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5791U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45791U CN206145791U CN201620960448.2U CN201620960448U CN206145791U CN 206145791 U CN206145791 U CN 206145791U CN 201620960448 U CN201620960448 U CN 201620960448U CN 206145791 U CN206145791 U CN 2061457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ing piece
- indoor
- handle
- premises station
- fore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室内外连接组件连接。室内外连接组件通过快速连接部件快速通断。室内机包括自动排水系统。具体为室内机接水盘一端外侧面设置有卡槽上,内侧面设置有水位感应通道;电磁感应开关与磁感开过盈配合。浮球限位在水位感应通道内;室内机排水管连接到接水盘上;室外机排水管连接到室外机水泵上;室内机排水管和室外机连接水管通过快速连接部件对接后形成自动排水通道;电磁感应开关与水泵均与控制器通信;控制器根据电磁感应开关的水位信息控制水泵启闭。自动排水系统可以使产品持续运行以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同时不需要手工排水,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和实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适用多种场合的式空调器,能方便的适用于房间、户外和汽车等场所。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分体机式空调器被大多数家庭广泛使用,市场保有量大。分体机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分别安装在室内侧和室外侧,室内外之间通过连接铜管和电源连接线连接起来。在使用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的接线、接管、抽真空、固定和安装等。分体机式空调器被大量使用的同时,也暴露了以下缺点和局限性:
1、体积较大,不方适用多种场合的带;
2、需要专业人员安装,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安装费用;
3、只能在固定场所使用;
4、无法应用于户外场所。
随着市场和消费者对于空调器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样化,适用多种场合的式空调器的产品需求日益增多,移动空调因为具有适用多种场合的性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同。但是移动空调的缺点也相当明显:
1、产品一体化设计,体积较大;
2、压缩机和散热器都在室内,导致噪音大;
3、只能实现局部制冷,对整个室内区域而言,制冷效果较差;
4、冷凝水排除不方便,需要人工操作;
5、排风管安装不方便。
通过以上分体式空调和移动空调的分析对比,各自的优缺点和局限性都比较明显。
随着人们对空调器功能需求的越来越多样化,要求空调器要适应不同的场所,多样的功能,且空调器能做到一机多用,无论是居家、车载、户外出行,都要不随场合的变化而受到限制,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器都是单一性、有针对性的,还没有出现这种既适用多种场合的又多用途、多功能的空调器,所以这种多用途适用多种场合的式空调器填补了市场的空缺,多用途相对单一性,为消费者节约了生活成本,适用多种场合的式方便了消费者的携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市场和行业越来越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分体式空调和移动空调以及普通空调器缺点和局限性的技术与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用途适用多种场合的式空调器。该产品既具有分体式空调和移动空调的特点,又有效的克服和解决了分体式空调和移动空调的主要缺点和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方适用多种场合的带的、能适应不同场所的多用途空调器。该产品克服了普通空调器的场所针对性、用途单一性、使用安装固定性等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室内外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室内外连接组件通过快速连接部件快速通断;
所述室内机还包括自动排水系统;所述自动排水系统包括浮球、电磁感应开关、室内机排水管、室内机接水盘、室外机水泵、室外机连接水管、室外机排水管、控制器;
所述室内机接水盘一端外侧面设置有卡槽上,内侧面设置有水位感应通道;所述电磁感应开关安装在所述磁感开关卡槽上且过盈配合;所述浮球限位在所述水位感应通道内;
所述室内机排水管连接到所述接水盘上;所述室外机排水管连接到所述室外机水泵上;所述室内机排水管和室外机连接水管通过所述快速连接部件对接后形成自动排水通道;所述电磁感应开关与所述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磁感应开关的水位信息控制所述水泵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浮球的前后两面均设计有两条半圆形浮球筋条,浮球筋条与水位感应通道接触。
优选的,所述室内机包括前饰板和前壳;所述前饰板和所述前壳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饰板两侧底部的前饰板扣位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壳两侧底部与所述前饰板扣位相配合的前壳扣位;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在所述前饰板两侧上部的第一吸附部以及固定在所述前壳两侧上部与所述第一吸附部相吸附的第二吸附部;所述前饰板底部通过第一固定部的初次扣合后并转动所述前饰板,使所述前饰板上端靠近所述前壳上端,以使第一吸附部与第二吸附部吸附紧密。
优选的,所述前饰板扣位包括沿所述前饰板侧边向前壳延伸出的第一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朝向所述前壳的一端向下延伸出第一垂直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与所述第一垂直板成L形;在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方,还固定有一筋条;所述筋条同时垂直于所述水平板和第一垂直板;所述筋条朝向所述第一垂直板一端自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顶壁距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下表面具有一定距离形成卡键;所述第一垂直板朝向所述筋条的一侧为第一导向面;所述筋条处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中线处;
所述前壳扣位包括自所述前壳侧边朝向所述前饰板延伸处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朝向所述前饰板的一端向上延伸处第二垂直板;所述第二垂直板朝向所述前壳一侧为第二导向面;在所述第二垂直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键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部为金属片;所述第二吸附部为磁铁。
优选的,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中隔板、后盖;所述前饰板、前壳、中隔板、后盖依次组装成整体;所述中隔板处于所述后盖内;所述室内机设置有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所述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包括两道滑动定位通道;所述两道滑动定位通道设置在所述中隔板的顶壁;所述滑动定位通道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中隔板的顶壁;所述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包括提手手柄;在所述提手手柄的两端固定有提手滑动螺杆;所述提手滑动螺杆的底部设置有螺杆限位台;所述提手滑动螺杆连通所述螺杆限位台限位在所述滑动定位通道内;所述螺杆限位台与所述滑动定位通道间隙配合;所述后盖处于所述滑动限位通道的上口开设有尺寸小于所述螺杆限位台的孔洞;在所述孔洞和螺杆限位台的限位配合下,所述提手滑动螺杆在所述滑动定位通道内上下移动;
在所述后盖的顶壁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提手手柄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高度一所述提手手柄的高度相同;在所述容纳槽的两侧还设置有让位曲面;所述让位曲面为自所述容纳槽侧边向外延伸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曲面构造。
优选的,在所述后盖的顶部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上方;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后盖长轴线的两侧的远离所述前壳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在所述出风口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间隙配合的孔位;在风力作用在所述导风板的底壁上,在风力作用下,所述导风板与水平面形成角度。
优选的,所述室内外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管套管、毛细管、连接软管、室内外连接线、以及所述室外机连接水管;所述连接管套管的内腔沿轴向分为两个子腔;所述室内外连接线从其中一个所述子腔穿过所述,毛细管、连接软管、室外机连接水管从另一个所述子腔穿过。
优选的,所述空调还包括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隔离片组件;
所述隔离片组件包括一片隔离片一、至少一片隔离片二、至少一片隔离片三、高度调节部;所述隔离片二沿其轴线设置有导槽;隔离片一和隔离片三上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一螺杆、一卡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卡板固定连接,且螺杆垂直于所述卡板;将卡板竖直卡入所述导槽内,再将隔离片一或隔离片三通过所述螺孔套在所述螺杆上与所述隔离片二装配为整体;通过所述卡板在所述导槽内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隔离片一或隔离片三上下移动,以实现隔离片一或隔离片三与所述隔离片二组装后高度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隔离片一、隔离片二、隔离片三为宽度相等的长板;所述导槽沿所述隔离片二的长轴线设置;在所述隔离片一的低端向上一端距离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组件通过的孔;在所述隔离片一、隔离片三的两端均设置有螺孔;
所述高度调节部还包括一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拧紧,以使隔离片一或隔离片三与所述隔离片二紧密贴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空调技术对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人性化设计的提手设计及软管的连接方式,不仅可以随意拖动而且做到随提随走,比普通空调器更适用多种场合的。采用快速连接设计只要通过手柄的开合就能控制内外机的连接于分离,节省了专业人员安装环节,实现了普通化、简易化、快捷化,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节省了安装费用。
本实用新型室内机提手及出风盖采用隐藏式设计节省了空间同时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因产品的适用多种场合的性及户外电源的使用,产品可以在户外、车内、室内等多种环境和场所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导向卡扣配合及磁铁的磁力特性,完全解决了面板安装结构塑料件变形、断裂、难以拆卸等问题。
市面上的移动空调运行时接水盘水满后自动停止工作,需要人工手动排水后运行,不能保证连续运行。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水系统可以使产品持续运行以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同时不需要手工排水,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和实用。
本实用新型体积较小,方适用多种场合的带;不需要专业人员安装,通过快速接头可以随时拆卸,适用于更多的场合。采用室内外连接,且通过隔离片组件将室内外隔离,使噪音较小。通过打水电机把室内侧冷凝水排到室外,不需要人工操作;不需要安装排风管;能够实现区域降温,克服了移动空调只能局部制冷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自动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前饰板和前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前饰板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前壳扣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前饰板与前壳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手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细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中导风板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4中导风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5中外机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6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6中套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7中快速连接部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7中快速连接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8、图19、图20分别为实施例8隔离片组件隔离片一411、隔离片二412、隔离片三413的主视(参见a图)和俯视(参见b图)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8中高度调节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8隔离片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的制冷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快速连接部件3、降噪组件、自动排水系统。室内机1和室外机2通过室内外连接组件23连接;室内外连接组件23通过快速连接部件3快速通断。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自动排水系统包括浮球121、电磁感应开关122、室内机排水管15、室内机接水盘16、室外机水泵22、室外机连接水管235、室外机排水管24、控制器61。
室内机接水盘16一端外侧面设置有卡槽161上,内侧面设置有水位感应通道162;电磁感应开关122安装在磁感开关卡槽161上且过盈配合;浮球121限位在水位感应通道162内。
室内机排水管15连接到接水盘16上,室外机排水管235连接到室外机水泵22上,室内机排水管15和室外机连接水管235通过快速连接部件3对接后形成自动排水通道,室外机排水弯头25、与水泵22连接的室外机排水弯头25伸出到室外机外侧,且与室外机排水管24连接。电磁感应开关122与水泵22均与控制器61通信。控制器61根据接收到的电磁感应开关122的水位信息控制水泵22的启闭。
浮球121的前后两面均设计有两条半圆形浮球筋条1211,浮球筋条1211与水位感应通道162接触。
自动排水系统由浮球121、电磁感应开关122、室内机排水管15、室内机接水盘16、水泵22、室外机连接水235、室外机排水管24、室外机排水弯头25等组成。
具体工作中,电磁感应开关122安装在室内机接水盘16侧面的室内机接水盘磁感开关卡槽161上,电磁感应开关122与室内机接水盘磁感开关卡槽161为过盈配合,插入后位置固定且不易脱落。接水盘室内机接水盘磁感开关卡槽161内侧是浮球121的水位感应通道162,浮球121的前后两面均设计有两条半圆形浮球筋条1211,浮球筋条1211与水位感应通道162接触面积小,能有效减小浮动阻力,保证浮球121能够有效感应接水盘16内水位。室内机排水管15连接到接水盘16上,室外机排水管235连接到室外机水泵22上,室内机排水管15和室外机连接水管235通过公母排水接头对接后形成自动排水通道,水泵22下方的室外机排水弯头25伸出到室外机外侧,室外机排水弯头25连接接一根室外机排水 管24延伸到用户排水的地方。当接水盘16里的冷凝水增多后,浮球121会随之上升,达到水满设计水位后电磁感应开关122感应到浮球121的水满位置,此时室内控制器61开启室外水泵22进入排水运行,水泵22把接水盘内的冷凝水通过上述排水通道排放到用户需要的排水位置。随着接水盘16的冷凝水不但被排出,浮球122会随水位的降低而降低,冷凝水排完或接近排完后,浮球121回落到接水盘16的底部,浮球121脱离电磁感应开关122的感应区域,这时室内控制器61关闭水泵22,停止排水,避免水泵22在接水盘无水时无效运转。通过上述循环,自动排水系统不断将室内冷凝水自动排放到用户指定的排水位置,不需要手工操作。
室内机接水盘磁感开关卡槽161宽度推荐尺寸比磁感应开关122厚度尺寸小0.01~0.1mm。
水位感应通道162宽度尺寸比浮球121厚度尺寸大0.4~1.2mm。
水位感应通道162与室内机接水盘磁感开关卡槽161的距离推荐设计尺寸为5mm,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浮球筋条1211的半径推荐设计尺寸为0.5mm,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实施例2
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室内机1包括前饰板14和前壳13;前饰板14和前壳13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
第一固定部包括设置在前饰板14两侧底部的前饰板扣位141以及设置在前壳13两侧底部与前饰板扣位141相配合的前壳扣位131;第二固定部包括在前饰板14两侧上部的第一吸附部142以及固定在前壳13两侧上部与第一吸附部142相吸附的第二吸附部132。其中第一吸附部142为金属片,一般为铁片;第二吸附部132为磁铁。
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具体结构为:前饰板扣位141包括沿前饰板14侧边向前壳13延伸出的第一水平板1411;水平板1411的朝向前壳13的一端向下延伸出第一垂直板1412;第一水平板1411与第一垂直板1421成L形;在第一水平板1411的下方,还固定有一筋条1431;筋条1431同时垂直于水平板1411和第一垂直板1421;筋条1431朝向第一垂直板1421一端自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凹槽14311;凹槽14311的顶壁距第一水平板1411的下表面具有一定距离形成卡键14111;第一垂直板1421朝向筋条1431的一侧为第一导向面14211;筋条1431处于第一水平板1411的中线处;
前壳扣位131包括自前壳13侧边朝向前饰板14延伸处的第二水平板1311;第二水平板1311朝向前饰板14的一端向上延伸处第二垂直板1312;第二垂直板1312朝向前壳一侧为第二导向面13121;在第二垂直板131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与卡键14111配合的卡槽13122。
室内机前饰板14采用方形外形,表面由菱形面组成,安装前饰板14时,通过前饰板扣位141导向斜面14211与前壳扣位131导向斜面13121配合,当前饰板扣位导向斜面14211与前壳扣位导向斜面13121接触时,通过导向斜面的自导向作用,前饰板自动导入前壳扣位限位卡槽13122,与前饰板扣位卡键14111紧密配合。前饰板扣位和室内机前壳扣位配合后,以卡槽13122与前饰板扣位卡键14111的接触线为旋转轴,可以旋转前饰板,使前饰板铁片142和前壳磁铁132配合,因磁力作用前饰板会自动固定在前壳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向斜面14211与导向斜面13121与竖直面夹角推荐设计尺寸为16~24°。卡槽13122宽度比卡键14111厚度大0.5~1mm。
室内部件前饰板的固定方式打破了传统壁挂空调器的卡扣固定,采用磁力的吸附性固定,解决了卡扣变形,断裂,难以安装拆卸等问题。
实施例3
室内机1还包括中隔板18、后盖19;前饰板14、前壳13、中隔板18、后盖19依次组装成整体。中隔板18处于后盖19内。室内机1设置有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11。
如图7、图8、图9、图10所示,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11包括两道滑动定位通道181;两道滑动定位通道181设置在中隔板18的顶壁。滑动定位通道181的轴线垂直于中隔板18的顶壁;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11包括提手手柄113。在提手手柄113的两端固定有提手滑动螺杆111,提手滑动螺杆111的底部设置有螺杆限位台112。提手滑动螺杆111连通螺杆限位台112限位在滑动定位通道181内。螺杆限位台112与滑动定位通道181间隙配合。配合公差约为0.4-1mm,较小的间隙配合既保证提手滑动螺杆111的上下移动又使提手滑动螺杆111的晃动较小。后盖19处于滑动限位通道181的上口开设有尺寸小于螺杆限位台112的孔洞191;在孔洞191和螺杆限位台112的限位配合下,提手滑动螺杆111在滑动定位通道181内上下移动。
在后盖19的顶壁上还设置有容纳提手手柄113的容纳槽192;容纳槽192高度一提手手柄113的高度相同;在容纳槽192的两侧还设置有让位曲面1921;让位曲面1921为自容纳槽192侧边向外延伸且具有一定深度的曲面构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手手柄113为一矩形板状结构。容纳槽192与提手手柄113形状相配;让位曲面1921设置在容纳槽192的两长边侧。
机器为平放时,由于重力作用提手手柄113落入容纳槽192。因容纳槽192的深度和提手手柄113的高度一样,正面看不到室内提手11,不仅节省空间而且更加美观大方。当用户需要移动产品时通过后盖上方让位曲面1921,可以轻易拉出室内机提手11,从而移动机器。
提手手柄113厚度推荐设计尺寸约为4mm,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容纳槽192深度推荐设计尺寸约为4mm,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容纳槽192的让位曲面1921弧长推荐设计尺寸为长约50mm,深度约4mm,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提手滑动螺杆限位台112直径推荐设计尺寸比滑动定位通道181小0.4-1mm。
实施例4
如图11、图12所示,在后盖19的顶部还开设有出风口。在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193;导风板193沿后盖19长轴线的两侧的后端(远离前壳1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1931;在出风口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凸台1931间隙配合的孔位1932。
导风板193底壁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处一导向板1933;导向板1933距导风板193侧边有一定距离;凸台1931固定在导向板1934上。导风板193的后端向下弯曲形成曲面1934。
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上方,在风力作用在导风板193的底壁上,在风力作用下,导风板193与水平面形成角度。出风角度可以依据风速的大小来调节,当机器停止时,风叶停止,此时导风板19在重力作用下自动闭合。此时导风板19外表面与产品外观表面形成一个整体,美观大方。
导风板的角度依据风速调节的角度推荐尺寸为60°、65°、70°,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实施例5
如图13所示,室外机2设置有外机提手21。外机提手21采用人性化防滑定位设计,根据模拟人体提物体时仿真设计,采用4个提手圆弧211用来放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提手圆弧211的根据成人手指大小来设计,方便手指放上去后自定位及更好的去用力,同时 提手圆弧211可以防止人提起机器时滑动脱落或滑向一侧。
外机提手圆弧211直径推荐设计尺寸为17~20mm。
实施例6
如图14、图15所示,室内外连接组件23包括连接管套管231、毛细管232、连接软管233、室内外连接线234、以及室外机连接水管235。连接管套管231采用耐候橡胶材料,保证了使用的耐久性同时保护了内部结构使其不受损伤;连接管套管231的截面为腰型,即连接管套管231的内腔沿轴向分为两个子腔;室内外连接线234从其中一个子腔2311穿过,毛细管232、连接软管233、室外机连接水管235从另一个子腔2312穿过。这样把电路系统和制冷系统、排水系统有效的隔开,保证其安全性。连接软管233是橡胶和金属网组成,保证了柔软度同时保证了耐破强度,毛细管232材质为TP2M,室内外连接线234材质为铜线和橡胶,室外机连接水管235材质为硅胶,室内外连接组件23设计全部采用柔性物体,这样既可以轻易折弯变形又可以随意拖动摆放。
室外机连接水管235推荐尺寸外径×内径为根据不同结构,该尺寸可以适度调整。
子孔2311推荐尺寸比室内外连接线234的外径大3~5mm。
实施例7
如图16、图17所示,快速连接部件3(具体结构请参见申请号为201310254212.8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由公冷媒接头31、快速接头固定套32、母冷媒接头33、快速接头滑动架34、公排水接头35、母排水接头36、快速接头手柄37、快速接头固定架38和快速接头支架39等组成。
公冷媒接头31、母排水接头36通过孔位安装在快速接头固定座38上,快速接头固定套32安装在公冷媒接头31上,母冷媒接头33、公排水接头35通过孔位安装在快速接头支架39上,快速接头滑动架34通过孔位安装在快速接头固定架38上,快速接头支架上的安装滑板391插入到快速接头滑动架的卡槽341里,快速接头手柄37固定在快速接头滑动架34及快速接头固定座38上。快速接头滑动架34可以在快速接头固定座38上滑动,当快速接头手柄37沿逆时针搬动时,手柄37上的弧形滑动导向面371当会带动快速接头滑动架34向前移动,通过快速接头固定套32的导向斜面321自导向作用,公冷媒接头31前端的密封环311和母冷媒接头33内侧的密封环331接触后,快速接头手柄37施加的推动力使 两个密封环产生后退,与两个快速接头的外壳形成密封的冷媒通道。拆卸时,沿顺时针方向搬动快速接头手柄37,公冷媒接头31前端的密封环311和母冷媒接头33内侧的密封环331脱开,两个密封环在冷媒压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密封环快速接头外壳紧密接触,实现密封,保证制冷系统中的冷媒不会泄露。
所述弧形滑动导向面371的大圆弧半径为22~30mm,弧长35~45mm,小圆弧半径为15~23mm。
快速接头滑动架34在快速接头固定座38上滑动距离推荐设计尺寸为16~22mm。
实施例8
如图降噪组件包括隔离片组件和室外电源。
如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所示,隔离片组件包括一片隔离片一411、至少一片隔离片二412、至少一片隔离片三413、高度调节部414;隔离片二412沿其轴线设置有导槽,如图19中的b图;隔离片一411和隔离片三413上分别设置有螺孔;高度调节部414包括一螺杆4141、一卡板4142;螺杆4141的一端与卡板4142固定连接,且螺杆4141垂直于卡板4142;将卡板4142竖直卡入导槽内,再将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通过螺孔套在螺杆4141上与隔离片二412装配为整体;通过卡板4142在导槽内上下移动带动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上下移动,以实现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与隔离片二412组装后高度的调节。
一般情况下,隔离片一411、隔离片二412、隔离片三413为宽度相等的长板,或为两边具有弧形翻边的长板结构,如图18-20中b所示;导槽沿隔离片二412的长轴线设置;在隔离片一411的低端向上一端距离开设有供连接组件23通过的孔;在隔离片一411、隔离片三413的两端均设置有螺孔41a;
高度调节部还包括一紧固螺母4143;紧固螺母4143套设在螺杆4141上拧紧,以使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与隔离片二412紧密贴合固定。还可以在紧固螺母4143与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之间设置一垫片4144,以防止旋紧过程中,将隔离片表面被紧固螺母4143磨损。
当空调用于室内时,调整两片之间的伸缩来控制长度,调整为和窗户的高度一样时用紧固螺母4143的紧固性把隔离片固定,此时把隔离片组件放在窗户上,连接管组件穿过隔离片,实现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隔离。降低了室内噪音同时克服了移动空调只能实现局部制 冷的缺陷。隔离片二412和隔离片三413的数量根据窗户高度不同而不同。
户外电源由电池和逆变器等组成。
在室内使用产品时,可以直接连接市电供产品运行。在没有市电供应的场所,可以使用户外电源通过逆变器的双向逆变功能,实现产品多用途使用。
户外电源可以连接市电给电池充电,保证电池的电量。在没有市电时,使用户外电源,户外电源通过逆变原理把储存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为空调器供电。在有直流电源的情况下,通过直流调压旋钮调节电压使之与户外电源42电压相匹配,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为机器供电。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5由压缩机51、室内换热器52、室外散热器53、节流装置54、快速连接部件3、室内外连接组件23等组成。
制冷系统内低温低压的冷媒蒸汽被压缩机51吸入并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汽,压缩后的高压冷媒蒸汽排至室外散热器53,同时室外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对其冷却,带走冷媒放出的热量,高压冷媒蒸汽被冷凝成高压液态冷媒。高压液态冷媒流经电子膨胀阀541进行一次节流后,流经毛细管232进行二次节流、降压,使高压液态冷媒节流降压为低压液态冷媒,低压液态冷媒进入到室内换热器52,并在室内换热器52中膨胀、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同时室内贯流风扇使室内热空气不断流经室内散热器的翅片,由于液态冷媒蒸发为气态冷媒是一个吸热过程,吸收了室内热空气的热量,把热空气降温为冷空气并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在室内风扇的作用下不断循环流动,达到了降温的目的。在室内换热器中汽化后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被压缩机51从新吸入后进行压缩,如此压缩、冷凝、节流、汽化四个过程依次运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冷循环。其中在低压液态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52之前毛细管232的末端,与低压气态冷媒流出室内换热器52之前连接软管233的始端,设计有快速连接部件3,当此部件分离时,形成室内部件1与室外部件2各自独立的冷媒空间,当此部件闭合时,形成该产品完整的、可循环的冷媒通道。
压缩机51采用高效旋转式压缩机,运行功率低,在使用户外电源供电时,持续工作时间长。节流装置54采用开度可调节型电子膨胀阀541配和毛细管232实现节流作用。其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散热器的盘管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的不断变化,智能分析后对其开度不断的调节,这种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的使用,可以实现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随着负载的变化而随时变化,合理的安排制冷剂 在制冷系统中的分布,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所。其中室内外换热器全采用内螺纹管设计,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快速连接部件3的使用,可以使产品的室内部件1和室外部件2的快速分离和闭合,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而且在快速接头分离的过程中,制冷系统冷媒不会泄露。
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包括室内控制器、显示板、室外控制器、遥控器等组成。
产品功能包括以下几部分组成:自动运行功能、制冷运行功能、送风运行功能、除湿运行功能、制热运行功能(仅冷暖机型具有)、热交换器高温保护功能、制自动除霜功能、防冷风功能、遥控接收功能、显示功能、蜂鸣器驱动功能、室内风机驱动功能、定时开关机功能、压缩机3分钟停机保护功能、制冷和除湿模式下的防冻结功能、自动排水水功能、故障显示功能、随眠功能等。控制器采集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和接水盘水位传感器的参数以及用户设定的运行模式和参数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控制压缩机、室内外风扇电机、排水水泵等的启停来实现自动、制冷、送风、除湿等模式运行和房间温度调节,房间温度调节范围为16~31℃。温度传感器采用NTC半导体材料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采用浮子式电磁传感器。主要被控电气部件为:压缩机、室内调速风扇电动机、室外风扇电动机、排水水泵。
产品用户操作界面的输入端是遥控器和显示器按键。产品运行状态输出端为显示板。产品兼具遥控操作和按键操作两种输入模式,有效保障了产品的适用多种场合的和多用途特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所述室内机(1)和室外机(2)通过室内外连接组件(23)连接;所述室内外连接组件(23)通过快速连接部件(3)快速通断;
所述室内机(1)还包括自动排水系统;所述自动排水系统包括浮球(121)、电磁感应开关(122)、室内机排水管(15)、室内机接水盘(16)、室外机水泵(22)、室外机连接水管(235)、室外机排水管(24)、控制器(61);
所述室内机接水盘(16)一端外侧面设置有卡槽(161)上,内侧面设置有水位感应通道(162);所述电磁感应开关(122)安装在所述磁感开关卡槽(161)上且过盈配合;所述浮球(121)限位在所述水位感应通道(162)内;
所述室内机排水管(15)连接到所述接水盘(16)上;所述室外机连接管(235)连接到所述室外机水泵(22)上;所述室内机排水管(15)和室外机连接水管(235)通过所述快速连接部件(3)对接后形成自动排水通道;所述电磁感应开关(122)与所述水泵(22)均与所述控制器(61)通信;所述控制器(6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磁感应开关(122)的水位信息控制所述水泵(22)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121)的前后两面均设计有两条半圆形浮球筋条(1211),浮球筋条(1211)与水位感应通道(162)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前饰板(14)和前壳(13);所述前饰板(14)和所述前壳(13)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饰板(14)两侧底部的前饰板扣位(141)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壳(13)两侧底部与所述前饰板扣位(141)相配合的前壳扣位(131);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在所述前饰板(14)两侧上部的第一吸附部(142)以及固定在所述前壳(13)两侧上部与所述第一吸附部(142)相吸附的第二吸附部(132);所述前饰板(14)底部通过第一固定部的初次扣合后并转动所述前饰板(14),使所述前饰板(14)上端靠近所述前壳(13)上端,以使第一吸附部(142)与第二吸附部(132)吸附紧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饰板扣位(141)包括沿所述前饰板(14)侧边向前壳(13)延伸出的第一水平板(1411);所述水 平板(1411)的朝向所述前壳(13)的一端向下延伸出第一垂直板(1412);所述第一水平板(1411)与所述第一垂直板(1421)成L形;在所述第一水平板(1411)的下方,还固定有一筋条(1431);所述筋条(1431)同时垂直于所述水平板(1411)和第一垂直板(1421);所述筋条(1431)朝向所述第一垂直板(1421)一端自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凹槽(14311);所述凹槽(14311)的顶壁距所述第一水平板(1411)的下表面具有一定距离形成卡键(14111);所述第一垂直板(1421)朝向所述筋条(1431)的一侧为第一导向面(14211);所述筋条(1431)处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411)的中线处;
所述前壳扣位(131)包括自所述前壳(13)侧边朝向所述前饰板(14)延伸处的第二水平板(1311);所述第二水平板(1311)朝向所述前饰板(14)的一端向上延伸处第二垂直板(1312);所述第二垂直板(1312)朝向所述前壳一侧为第二导向面(13121);在所述第二垂直板(131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卡键(14111)配合的卡槽(131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部(142)为金属片;所述第二吸附部(132)为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1)还包括中隔板(18)、后盖(19);所述前饰板(14)、前壳(13)、中隔板(18)、后盖(19)依次组装成整体;所述中隔板(18)处于所述后盖(19)内;所述室内机(1)设置有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11);所述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11)包括两道滑动定位通道(181);所述两道滑动定位通道(181)设置在所述中隔板(18)的顶壁;所述滑动定位通道(18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中隔板(18)的顶壁;所述适用多种场合的提手部(11)包括提手手柄(113);在所述提手手柄(113)的两端固定有提手滑动螺杆(111);所述提手滑动螺杆(111)的底部设置有螺杆限位台(112);所述提手滑动螺杆(111)连通所述螺杆限位台限位在所述滑动定位通道(181)内;所述螺杆限位台(112)与所述滑动定位通道(181)间隙配合;所述后盖(19)处于所述滑动定位通道(181)的上口开设有尺寸小于所述螺杆限位台(112)的孔洞(191);在所述孔洞(191)和螺杆限位台(112)的限位配合下,所述提手滑动螺杆(111)在所述滑动定位通道(181)内上下移动;
在所述后盖(19)的顶壁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提手手柄(113)的容纳槽(192);所述容纳槽(192)高度一所述提手手柄(113)的高度相同;在所述容纳槽(192)的两侧还设置有让位曲面(1921);所述让位曲面(1921)为自所述容纳槽(192)侧边向外延伸且具有一定 深度的曲面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盖(19)的顶部还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风道上方;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193);所述导风板(193)沿所述后盖(19)长轴线的两侧的远离所述前壳(1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台(1931);在所述出风口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台(1931)间隙配合的孔位(1932);在风力作用在所述导风板(193)的底壁上,在风力作用下,所述导风板(193)与水平面形成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外连接组件(23)包括连接管套管(231)、毛细管(232)、连接软管(233)、室内外连接线(234)、以及所述室外机连接水管(235);所述连接管套管(231)的内腔沿轴向分为两个子腔;所述室内外连接线(234)从其中一个所述子腔穿过所述,毛细管(232)、连接软管(233)、室外机连接水管(235)从另一个所述子腔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隔离片组件;
所述隔离片组件(41)包括一片隔离片一(411)、至少一片隔离片二(412)、至少一片隔离片三(413)、高度调节部(414);所述隔离片二(412)沿其轴线设置有导槽;隔离片一(411)和隔离片三(413)上分别设置有螺孔;所述高度调节部(414)包括一螺杆、一卡板;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卡板固定连接,且螺杆垂直于所述卡板;将卡板竖直卡入所述导槽内,再将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通过所述螺孔套在所述螺杆上与所述隔离片二(412)装配为整体;通过所述卡板在所述导槽内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上下移动,以实现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与所述隔离片二(412)组装后高度的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一(411)、隔离片二(412)、隔离片三(413)为宽度相等的长板;所述导槽沿所述隔离片二(412)的长轴线设置;在所述隔离片一(411)的低端向上一端距离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组件(23)通过的孔;在所述隔离片一(411)、隔离片三(413)的两端均设置有螺孔;
所述高度调节部还包括一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拧紧,以使隔离片一(411)或隔离片三(413)与所述隔离片二(412)紧密贴合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60448.2U CN206145791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60448.2U CN206145791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45791U true CN206145791U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862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6044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45791U (zh) | 2016-08-26 | 2016-08-26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4579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6298A (zh) * | 2016-08-26 | 2016-12-07 | 安徽金鸿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CN110160199A (zh) * | 2018-02-14 | 2019-08-23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气流交换装置 |
-
2016
- 2016-08-26 CN CN201620960448.2U patent/CN20614579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96298A (zh) * | 2016-08-26 | 2016-12-07 | 安徽金鸿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CN106196298B (zh) * | 2016-08-26 | 2018-04-20 | 安徽金鸿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CN110160199A (zh) * | 2018-02-14 | 2019-08-23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气流交换装置 |
CN110160199B (zh) * | 2018-02-14 | 2021-09-17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气流交换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05262U (zh) | 一种辐射空调系统 | |
CN104061630B (zh) | 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 |
CN205717538U (zh) | 混合通风采暖空调设备 | |
CN204806546U (zh) | 空气源热泵顶板辐射直接蒸发供冷暖系统 | |
CN105605710A (zh) | 空调器 | |
CN106196298B (zh)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
CN206145791U (zh) | 一种适用多种场合的便携式空调 | |
CN201621796U (zh) | 双冷源节能空调 | |
CN2893506Y (zh) | 地温气空调 | |
CN107763737B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
CN204373109U (zh) | 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 | |
CN212132798U (zh) | 氟泵与热泵串联式热回收机组 | |
CN210832425U (zh) | 一种基于地道风的新风系统 | |
CN201779920U (zh) | 分体式空调热水机 | |
CN104154636A (zh) | 一种集中式空调排风热(冷)回收系统 | |
CN204084622U (zh) | 一种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 |
CN205505265U (zh) | 一种转轮除湿空调系统 | |
CN203010885U (zh) | 辐射平板空调系统 | |
CN203869125U (zh) | 油烟机、用于油烟机的送风模块与热交换系统 | |
CN208253790U (zh) | 一种分体空调器室外机及应用该室外机的无霜空调器 | |
CN208282332U (zh) | 一种利用地热新风系统 | |
CN201069215Y (zh) | 一种空调 | |
CN201050947Y (zh) | 冷热两用水空调 | |
CN105737263B (zh) | 一种多功能分体式空调 | |
CN204901959U (zh) | 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42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