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5004U - 一种弹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5004U
CN206135004U CN201621043456.7U CN201621043456U CN206135004U CN 206135004 U CN206135004 U CN 206135004U CN 201621043456 U CN201621043456 U CN 201621043456U CN 206135004 U CN206135004 U CN 206135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arm
contact site
shell fragment
vertical portion
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345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龙
卢海丘
何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345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5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5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500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片,包括焊接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竖直部、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焊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朝向远离所述焊接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末端,竖直部朝向远离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末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片,可形成多通路,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产品的需要灵活设置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弹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片产品一般为单通路结构,弹片上的接触部与电子元器件接触,弹片上的焊接部与PCB板焊接,电子元器件下压接触弹片时通过弹片使电子元器件与PCB板导通形成通路传递信号及电气性能。
如申请号为201610216926.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片,包括板状基部、自所述板状基部一端反向折弯形成的拉紧部、自所述拉紧部末端延伸形成的弹性臂、形成于所述弹性臂上的接触部、自所述弹性臂末端朝向所述板状基部折弯并向所述拉紧部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支撑臂、自所述支撑臂末端向上折弯形成的支撑部,所述支撑臂邻近所述支撑部一端朝向所述弹性臂方向折弯形成内折部,所述内折部使所述支撑臂在下压的过程中始终与所述板状基部处于悬空状态。该弹片上只设有一个接触部,电子元器件只能通过弹片顶端的接触部与PCB板进行电路导通,无法根据实际的电子产品的结构,灵活的设置电子元器件的位置,导致弹片的应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路的弹片,可根据产品的需要灵活设置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弹片,包括焊接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竖直部、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焊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朝向远离所述焊接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末端,竖直部朝向远离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末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接触部和第三弹性臂,所述竖直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弹性臂,所述第三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弹性臂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分别设置在竖直部的两侧且对应设置,第二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呈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圆弧段、第二直线段、第三圆弧段、第三直线段、第四圆弧段和第四直线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圆弧段、第二直线段、第三圆弧段、第三直线段、第四圆弧段和第四直线段依次连接,第一圆弧段远离第一直线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垂直段、第一连接部、第一倾斜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垂直段垂直所述竖直部设置,所述垂直段、第一连接部、第一倾斜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部依次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朝向远离竖直部的方向弯折延伸有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固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焊接部的两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弹片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以及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可与PCB板形成两条导通电路,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产品的需要灵活设置电子元器件的位置,以方便弹片和电子元器件的放置,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也可根据需要同时与不同的电子元器件接触,同时工作传递信号或电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与PCB板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与元器件连接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焊接部;2、第一接触部;3、第二接触部;4、第三接触部;5、竖直部;6、第一弹性臂;61、第一圆弧段;62、第一直线段;63、第二圆弧段;64、第二直线段;65、第三圆弧段;66、第三直线段,67、第四圆弧段;68、第四直线段;7、第二弹性臂;71、垂直段;72、第一连接部;73、第一倾斜部;74、第二连接部;75、第二倾斜部;8、第三弹性臂;9、固定部;10、PCB板;11、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弹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形成多通路,可匹配电子元器件的不同位置放置。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弹片,包括焊接部1、第一接触部2、第二接触部3、竖直部5、第一弹性臂6和第二弹性臂7,所述焊接部1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竖直部5,所述竖直部5的末端朝向远离所述焊接部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臂6,所述第一接触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臂6的末端,竖直部5朝向远离第一弹性臂6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性臂7,所述第二接触部3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臂7的末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弹片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以及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对应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可与PCB板形成两条导通电路,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产品的需要灵活设置电子元器件的位置,以方便弹片和电子元器件的放置,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也可根据需要同时与不同的电子元器件接触,同时工作传递信号或电气性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接触部4和第三弹性臂8,所述竖直部5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臂6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弹性臂8,所述第三接触部4设置在所述第三弹性臂8的末端。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三接触部,使弹片可形成第三个方位的导通线路,以匹配电子元器件更多方位的安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臂7和第三弹性臂8分别设置在竖直部5的两侧且对应设置,第二弹性臂7和第三弹性臂8的结构相同。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分别设置在竖直部的两侧且对应设置,可使弹片的结构对称,使弹片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6呈波浪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臂6包括第一圆弧段61、第一直线段62、第二圆弧段63、第二直线段64、第三圆弧段65、第三直线段66、第四圆弧段67和第四直线段68,所述第一圆弧段61、第一直线段62、第二圆弧段63、第二直线段64、第三圆弧段65、第三直线段66、第四圆弧段67和第四直线段68依次连接,第一圆弧段61远离第一直线段6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直部5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弹性臂呈波浪形,且包括上述结构,使第一弹性臂具有较好的弹性,方便弹片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臂7包括垂直段71、第一连接部72、第一倾斜部73、第二连接部74和第二倾斜部75,所述垂直段71垂直所述竖直部5设置,所述垂直段71、第一连接部72、第一倾斜部73、第二连接部74和第二倾斜部75依次连接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弹性臂包括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按压第二接触部,使第二倾斜部变形时,第一倾斜部可对第二倾斜部进行限位,防止第二倾斜部因形变过大而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部73与第二倾斜部75平行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平行设置,可方便第一倾斜部对第二倾斜部的限位,防止出现过压等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1朝向远离竖直部5的方向弯折延伸有固定部9。
由上述描述可知,焊接部焊接在PCB板上时,通过固定部插接在PCB板上,可使弹片与PCB板连接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固定部9分别设置在所述焊接部1的两侧边。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焊接部上设置两个固定部,可进一步加强弹片与PCB板的连接强度。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弹片,包括焊接部1、第一接触部2、第二接触部3、第三接触部4、竖直部5、第一弹性臂6、第二弹性臂7和第三弹性臂8,焊接部1为一平面结构,所述焊接部1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竖直部5,所述竖直部5的末端朝向远离所述焊接部1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弹性臂6,所述第一接触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臂6的末端,第一接触部2平行竖直部5设置。竖直部5的右侧朝向远离第一弹性臂6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弹性臂7,所述第二接触部3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臂7的末端。竖直部5的左侧朝向远离第一弹性臂6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三弹性臂8,第三接触部4设置在第三弹性臂8的末端。第二弹性臂7和第三弹性臂8对应设置且结构相同。弹片通过焊接部1焊接在PCB板10上后,第一接触部2与PCB板10形成第一导通线路,第二接触部3与PCB板10形成第二导通线路,第三接触部4与PCB板10形成第三导通线路。第一接触部2、第二接触部3和第四接触部4分别与元器件11接触,使元器件11与PCB板10导通。
所述第一弹性臂6呈波浪形。第一弹性臂6包括第一圆弧段61、第一直线段62、第二圆弧段63、第二直线段64、第三圆弧段65、第三直线段66、第四圆弧段67和第四直线段68,所述第一圆弧段61、第一直线段62、第二圆弧段63、第二直线段64、第三圆弧段65、第三直线段66、第四圆弧段67和第四直线段68依次连接,第一圆弧段61远离第一直线段6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直部5上。
所述第二弹性臂7包括垂直段71、第一连接部72、第一倾斜部73、第二连接部74和第二倾斜部75,所述垂直段71垂直所述竖直部5设置,所述垂直段71、第一连接部72、第一倾斜部73、第二连接部74和第二倾斜部75依次连接设置。第一连接部72和第二连接部74分别为圆弧形。第一倾斜部73与第二倾斜部75平行设置。第二接触部3垂直第二倾斜部75设置。
所述焊接部1朝向远离竖直部5的方向弯折延伸有固定部9。所述固定部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固定部9分别设置在所述焊接部1的两侧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片,可形成多通路,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产品的需要灵活设置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焊接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竖直部、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所述焊接部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末端朝向远离所述焊接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末端,竖直部朝向远离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接触部和第三弹性臂,所述竖直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弹性臂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弹性臂,所述第三接触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弹性臂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分别设置在竖直部的两侧且对应设置,第二弹性臂和第三弹性臂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呈波浪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第一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圆弧段、第二直线段、第三圆弧段、第三直线段、第四圆弧段和第四直线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第一直线段、第二圆弧段、第二直线段、第三圆弧段、第三直线段、第四圆弧段和第四直线段依次连接,第一圆弧段远离第一直线段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包括垂直段、第一连接部、第一倾斜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垂直段垂直所述竖直部设置,所述垂直段、第一连接部、第一倾斜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倾斜部依次连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部朝向远离竖直部的方向弯折延伸有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的所述固定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焊接部的两侧边。
CN201621043456.7U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弹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35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456.7U CN206135004U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弹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456.7U CN206135004U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弹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5004U true CN206135004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8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345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35004U (zh) 2016-09-06 2016-09-06 一种弹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500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9728A (zh) * 2016-09-06 2016-12-1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
CN107275819A (zh) * 2017-05-27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弹片、天线组件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9149154A (zh) * 2018-09-27 2019-01-0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机构
WO2020024161A1 (en) * 2018-08-01 2020-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oard connect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9728A (zh) * 2016-09-06 2016-12-1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
CN107275819A (zh) * 2017-05-27 2017-10-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弹片、天线组件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WO2020024161A1 (en) * 2018-08-01 2020-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oard connector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11437744B2 (en) 2018-08-01 2022-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09149154A (zh) * 2018-09-27 2019-01-04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机构
CN109149154B (zh) * 2018-09-27 2023-12-19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片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35004U (zh) 一种弹片
US821599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229728B (zh) 一种弹片
US20160226175A1 (en) Battery connector and conductive terminal thereof
CN207217840U (zh) 一种弹片连接器
CN106169667A (zh) 一种弹片
CN20094747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5985433U (zh) 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
CN201160146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106500064A (zh) 电连接件及led照明装置
CN291697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8028258U (zh) 一种弹片结构
CN202076446U (zh) 卡连接器
US2012019649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6061291U (zh) 一种活页印刷电路板组件
CN110190443A (zh) 一种接触件及高速连接器
CN206180168U (zh) 一种弹片
US728499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rray
CN204834977U (zh) 一种抗冲击弹片连接器
CN206340720U (zh) 一种双面触点连接器
CN203103705U (zh) 一种led灯条连接用的pin线连接装置
US20080057800A1 (en) Elastic metal sheet
CN202633697U (zh) 一种改进型usb插座
CN2916984Y (zh) 电连接器端子
US2012012936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40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