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3056U -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3056U
CN206133056U CN201620945366.0U CN201620945366U CN206133056U CN 206133056 U CN206133056 U CN 206133056U CN 201620945366 U CN201620945366 U CN 201620945366U CN 206133056 U CN206133056 U CN 206133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reflecting layer
bar shaped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453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波
张启平
夏继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453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3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3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3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精确性,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质量。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以及固定于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条形反射层。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导光板,在背光模组组装时则不需要在背板的U型槽内贴附反射胶带,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反射胶带定位不准导致的结构干涉或者膜材热膨胀空间不足等问题,有效的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主要功能即在于为液晶面板提供均匀、高亮度的背光。背光模组的基本原理是将常用的点型或线型发光体,通过有效光机构转化成高亮度且均一灰度的面发光体,从而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01、灯条02、导光板03、反射片04、灯条固定胶带05、反射胶带06、扩散片07、增光片08和遮光胶带09等。其中,背板01的入光侧具有U型槽,灯条02、灯条固定胶带05和反射胶带06设置于该U型槽内。反射胶带06贴附到U型槽内壁时,需使反射胶带06在U型槽的延伸方向居中,否则,可能会与后续组装的其它部件发生结构干涉;另外,反射胶带06与U型槽槽底的距离a也需要控制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一般需要控制在0.5mm以内,以为扩散片07和增光片08留出足够的热膨胀空间。
因此,如何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精确性,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精确性,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以及固定于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条形反射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在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固定有条形反射层。在背光模组组装时,直接将带有条形反射条的导光板组装到背板的U型槽内即可,不需要在背板的U型槽内粘贴反射胶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在粘贴反射胶带过程中,反射胶带定位难,由于反射胶带定位不准导致的与后续安装的其他部件出现结构干涉、光学膜材热膨胀空间不足等问题。采用该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精确性,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条形反射层包括白反射层或银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条形反射层为聚碳酸酯反射层。聚碳酸酯材料较为常见,成本较低,并且便于采用分型注塑的方式来制作导光板。
优选的,所述条形反射层与导光板主体分型注塑成型,或者所述条形反射层与导光板主体粘接固定。导光板在制作时,可以采用分型注塑的方式,先注塑成型导光板主体,然后在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一侧注塑成型条形反射层,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此外,条形反射层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导光板主体,例如,通过粘接的方式。
较佳的,所述条形反射层的厚度为0.1mm~0.2mm。条形反射层的厚度在该范围内取值,不但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而且便于加工制作。
较佳的,所述条形反射层的长度等于导光板主体入光侧边缘的长度,宽度为2.5mm~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光板。该背光模组在组装时精度较高,产品质量较好。
优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且与条形反射层搭接。将扩散片与条形反射层搭接,可以进一步的减小漏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较佳的,所述扩散片与条形反射层的搭接宽度为0.6mm~1.5mm。若扩散片与条形反射层搭接的宽度过小,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若扩散片与条形反射层搭接的宽度过大,则会浪费材料。因此,搭接宽度在上述范围内较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模组。该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在组装时精度较高,因此,显示装置的产品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光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01-背板; 02-灯条; 03-导光板;
04-反射片; 05-灯条固定胶带; 06-反射胶带;
07-扩散片 08-增光片; 09-遮光胶带;
a-反射胶带与U型槽槽底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
13-导光板主体;
16-条形反射层;
17-扩散片;
h-条形反射层的厚度;
d-条形反射层的宽度;
b-扩散片与条形反射层的搭接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精确性,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包括导光板主体13,以及固定于导光板主体13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条形反射层1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光板应用于侧入光式背光模组,灯条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个侧边,该侧边即为导光板的入光侧。导光板的出光面可以理解为,背光模组在通常使用时,导光板靠近观看者的一侧表面。在导光板主体13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区域设置条形反射层16,可以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提高了光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在导光板主体13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固定有条形反射层16。在背光模组组装时,直接将带有条形反射条16的导光板组装到背板的U型槽内即可,不需要在背板的U型槽内粘贴反射胶带,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在粘贴反射胶带过程中,反射胶带定位难,由于反射胶带定位不准导致的与后续安装的其他部件出现结构干涉、光学膜材热膨胀空间不足等问题。采用该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精确性,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效率以及产品质量。
可选的,条形反射层16可以为白反射层,或者银反射层。
优选的,条形反射层16为聚碳酸酯反射层。聚碳酸酯材料较为常见,成本较低,并且便于采用分型注塑的方式来制作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条形反射层16与导光板主体13分型注塑成型,或者条形反射层16与导光板主体13粘接固定。
导光板在制作时,可以采用分型注塑的方式,先注塑成型导光板主体13,然后在导光板主体13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一侧注塑成型条形反射层16,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此外,条形反射层16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于导光板主体13,例如,通过粘接的方式。
请参考图2、图3,条形反射层16的厚度h为0.1mm~0.2mm。条形反射层16的厚度h在该范围内取值,不但有利于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而且便于加工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条形反射层16的长度等于导光板主体13入光侧边缘的长度,条形反射层16的宽度d为2.5mm~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导光板。该背光模组在组装时精度较高,产品质量较好。
上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17,扩散片17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且与条形反射层16搭接。将扩散片17与条形反射层16搭接,可以进一步的减小漏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请参考图3在具体的组装过程中,扩散片17与条形反射层16的搭接宽度b为0.6mm~1.5mm。若扩散片17与条形反射层16搭接的宽度b过小,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若扩散片17与条形反射层16搭接的宽度过大,则会浪费材料。因此,扩散片17与条形反射层16搭接的宽度b在上述范围内较为合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背光模组。该显示装置产品质量较高。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主体,以及固定于导光板主体的出光面且靠近入光侧边缘的条形反射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射层包括白反射层或银反射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射层为聚碳酸酯反射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射层与导光板主体分型注塑成型,或者所述条形反射层与导光板主体粘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射层的厚度为0.1mm~0.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反射层的长度等于导光板主体入光侧边缘的长度,宽度为2.5mm~5mm。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且与条形反射层搭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片与条形反射层的搭接宽度为0.6mm~1.5m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620945366.0U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06133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5366.0U CN206133056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45366.0U CN206133056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3056U true CN206133056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45366.0U Active CN206133056U (zh) 2016-08-25 2016-08-25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30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648A (zh) * 2017-09-07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结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11273487A (zh) * 2020-03-26 2020-06-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0220817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0648A (zh) * 2017-09-07 2017-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板结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背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WO2020220817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273487A (zh) * 2020-03-26 2020-06-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7340B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US7920222B2 (en) LCD and backlight module, front frame, and back bezel thereof
CN104375324A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WO2016078123A1 (zh) 背光模组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器
CN110031928B (zh) 背光源及显示面板
CN105824151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133056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010336B (zh) 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70129950A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에 이용되는 양면 점착제 및 테두리 협소형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US20170219765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8319074B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CN102086993A (zh) 背光模组及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911757A (zh) 一种背光模组框体、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6353230U (zh) 背板、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1373053B (zh) 膜状导光板单元、面状光单元以及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6183902A1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81718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90064586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7024756A1 (zh) 灯条、背光模组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93597A (zh) 导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318064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5539563U (zh) 一种用在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
US1138539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4964948U (zh) 显示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