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6804U -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6804U
CN206156804U CN201621099846.6U CN201621099846U CN206156804U CN 206156804 U CN206156804 U CN 206156804U CN 201621099846 U CN201621099846 U CN 201621099846U CN 206156804 U CN206156804 U CN 206156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counter
water
osmosis membrane
membrane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998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雪刚
杜鹏
郑防震
宋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998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6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6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6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其中,反渗透膜元件包括膜元件本体和环形定位部,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本体至少一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定位部套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外,且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入水通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反渗透膜元件在烘干过程中膨胀变形。

Description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背景技术
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是水处理技术中的常用元件,其内部设有带有多个孔的中心管以及卷在中心管上的交替层叠的多层反渗选膜和导流网。当多层反渗选膜和导流网完成卷绕到中心管的操作后,需要进行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多层反渗选膜和导流网会发生膨胀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元件,旨在防止反渗透膜元件在烘干过程中膨胀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渗透膜元件,包括膜元件本体和环形定位部,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本体至少一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定位部套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外,且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入水通孔。
优选地,所述环形定位部由打孔胶带沿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周壁缠绕形成。
优选地,所述打孔胶带包括塑料基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塑料基层朝向所述膜元件本体一侧表面上的粘结层。
优选地,所述入水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入水通孔在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呈阵列排布。
优选地,多个所述入水通孔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入水通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1mm。
优选地,所述膜元件本体包括中心管组、多个反渗透膜片组和两个密封胶层,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废水管,多个所述废水管环绕所述纯水管排布,所述纯水管的管口以及所述废水管的管口构成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出水口;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均具有位于所述中心管组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中心管组外部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废水管和所述纯水管被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一部分隔开;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二部分形成围绕在所述中心管组的周围的多层薄膜组件;两个所述密封胶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在所述中心管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相粘合。
优选地,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胶层粘合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排出口和纯水排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排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排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所述废水排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排出口设置。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包括反渗透膜片、进水导流网以及纯水导流网;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反渗透膜片正面向内对折设置,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二部分叠合并共同沿周向缠绕所述中心管组;同一所述反渗透膜片正面夹层之间形成进水流道;相邻两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夹层之间形成产水流道;所述进水导流网和所述废水管位于进水流道中,所述纯水导流网位于产水流道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滤芯,包括壳体、水路转换器和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包括膜元件本体和环形定位部,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本体至少一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定位部套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外,且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入水通孔;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水路转换器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出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反渗透净水器,包括滤芯,所述滤芯包括壳体、水路转换器和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包括膜元件本体和环形定位部,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本体至少一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定位部套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外,且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入水通孔;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水路转换器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出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所述膜元件本体外套设环形定位部,环形定位部对膜元件本体的大小进行限定,能够有效避免膜元件本体在干燥时膨胀变形,同时在环形定位部上设有入水通孔,供水流从环形定位部外流入膜元件本体的侧面上的进水口,从而保证膜元件本体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渗透膜元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反渗透膜元件沿A-B-C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反渗透膜元件的中心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芯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膜元件本体 200 环形定位部
300 第一端盖 400 第二端盖
110 中心管组 120 反渗透膜片组
130 密封胶层 111 纯水管
112 废水管 210 入水通孔
700 反渗透膜元件 800 壳体
900 水路转换器 810 本体
820 盖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渗透膜元件。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反渗透膜元件700包括膜元件本体100和环形定位部200,所述膜元件本体100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本体100至少一端面设有出水口;所述环形定位部200套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100外,且所述环形定位部200的周壁上开设有入水通孔210。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所述膜元件本体100外套设环形定位部200,环形定位部200对膜元件本体100的大小进行限定,能够有效避免膜元件本体100在干燥时膨胀变形,同时在环形定位部200上设有入水通孔210,供水流从环形定位部200外流入膜元件本体100的侧面上的进水口,从而保证膜元件本体100的正常工作。
为了便于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定位部200由打孔胶带沿所述膜元件本体100的周壁缠绕形成,此时只需在反渗透膜片组卷制完成后,卷制打孔胶带到膜元件本体100的周壁即可,打孔胶带的缠绕圈数至少超过一圈(实现闭合),在单层强度足够的情况下,打孔胶带缠绕可以小于两圈,在单层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多缠绕几圈,缠绕时必须注意打孔胶带的孔不能相互遮挡。如此,环形定位部200能够很容易的套设于膜元件本体100上。所述打孔胶带包括塑料基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塑料基层朝向所述膜元件本体100一侧表面上的粘结层,粘结层需要保证一定粘性和防水性能,以避免环形定位部200开裂或脱落,其可以由胶料涂覆在塑料基层上形成;塑料基层的强度不能太低,否则无法承受膨胀时的应力,因此该塑料基层的厚度一般为0.15-0.25mm,优选为0.2mm。当然,环形定位部200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别的设置方式也可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例如环形定位部200由橡胶、塑料材料制备成型后套接到膜元件本体100外也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为了能够均匀进水,请进一步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通孔2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入水通孔210在所述环形定位部200的周壁上呈阵列排布。各个方向的水都可以从入水通孔210进入膜元件本体100中,水流更均匀,能够避免水流集中冲击对环形定位部200损坏。所述入水通孔21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水通孔210的形状相同,有利于提高水流的均匀性;入水通孔210可以是圆孔、矩形孔、条形孔、椭圆形孔等,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进行选取,入水通孔210的尺寸不宜过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成型设置入水通孔210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一般不小于1mm,孔径最大值根据环形定位部200的尺寸而定,当环形定位部200的外圆周长的一半大于环形定位部200的高度时,所述圆孔的孔径一般不超过环形定位部200的高度,当环形定位部200的外圆周长的一半小于环形定位部200的高度时,所述圆孔的孔径一般不超过环形定位部200的周长的一半。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膜元件本体100包括:中心管组110、多个反渗透膜片组120和两个密封胶层130,所述中心管组110包括纯水管111以及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废水管112,多个所述废水管112环绕所述纯水管111排布,所述纯水管111的管口以及所述废水管112的管口构成所述膜元件本体100的出水口;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均具有位于所述中心管组110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中心管组110外部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废水管112和所述纯水管111被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第一部分隔开;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第二部分形成围绕在所述中心管组110的周围的多层薄膜组件;两个所述密封胶层130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120在所述中心管组110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120相粘合。中心管组110包括纯水管111和多个环绕纯水管111的废水管112;反渗透膜元件700的每一废水管112对应一个反渗透膜片组120,从而可以实现多膜个卷取,可以增加流道数量,有利于提高原水通量,并解决反渗透膜片过长渗透压力不足导致部分反渗透膜片并未达到过滤目的的问题;通过两个所述密封胶层130分别密封反渗透膜片组120的两端(需要注意的是,密封胶层130不能封堵纯水管111或废水管112的内部管口),防止水从反渗透膜片组120的两端流出或流入,可以形成多个反渗透膜片组120外侧边侧流进水,中间废水管112排出废水的原水水路;本实用新型的反渗透膜元件700使用时,原水通过侧流进水,流道变窄,进水面积减小,还可以在反渗透膜片组120中采用低厚度的进水导流网,继续减少进水面积,而流程也大大增长,因此可以增加原水与反渗透膜片接触的时间,提高原水回收率;同时,因为减小了原水进水面积,可以加大反反渗透膜片组120的渗透膜片表面水流速度(在进水通量一定时,进水通量Q与水流速度V之间的关系是V=Q/S;其中,S为进水面积,具体的,S=Ld;L为进水端膜片长度,d为截面厚度,侧流主要是减小了L,另外用小的进水导流网自然减小了厚度d),因而能够减小反渗透膜片表面浓差极化,降低该反渗透膜元件700的污染速度,有利于提高原水回收率,从而改善原水的浪费问题,达到节约原水的效果。
为了对反渗透膜片组120和中心管组110进行更好的定位,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膜元件700还包括第一端盖300和第二端盖400,所述第一端盖300和第二端盖400分别盖设于所述中心管组110和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120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胶层130粘合固定;其中,所述第一端盖300设有废水排出口和纯水排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300设有废水排出口,所述第二端盖400设有纯水排出口;所述废水管112连通所述废水排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111连通所述纯水排出口设置。通过第一端盖300和第二端盖400分别夹紧中心管组110和反渗透膜片组120的两端以进行定位,同时在第一端盖300/第二端盖400上设置纯水排出口和废水排出口,形成与中心管组110对应管路连通的流道,方便水流的收集和排出。所述废水排出口和所述纯水排出口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一端盖300或第二端盖400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水路的设置。为了简化水路,第二端盖400并没有设置出水口,所述废水排出口和所述纯水排出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300上。在实际使用时,反渗透膜元件700一般是竖直放置的,此时,对应的所述纯水管111和多个所述废水管112也沿竖直方向摆放,第一端盖300在上方,第二端盖400在下方,设置所述纯水管111的下端口被封堵,多个所述废水管112的下端口均被封堵,从上端收集纯水和废水,水流均匀,且便于管路的设计。
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包括反渗透膜片(未图示)、进水导流网(未图示)以及纯水导流网(未图示);进水导流网和纯水导流网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膜片的正反两面,原水在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流动,并在渗透压力的作用下,从反渗透膜片的正面向反渗透膜片的反面渗透纯水,纯水产生在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并在纯水导流网的导流作用下向纯水管111流动。其中,反渗透膜片可以通过对折使得正面与正面邻接,反面与反面邻接,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从而防止纯水被污染;实际操作时,反渗透膜片的对折时可以是正面向内对折也可以是反面向内对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取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反渗透膜片正面向内对折设置,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第二部分叠合并共同沿周向缠绕所述中心管组110;同一所述反渗透膜片正面夹层之间形成进水流道;相邻两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夹层之间形成产水流道;所述进水导流网和所述废水管112位于进水流道中,所述纯水导流网位于产水流道中。此时,进水流道与产水流道之间相互独立,并彻底隔离,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进水导流网不与所述纯水管111和其他的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反渗透膜片的反面接触;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纯水导流网不与所述废水管112和其他的所述反渗透膜片组120的反渗透膜片的正面接触;原水只在进水流道中流动最后由废水管112排出,纯水只在产水流道中流动最后由纯水管111排出,从而避免纯水污染,保证净化效果。为了能够顺利的将纯水导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所述产水流道除靠近所述纯水管111的侧边以外的其他侧边均闭合密封,以使得所述产水流道仅具有朝向所述纯水管111的纯水出口;此时产水流道形成一个三侧密封一侧开口的膜袋,膜袋口对着纯水管111,限定膜袋内的纯水只能朝纯水管111流动;原水在反渗透膜片的作用后产生纯水,纯水形成在膜袋内并流动到袋口进入纯水管111中。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卷膜操作时进行实现密封,同时两端的密封位置还可以利用两个密封胶层130进行第二次密封,进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滤芯,该滤芯包括壳体800、水路转换器900和反渗透膜元件700,该反渗透膜元件7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滤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反渗透膜元件700容置于所述壳体800内;所述水路转换器900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700的所述膜元件本体100的出水口相连通;具体的,壳体800包括本体810和盖设于本体810上的盖体820,所述水路转换器900设有两条独立的水路,其中一条所述水路与多个所述废水管112相连通,另一条所述水路与所述纯水管111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反渗透净水器,该反渗透净水器包括滤芯,该滤芯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反渗透净水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膜元件本体,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侧面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元件本体至少一端面设有出水口;
环形定位部,所述环形定位部套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外,且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开设有入水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定位部由打孔胶带沿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周壁缠绕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胶带包括塑料基层以及涂覆于所述塑料基层朝向所述膜元件本体一侧表面上的粘结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入水通孔在所述环形定位部的周壁上呈阵列排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入水通孔的形状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通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1m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元件本体包括:
中心管组,所述中心管组包括纯水管以及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废水管,多个所述废水管环绕所述纯水管排布,所述纯水管的管口以及所述废水管的管口构成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出水口;
多个反渗透膜片组,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均具有位于所述中心管组内部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中心管组外部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废水管和所述纯水管被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一部分隔开;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二部分形成围绕在所述中心管组的周围的多层薄膜组件;
两个密封胶层,两个所述密封胶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在所述中心管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与所述多个反渗透膜片组相粘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膜元件本体的两端,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密封胶层粘合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排出口和纯水排出口;或者,所述第一端盖设有废水排出口,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纯水排出口;所述废水管连通所述废水排出口设置,所述纯水管连通所述纯水排出口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包括反渗透膜片、进水导流网以及纯水导流网;
每一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反渗透膜片正面向内对折设置,多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组的第二部分叠合并共同沿周向缠绕所述中心管组;同一所述反渗透膜片正面夹层之间形成进水流道;相邻两个所述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夹层之间形成产水流道;所述进水导流网和所述废水管位于进水流道中,所述纯水导流网位于产水流道中。
10.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路转换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水路转换器与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所述膜元件本体的出水口相连通。
11.一种反渗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芯。
CN201621099846.6U 2016-09-29 2016-09-29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Active CN206156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9846.6U CN206156804U (zh) 2016-09-29 2016-09-29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99846.6U CN206156804U (zh) 2016-09-29 2016-09-29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6804U true CN206156804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3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99846.6U Active CN206156804U (zh) 2016-09-29 2016-09-29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68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9681A (zh) * 2016-09-29 2016-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9681A (zh) * 2016-09-29 2016-12-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0894B (zh) 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CN206381852U (zh) 以一体型形成流路的侧流式反渗透膜过滤器
CN106345300A (zh) 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其卷膜方法和反渗透净水器
CN107986393A (zh) 滤芯及反渗透净水器
CN206156806U (zh) 滤芯和净水设备
CN206045810U (zh) 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CN103521076A (zh) 卷式膜元件
CN103446884A (zh) 卷式反渗透膜组件
US20210023504A1 (en) Membrane element and filter cartridge
CN107998887A (zh) 反渗透滤芯、反渗透净水系统和反渗透净水器
CN213913181U (zh) 一种净水用卷式膜元件及过滤装置
CN206156804U (zh)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CN106745524A (zh) 一种反渗透膜元件和净水设备
CN104226113B (zh) 反渗透膜滤芯及具有其的水处理设备
CN206156805U (zh) 滤芯及反渗透净水器
CN106219681A (zh) 反渗透膜元件、滤芯和反渗透净水器
CN104437096A (zh) 卷式膜组件
CN103521077A (zh) 卷式高精度膜组件
CN206103722U (zh) 反渗透膜元件和滤芯
CN105645519A (zh) 一种一端进水的高效节水反渗透膜组件
CN210915441U (zh) 一种多级反渗透过滤组件
CN106237861A (zh) 反渗透膜元件、反渗透膜元件的制备方法和滤芯
CN206103724U (zh) 螺旋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和反渗透净水器
CN205435498U (zh) 一种正渗透卷式膜组件
CN104474901B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中心管结构的水过滤卷式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ai Xuegang

Inventor after: Gui Peng

Inventor after: Zheng Fangzhen

Inventor after: Song Guodong

Inventor before: Cai Xuegang

Inventor before: Du Pe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Fangzhen

Inventor before: Song Guod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