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5926U -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5926U
CN206145926U CN201621085908.8U CN201621085908U CN206145926U CN 206145926 U CN206145926 U CN 206145926U CN 201621085908 U CN201621085908 U CN 201621085908U CN 206145926 U CN206145926 U CN 206145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rotating shaft
axle sleeve
doo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59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荣华
黄鉴良
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59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5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5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5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门结构和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门结构包括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门体、设置于所述门体的转动结构、及连接于所述转动结构的电机,所述门体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风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门体转动,使所述门体闭合所述出风框或隐藏于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直接利用电机驱动门体转动,使门体具有滑动开合于出风框的功能的同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对零件精度的要求,且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约了空调门结构的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空调门结构及应用该空调门结构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和改善型需求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圆柱形柜机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均价也愈发亲民,圆柱形柜机已成为客厅空调的主导产品。目前圆形柜机市场定位基本为中高端产品,其出风口处均设置有滑动门或闭合门,在空调关机后用于遮挡出风口,起到防尘、美观的作用。目前滑动门基本采用三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电机驱动齿轮带动安装在滑动门上的齿条,实现滑动门的开合;一种是通过外观面的左右侧板开合,开机时左右侧板向两侧运动,关机后左右侧板复位来是实现出风口的闭合;另外一种是在外观面板与内侧风道之间设置一道圆形可旋转的闭合门,在闭合门的顶端设置滚动轴承与空调器固定,通过电机和齿轮系组成的旋转机构驱动闭合门的开合。
目前滑动门开合的几种方式,都需要齿轮、齿条等驱动结构的高精度配合,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对精度、装配工艺要求高,制造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门结构,该空调门结构在实现门体开合的基础上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于维护、安全性能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门结构,所述空调门结构包括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门体、设于所述门体的转动结构、及连接于所述转动结构的电机,所述门体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风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门体转动,使所述门体闭合于所述出风框或隐藏于所述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相套接的转轴和轴套,所述转轴或轴套二者之一固定于所述门体,二者之另一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与所述转轴或轴套,并驱动所述门体转动。
优选地,所述空调门结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沿其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轴套相套接,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轴套相套接;
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或
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套或第二轴套。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时,所述门体闭合所述出风框;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时,所述门体隐藏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若干沿其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若干沿其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三轴套,每一第三转轴套接于相应的第三轴套;若干第三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若干第三轴套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或
若干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若干第三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若干凸台,若干所述凸台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转动结构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门体的一侧边止挡于若干所述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转动结构的轴线方向设置的挡壁,所述挡壁与所述门体的另一侧边相配合止挡。
优选地,所述门体为圆弧形门板,所述出风框为与所述门体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门结构,空调器的门体隐藏于所述壳体时,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壳体,所述门体与上述壳体共同形成风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直接利用电机驱动门体转动,使门体具有滑动开合于出风框的功能的同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对零件精度的要求,且简化了装配过程,节约了空调门结构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门结构一实施例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部分结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门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9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部分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11为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14为图13中F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1至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门结构。
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空调门结构包括的壳体30、转动连接于壳体30的门体10、转动结构70,及连接于转动结构70的电机50,门体10通过转动结构70转动连接于壳体30,壳体30设有出风框31;
电机50通过转动结构70驱动门体10转动,使门体10闭合出风框31或隐藏于壳体30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50驱动门体10转动,使得门体10可相对于壳体30滑动,门体10滑动至可将出风框31闭合,或隐藏于壳体30内,使出风框31具有闭合状态,或使出风框31具有开启状态。
参图5,该转动结构70可以是相配合的转轴71和轴套72,轴套72形成有孔(未标示),转轴71容纳于轴套72的孔中,以将轴套72与转轴71连接,该转轴71可以是沿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设置的圆柱体旋转轴,转轴71可固定于门体10,壳体30可以沿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设置相应的轴套72,该转轴71套接于轴套72,以使转轴71和轴套72可以相对转动,电机50的转动轴可直接连接于该转轴71,并驱动转轴71转动,从而使得门体10相对壳体30滑动。该电机50可以为步进电机,通过控制器对步进电机的控制达到对门体10旋转角度的精确控制,以使门体10可以精准的达到出风框31相应位置或隐藏于壳体30的侧壁。还可以在门体10的相应位置设置传感器(未图示),传感器对门体10的位置进行检测,传感器将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未图示),控制器控制电机50的启停和转动方向,以使门体10可以精准的达到出风框31相应位置或隐藏于壳体30的侧壁。可以理解的,转轴71和轴套72的设置还可以为:转轴71固定于壳体30,轴套72固定于门体10,电机50的转动轴连接于轴套72,以驱动门体10转动,该转动结构70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铰链结构或其他的可相对转动的常用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直接将电机50的转动轴连接于门体10上的转轴71,相较于传统门体开合方式中需要用齿轮等结构来进行力或运动的传递,电机50直接驱动门体10转动,使门体10相对壳体30转动,从而使门体10开启或闭合出风框31,该设置方式使得空调门结构零件减少,结构简单,简化了整体的安装过程,大幅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和成本,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门结构还包括定位结构90,定位结构90设置于壳体30,门体10止挡于定位结构90。
电机50驱动门体10转动,当门体10止挡于定位结构90时,控制器驱动电机50停止转动,使门体10保持开启或闭合的状态。定位结构90的设置,使得门体10定位准确,门体10的开启和闭合状态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转轴71可以为若干小段的圆柱形结构,小段的圆柱形结构沿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设置。
结合图4至图6,转动结构70包括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转动结构70还包括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第一转轴711和第一轴套721相套接,第二转轴712和第二轴套722相套接;
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设置于门体10,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设置于壳体30,电机50的转动轴连接于第一转轴711或第二转轴712;或
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设置于门体10,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设置于壳体30,电机50的转动轴连接于第一轴套721或第二轴套722。
其中,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可以分别设置于门体1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或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分别设于门体10的一端和另一端,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分别设于壳体30上,且分别与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为相对应设置,电机50连接于第一转轴711或第二转轴712,并驱动门体10转动,以实现门体10相对壳体30的滑动。
也可以为,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分别设于门体1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或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分别设于门体10的一端和另一端,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分别设于壳体30上,且分别与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为相对应设置,电机50连接于第一轴套721或第二轴套722,并驱动门体10转动,以实现门体10相对壳体30的滑动。该设置方式为上述结构的等效替换,达到的效果相同。
其中,电机50设于门体10的上端,并驱动门体10转动。也可以为,电机50设于门体10的下端,并驱动门体10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为将电机50设于门体10的上端,进一步加强了门体10运动时的平稳性,且便于维修,电机50不容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结合图2和图3,定位结构90包括第一定位结构91和第二定位结构92,门体10止挡于第一定位结构91时,门体10闭合于出风框31;门体10止挡于第二定位结构92时,门体10隐藏于壳体30内。
当电机50驱动门体10转动,使门体10的一侧边止挡于第一定位结构91时,门体10完全将出风框31闭合,使门体10具有闭合状态;当电机50驱动门体10转动,使门体10的另一侧边止挡于第二定位结构92时,门体10隐藏于壳体30内,使门体10具有开启状态,门体10和壳体30的内壁共同形成风道20(参见图3),出风框31连接空调器内部的风道20进行出风。
该第一定位结构91和第二定位结构92的设置,在使空调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保证了空调门结构开启和闭合的有效性,且该定位结构不容易损坏,进一步保证了空调门结构的使用性能,使其使用寿命延长。
转动结构70还包括若干沿其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三转轴713,转动结构70还包括若干沿其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三轴套723,每一第三转轴713套接于相应的第三轴套723;若干第三转轴713设于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之间,若干第三轴套723位于所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之间;或
若干第三转轴713设于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之间,若干第三轴套723位于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之间。
增加该第三转轴713和第三轴套723的结构,当门体10过长的时候,相套接的多个第三转轴713和第三轴套723能够承担一部分的受力,保证了门体10转动时的同轴度和平稳性,另外,设置该第三转轴713和第三轴套723可以校正门体10的变形,减小门体10变形对外观缝隙的影响。
若干第三转轴713和第三轴套723均沿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均匀布置,使转动结构70的受力均匀、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图9为空调门结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9中的门体10为闭合状态,结合图9-11以及图3,第一定位结构91包括设于壳体30的若干凸台,优选地,每一凸台具有长条状结构,若干凸台间隔设置。若干凸台的设置方向与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平行,门体10的一侧边止挡于若干凸台。门体10沿转动结构70的轴线进行旋转,当门体10的一侧边由若干凸台止挡时,达到闭合状态。若干凸台组合成的第一定位结构91止挡效果好,且每个的凸台的结构不会造成清洁死角,使该部位不会积累过多的灰尘、方便打扫,不会对外观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该空调门结构的使用性能。
图12空调门结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12中的门体10为开启状态,结合图12-14以及图3,第二定位结构92包括沿平行于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设置的挡壁,挡壁与门体10的另一侧边相配合止挡。门体10沿转动结构70的轴线进行旋转,当门体10的另一侧边由挡壁止挡时,达到开启状态。由该挡壁形成的第二止挡结构92止挡效果好,且该挡壁的具体结构为由空调器风道的侧壁形成的贯穿于风道的凸条921,该凸条921具有一止挡面9211,该止挡面9211与门体10的另一侧边相匹配,且该止挡面9211与门体10的另一侧边相止挡后形成有重叠部分,该重叠部分能够对风道里形成的气流进行止挡,使得该空调门结构应用于空调器上时,该门体10在开启状态下能够作为风道的一部分对空气进行导流,使得空调器100的导风效果更好,提高空调器的使用性能。
结合图1和图2,门体10为圆弧形门板,出风框31为与门体10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门结构主要应用于圆柱形空调器100上,故壳体30大致为圆柱形,则壳体30上形成的出风框31为该圆柱形结构的一部分,俯视呈圆弧形,用于将该出风框31进行遮挡的门体10也俯视成圆弧形,在电机50的启动过程中,门体10可相对壳体30进行滑动。该门体10的具体结构参见图8,门体10的内侧壁沿垂直于转动结构70的轴线方向固定有多个连接板11,轴套72设于连接板11上,连接板11包括第一连接板111、第二连接板112和第三连接板113,其中,第一连接板111固定于门体10的上端,第二连接板112固定于门体10的下端,第三连接板113为三个,三个第三连接板113均匀的分布于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之间。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12上分别设有第一转轴711和第二转轴712,每一第三连接板113上均设有一第三轴套723。相应的,参见图2,壳体30设有连接结构32,结合图5至图7,连接结构32包括第一连接件321、第二连接件322和第三连接件323,其中,第一连接件321与第一连接板111相配合,第二连接件322于第二连接板112相配合,第三连接件323为三个,每一第三连接件323均与一第三连接板113相配合。第一连接件321和第二连接件322上分别设有第一轴套721和第二轴套722,每一第三连接件323上均设有一第三转轴713。第一转轴711套接于第一轴套721,第二转轴712套接于第二轴套722,每一第三转轴713套接于相应的第三轴套723,完成门体10与壳体30的安装。
可以理解的,第三连接板113和第三连接件323均不限于三个,可为更多或更少,相应的,第三转轴713和第三轴套723的数量也可为更多或更少,具体数量依据门体10的尺寸及受力情况来设置。
参见图6和图7,为了使转动结构70达到更好的转动效果,第一转轴711和第一轴套721、第二转轴721和第二轴套722、第三转轴713和第三轴套723之间均可设有相配合的滚动轴承80。设置有滚动轴承80使转动结构70转动起来更加平稳、可靠,从而使空调门结构转动更加平稳、可靠。
参见图5,电机50的转动轴连接有一曲轴60,门体10上端设有第一转轴711,曲轴60连接于第一转轴711,电机50驱动门体10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门结构,该空调门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空调器的门体10隐藏于壳体30时,门体10止挡于壳体30,形成风道20(参见图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门结构包括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门体、设置于所述门体的转动结构、及连接于所述转动结构的电机,所述门体通过所述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风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门体转动,使所述门体闭合所述出风框或隐藏于所述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相套接的转轴和轴套,所述转轴或轴套二者之一固定于所述门体,二者之另一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于所述转轴或轴套,并驱动所述门体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门结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定位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轴套相套接,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轴套相套接;
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或
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设置于所述门体,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套或第二轴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时,所述门体闭合所述出风框;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时,所述门体隐藏于所述壳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若干沿其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转动结构还包括若干沿其轴线间隔设置的第三轴套,每一第三转轴套接于相应的第三轴套;若干第三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若干第三轴套位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或
若干第三转轴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之间,若干第三轴套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若干凸台,若干所述凸台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转动结构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门体的一侧边止挡于若干所述凸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转动结构的轴线方向设置的挡壁,所述挡壁与所述门体的另一侧边相配合止挡。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为圆弧形门板,所述出风框为与所述门体相配合的圆弧形结构。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门结构,空调器的门体隐藏于所述壳体时,所述门体止挡于所述壳体,所述门体与所述壳体共同形成风道。
CN201621085908.8U 2016-09-27 2016-09-27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06145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5908.8U CN206145926U (zh) 2016-09-27 2016-09-27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5908.8U CN206145926U (zh) 2016-09-27 2016-09-27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5926U true CN206145926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5908.8U Active CN206145926U (zh) 2016-09-27 2016-09-27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5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6336B (zh) 立式空调器
CN106152445A (zh) 环形引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05042694B (zh) 出风框、壳体和贯流空调柜机
CN203036942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电动风门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2252407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导风装置
CN201672639U (zh) 立式空调及其旋转闭合门结构
CN10628797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4456897A (zh) 空调器
CN104848508A (zh) 空调器
CN106352519A (zh) 一种面板驱动装置
CN10622508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247454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6145926U (zh) 空调门结构及空调器
CN104864505A (zh) 空调器
CN206626780U (zh) 导风板驱动机构及空调器
CN106287975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1885367U (zh) 立式空调器
CN209114187U (zh) 商标布定型装置
CN203718956U (zh) 空调器
CN204555245U (zh) 空调器
CN203928331U (zh) 一种整体式导风机构、风口装置及风管机
CN202734173U (zh) 具有隐藏式开关门机构的空调机
CN106152458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7357098U (zh) 防直吹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225080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