机身板27;所述左上部机身板22、若干上部机身连接柱23、左下部机身板24、右上部机身板25、右中部机身板26、右下部机身板27分别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连接;所述右上部机身板25上设有一飞控装置251;所述右中部机身板26上设有图数传输装置261、GPS安装座262,所述GPS安装座262上设有一GPS装置2621;所述右下部机身板27上设有一稳压器装置271。
所述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3包括内部主轴31、外部主轴32、主轴舵机轴承座33、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左部主电机35、右部主电机36、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第三主轴轴承座39;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第三主轴轴承座39分别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连接;所述左部主电机35安装连接于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上,所述右部主电机36安装连接于所述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上;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分别安装连接于所述左上部机身板22、左下部机身板24上;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包括三个舵机安装座331、三个连接柱332、上部主轴轴承座333、倾斜盘导板334,所述三个舵机安装座331、倾斜盘导板334分别连接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333通过所述三个连接柱332连接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所述三个舵机安装座331上分别设有一舵机3311,所述舵机3311通过舵机连杆33111连接于所述下部倾斜盘19;所述外部主轴32包括上部外主轴限位环321、下部外主轴限位环322、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所述上部外主轴限位环321、下部外主轴限位环322、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连接与所述外部主轴32;所述外部主轴32穿设于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333上的轴承3331、主轴舵机轴承座33上的轴承335、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中;所述上部外主轴限位环321连接于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333上端,所述下部外主轴限位环322连接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下端,达到限位固定所述外部主轴32的目的;所述内部主轴31包括上部内主轴限位环311、中部内主轴限位环312、下部内主轴限位环313、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所述上部内主轴限位环311、中部内主轴限位环312、下部内主轴限位环313、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连接于所述内部主轴31;所述内部主轴31穿设于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174上的轴承1741、下部中联17上的轴承172、外部主轴32、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第三主轴轴承座39上的轴承391中;所述上部内主轴限位环311与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174下端连接,所述中部内主轴限位环312与所述下部中联17上端连接,所述下部内主轴限位环313与所述第三主轴轴承座39上端连接,达到限位固定所述内部主轴31的目的;所述内部主轴31、外部主轴32顶部分别与所述上部中联12、下部中联17连接;所述左部主电机35的电机轴、右部主电机36的电机轴上分别安装有左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51、右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61;所述左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51、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通过左部主电机皮带352连接,达到所述左部主电机35把动力传输至所述内部主轴31以驱动所述内部主轴31转动的目的;所述右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61、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通过右部主电机皮带362连接,达到所述右部主电机35把动力传输至所述外部主轴32以驱动所述内外部主轴32转动的目的;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分别还设有左部皮带压紧轮371、右部皮带压紧轮381,用于压紧所述左部主电机皮带352、右部主电机皮带362,达到不打滑的目的。
所述副动力系统模块4包括左部副电机41、左部副电机安装座42、副电机连接管43、右部副电机安装座44、右部副电机45、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包括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1、左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2、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3、右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4;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横向插入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后端,垂直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并且使之左右两边对称;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为空心结构;所述左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2、右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4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外侧,以便达到固定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的目的;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42连接于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1,所述左部副电机41安装连接于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42上;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44连接于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3,所述右部副电机45安装连接于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44上;所述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分别安装连接于所述右中部机身板26、右下部机身板27上。
所述下部机身模块5包括两个下部侧板51、下部机身底板52、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53、四个脚架连接座54、若干下部机身连接柱55、动力电池56;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柱55一侧与所述两个下部侧板5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连接;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53、四个脚架连接座54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下部侧板51;所述下部机身底板52连接于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53上;所述四个脚架连接座54上还分别设有一脚架541;所述动力电池56用轧带57捆绑在所述下部机身底板52上;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分别与所述左部主电机35、右部主电机36电性连接;所述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分别与所述左部副电机41、右部副电机45电性连接;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图数传输装置261、稳压器装置271、GPS装置2621分别与所述飞控装置251电性连接;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稳压器装置271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56电性连接。
当机体上升至所设定的飞行高度时,两个主电机将不再继续提高转速而是限定在此时的转速,与此同时两个副电机将自动转动起来给机体一个纯粹的向前附加推力;当机体达到所设定的飞行速度时,两个副电机将不再继续提高转速而是限定在此时的转速。
本发明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独特的设计使其机身体积大大减小重心更加集中,因此可以装入更多的动力电池而不再担心重心问题;由于可以装入更多的动力电池,使其整体综合续航能力有了个显著的提升;双层三桨由主动力系统驱动,提供了比传统无人直升机单桨更多的升力,使其负载能力有了个显著的提升;机身后端的副动力系统给于机体一个纯粹的向前附加推力,使其速度有了个显著的提升;主动力系统与副动力系统的电机转速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智能自行调节,这使得续航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选择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包括旋翼头模块(1)、上部机身模块(2)、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3)、副动力系统模块(4)、下部机身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头模块(1)包括上部三个桨夹(11)、上部中联(12)、上部三个连杆(13)、上部倾斜盘(14)、中部三个连杆(15)、下部三个桨夹(16)、下部中联(17)、下部三个连杆(18)、下部倾斜盘(19);所述上部三个桨夹(11)、下部三个桨夹(16)分别与所述上部中联(12)、下部中联(17)连接;所述上部三个连杆(13)与所述上部三个桨夹(11)、上部倾斜盘(14)连接;所述下部三个连杆(18)与所述下部三个桨夹(16)、下部倾斜盘(19)连接;所述中部三个连杆(15)与所述上部倾斜盘(14)、下部三个桨夹(16)连接;所述上部中联(12)包含一相位臂(121),所述相位臂(121)与所述上部中联(12)、上部倾斜盘(14)连接;所述下部中联(17)包含一相位臂(171),所述相位臂(171)与所述下部中联(17)、下部倾斜盘(19)连接;所述下部中联(17)还设有两个轴承(172),所述下部中联(17)还包括三个连接柱(173)、中部连杆限位器(174),所述中部连杆限位器(174)通过所述三个连接柱(173)连接于下部中联(17);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还设有一轴承(17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机身模块(2)包括两个上部侧板(21)、左上部机身板(22)、若干上部机身连接柱(23)、左下部机身板(24)、右上部机身板(25)、右中部机身板(26)、右下部机身板(27);所述左上部机身板(22)、若干上部机身连接柱(23)、左下部机身板(24)、右上部机身板(25)、右中部机身板(26)、右下部机身板(27)分别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连接;所述右上部机身板(25)上设有一飞控装置(251);所述右中部机身板(26)上设有图数传输装置(261)、GPS安装座(262),所述GPS安装座(262)上设有一GPS装置(2621);所述右下部机身板(27)上设有一稳压器装置(271)。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力舵机系统模块(3)包括内部主轴(31)、外部主轴(32)、主轴舵机轴承座(33)、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左部主电机(35)、右部主电机(36)、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第三主轴轴承座(39);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第三主轴轴承座(39)分别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连接;所述左部主电机(35)安装连接于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上,所述右部主电机(36)安装连接于所述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上;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分别安装连接于所述左上部机身板(22)、左下部机身板(24)上;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包括三个舵机安装座(331)、三个连接柱(332)、上部主轴轴承座(333)、倾斜盘导板(334),所述三个舵机安装座(331)、倾斜盘导板(334)分别连接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333)通过所述三个连接柱(332)连接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所述三个舵机安装座(331)上分别设有一舵机(3311),所述舵机(3311)通过舵机连杆(33111)连接于所述下部倾斜盘(19);所述外部主轴(32)包括上部外主轴限位环(321)、下部外主轴限位环(322)、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所述上部外主轴限位环(321)、下部外主轴限位环(322)、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连接与所述外部主轴(32);所述外部主轴(32)穿设于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333)上的轴承(3331)、主轴舵机轴承座(33)上的轴承(335)、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中;所述上部外主轴限位环(321)连接于所述上部主轴轴承座(333)上端,所述下部外主轴限位环(322)连接于所述主轴舵机轴承座(33)下端,达到限位固定所述外部主轴(32)的目的;所述内部主轴(31)包括上部内主轴限位环(311)、中部内主轴限位环(312)、下部内主轴限位环(313)、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所述上部内主轴限位环(311)、中部内主轴限位环(312)、下部内主轴限位环(313)、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连接于所述内部主轴(31);所述内部主轴(31)穿设于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174)上的轴承(1741)、下部中联(17)上的轴承(172)、外部主轴(32)、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第三主轴轴承座(39)上的轴承(391)中;所述上部内主轴限位环(311)与所述中部连杆定位器(174)下端连接,所述中部内主轴限位环(312)与所述下部中联(17)上端连接,所述下部内主轴限位环(313)与所述第三主轴轴承座(39)上端连接,达到限位固定所述内部主轴(31)的目的;所述内部主轴(31)、外部主轴(32)顶部分别与所述上部中联(12)、下部中联(17)连接;所述左部主电机(35)的电机轴、右部主电机(36)的电机轴上分别安装有左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51)、右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61);所述左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51)、左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14)通过左部主电机皮带(352)连接,达到所述左部主电机(35)把动力传输至所述内部主轴(31)以驱动所述内部主轴(31)转动的目的;所述右部主电机皮带小轮(361)、右部主电机皮带大轮(323)通过右部主电机皮带(362)连接,达到所述右部主电机(35)把动力传输至所述外部主轴(32)以驱动所述外部主轴(32)转动的目的;所述左部主电机安装座(37)、右部主电机安装座(38)分别还设有左部皮带压紧轮(371)、右部皮带压紧轮(381),用于压紧所述左部主电机皮带(352)、右部主电机皮带(362),达到不打滑的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动力系统模块(4)包括左部副电机(41)、左部副电机安装座(42)、副电机连接管(43)、右部副电机安装座(44)、右部副电机(45)、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包括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1)、左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2)、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3)、右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4);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横向插入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后端,垂直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并且使之左右两边对称;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为空心结构;所述左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2)、右部副电机连接管固定板(434)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外侧,以便达到固定所述副电机连接管(43)的目的;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42)连接于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1),所述左部副电机(41)安装连接于所述左部副电机安装座(42)上;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44)连接于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固定板(433),所述右部副电机(45)安装连接于所述右部副电机安装座(44)上;所述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分别安装连接于所述右中部机身板(26)、右下部机身板(2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机身模块(5)包括两个下部侧板(51)、下部机身底板(52)、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53)、四个脚架连接座(54)、若干下部机身连接柱(55)、动力电池(56);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柱(55)一侧与所述两个下部侧板(51)连接,另一侧与所述两个上部侧板(21)连接;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53)、四个脚架连接座(54)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下部侧板(51);所述下部机身底板(52)连接于所述若干下部机身连接座(53)上;所述四个脚架连接座(54)上还分别设有一脚架(541);所述动力电池(56)用轧带(57)捆绑在所述下部机身底板(52)上;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分别与所述左部主电机(35)、右部主电机(36)电性连接;所述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分别与所述左部副电机(41)、右部副电机(45)电性连接;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图数传输装置(261)、稳压器装置(271)、GPS装置(2621)分别与所述飞控装置(251)电性连接;所述两个主电机调速控制器(34)、两个副电机调速控制器(46)、稳压器装置(271)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56)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当机体上升至所设定的飞行高度时,两个主电机将不再继续提高转速而是限定在此时的转速,与此同时两个副电机将自动转动起来给机体一个纯粹的向前附加推力;当机体达到所设定的飞行速度时,两个副电机将不再继续提高转速而是限定在此时的转速。
CN201811368013.9A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Pending CN109367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8013.9A CN109367772A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8013.9A CN109367772A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7772A true CN109367772A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9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8013.9A Pending CN109367772A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77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949A (zh) * 2019-03-13 2019-07-12 陈铭 一种共轴式复合自转无人直升机
CN113071662A (zh) * 2020-01-03 2021-07-06 上海英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1949A (zh) * 2019-03-13 2019-07-12 陈铭 一种共轴式复合自转无人直升机
CN113071662A (zh) * 2020-01-03 2021-07-06 上海英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97278A (zh) 一种直驱式油动定转速变桨距多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64747A (zh) 一种采用分布式混合动力的变体高效小型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11332462B (zh) 一种便携式小型筒式共轴反桨三叶片旋翼式无人机
CN204979218U (zh) 油电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714019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
CN110001949A (zh) 一种共轴式复合自转无人直升机
CN110816814A (zh) 一种基于单自动倾斜器的共轴式直升机操纵-传动系统
CN110294114B (zh) 一种共轴双桨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系统
CN109367772A (zh) 一种电动双层三桨共轴无人直升机
CN110481767B (zh) 一种基于油电混合动力的可折叠变螺距四旋翼飞行器及使用方法
CN205396540U (zh) 无人机螺旋桨倾转机构
CN205366061U (zh) 非平面八臂三十二旋翼飞行器
CN106741904A (zh) 一种复合无人飞行器
CN211642599U (zh) 一种矢量倾转的共轴双旋翼无人机
CN111409819A (zh) 双层同步变距共轴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85583A (zh) 倾转旋翼无人机
CN208484828U (zh) 一种能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行器
CN218806635U (zh) 一种倾转共轴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3693195A (zh) 一种微型飞行器
CN206446794U (zh) 一种混合动力无人机
CN107662703B (zh) 电动双共轴同侧反转倾转旋翼飞行器
CN206871352U (zh) 具有小旋翼的混合动力无人机
CN211281442U (zh) 一种基于单自动倾斜器的共轴式直升机操纵-传动系统
CN205076037U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
CN108502157A (zh) 一种独立结构的双旋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