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5710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05710A
CN105605710A CN201610071284.2A CN201610071284A CN105605710A CN 105605710 A CN105605710 A CN 105605710A CN 201610071284 A CN201610071284 A CN 201610071284A CN 105605710 A CN105605710 A CN 105605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nnular seal
drip tray
seal space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712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
尹鹏
李兴兵
杜建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712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605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605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05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5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by evaporating the condensate in the cooling medium, e.g. in air flow from the conden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机壳体、蒸发器、冷凝器和导风管,压缩机设置在室外,并与蒸发器和冷凝器形成换热流动循环,室内机壳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腔、中隔腔和第二密封腔,导风管一端连接至中隔腔,另一端连接至室外,蒸发器设置在第一密封腔内,冷凝器设置在第二密封腔内,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接水盘、第二接水盘和冷凝水管,第一接水盘位于第一密封腔内并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第二接水盘位于第二密封腔内并设置在冷凝器下方,冷凝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接水盘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第二密封腔。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水直接排出空调器使得冷凝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风冷式冷暖型房间空调器必须要使用电磁四通换向阀,才能实现制冷和制热运行模式的转换。在使用该种风冷式房间空调器时,由于夏季室外热负荷偏高,因此空调的运行能耗较高;而在冬季室外热负荷偏低,冷暖型空调的制热效果又较差。
此外,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蒸发器侧产生的冷凝水一般直接从空调器内排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水直接排出空调器使得冷凝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内机壳体、蒸发器、冷凝器和导风管,压缩机设置在室外,压缩机分别连接至蒸发器和冷凝器,并与蒸发器和冷凝器形成换热流动循环,室内机壳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腔、中隔腔和第二密封腔,导风管一端连接至中隔腔,另一端连接至室外,蒸发器设置在第一密封腔内,冷凝器设置在第二密封腔内,中隔腔间隔设置在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之间,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接水盘、第二接水盘和冷凝水管,第一接水盘位于第一密封腔内并设置在蒸发器下方,第二接水盘位于第二密封腔内并设置在冷凝器下方,冷凝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接水盘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第二密封腔。
优选地,第一接水盘的底部设置有凸管,冷凝水管与凸管套接。
优选地,第一接水盘的底壁以凸管为中心从中心向周侧高度递增。
优选地,第一接水盘与蒸发器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接水盘,第三接水盘位于第二密封腔内并设置在冷凝器上方,冷凝水管的出水口对应第三接水盘设置。
优选地,第三接水盘底部设置有漏水孔,漏水孔对应冷凝器设置。
优选地,第三接水盘底部设置有聚水槽,漏水孔设置在聚水槽内。
优选地,冷凝水管的出水口位于第三接水盘内,并与第三接水盘的盘面贴近。
优选地,室内机壳体包括后护板、第一侧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后护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围成一侧开口的中隔腔,第一侧板设置在第三隔板外侧,并与之间形成安装间隙,冷凝水管设置在安装间隙内。
优选地,中隔腔内设置有导向调节装置,导向调节装置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导向调节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腔通过中隔腔与导风管连通,并与室内隔离,第二密封腔通过中隔腔与室内连通,并与导风管隔离;导向调节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密封腔通过中隔腔与导风管连通,并与室内隔离,第一密封腔通过中隔腔与室内连通,并与导风管隔离。
本发明的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在蒸发器上形成冷凝水,蒸发器上形成的冷凝水汇集后进入第一接水盘中,然后通过冷凝水管进入到第二密封腔内,在空调器处于制冷运行状态时,冷凝水可以对第二密封腔内的冷凝器进行辅助降温,从而降低空调的运行能耗,提高空调的制冷性能,在空调器处于制热运行状态时,冷凝水既可以给冷凝器降温,防止冷凝器过热,还可以在被冷凝器蒸发后重新排到室内,保持室内的湿度,因此可以使冷凝水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室内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分隔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三接水盘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流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缩机;2、室内机壳体;3、蒸发器;4、冷凝器;5、分隔板;6、导风管;7、中隔腔;8、第一密封腔;9、第二密封腔;10、导向调节装置;11、驱动机构;12、第一连通腔;13、第二连通腔;14、第一导板;15、第二导板;16、壳板;17、伸缩端板;18、伸缩弹簧;19、弹性密封层;20、前面板;21、后护板;22、顶盖;23、底座;24、第一侧板;25、第二侧板;26、第一挡板;27、第二挡板;28、第一隔板;29、第二隔板;30、第一出风口;31、第二出风口;32、电控箱;33、第三隔板;34、第四隔板;35、第一进风口;36、第二进风口;37、第一连通孔;38、第一风机组;39、第二连通孔;40、第二风机组;41、走管通道;42、制冷剂管路;43、连接法兰;44、侧向进风口;45、阀座;46、截止阀;47、连接管组;48、第一接水盘;49、第二接水盘;50、第三接水盘;51、冷凝水管;52、凸管;53、漏水孔;54、聚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提出大量特定细节,以便于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即使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也可实施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没有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组件和电路,以免影响对本发明的理解。
图1至图4中箭头方向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图6中箭头方向表示冷凝水的流动方向。箭头a为冷空气流动方向,箭头b为热空气流动方向。
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室内机壳体2、蒸发器3、冷凝器4和导风管6,压缩机1设置在室外,压缩机1分别连接至蒸发器3和冷凝器4,并与蒸发器3和冷凝器4形成换热流动循环,室内机壳体2包括中隔腔7、第一密封腔8和第二密封腔9,导风管6一端连接至中隔腔7,另一端连接至室外,蒸发器3设置在第一密封腔8内,冷凝器4设置在第二密封腔9内,中隔腔7间隔设置在第一密封腔8和第二密封腔9之间。
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接水盘48、第二接水盘49和冷凝水管51,第一接水盘48位于第一密封腔8内并设置在蒸发器3下方,第二接水盘49位于第二密封腔9内并设置在冷凝器4下方,冷凝水管51的一端与第一接水盘48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第二密封腔9。
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会在蒸发器3上形成冷凝水,蒸发器3上形成的冷凝水汇集后进入第一接水盘48中,然后通过冷凝水管51进入到第二密封腔9内,在空调器处于制冷运行状态时,冷凝水可以对第二密封腔9内的冷凝器4进行辅助降温,从而降低空调的运行能耗,提高空调的制冷性能,在空调器处于制热运行状态时,冷凝水既可以给冷凝器4降温,防止冷凝器4过热,还可以在被冷凝器4蒸发后重新排到室内,保持室内的湿度,因此可以使冷凝水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性能。
第一接水盘48的底部设置有凸管52,冷凝水管51与凸管52套接。在本实施例中,凸管52套接在冷凝水管51内,能够使冷凝水更加方便地进入冷凝水管51内,并沿冷凝水管51流动,更加不容易发生冷凝水泄漏。凸管52与冷凝水管51可以为过盈配合,从而避免冷凝水在从凸管52进入到冷凝水管51处时发生泄漏,提高凸管52与冷凝水管51之间的密封性。当然,也可以将凸管52套接在冷凝水管51外,或者是直接将凸管52与冷凝水管之间螺接,或者是在凸管52与冷凝水管51之间加设密封垫等,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优选地,第一接水盘48的底壁以凸管52为中心从中心向周侧高度递增,在蒸发器3上产生的冷凝水在进入到第一接水盘48内后,会从第一接水盘48的周侧较高的位置向凸管52所在的交底位置汇集,更加便于冷凝水的汇集和回收。
优选地,第一接水盘48与蒸发器3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且比蒸发器3的面积略大,在保证第一接水盘48能够较全面地从蒸发器3上接收冷凝水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了第一接水盘48的面积,减少了第一接水盘48的材料,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避免第一接水盘48与风机组件等发生干涉。
结合参见图5所示,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接水盘50,第三接水盘50位于第二密封腔内并设置在冷凝器上方,冷凝水管51的出水口对应第三接水盘50设置。第三接水盘50底部设置有漏水孔53,漏水孔53对应冷凝器设置。
第三接水盘50可以接收蒸发器3一侧流动过来的冷凝水,并对冷凝水进行再分配,使冷凝水沿着第三接水盘50流动并分布在第三接水盘的整个底部,使得冷凝水通过第三接水盘50底部的漏水孔53可以分布在整个冷凝器4的上方,更加便于将冷凝水排放在冷凝器4上,能够使冷凝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优选地,第三接水盘50的形状与冷凝器4的形状相匹配,能够减少第三接水盘50的材料耗费,降低成本。
在第三接水盘50底部还可以设置聚水槽54,漏水孔53设置在聚水槽54内。聚水槽54能够使流动至第三接水盘50内的冷凝水更加便于汇聚,可以加快冷凝水排放至冷凝器4的效率。
优选地,冷凝水管51的出水口位于第三接水盘50内,并与第三接水盘50的盘面贴近,可以防止冷凝水进入到第三接水盘50内时由于降落高度过高而发生溅射,提高冷凝水的利用效率,并降低噪音污染。
第三接水盘50内流出的冷凝水,在流经冷凝器4时,一部分对冷凝器4降温后被蒸发至空气中,并随之排出室外或者排放至室内,另一部分沿着冷凝器4流动,并汇聚在第二接水盘49内,然后通过第二接水盘49排出,避免了冷凝水对空调器底部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
中隔腔7内设置有导向调节装置10,导向调节装置1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导向调节装置1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腔8通过中隔腔7与导风管6连通,并与室内隔离,第二密封腔9通过中隔腔7与室内连通,并与导风管6隔离;导向调节装置1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密封腔9通过中隔腔7与导风管6连通,并与室内隔离,第一密封腔8通过中隔腔7与室内连通,并与导风管6隔离。
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时,可以控制导向调节装置10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二密封腔9与导风管6连通,并与室内隔离,冷凝器4向进入第二密封腔9内的空气进行放热,从而对冷凝器4内的制冷剂进行冷凝放热,吸热后的空气从导风管6处被排出第二密封腔9,从而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室外,完成制冷剂在冷凝器4内的冷凝换热,冷凝后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3处,并在蒸发器3处吸热,使得进入第一密封腔8内的空气温度降低,然后温度降低后的空气从第一密封腔8处被排放至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完成空调器的制冷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一部分进入到第一密封腔8内,一部分进入到第二密封腔9内,由于相对于室外而言,室内的温度较低,因此可以提高冷凝器4的冷凝放热的效率,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在需要进行制热时,将导向调节装置10调整至第一位置,冷凝器4内的制冷剂在第二密封腔9内进行冷凝放热,就可以对从室内进入第二密封腔9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并将换热后温度升高的热空气排入室内,实现对室内的制热功能,由于蒸发器3吸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远较室外空气温度高,因此可以提高蒸发器3的换热效率,提升制冷剂系统的压力,从而提高冷凝器4的制热效果。当放热冷凝之后的制冷剂进入到蒸发器3位置时,就会与第一密封腔8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吸收第一密封腔8内的空气的热量,从而对制冷剂热量进行补充,满足冷凝器4位置处的放热需要。由于此时第一密封腔8通过导风管6与室外连通,因此就可以将第一密封腔8内完成换热的空气排出室内,避免这部分空气对室内的制热造成影响,保证室内空气的温升。由于在空调器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只需要调整导向调节装置10的所处位置,而不需要对制冷剂的流向进行调节,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空调器的制热和制冷控制,因此就可以省去四通换向阀的换向功能,简化空调器的控制结构,降低了空调器的生产成本。
例如,在夏季使用本发明的空调器时,以国内北方地区为例,室外的环境温度通常在三十多摄氏度,被阳光直射的空调外机附近的环境温度甚至可以达到四十到五十多摄氏度,普通空调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制冷时,空调的耗能将大大增加,而本发明将冷凝器放在室内后,用来冷凝的空气也来自室内,室内的环境温度通常会被空调稳定在26℃以下,这个温度远低于夏季的室外环境温度,空调的制冷运行能耗也会显著降低。
在冬季使用时,北方地区室外的环境温度平均都在摄氏零度以下,室外热负荷较低,普通空调运行制热时,室内制热效果往往很不理想,而本发明的空调器,蒸发器在室内,室内的环境温度通常被维持在20℃以上,这样室内机制热的效果会非常好。
导向调节装置10包括分隔板5和与分隔板5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11,驱动机构11驱动分隔板5在中隔腔7内摆动,分隔板5将中隔腔7分隔为第一连通腔12和第二连通腔13,分隔板5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密封腔8通过第一连通腔12与导风管6连通,第二密封腔9通过第二连通腔13与室内连通,分隔板5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密封腔8通过第一连通腔12与室内连通,第二密封腔9通过第二连通腔13与导风管6连通。
驱动机构11可以为驱动电机,分隔板5上设置有转动轴,驱动电机与转动轴驱动连接,驱动分隔板5绕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分隔板处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完成对室内制热和制冷工况的调整。
驱动机构11也可以为其他的与分隔板5之间实现驱动连接,并驱动分隔板5在中隔腔7内转动的机构,从而保证分隔板5可以完成对空气流动方向的调节,实现对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的调节。例如,驱动机构11为电动推杆,或者是摆杆等摆动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中隔腔7的四角设置有支撑柱,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柱上。为了避免驱动电机对于分隔板5的密封间隔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也可以将驱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柱外侧,也即中隔腔7外。
分隔板5包括靠近室外侧设置的第一导板14和靠近室内侧设置的两个第二导板15,分隔板5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板14的边缘与第二密封腔9的边缘密封接触,靠近第一密封腔8的第二导板15的边缘与第一密封腔8的边缘密封接触;分隔板5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导板14的边缘与第一密封腔8的边缘密封接触,靠近第二密封腔9的第二导板15的边缘与第二密封腔9的边缘密封接触。
结合参见图3所示,当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时,驱动机构11驱动分隔板5转动至第一位置,此时分隔板5的第一导板14的边缘与第二密封腔的边缘密封接触,位于上侧的第二导板15与第一密封腔8的边缘密封接触,从而将中隔腔7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连通腔12和第二连通腔13,第一密封腔8通过第一连通腔12与导风管6连通,第二密封腔9通过第二连通腔13与室内连通。
此时室内的一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二密封腔9内,与冷凝器4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吸收制冷剂的冷凝散热,升温之后通过第二连通腔13排放到室内,从而使室内空气升温。室内的一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一密封腔8内,与蒸发器3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吸热的制冷剂之后,通过第一连通腔12和导风管6排放到室外,从而避免温度较低的冷空气留在室内而对降低室温。由于室内的温度相对于室外较高,蒸发器3内的制冷剂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时,可以吸收到较多热量,从而使传递至冷凝器4处的制冷剂的热量较高,能够使冷凝器4冷凝放热时释放更高的热量,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对室内进行升温,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温度,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果。
结合参见图2所示,当空调器处于制冷工况时,驱动机构11驱动分隔板5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分隔板5的第一导板14的边缘与第一密封腔8的边缘密封接触,位于下侧的第二导板15与第二密封腔9的边缘密封接触,从而将中隔腔7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连通腔12和第二连通腔13,第一密封腔8通过第一连通腔12与室内连通,第二密封腔9通过第二连通腔13与导风管6连通。
此时室内的一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二密封腔9内,与冷凝器4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吸收制冷剂的冷凝散热,升温之后通过第二连通腔13和导风管6排放到室外,从而避免换热之后升温的空气对室内的制冷效果造成反效果,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室内的一部分空气进入到第一密封腔8内,与蒸发器3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将热量传递给蒸发吸热的制冷剂之后,通过第一连通腔12排放到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由于室内的温度相对于室外较低,冷凝器4内的制冷剂在向第二密封腔9内的空气释放热量时,可以释放较多热量,从而使传递至蒸发器3处的制冷剂的温度较低,能够使蒸发器3蒸发吸热时吸收更高的热量,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对室内进行降温,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温度,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结合参见图4所示,第一导板14包括壳板16、滑动设置在壳板16内的伸缩端板17以及设置在伸缩端板17和壳板16底部之间的伸缩弹簧18。伸缩端板17与壳板16之间弹性连接,且伸缩端板17与壳板之间同时为滑动密封配合,因此在分隔板5转动过程中,伸缩端板17在伸缩弹簧18的弹性作用下,能够根据与其所朝向的中隔腔7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调整伸出长度,使得伸缩端板17的伸出端始终抵接在中隔腔7的内侧壁上,从而始终与中隔腔7的侧壁之间保持密封接触,保证分隔板5对中隔腔7的密封分隔作用,有效避免中隔腔7的两个腔体内的冷热空气形成串流,提高空调器的工作能效。
伸缩端板17的端部设置有弹性密封层19,伸缩端板17可以通过该弹性密封层19实现与中隔腔7的侧壁之间的弹性密封接触,可以进一步提高分隔板5对中隔腔7的密封分隔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层19是嵌设在伸缩端板17的伸缩端端部的T型槽内的,一方面可以通过位于T型槽内的T型块形成定位,避免弹性密封层19从T型槽内脱出,提高弹性密封层19安装结构的稳固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便于对弹性密封层19进行更换,提高弹性密封层19的更换为维修效率。
为了降低伸缩端板17的质量,并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端板17为四周密封的空心板。
优选地,两个第二导板15相对于第一导板14对称,能够保证两个第二导板15均能够较好地与第一密封腔8和第二密封腔9实现密封接触,提高分隔板5的分隔效果。
在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分隔板5也可以为一块直板,直板中间设置有转动轴,直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端板和弹簧,通过控制直板的翻转位置,可以方便地实现对热空气和冷空气流向的调节。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腔8、中隔腔7和第二密封腔9沿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设置。一般情况下,热空气会向上升腾,冷空气会下降,因此,将冷凝器4所在的第二密封腔9设置在空调器的下侧,可以使被冷凝器4冷凝放热加热后的空气从第二密封腔9排放至室内时,位于室内空间的下方,更加便于热空气利用自身的升腾作用快速散布到室内的各个空间。同样的道理,将蒸发器3所在的第一密封腔8设置在空调器的上侧,可以使被蒸发器3吸收热量后降温的空气从第一密封腔8排放至室内时,位于室内空间的上方,由于冷空气会下沉,因此更加适合室内空气形成对流,使房间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也更加有利于冷空气快速遍布于室内的各个空间。
在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腔8、第二密封腔9和中隔腔7也可以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
结合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壳体2包括前面板20、后护板21、顶盖22、底座23、第一侧板24和第二侧板25,室内机壳体2内设置有第一挡板26、第二挡板27、第一隔板28和第二隔板29,后护板21、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25、顶盖22、第一挡板26和第一隔板28围成第一密封腔8,后护板21、第一侧板24、第二侧板25、底座23、第二挡板27和第二隔板29围成第二密封腔9,前面板20上设置有与中隔腔7连通的出风口。
其中后护板21靠近墙体设置,在后护板21与墙体之间设置有间隔,可以方便空气流动至间隔位置处,并从间隔空间进入到空调内进行换热,也可以使空调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空调器的两个相对侧,尽可能的避免空调器的进风口处的空气与出风口处的空气发生串联,提高空调器内的空气的换热效果。此外,此种结构也可以将受到换热影响的空气范围局限在后护板21与墙体之间,避免这些空气对室内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第一挡板26、第二挡板27均与前面板20间隔设置,出风口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出风口30和位于下侧的第二出风口31。
在分隔板5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下侧的第二导板15可以对从第二密封腔9流出的空气形成导向作用,使热空气主要向前面板20的下侧流动,由于第一挡板26、第二挡板27均与前面板20间隔设置,因此流动至间隔处的热空气大部分在第二导板15的导向作用下向下流动,并从第二出风口31处流出,少部分热空气向间隔空间的上侧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30处流出,可以在增加出风效率的基础上,使得热空气能够同时均匀地分布在室内空间的上下部分,不会出现冷热空气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分隔板5处于第二位置时,位于上侧的第二导板15可以对从第一密封腔8流出的空气形成导向作用,使热空气主要向前面板20的上侧流动,由于第一挡板26、第二挡板27均与前面板20间隔设置,因此流动至间隔处的冷空气大部分在上侧的第二导板15的导向作用下向上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30处流出,少部分冷空气向间隔空间的下侧流动,并从第二出风口31处流出,可以在增加出风效率的基础上,使得冷空气能够更加快速均匀地分布在室内空间的上下部分,不会出现冷热空气分布不均的问题。
在后护板21上开设有通风孔,在后护板21外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43,导风管6通过连接法兰43固定连接在后护板21上,并与通风孔连通,从而与中隔腔7连通。
空调器还包括电控箱32,电控箱32设置在第二挡板27上,并位于第二挡板27和前面板20之间的间隔内。在排放至室内的空气流动过程中,可以带走电控箱32上的热量,从而对电控箱32进行有效散热,防止电控箱32的温度过高而对其内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
室内机壳体2内还设置有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后护板21、第一隔板28、第二隔板29、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围成一侧开口的中隔腔7,中隔腔7的开口朝向前面板20。在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上设置有轴孔,分隔板5的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轴孔内,从而使得分隔板5可以通过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形成支撑。在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与其所在侧的侧板之间可以设置有间隔腔,可以为驱动电机等的安装提供安装空间,从而避免驱动电机安装在中隔腔7内时对分隔板5的转动造成阻碍。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管51也可以设置在第三隔板33与第一侧板24之间所形成的间隔腔内,从而避免冷凝水管51的设置对分隔板5的结构以及运动造成不利影响,提高空调的运行能效。
后护板21上设置有与第一密封腔8连通的第一进风口35和与第二密封腔9连通的第二进风口36,蒸发器3设置在靠近第一进风口35的一侧,冷凝器4设置在靠近第二进风口36的一侧。第一进风口35对应第一密封腔8设置,可以使空气从第一进风口35处方便地经蒸发器3换热后进入到第一密封腔8内,第二进风口36对应第二密封腔9设置,可以使空气从第二进风口36处方便地经冷凝器4换热后进入到第二密封腔9内。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3和冷凝器4均为U形结构,在第一侧板24和第二侧板25上对应蒸发器3和冷凝器4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侧向进风口44,从而使得空气可以方便地从侧向进风口44处进行辅助进风,提高了空调器的进风量,保证了第一密封腔8与第二密封腔9内可以进入足量的空气完成与蒸发器3和冷凝器4之间的换热,保证空调器的工作性能。
底座23内设置有走管通道41,压缩机1通过制冷剂管路42与蒸发器3和冷凝器4连通,制冷剂管路42设置在走管通道41内,使得制冷剂管路42不必设置在第二密封腔9内,避免了制冷剂管路42对第二密封腔9以及其内的冷凝器4的结构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底座23对制冷剂管路42形成保护,更加便于进行空调器的走管布置,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第一隔板28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37,中隔腔7通过第一连通孔37与第一密封腔8连通,第一密封腔8靠近第一连通孔37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风机组38,从而可以方便地为第一密封腔8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使得室内空气能够方便地从进风口处进入到第一密封腔8内,并从第一密封腔8处经第一连通孔37后进入到中隔腔7,然后排放到室内或者是通过导风管6排放到室外。
第二隔板29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39,中隔腔7通过第二连通孔39与第二密封腔9连通,第二密封腔9靠近第二连通孔39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风机组40,从而可以方便地为第二密封腔9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使得室内空气能够方便地从进风口处进入到第二密封腔9内,并从第二密封腔9处经第二连通孔39后进入到中隔腔7,然后排放到室内或者是通过导风管6排放到室外。
在第二挡板27的外侧还设置有阀座45和截止阀46,阀座45固定设置在第二挡板27上,截止阀46设置在阀座45上,压缩机1通过制冷剂管路42与截止阀46实现连接,然后在空调器内通过连接管组47分别与蒸发器3和冷凝器4之间实现连接,从而使得压缩机1、蒸发器3和冷凝器4之间形成循环的换热管路,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制冷或者制热。
在第二挡板27上设置有阀座安装槽,便于将制冷剂管路42连通至第二密封腔9内,与冷凝器4之间实现管路连接。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室内机壳体(2)、蒸发器(3)、冷凝器(4)和导风管(6),所述压缩机(1)设置在室外,所述压缩机(1)分别连接至所述蒸发器(3)和所述冷凝器(4),并与所述蒸发器(3)和所述冷凝器(4)形成换热流动循环,所述室内机壳体(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密封腔(8)、中隔腔(7)和第二密封腔(9),所述导风管(6)一端连接至所述中隔腔(7),另一端连接至室外,所述蒸发器(3)设置在第一密封腔(8)内,所述冷凝器(4)设置在第二密封腔(9)内,所述中隔腔(7)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腔(8)和所述第二密封腔(9)之间,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接水盘(48)、第二接水盘(49)和冷凝水管(51),所述第一接水盘(48)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腔(8)内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3)下方,所述第二接水盘(49)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腔(9)内并设置在所述冷凝器(4)下方,所述冷凝水管(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水盘(48)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密封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48)的底部设置有凸管(52),所述冷凝水管(51)与所述凸管(52)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48)的底壁以所述凸管(52)为中心从中心向周侧高度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48)与所述蒸发器的水平截面形状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第三接水盘(50),所述第三接水盘(50)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腔内并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上方,所述冷凝水管(51)的出水口对应所述第三接水盘(50)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水盘(50)底部设置有漏水孔(52),所述漏水孔(52)对应所述冷凝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接水盘(50)底部设置有聚水槽(54),所述漏水孔(52)设置在所述聚水槽(54)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管(51)的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三接水盘(50)内,并与所述第三接水盘(50)的盘面贴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2)包括后护板(21)、第一侧板(24)、第一隔板(28)、第二隔板(29)、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所述后护板(21)、第一隔板(28)、第二隔板(29)、第三隔板(33)和第四隔板(34)围成一侧开口的所述中隔腔(7),所述第一侧板(24)设置在所述第三隔板(33)外侧,并与所述(33)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冷凝水管(51)设置在所述安装间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腔(7)内设置有导向调节装置(10),所述导向调节装置(1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导向调节装置(1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腔(8)通过所述中隔腔(7)与所述导风管(6)连通,并与室内隔离,所述第二密封腔(9)通过所述中隔腔(7)与室内连通,并与所述导风管(6)隔离;所述导向调节装置(1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腔(9)通过所述中隔腔(7)与所述导风管(6)连通,并与室内隔离,所述第一密封腔(8)通过所述中隔腔(7)与室内连通,并与所述导风管(6)隔离。
CN201610071284.2A 2016-02-01 2016-02-01 空调器 Pending CN105605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1284.2A CN105605710A (zh) 2016-02-01 2016-02-0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71284.2A CN105605710A (zh) 2016-02-01 2016-02-0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05710A true CN105605710A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85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71284.2A Pending CN105605710A (zh) 2016-02-01 2016-02-0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60571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631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空调器和改变冷凝水分布的方法
CN106705250A (zh) * 2016-12-07 2017-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839145A (zh) * 2017-01-10 2017-06-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87118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5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9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4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7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797512A (zh) * 2020-12-28 2021-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水组件、接水结构和除湿机
CN116465025A (zh) * 2023-05-09 2023-07-21 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空调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7937A (ja) * 1990-01-08 1991-09-1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138679A (zh) * 1995-02-15 1996-12-25 运载器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CN1451089A (zh) * 2001-11-30 2003-10-22 朴椿璟 空调装置
CN2674342Y (zh) * 2003-12-12 2005-01-26 烟台中佳空气质量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户式中央空调
CN2924387Y (zh) * 2006-07-25 2007-07-18 郑传华 不流水的工业空调器
CN203785116U (zh) * 2014-04-16 2014-08-20 佛山市艾科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07937A (ja) * 1990-01-08 1991-09-11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CN1138679A (zh) * 1995-02-15 1996-12-25 运载器有限公司 空调装置
CN1451089A (zh) * 2001-11-30 2003-10-22 朴椿璟 空调装置
CN2674342Y (zh) * 2003-12-12 2005-01-26 烟台中佳空气质量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户式中央空调
CN2924387Y (zh) * 2006-07-25 2007-07-18 郑传华 不流水的工业空调器
CN203785116U (zh) * 2014-04-16 2014-08-20 佛山市艾科制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器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2631A (zh) * 2016-12-07 2017-05-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空调器和改变冷凝水分布的方法
CN106705250A (zh) * 2016-12-07 2017-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642631B (zh) * 2016-12-07 2022-03-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接水盘、空调器和改变冷凝水分布的方法
CN106839145A (zh) * 2017-01-10 2017-06-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39145B (zh) * 2017-01-10 2022-11-08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87116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6B (zh) * 2018-09-07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4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7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5B (zh) * 2018-09-07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5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4B (zh) * 2018-09-07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8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8B (zh) * 2018-09-07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7B (zh) * 2018-09-07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9A (zh) * 2018-09-07 2020-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887119B (zh) * 2018-09-07 2023-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797512B (zh) * 2020-12-28 2022-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水组件、接水结构和除湿机
CN112797512A (zh) * 2020-12-28 2021-05-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水组件、接水结构和除湿机
CN116465025A (zh) * 2023-05-09 2023-07-21 东莞市金鸿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05710A (zh) 空调器
CN103542467B (zh) 空调冷凝水利用装置
CN202403377U (zh) 排气温差对外热交换器均温的空调装置
CN203704150U (zh) 一种双系统节能的机柜散热空调
CN104061630A (zh) 单元式新风处理机
CN103982968A (zh) 主动式辐射板换热系统及其换热处理方法
CN110748964A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0748963B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0914732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调机组
CN200986271Y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04478355U (zh) 输配电站用热管换热机柜
CN102197268A (zh) 用于建筑物的空调系统
CN2921662Y (zh) 嵌入式一体化精密空调
CN105605680A (zh) 空调器
CN201488141U (zh) 热泵型节能一体空调器
KR20060088488A (ko) 일체형 에어컨
CN108444152B (zh) 全效能组合式空气源热泵系统
CN202757207U (zh) 一种分体式空调
CN102705970A (zh) 低噪音型高温机柜空调
CN102563769A (zh) 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
CN202709356U (zh) 分体式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复合空调
CN102635911B (zh) 双冷媒一体式风冷空调
CN211146700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11146701U (zh) 空调器系统、空调
CN201764602U (zh) 半导体空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5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