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9354U -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9354U
CN206159354U CN201621229700.9U CN201621229700U CN206159354U CN 206159354 U CN206159354 U CN 206159354U CN 201621229700 U CN201621229700 U CN 201621229700U CN 206159354 U CN206159354 U CN 206159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end cap
valve body
hydraulic pressur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297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国良
张佳伟
钟芳
胡安琪
丁孺琦
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2297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9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9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93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主要由双线圈磁流变阀、双作用缸、蓄能器以及液压弯管等组成。该阻尼系统在双出杆式双作用缸旁并联一个双线圈型磁流变阀,通过实时改变磁流变阀外加磁场强度的大小来控制磁流变阀两端口压力差,从而控制阻尼器缸体两腔的压力差,达到控制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目的。采用双出杆式双作用缸,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双线圈磁流变阀可使系统进行三级调压,更加灵活可控。另外,旁通式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使系统在后期保护和维修等方面变得方便简单,有效降低维护成本。该系统可广泛用于工作要求复杂的半主动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在磁场作用下,能够从自由流动的牛顿流体转变为具有一定剪切屈服强度的粘塑性体,同时撤去磁场后又恢复为自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利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制成的磁流变元器件如磁流变阀、磁流变阻尼器、磁流变弹性体,已经广泛用于车辆、建筑、军工等行业。
磁流变阻尼器通过对励磁线圈输入不同大小的电流,从而控制阻尼间隙处磁场的大小,达到改变磁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实现阻尼器输出阻尼力无级可调的目的。为得到更大的输出阻尼力,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增大活塞头的体积从而使阻尼间隙的长度增加。这种方法不仅使磁流变阻尼器的体积变得庞大,同时增大了其制造难度和装配难度。另外,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头一旦损坏,需要进行维修拆卸非常困难,严重增加了维护和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该磁流变阀控阻尼器系统主要由双线圈磁流变阀、双作用缸和蓄能器组成;在双作用缸旁并联一个双线圈磁流变阀,通过实时改变双线圈磁流变阀外加磁场强度的大小来控制磁流变阀两端口压力差,从而控制双作用缸两腔的压力差,达到控制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目的。该磁流变阀控阻尼器系统采用双线圈磁流变阀,可同时形成三个阻尼间隙;磁流变液经过三个阻尼间隙的阻尼作用,磁流变阀进出口会有较大的压力差;同时通过控制输入不同方向的电流,可控制三个阻尼间隙两端之间的压差,进而控制磁流变阀进出口压差,起到三级调压的作用,从而使得阻尼器输出阻尼力可调范围大。该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稳定性高,装配简单,系统后期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左端盖(1)、左定位块(2)、左导向块(3)、阀体(4)、线圈Ⅰ(5)、阀芯(6)、线圈Ⅱ(7)、右导向块(8)、右定位块(9)、阀体右端盖(10)、液压弯管Ⅰ(11)、蓄能器缸体(12)、弹簧(13)、浮动活塞(14)、液压弯管Ⅱ(15)、三通管接头(16)、液压直管(17)、阻尼器右吊环(18)、阻尼器右端盖(19)、活塞头(20)、阻尼器缸体(21)、阻尼器左端盖(22)、活塞杆(23)、阻尼器左吊环(24)及液压弯管Ⅲ(25);阻尼器左吊环(24)与活塞杆(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2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3)与阻尼器左端盖(22)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2)与阻尼器缸体(21)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2)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23)中间部分加工有圆形凸起,活塞头(20)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3)圆形凸起部分过渡配合;活塞头(20)与活塞杆(23)通过左右销钉进行轴向定位;活塞头(20)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2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9)与阻尼器缸体(21)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9)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9)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3)与阻尼器右端盖(19)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吊环(18)与活塞杆(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缸体(21)侧面加工有两个螺纹通孔,液压弯管Ⅲ(25)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阀体左端盖(1)中间加工有螺纹通孔,液压弯管Ⅲ(25)与阀体左端盖(1)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阀体左端盖(1)与阀体(4)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阀体左端盖(1)与阀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定位块(2)与阀体(4)过渡配合,其左端由阀体左端盖(1)压紧;左导向块(3)左端紧贴左定位块(2),其右端紧贴阀芯(6);左定位块(2)、左导向块(3)及阀芯(6)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阀体右端盖(10)与阀体(4)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阀体右端盖(10)与阀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右定位块(9)与阀体(4)过渡配合,其右端由阀体右端盖(10)压紧;右导向块(8)左端贴紧阀芯(6),右端紧贴右定位块(9);右定位块(9)、右导向块(8)及阀芯(6)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阀芯(6)上加工有两个绕线槽;线圈Ⅰ(5)缠绕于阀芯(6)左侧绕线槽中,其引线经由左定位块(2)从阀体左端盖(1)中的引线孔引出;线圈Ⅱ(7)缠绕于阀芯(6)右侧绕线槽中,其引线经由右定位块(9)从阀体右端盖(10)中的引线孔引出;阀体右端盖(10)中间加工有螺纹通孔,液压弯管Ⅰ(11)与阀体右端盖(10)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液压弯管Ⅰ(11)与三通管接头(16)上端固定连接;三通管接头(16)下端与液压直管(17)固定连接;液压直管(17)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三通管接头(16)右端与液压弯管Ⅱ(15)固定连接;蓄能器缸体(12)下端加工有外螺纹,液压弯管Ⅱ(15)与蓄能器缸体(12)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浮动活塞(14)与蓄能器缸体(12)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浮动活塞(14)上端加工有沉孔,弹簧(13)下端与浮动活塞(14)上端沉孔配合;弹簧(13)上端紧靠蓄能器缸体(12)顶部。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磁流变阀控阻尼器系统在双作用缸阻尼器旁并联一个双线圈磁流变阀,通过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制双作用缸,并通过蓄能器进行磁流变液补充。由于采用双线圈磁流变阀,可同时形成三个有效阻尼间隙;通过控制输入电流大小及方向,可控制三个阻尼间隙两端之间的压差,进而控制磁流变阀进出口压力差,起到三级调压的作用,使得阻尼器输出阻尼力可调范围大。
(2)该磁流变阀控阻尼器系统主要由双线圈磁流变阀、双作用缸和蓄能器组成;具有稳定性高,装配简单,系统后期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作用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线圈磁流变阀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它包括:阀体左端盖(1)、左定位块(2)、左导向块(3)、阀体(4)、线圈Ⅰ(5)、阀芯(6)、线圈Ⅱ(7)、右导向块(8)、右定位块(9)、阀体右端盖(10)、液压弯管Ⅰ(11)、蓄能器缸体(12)、弹簧(13)、浮动活塞(14)、液压弯管Ⅱ(15)、三通管接头(16)、液压直管(17)、阻尼器右吊环(18)、阻尼器右端盖(19)、活塞头(20)、阻尼器缸体(21)、阻尼器左端盖(22)、活塞杆(23)、阻尼器左吊环(24)及液压弯管Ⅲ(25)。该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将双线圈磁流变阀、双作用缸和蓄能器连接在一起,形成闭合回路。通过控制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有效改变磁流变阀三个有效阻尼间隙处的磁场强度大小,控制磁流变阀进出口压差,达到控制阻尼系统输出阻尼力的目的。
图2所示为双作用缸结构示意图。双作用缸采用双出杆结构,活塞头(20)与活塞杆(23)通过左右销钉进行轴向定位。
图3所示为双线圈磁流变阀磁力线分布图。阀芯(6)与阀体(4)均为10号钢导磁材料,磁力线通过阀芯(6)和阀体(4)形成闭合回路,并垂直于三个有效阻尼间隙。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图2、图3所示,双线圈磁流变阀、双作用缸和蓄能器通过液压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当阻尼器中活塞杆(23)运动时,压迫阻尼器缸体(21)内的磁流变液流动。磁流变液通过液压管流经双线圈磁流变阀,给双线圈磁流变阀中线圈Ⅰ(5)和线圈Ⅱ(7)通入一定大小的电流,由于阀芯(6)与阀体(4)均为10号钢导磁材料,磁力线可通过阀芯(6)和阀体(4)形成闭合回路。阀芯上缠绕两组线圈,可同时形成三个阻尼间隙。磁流变液经过三个阻尼间隙的阻尼作用,磁流变阀进出口会有较大的压力差。同时通过控制输入不同方向的电流,可控制三个阻尼间隙两端之间的压差,形成三级调压,以达到所需的进出口压力差,进而改变阻尼器缸体内左腔和右腔的压力差,达到调节输出阻尼力的目的。同时阻尼器为双出杆阻尼器,可实现双向控制功能。

Claims (1)

1.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左端盖(1)、左定位块(2)、左导向块(3)、阀体(4)、线圈Ⅰ(5)、阀芯(6)、线圈Ⅱ(7)、右导向块(8)、右定位块(9)、阀体右端盖(10)、液压弯管Ⅰ(11)、蓄能器缸体(12)、弹簧(13)、浮动活塞(14)、液压弯管Ⅱ(15)、三通管接头(16)、液压直管(17)、阻尼器右吊环(18)、阻尼器右端盖(19)、活塞头(20)、阻尼器缸体(21)、阻尼器左端盖(22)、活塞杆(23)、阻尼器左吊环(24)及液压弯管Ⅲ(25);阻尼器左吊环(24)与活塞杆(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22)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3)与阻尼器左端盖(22)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2)与阻尼器缸体(21)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22)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23)中间部分加工有圆形凸起,活塞头(20)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3)圆形凸起部分过渡配合;活塞头(20)与活塞杆(23)通过左右销钉进行轴向定位;活塞头(20)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21)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9)与阻尼器缸体(21)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9)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9)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3)与阻尼器右端盖(19)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吊环(18)与活塞杆(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缸体(21)侧面加工有两个螺纹通孔,液压弯管Ⅲ(25)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阀体左端盖(1)中间加工有螺纹通孔,液压弯管Ⅲ(25)与阀体左端盖(1)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阀体左端盖(1)与阀体(4)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阀体左端盖(1)与阀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定位块(2)与阀体(4)过渡配合,其左端由阀体左端盖(1)压紧;左导向块(3)左端紧贴左定位块(2),其右端紧贴阀芯(6);左定位块(2)、左导向块(3)及阀芯(6)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阀体右端盖(10)与阀体(4)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阀体右端盖(10)与阀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右定位块(9)与阀体(4)过渡配合,其右端由阀体右端盖(10)压紧;右导向块(8)左端贴紧阀芯(6),右端紧贴右定位块(9);右定位块(9)、右导向块(8)及阀芯(6)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阀芯(6)上加工有两个绕线槽;线圈Ⅰ(5)缠绕于阀芯(6)左侧绕线槽中,其引线经由左定位块(2)从阀体左端盖(1)中的引线孔引出;线圈Ⅱ(7)缠绕于阀芯(6)右侧绕线槽中,其引线经由右定位块(9)从阀体右端盖(10)中的引线孔引出;阀体右端盖(10)中间加工有螺纹通孔,液压弯管Ⅰ(11)与阀体右端盖(10)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液压弯管Ⅰ(11)与三通管接头(16)上端固定连接;三通管接头(16)下端与液压直管(17)固定连接;液压直管(17)与阻尼器缸体(21)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三通管接头(16)右端与液压弯管Ⅱ(15)固定连接;蓄能器缸体(12)下端加工有外螺纹,液压弯管Ⅱ(15)与蓄能器缸体(12)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浮动活塞(14)与蓄能器缸体(12)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密封;浮动活塞(14)上端加工有沉孔,弹簧(13)下端与浮动活塞(14)上端沉孔配合;弹簧(13)上端紧靠蓄能器缸体(12)顶部。
CN201621229700.9U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9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9700.9U CN20615935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29700.9U CN20615935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9354U true CN206159354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2970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9354U (zh) 2016-11-16 2016-11-16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9354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6405A (zh) * 2018-03-29 2018-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缸体双出杆流动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8561370A (zh) * 2018-07-23 2018-09-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气体脉动压力发生装置
CN109268433A (zh) * 2018-07-20 2019-01-25 清华大学 一种外置阀式双出杆减振器
CN109869429A (zh) * 2017-12-01 2019-06-11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新型摩擦式减摆器
CN110271694A (zh) * 2019-06-05 2019-09-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出杆旁通阀式磁流变液着陆腿
CN110360260A (zh) * 2019-06-20 2019-10-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控制抗蛇形减振器及减振系统、车辆
CN110397695A (zh) * 2019-07-17 2019-11-01 重庆大学 磁流变半主动变阻尼与主动变惯容的悬架减振机构
CN110925349A (zh) * 2019-11-26 2020-03-27 重庆大学 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9429A (zh) * 2017-12-01 2019-06-11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新型摩擦式减摆器
CN108506405A (zh) * 2018-03-29 2018-09-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双缸体双出杆流动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9268433A (zh) * 2018-07-20 2019-01-25 清华大学 一种外置阀式双出杆减振器
CN108561370A (zh) * 2018-07-23 2018-09-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气体脉动压力发生装置
CN110271694A (zh) * 2019-06-05 2019-09-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出杆旁通阀式磁流变液着陆腿
CN110360260A (zh) * 2019-06-20 2019-10-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控制抗蛇形减振器及减振系统、车辆
US11859689B2 (en) 2019-06-20 2024-01-02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ctive control type anti-yaw damper, damping system and vehicle
CN110397695A (zh) * 2019-07-17 2019-11-01 重庆大学 磁流变半主动变阻尼与主动变惯容的悬架减振机构
CN110925349A (zh) * 2019-11-26 2020-03-27 重庆大学 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WO2021104185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重庆大学 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CN110925349B (zh) * 2019-11-26 2021-07-20 重庆大学 自传感分离式双筒磁流变阻尼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9354U (zh) 一种双线圈磁流变阀控双作用缸阻尼系统
CN105003589B (zh) 一种内置磁流变阀进行阻尼性能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2889331B (zh) 阀控恒磁磁流变阻尼器
CN204985492U (zh) 一种液流通道设有凹槽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5118105U (zh) 一种具有并联式液流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6830715U (zh) 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
CN208381187U (zh) 一种具有多段有效阻尼长度的并联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3062146B (zh) 一种阻尼间隙机械可调式双线圈磁流变阀
CN103486188B (zh) 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
CN205118104U (zh) 一种具有径向流和圆环流阻尼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5003585A (zh) 变截面活塞式磁流变减振器
CN108930753A (zh) 一种具有多段轴向液流阻尼通道的双线圈磁流变阻尼器
CN206145049U (zh) 一种非对称磁流变阀控阻尼器系统
CN204003728U (zh) 一种单线圈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阀
CN108458031B (zh) 一种超磁致挤压式磁流变阻尼器自适应方法及阻尼器
CN108953467A (zh) 一种具有串联液流通道的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4963986A (zh) 一种具有混合流动式液流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5315604U (zh) 内置磁流变阀进行阻尼性能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6468738U (zh) 采用双作用磁场的双通道磁流变阻尼器
CN105570374A (zh) 一种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
CN108757620B (zh) 一种阻尼间隙随液流方向自动调节的双线圈磁流变阀
CN208295247U (zh) 一种先导式比例伺服阀
CN103939517B (zh) 抗冲击磁流变缓冲器的抗过冲击的方法
CN207378038U (zh) 一种具有旁通回路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结构
CN203009438U (zh) 一种阻尼间隙机械可调式双线圈磁流变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