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3653U - 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63653U CN206163653U CN201621295141.1U CN201621295141U CN206163653U CN 206163653 U CN206163653 U CN 206163653U CN 201621295141 U CN201621295141 U CN 201621295141U CN 206163653 U CN206163653 U CN 2061636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k
- detection
- uut
- leak detecting
- alarm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25000005843 halogen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89 dielect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液冷技术领域。检漏报警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系统,液冷系统包括盛装有冷却液的待测部件,待测部件中填充有检漏介质。检漏报警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报警器以及检测待测部件外是否存在检漏介质的检测器件,检测器件设置于待测部件外,检测器件与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报警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或通信连接。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检测到待测部件是否发生泄漏并进行报警,从而避免冷却液泄漏后对电池模组造成损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液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液冷是目前常用的电池模组散热方法,然而,当盛装冷却液的液冷扁管或液冷板等部件破损,使得冷却液发生泄漏,将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影响电池的性能,甚至造成电池爆炸等危险。但盛装冷却液的部件通常设置于电池模组内部,检测起来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漏报警装置,应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盛装有冷却液的待测部件,所述待测部件中填充有检漏介质,所述检漏报警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报警器以及检测所述待测部件外是否存在所述检漏介质的检测器件,所述检测器件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外,所述检测器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或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检漏介质为卤素气体或者挥发性液体,所述检测器件为气体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检测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检测器件为声光报警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待测部件为液冷扁管或液冷板,多个所述检测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液冷扁管或液冷板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所述待测部件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所述检测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报警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外。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所述检漏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能够与远程服务器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当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时,所述检漏报警装置还包括一近场通信组件,所述近场通信组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并能够与所述报警器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液冷系统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漏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在盛装冷却液的待测部件中填充有检漏介质,通过检测待测部件外是否存在检漏介质来判断是否有冷却液泄漏,从而避免了冷却液泄漏后不被发现,导致冷却液长期与电池接触,对电池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漏报警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器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器件的又一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器件的又一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警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模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标:10-电池模组;100-检漏报警装置;110-检测器件;120-中央控制器;130-报警器;140-无线通信模组;200-待测部件;210-液冷扁管;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20-固定板;230-单体电池;300-远程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漏报警装置100的连接框图。所述检漏报警装置100应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盛装有冷却液的待测部件200。根据实际需求,所述待测部件200可以为,但不限于,液冷扁管210或者液冷板。
所述检测器件110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200外,所述待测部件200中填充有检漏介质,所述检测器件110和报警器130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20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检测器件110用于检测所述待测部件200外是否存在所述检漏介质,并在检测到所述待测部件200外存在所述检漏介质时,向所述中央控制器120发送触控信息。所述中央控制器12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息时控制所述报警器130报警,以便相关负责人员能够知道该电池模组的液冷系统出现泄漏,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能够避免泄漏后的冷却液长期与电池接触,对电池性能造成损害。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对于所述待测部件200的破损部位较小,只泄漏一两滴冷却液的情形,一般的检测方法不容易检测到。但即便是微泄露,泄露后的冷却液长期与电池接触,也会对整个电池模组的性能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选地,所述检漏介质可以为,但不限于,卤素气体或者挥发性液体。其中,当所述挥发性液体随冷却液泄漏到所述待测部件200外时,会挥发成气态物质。
实施时,若所述检漏介质为为卤素气体,所述检漏介质填充于整个待测部件200的内部。若所述检漏介质为挥发性液体,所述检漏介质与所述冷却液混合流入所述待测部件200。
当所述待测部件200出现破损时,所述检漏介质会随着冷却液一并泄漏到待测部件200外。当所述检漏介质为卤素气体或者挥发性液体时,泄漏到所述待测部件200外的检漏介质为气态。因此,可选地,所述检测器件110可以为气体传感器,一旦发生冷却液泄漏,所述检测器件110即可检测到随冷却液泄漏到待测部件200外的气态检漏介质。检测器件110在检测到所述检漏介质时,即可向所述中央控制器120发送触发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件110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当所述检测器件110为一个或两个时,可以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所述待测部件200外的任意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当所述检测器件110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检测器件110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200外的不同位置。
实施时,任一检测器件110在检测到检漏介质后向所述中央控制器120发送的触发信息中,可以包括该检测器件110的身份信息。所述中央控制器120可以根据发送触发信息的检测器件110的身份信息以及预存的各检测器件110的安装位置,确定产生泄漏的大致位置。
当所述检漏介质为卤素气体或者挥发性液体时,泄漏到所述待测部件200外的为气态的检漏介质,因此可能出现多个检测器件110均检测到检漏介质的情况,此时所述中央控制器120可以根据第一个发送触发信息的检测器件110的位置确定产生泄漏的大致位置。也即,工作人员可以以第一个发送触发信息的检测器件110的位置为圆心对待测部件200进行排查。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检测器件110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有多种。
例如图2所示,多个所述检测器件110可以直接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200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待测部件200可以是液冷扁管210或液冷板,图2所示为所述待测部件200是液冷扁管210的情况,当所述待测部件200是液冷板时,检测器件110的具体设置方式和位置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2,所述液冷扁管210具有第一表面2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211相对的第二表面212,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检测器件11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液冷扁管210的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其中,位于同一个表面的检测器件110呈阵列排布。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液冷扁管210通常具有波浪形表面,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层子模组,实施时,所述液冷扁管210绕设于所述多层子模组之间,并与每一层子模组都接触。可选地,可以在所述液冷扁管210位于两层子模组的拐角处的外表面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器件110。
其中,对于内部开设有多个液流通道的液冷扁管210,在该液冷扁管210的表面与每一个液流通道对应的位置,可以间隔设置有多个检测器件110。例如图3所示,假设存在流道A和流道B,可以在流道A的表面间隔设置多个检测器件110,在流道B的表面与流道A表面设置的检测器件110对齐的位置设置检测器件110。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设置的方式可以为,但不限于,粘贴、焊接、一体成型或通过连接件连接。
又例如图4所示,多个所述检测器件110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用于固定电池的固定板220上。根据实际需求,所述固定板220通常矩形状或圆角矩形。可选地,可以在所述固定板220的四个顶角处设置一个所述检测器件110,并在所述固定板220的每一边缘间隔设置多个检测器件110。其中,位于同一边缘的多个检测器件110中,每两个检测器件110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
又例如,所述检测器件110可以设置于电池模组的箱体的内侧壁。
又例如,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230,实施时,所述盛装有冷却液的待测部件200会与所述单体电池230接触。可选地,多个检测器件11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230。
对于上述内容中列举的检测器件110的多种设置位置,可以仅采用其中一种,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几种结合设置,例如,设置于固定板220边缘处的多个检测器件110之间存在间隔,则可以仅在每一间隔所面对的单体电池230的表面设置一个所述检测器件110。
本实施例对所述检测器件110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制,只要能够检测到泄漏到待测部件200外的检漏介质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130可以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外,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报警器130可以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10的外表面。上述中央控制器120通过一电源线与所述报警器130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电池模组10内。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130也可以独立于所述电池模组10进行固定,所述中央控制器120可以通过近场通信组件与所述报警器130进行通信,所述中央控制器120与所述近场通信组件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130可以是,但不限于,声光报警器130。所述近场通信组件可以为,但不限于,ZigBee通信组件或射频通信组件。
请参阅图6,所述检漏报警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组140。所述无线通信模组140与所述中央控制器120电性连接,并且能够与远程服务器300通信。本实施例中,当所述中央控制器120接收到任一检测器件110发送的触发信息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组140向所述远程服务器300发送报警信息,以使所述远程服务器300将所述报警信息推送到相关负责人的随身设备(如,手机等智能终端)。
根据实际需求,所述无线通信模组140可以为,但不限于,3G通信模组或者WiFi通信模组。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单体电池230、液冷系统以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漏报警装置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漏报警装置100及电池模组10,在盛装有冷却液的待测部件200中填充检漏介质,使得冷却液发生泄漏时,检漏介质也随着冷却液一起外泄。检测器件110通过检测待测部件200外是否有检漏介质,来判断是否有冷却液泄漏,并在检测到有检漏介质时控制报警器130报警。通过无线通信模组140可以在检测到有检漏介质时,向远程服务器300发送报警信息,以保障工作人员能够接收到报警提醒。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及时地检测到冷却液的泄漏并进行报警,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避免了冷却液泄漏后不被发现,长期滞留在电池模组10内与电池接触对电池造成的损害。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现有程序代码或算法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左方向”、“右方向”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的液冷系统,所述液冷系统包括盛装有冷却液的待测部件,所述待测部件中填充有检漏介质,所述检漏报警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报警器以及检测所述待测部件外是否存在所述检漏介质的检测器件,所述检测器件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外,所述检测器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或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介质为卤素气体或者挥发性液体,所述检测器件为气体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待测部件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件为声光报警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部件为液冷扁管或液冷板,多个所述检测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液冷扁管或液冷板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所述待测部件与所述单体电池接触,所述检测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器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单体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能够与远程服务器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报警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时,所述检漏报警装置还包括一近场通信组件,所述近场通信组件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性连接,并能够与所述报警器通信连接。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液冷系统以及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漏报警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95141.1U CN206163653U (zh) | 2016-11-29 | 2016-11-29 | 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95141.1U CN206163653U (zh) | 2016-11-29 | 2016-11-29 | 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63653U true CN206163653U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866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95141.1U Active CN206163653U (zh) | 2016-11-29 | 2016-11-29 | 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636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0954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检漏方法、检漏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2304507A (zh) * | 2020-11-30 | 2021-02-02 | 中北大学 | 车辆发动机密封结构测试装置 |
-
2016
- 2016-11-29 CN CN201621295141.1U patent/CN2061636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0954A (zh) * | 2017-12-29 | 2019-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检漏方法、检漏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2304507A (zh) * | 2020-11-30 | 2021-02-02 | 中北大学 | 车辆发动机密封结构测试装置 |
CN112304507B (zh) * | 2020-11-30 | 2022-10-28 | 中北大学 | 车辆发动机密封结构测试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10308A (zh) | 检漏报警装置、方法及电池模组 | |
CN206480725U (zh) | 气体检漏装置及电池系统 | |
CN106773933B (zh) | 智能电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 |
US9829259B2 (en) | Heat exchanger plate and a plate heat exchanger | |
CN206163653U (zh) | 检漏报警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106447998B (zh) | 智能配变监测终端及监测系统 | |
CN109540328A (zh) | 基于无源传感技术的智能无线测温系统 | |
CN105890802A (zh) | 一种电池温度监控预警系统及电源装置 | |
CN108151976A (zh) | 漏液检测装置及电池系统 | |
CN108151897A (zh) | 母线测温系统及测温方法 | |
CN212254359U (zh) | 一种电力设备红外温度异常初期监测告警系统 | |
CN106595969A (zh) | 电池包冷却液探漏装置及系统 | |
CN109269733A (zh) | 一种电池箱漏液检测方法及系统 | |
US11860062B2 (en) |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olant leakage | |
CN108134149A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管理系统 | |
CN207097998U (zh) |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池 | |
CN106654419A (zh) | 探漏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208172073U (zh) | 窃电监控系统 | |
CN208043390U (zh) | 一种光纤故障监测装置 | |
US12222261B2 (en) | Liquid leakage detecting module and liquid leakage detecting device | |
CN208818359U (zh) | 一种电池温度监测装置 | |
CN108461847B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管理系统 | |
CN108565515A (zh) | 电池失稳抑制机构和系统 | |
WO2024138894A1 (zh) | 用于储能装置的漏液监测系统及漏液监测方法 | |
CN107331911A (zh) | 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动力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30000 Anhui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n Xin Road, No. 62 power battery factory Patentee after: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No. 26, No. 5, Tsing Luen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Huating (Hef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